如何当好媒体融合时代的全媒体记者

2022-10-27 09:03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台萨拉姆麦麦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融合

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台:萨拉姆·麦麦提

当前时期互联网具有较高的发展势头,这样的发展速度无疑给传统的媒体行业带来较大的挑战。因此,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全媒体记者应思考如何当好媒体融合时代的全媒体记者,把握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促进自身更好地转型。

1.全媒体相关概述

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现代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行业之间的变革。传统媒体中信息化普及速度不断加快,信息传播更为快速。近年来各种现代化的智能终端逐步变得完善,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逐步发生变化,各类自媒体平台快速地发展。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比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信息表达变得更为多样,通过图像、声音和图片等进行全面表达,是传统媒体的补充,在此背景下全媒体应运而生,自此之后我国进入到媒体融合的时代。

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传统记者工作内容发生较大的改变,记者采访中应用了全新的表达方式和技术,这就意味着传统记者逐步往新媒体记者转型,推动自身的发展,为应对媒体融合时代给记者提出较高的要求奠定基础。

2.媒体融合时代的全媒体记者应具备的素养

2.1 敏锐的新闻意识与判断力

媒体融合时代传统记者在工作中首先需要具有良好的新闻嗅觉。媒体融合时代全媒体记者必须具有敏锐的新闻意识,更好地报道新闻,从而更好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时效性,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整体收视率也相应地提高。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信息来源逐步扩大,信息逐步朝着海量化发展。但是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这就需要全媒体记者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及时将虚假的信息识别出来,并从中选择有着较强教育意义和传播价值的信息,避免因吸引眼球散播虚假的内容,避免对受众产生不良影响。此外,记者还需要在收集高质量的信息后仔细地分析,把握合适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渠道,从而不断提高传播效果,将媒体的作用发挥出来,充分发挥新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 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无论全媒体还是记者,记者的职业道德在其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媒体融合时代社会形式以及媒体形式相当复杂,这就要求全媒体记者始终坚守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保证传播新闻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以自身扎实的专业能力收集信息,之后报道新闻,并在各个环节和工作流程中坚守自身道德底线,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保证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构建更为积极的社会氛围,将自身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3 良好的信息整合能力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来源比较单一,且记者工作相当简单,信息采编是主要的工作内容。媒体融合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逐步扩大了信息的范围和来源,信息展示逐步朝着多样化发展,但给记者提出较高的要求,即从海量的信息数据中提炼出价值较高的信息,更好地传播受众,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奠定基础。此外,媒体融合中无论传播形式还是传播渠道都变得更为多元,这就意味着全媒体记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具有很强的资源协调能力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更好地把握全局,从而发挥记者的协调作用,从而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

3.如何当好媒体融合时代的全媒体记者

3.1 专业性不变,内容突破

融媒体时代下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信息扰民的问题比较常见,记者应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区分无效和有效信息,将有效的信息整理出来,给观众更好地呈现精彩、直观和客观性很强的新闻内容。此外,新媒体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动力给有创和无创内容的可持续生产联系相当密切,原创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个是现场的场景,另一个是记者专业积累。一般情况下,记者对采访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现场发挥这些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都是记者的优势。在采访的创新中二者高度融合增加了新闻内容的生动性,让观众在融媒体背景下更关注新闻内容的丰富性、时效性和专业性。

总而言之,融媒体时代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必须主动学习各大微信、网站和微博的特点、表达方式和运营模式,并和受众保持沟通,不断提升自身知晓度。传统媒体记者最基本的能力为音频和视频方面的制作,但还必须提升自身文案撰写能力、编辑主持和摄影摄像能力;从中选择一部分新闻内容并将趣味性的元素加入其中,这种新闻内容真实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减压能力,观众收看兴趣显著提高。

总之,媒体融合背景下记者应以自身专业为基础调查媒体受众,了解受众的收视需求,以此为基础让传统媒体的说教传播方法发生改变,从而不断树立服务受众的意识,并以受众群体为基础,在秉承新闻内容的基础上创新策划,提高节目的品味,让受众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收视需求得以满足。

3.2 现场感不变,融合创新

融媒体突出的特点为资源共享,其好处在于通过资源融合缩减了媒体运营成本,减少了内部的竞争,促进二者共同发力和共同发声,旨在提高媒体传播质量,更好地为观众和受众服务。虽然记者在融媒体时代是行为信息内容的原创者和收集者,但是该职业不可或缺性较强,目前智能报道在应用层面方面职业性较强,也就意味着人是新闻现场感的制造,因此记者的地位是人工智能报道无法渠道的。新闻采访中现场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直接影响了节目的效果。比如说我国通常在每年的一月份都会召开国家级的科技颁奖大会,且会上选出两名最具代表性的科学家给其颁发最高科技奖,这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进入媒体融合时代各大媒体必然想方设法通过该会议把握先机和平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大媒体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必须争分夺秒,力争首发记者,做好相应的准备,便于第一时间将获奖者传送至后方。

记者需要提前准备才能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时效性,从而促进记者和编辑二者在交接时更具紧凑型。可见,记者注重现场感,并在工作中积极创新,很有可能在时速方面超过直播。此外,记者具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就要求其在采访工作中融合新闻的权威,但这不同于自媒体加工他人作品后进行自采的推播方式。

3.3 担当性不变,服务社会

融媒体融合时代性的视听传播技术逐步普及,在此背景下新媒体具有诸多发展优势,且已经成为传媒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每个传统媒体记者都必须适应。新媒体时代公众号、直播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快速发展,较大程度上冲击了信息的生产、采集、传播,其中也包含一定的运作模式,较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媒体。然而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同样具有较大的优势,且不可能完全被新媒体取代,主要因为其具有服务社会和担当意识。传统媒体记者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除了要吃苦耐劳之外还必须求真求索,逐步提高自身服务精神和担当精神。面对重大的新闻采访工作,传统媒体必须将事件真实性还原出来,确保广大群众可以将层层迷雾拨开,从而了解事件的真相。虽然很多时候人们了解事情真相后容易产生危机感,尤其关乎到国计民生问题,比如新冠病毒有关的新闻虽然让人产生一定的恐惧,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说有利于保障人们的安全,凸显了记者服务人民的价值。

3.4 本质不变,确保信任

融媒体时代无论报刊、广播还是电视都受到一定的冲击。历史不断发展,新媒体迎合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口味,信息发布的自由性是其主要的优势。这也就是说无须审批的信息都可以快速地在新媒体上发布,信息发布比较便捷。虽然外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记者工作的本质不变。这是因为记者无论身处哪个时代都必须适应时代变化,把握自身角色定位。每个记者都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保证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客观地报道新闻信息,这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因此,媒体融合时代全媒体记者应在确保本质不变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把控新闻内容。无论媒体形式发生多大的变化,观众对内容核心的实质要求都是不变的,人们同样关注全媒体记者给观众带来的可以精准地反映国计民生的问题。

4.媒体融合时代传统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变的策略

4.1 打造专业化的团队

进入媒体融合时代后传统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变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媒体行业要想扩大记者队伍必须积极引进融合类人才,为新闻行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培养融合人才,不断健全管理机制,循序渐进地完善融合报道机制,积极鼓励记者引进新媒体技术采访和报道新闻,促进新闻广度及深度提高,更好地将新闻的时效性充分发挥出来,促进新闻公信力提高。健全人才培养有关的机制,并在广播电视媒体中不断加大力度,积极地培养融合型人才,为新闻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2 提高道德素质

进入融媒体时代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信息量大,且传播速度快,信息来源方法逐步变得多元,但是信息质量也有待提高。若受众没有良好的甄别能力,很有可能存在思想偏差的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情况严重时还可能给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全媒体记者面对这一情况必须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和公信度的作用,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并坚持遵纪守法,坚持新闻采访报道中给群众发声,将新闻真相公正且客观地报道出来,积极地树立给群众发声的意识,逐步增强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对自身的定位进行明确,从多样化的信息中将事实真相筛选出来,提高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此外,在采访工作中记者应注意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自身角色转变。

4.3 提高专业能力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记者必须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动态变化的社会形势,但这对记者提出的要求更高。因此,全媒体记者转型期间必须积极地应用各类先进的技术,积极学习,在掌握基础的采访技能之外努力学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之后以新媒体技能和传统媒体要求为基础对各类融媒体技术进行学习,如信息传输、新闻制作和信息采集等等,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媒体的技术进行创新,对互联网相关知识进行熟练地掌握,充分地了解并掌握各类检索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逐步拓宽自身视野。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两种媒体的优势为基础,共享资源,分析和采集信息,借助多种传播渠道广泛地传播信息。

4.4 转变思想

进入媒体融合时代后新媒体主要以记者为主体,必须以时代潮流为基础,更好地转变传统落后的思想,对社会变化和自身职责进行明确,从而不断调整工作状态和形态,逐步朝着全媒体记者过渡,将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新媒体不断涌现,记者必须以新闻事实为基础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新闻行业,加强部门之间的融合,共同打造特色品牌。此外,记者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融合意识,学会从多个维度和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以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法和传播途径给受众提供优质的服务;立足实际情况,借助各类新技术将精品新闻打造出来,促进新闻行业新闻报道质量提高;借助多样化的新闻表现方法将新闻内容更好地展现出来,促进新闻阅读量提升,从而让新闻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促进受众粘合度地增加,为新闻行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4.5 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

媒体融合时代下全媒体记者必须把握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二者的关系,发挥二者的优势进行互补,强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深刻地意识到传统媒体具有的优势,并以其优势为基础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促进传统媒体的发展。虽然新媒体的发展冲击了传统媒体,但是基于新旧媒体受众的差异,传统媒体有着新媒体没有的优势。所以,每个传统媒体中的全媒体记者必须以自身特色为基础,逐步发挥品牌的作用,确保与受众的需求相符。

新媒体平台合理利用传统媒体,不断提高受众的关注,循序渐进地扩大受众范围。因为全媒体受众偏向年轻群体,记者应立足年轻群体的兴趣爱好采编并收集信息。全面分析年轻人的兴趣和行为,并以分析结果为依据选出年轻群体最喜欢的节目。制作节目时要结合年轻群体最喜欢的平台,如抖音、快速等传播信息,以此增加受众,从而拓宽新闻传播的平台,促进整体收视率提高,让新闻更具时效,为新闻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总言,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记者必须积极学习,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给新平台赋予更多的活力。所以,全媒体记者必须把握各类媒体的特点,具有新闻聚合的头脑,将各类载体不同组合的效应充分发挥。只有把握新旧媒体的运行规律才能立足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传统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