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慧,余佳华,赵怀琼,吴翠兰
(皖西学院 环境与旅游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天堂寨位于安徽省金寨县西南部,与湖北省的罗田县、英山县相毗邻,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为大别山主峰之一,系江淮分水岭。天堂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概括为森林物种珍稀、瀑布景观独特、山石景观奇妙,空气清新宜人,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国、花的海洋”的美称。天堂寨自1987年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以来,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等,这里俨然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游览的胜地。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天堂寨景区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游玩,同时也受到许多学者们的关注。目前关于天堂寨的旅游研究中,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天堂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研究[1-3];二是旅游感知影响研究,包括游客感知和居民感知影响研究[4-6];三是旅游扶贫的相关研究[7-8]。除此以外还有关于旅游市场调查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9]。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天堂寨旅游的发展,但几乎没有学者关注到天堂寨语言景观的研究。大量游客的到来使得旅游地语言景观发生变化,同时,独特的语言景观也能给初到的游客提供一种不同寻常的感受和新环境的真实感受,可以提升游客的目的地体验[10-12]。因此,旅游活动与旅游区的语言景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13]。本文以天堂寨景区为例,从语言景观视角出发,探讨天堂寨景区语言景观建设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游玩体验,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
语言景观的概念最初是由Landry和Bourhis于1997年提出并广泛使用的,其定义为:“语言景观是某一特定地区、区域或城市群出现在公共空间上的交通路牌、广告牌、街道名、地名、商业店铺招牌及政府大楼公共标牌上的语言。”[14]语言景观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公共领域中可见的、书面形式的语言应用,是在大街上、政府建筑和商店上随处可见的标牌和招牌[15-16]。除了这些典型的语言景观以外,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非典型的语言景观,例如动态广告、游行标语、网络界面、二维码等[17]。这都为语言景观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而在旅游景区内出现的各种语言标牌,尚国文将此称为“旅游语言景观”。为旅游而构建的语言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商业目的和满足游客需求为导向的,在旅游地,它是旅游者进行视觉消费的首要符号资源,构成游客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13]。
一般来说语言景观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信息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公共标牌上特定语言的使用是为了提供一种信息,可以用来沟通和获取相关服务,起到信息交流的作用[14]。Kallen指出旅游语言景观至少发挥着4种信息和话语功能:指示功能(如路名、地名、指路牌等);行为调节功能(如警示牌、告示牌等);互动功能(如问候、迎宾的标牌等)和认知功能(如景点介绍、通知公告等)[10]。二是象征功能,是信息功能的补充,主要反映现实环境中呈现的各种语言如何体现权力关系和社会地位,是处于优势地位还是弱势地位等[18]。旅游地标牌上的语言景观除了投射语言及其社群在多语地区的活力、身份价值和社会地位等常规象征功能以外,还传达一些特别的象征功能,如异域情调、历史感(怀旧)、好客等[13]。这些特殊的象征功能是旅游地创建浓郁的旅游氛围、凸显旅游地独特的形象、吸引旅游者和提升旅游效益的有效手段。
旅游活动与语言景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旅游区标牌上的语言景观是观察旅游对一个地区社会文化影响的重要窗口。随着旅游要素的注入,旅游目的地的语言景观也会发生变化,变得越来越多语言化,例如景区标牌上出现双语,甚至多语的现象。另一方面独特的语言景观在旅游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Kallen发现在爱尔兰旅游发展程度高的地区,语言景观更趋多元化,并且独特的语言景观能为初到的旅游者提供一种不同寻常的真实感受[10]。Márta发现由于旅游发展使得匈牙利的旅游小镇Hódmezöáárhely使用更多的外语,尤其是英语,给旅游者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12,19]。Bruyèl-Olmedo等认为在马略卡岛的旅游胜地S’Arenal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出现在语言景观中,英语的质量还会影响旅游者的体验[20]。Libo Yan 等从旅游者感知视角探讨了旅游对澳门语言景观的影响,认为对街道名的理解可以提升旅游者的目的地体验[11]。
国内关于语言景观与旅游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旅游景区的“公示语”翻译上。直到2015年徐红罡和任燕在《旅游学刊》上发表一篇关于旅游对纳西东巴语言景观影响研究的文章,才逐渐引起学者们关注到语言景观与旅游的研究上[21]。李光慧等对安徽省黄山市黎阳老街的语言景观进行了调查研究[22]。黄利民认为现有旅游景区语言景观中体现本土文化内涵的元素有待进一步挖掘,需要加强整体语言景观的规划[23]。陈丽诗对中国五岳的语言景观进行简要评估,并考察历史人文类名称的文化内涵,认为需要加强文化内涵的挖掘[24]。张启雅对泰国普吉岛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进行了调查,认为普吉岛语言景观的形成和华人定居、经济利益和旅游业发展密不可分[25]。张晖和史轲对甘肃天水的5A、4A级景区分别进行实证研究,对景区语言景观的现状、问题进行调查,并对景区语言景观的构建提出相应对策[26-27]。张蔼恒、孙九霞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对阳朔西街语言景观变迁进行了研究[28]。
此外,还有书法景观的研究,书法景观作为中国语言文字景观的典型代表,具有明显的景观功能,属于语言景观的一种[29]。旅游地书法景观会影响游客对景区语言真实性的感知、景区意象的感知、地方感形成等,也会影响当地居民的认同感[30-32]。总体上说,目前对此研究还是较少。
语言标牌是语言景观主要的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自上而下” (top-down )的,即官方和公共(official and public)的语言标牌,例如景区内各类信息牌、指示牌等;二是“自下而上”(bottom-top)的,即私人和商业(private and business)的语言标牌[14],例如店铺招牌。由于疫情原因,景区内许多店铺没有开门营业,因此,此次样本只选取了景区内“自上而下”(即官方和公共)的语言标牌。
本次调研区域选取了天堂寨景区入口处(包括站前广场和游客中心)与景区内主要游览线路,这些都是游客最可能访问的区域,如图1。主要采用摄像记录和观察两种方法。样本选取采用个体法,即每一个语言实体无论大小,都算作一个语言标牌,每一个语言标牌都算作是一个样本,如果是两个或多个面的,每一个面都是一个样本。调研组于2021年11月18~20日前往案例地进行实地调研,利用两部数码相机全面收集语料,并进行对比去重。按照上述标准,共收集有效样本823个。
为了能够有效分析天堂寨的语言景观,主要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将收集回来的有效样本进行编码录入 SPSS17.0 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尝试根据 Hymes(1972)提出的SPEAKING模型对天堂寨语言景观进行编码分析,解读其有效信息,主要包括:1)出现的地点和具体场所,主要是旅游服务场所,如游客中心;2)参与者,主要是景区标识牌的制作者;3)标牌的功能分类,如景区解说牌、景区指示牌、文化宣传标识牌等;4)标牌上语言的阅读次序,分为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等;5)语码转换上,有复制性、重叠型(部分内容重复)、互补型等;6)标牌的语言选择及其组合模式等;7)标牌的材质,主要分为木质、纸、金属、石料等;8)标牌的色调,分为暗色调和亮色调两大类。
1.语言使用情况
(1)语言数量
本研究根据 Backhaus的判定标准,将包含本国法定语言以外的标牌都视为双语或多语标牌,哪怕标牌上只呈现一种语言[33]。目前,我国官方语言为中文,简体中文通常被等同于中国大陆现在的中文用字系统(即规范汉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因此,本文将我国官方语言中文分为简体中文和汉语拼音两种形式,除此之外都视为双语或多语。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如表1。天堂寨景区823个有效样本中,单语标牌有163个,为19.8%;双语或多语标牌共660个,占 80.2%,高于单语标牌,这说明在旅游影响下天堂寨景区的多语现象也较为明显。
表1 天堂寨语言景观中单语、双语/多语标牌的数量
(2)语言种类及其组合模式
双语或多语在录入SPSS的时候区分了语言在标牌中的先后顺序,且考虑字体大小。由表2和表3,不难发现,在天堂寨语言标牌上简体中文几乎与其他语言均有组合,如简英、简英繁、简英日韩等,其无疑是使用最多的语言,出现频次为821次。
其次是英语,是天堂寨使用最多的外语,出现频次为461次。在多语标牌中,英语和简体中文组合使用出现频率最高,如“简英”“英简”两种模式,这说明在天堂寨,英语是除了简体中文外,是使用最多的语言。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外语,这也是天堂寨景区全球化的体现。
表2 天堂寨语言标牌上的语言种类
表3 天堂寨语言标牌上的语言组合模式
日语、韩语出现在景区标牌上频次相同,这说明这两种语言几乎是同时出现的。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775-2003),景区在制作标牌的过程中,除了注重标牌的造型要与景区整体环境相协调外,在语言选择方面也是依据国标必须要有中文和英文,以及自行选择其他两种外语。
此外,繁体中文的使用频次共9次,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繁体中文,亦称繁体字,是指被简化字(又称简体字)所代替的汉字,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直到二十世纪一直是世界各地华人通用的中文书写标准。目前国内也有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同时,也规定了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范围,即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天堂寨作为皖西地区山岳型景观的代表,文化底蕴深厚,也保留了一些传统特色的文化遗迹。因此,繁体字的出现也是合理的。
(3)双语或多语标牌中的优先语言
在双语或多语标牌中,一般会有两种及以上的语言,总有一种语言占据主导地位,称为优先语言。对于优先语言的判别通常根据语言所占的位置、字体大小和颜色等元素来确定,占据主导位置的语言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官方语言。因此,由表4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天堂寨双语多语标牌中,绝大多数标牌上的优先语言都是官方语言——简体中文,占 99.1%,形成核心的语言景观。繁体中文是第二大优先语言,占 0.9%,但并未形成特殊的语言景观,仅在垃圾桶的侧面出现,如图2。
表4 天堂寨双语多语标牌中的优先语言
2.语言标牌的物理特征
语言标牌的物理特征主要包括标牌所处的位置、所使用的材料、颜色、尺寸、阅读模式和字体等。标牌所处的位置主要在游览线路上。标牌的尺寸和字体方面,因辨识标准无法测量,也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故不做论述。根据Spolsky和Cooper按照制成材料分为金属、木料、石头的标牌等[34]。从表5可知,在天堂寨语言景观中,金属标牌数量最多,占77.3%,主要是景区的解说牌、指示牌、告示牌等。金属材质的标牌具有抗腐蚀性、不易褪色、损坏等优点。其次是塑料的,占12.0%,塑料材质的标牌制造方便、形式各异。还有石料标牌也占据一定的比例,天堂寨景区作为地质公园,选择石料制作标牌,就地取材,符合景区性质,也体现了景区的生态理念,如图3。
图2 繁体字语言标牌图
图3 天堂寨景区石料标牌
在色调上,主要分为古朴的暗色调(褐色、黑色、白色等)和明亮的色调(包括红色、黄色、橙色等)。从表4发现,暗色调所占比例为73.4%,亮色调占26.6%,由此可以看出天堂寨大部分标牌都是以古朴的暗色系为主。在阅读次序上,天堂寨语言景观从左到右的阅读次序所占比例最多,为90.2%,符合中国人正常的阅读习惯;从右到左和从上到下的阅读次序也占据一定比例,分别为4.7%和5.1%。由此可以看出天堂寨语言标牌在阅读次序的设计上大部分以中国人的正常阅读习惯为准。
表5 天堂寨语言标牌的物理特征
3.语言景观的功能分析
(1)信息功能
旅游景区语言景观的信息功能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为游客提供相关的信息。Kallen认为旅游语言景观至少发挥着4种信息功能[10]。
首先是指示功能,旅游景区内的交通指示牌、方向指示牌、导览图等为游客指示方向,帮助游客找到想要去的地方,此类语言标牌发挥着指示功能。天堂寨景区一般在重要路口都会出现指示牌为游客指示方向,采用官方语言为优先语码,同时辅之英文和其他语种,方便游客阅读。如图1、4、5的交通指示牌、方向指示牌、导览图等就发挥着指示功能。
图4 交通指示牌
图5 方向指示牌
其次是行为调节功能。天堂寨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时作为国家5A级景区,每年接待众多游客,为了让游客文明旅游,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天堂寨景区制作了一系列警示牌、告示牌和信息提示牌等来调节游客的行为,如图6、图7,基本上都是使用官方语言,而且字体较大、较为显眼。除此以外,近年来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在景区内还出现很多与防疫有关的标牌。这些标牌多数使用官方语言,几乎不使用外语,放置在景区入口处以及人流量多的地方,而且多数使用明亮显眼的色调,可移动非固定的标牌居多,如图8、图9,或者利用电子显示屏展现(如图10),这些都起到对游客行为调节的功能。
图6 禁止牌
图8 防疫告示牌
图9 防疫告示牌
再者是互动功能,具有互动功能的标牌主要是指用以问候、欢迎、与游客建立关系的标牌。天堂寨景区在景区入口处设置了一些问候、迎宾的标牌,表示对游客的到来热情欢迎之意,如图11。但由于疫情的影响,此类表示欢迎的标牌并不多见。
图10 防疫禁止牌
图11 欢迎类牌
最后是认知功能,旅游景区的景点简介、产品介绍、通知公告等对事物做出了说明,帮助游客了解相关信息,此类标牌就发挥了信息功能的认知功能。在天堂寨景区内具有认知功能的语言标牌主要是景点简介牌,如图12,放置在一些景点前或者主要游览线路上,通常使用中英日韩四语,这些语言标牌都是根据5A级景区的标准创建设置的。此外,天堂寨作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还设置了许多科普类的语言标牌,由于制作时间的不同,语言、材质的选择都不尽相同。在语言选择方面,有的选用官方语言——简体中文,如图13;有的选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如图14。在制作材料选择方面,有的选择金属材质,如图12、16;有的选择石料,如图15;有的选择塑料的,如图16。这些标牌均放置在主要游览线路上。
图12 景点简介牌图
图13 地质科普类语言标牌
图14 地质科普类语言标牌
图15 地质科普类语言标牌
图16 地质科普类语言标牌
(2)象征功能
旅游景区语言景观的象征功能主要反映在双语和多语景观中各种语言的权势地位,以及传达一些特殊的象征意义,为旅游景区创建独特的旅游氛围。
天堂寨景区开发比较早,每年来此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为了更好地接待游客和提高当地旅游接待水平,景区在开发与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天堂寨景区内语言标牌的制作者有天堂寨景区、森林公园或金寨林场、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金寨文体局、金寨县旅游委、国土资源部等,如表6,他们各自根据相应政策以及需求制作相应的语言标牌。尽管这些“自上而下”的语言标牌各有不同,但在语言选择方面,官方语言——简体中文在标牌上占据优势地位,这说明在天堂寨景区我国官方语言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表6 天堂寨景区标牌制作者
其次,在天堂寨景区的双语/多语标牌中,语言使用比较多元化,外语的使用主要是英语、日语和韩语,其中,英语的使用率最高,出现 464 次,占46.8%。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天堂寨景区也得到了广泛使用,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外语,这也体现了天堂寨景区的国际化程度。
1.存在问题
(1)语言使用上
通过分析发现,天堂寨语言景观在语言使用上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语言选择方面。天堂寨位于安徽省金寨县,金寨县曾是有名的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低。2000年,天堂寨被安徽省批准为省级旅游扶贫试验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经济收入水平逐步提高,逐渐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经济,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天堂寨旅游,当地政府、旅游局实施一系列措施,例如,2010年创建国家5A级景区时,统一更新了景区导览标牌标识系统。因此,在语言选择方面,严格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标准,必须要有中文和英文,以及自行选择日语和韩语两种外语。然而根据天堂寨假日旅游市场调查发现,鲜有外国人来此游玩,日本和韩国游客微乎其微[35]。因此,天堂寨景区在语言标牌上放置日语和韩语,仅仅是为了创建5A景区,并未考虑到游客的真正需求。
在英语翻译方面。通过对比天堂寨多语标牌上的中英文,发现天堂寨景区语言标牌上英文的翻译文本存在很大问题。一是语法错误,例如图17,“The stone is just like a huge elephant is drinking water,which is very interesting.”,该句中出现了两个谓语。有的单词后面没有正确介词搭配,如图18所示,“caution”这个单词后面不能直接接动词,必须要加介词。二是翻译用词不准确,例如图19,这里“文明使者”翻译成了“the angel of civilization”,而“angel”是天使、宝贝等意思,所以正确翻译应为“the messenger of civilization”。三是翻译生硬,只按字面意思翻译,没有考虑语境或文化背景,使得翻译偏离原本的意思,例如图20,九影瀑被翻译成“Nine-Shadow Waterfall”。还有同一景点在景区的不同语言标牌上能找出几个不同版本,如图21上九影瀑的翻译为“Jiuying Waterfall”与图20就不同。
图18 天堂寨语言景观 英汉翻译
图19 天堂寨语言景观 英汉翻译
图20 天堂寨语言景观 英汉翻译
图21 天堂寨语言景观 英汉翻译
在语言表达的艺术特色方面。天堂寨一些语言标牌上的语言表达多为理性语言,缺乏艺术性。例如“禁止”“严禁”“谢绝”“违者罚款3000元”等带有命令和警告语气的词语,如图6、图8、图10所示,大大降低了亲和度。虽然语义简洁明了,但没有凸显景区的文化内涵和作为东道主热情欢迎的态度,用语也缺乏美感和创新。
(2)物理特征上
由表4、5可知,标牌制作的参与者众多,整个景区内的官方标牌在材质、色调选择等方面不统一(如图22、23、24、25等),出现各种类型的语言标牌,在景观上呈现混乱的现象。在材质选择方面,主要是金属标牌,较少使用当地特色的竹、木、石等天然材料,较不符合天堂寨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的形象。
在实地调研中还发现,景区内有很多标牌已经出现了陈旧、损坏、字迹不清晰等问题,如图22所示,一眼望去,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景区的美观度。还有些在标牌上随意粘贴其他标牌,如图23。还有的标牌位置放置过于随便,如图24,就放置在一个大的标牌背后。在景区检票口的墙角堆积着各种类型的标牌,如图25所示,显得有些混乱。这些标牌,不但其本身的信息功能受到影响,而且影响整个景区的形象。
图22 保护古树
图23 禁止牌
图24 信息提示牌
图25 语言标牌放置位置
(3)语言景观功能上
由上述可知,一方面,由于英语翻译的不准确,无法正确地传递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在语言选择方面,没有考虑客源市场的需求,放置日语和韩语,几乎成为摆设。因此,天堂寨语言景观中外语的信息功能几乎是缺失的。在象征功能上,天堂寨作为皖西地区山岳型景观的典型代表,文化底蕴深厚,也保留了一些特色的文化遗迹,但在天堂寨景区几乎很少看到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法景观。而且繁体字的使用频率也不高,具有地方特色的竹木材料的语言标牌更是少见,因此天堂寨景区语言景观的象征功能也是不完善的。
2.提升建议
(1)开展定期调查
天堂寨景区应定期开展语言景观的调查,并进行相应的整改。首先对语言标牌上出现翻译不准确、不统一的现象,可以聘请一些具备较高外语水平的专家进行调整,确保传递正确的信息;其次对语言标牌上的语言表达进行整改,以游客为主体,语言的使用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要融合艺术元素来展示天堂寨景区热情好客的理念;最后对景区破损、不清晰的标牌应及时更换,景区标牌的放置也应重视,秉持整齐、干净为基本原则。
(2)整体统一规划
语言景观作为景区的一种软实力,也可以成为景区的核心竞争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以往的景区规划中,更多的是关注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市场宣传推广等,很少关注到语言标牌这样小的物体上[36]。而面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天堂寨语言景观的建设是无法满足旅游需求的。因此,天堂寨景区需要对语言景观进行整体、统一的规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在语言选择方面,应充分考虑客源。在调研中发现,天堂寨景区的多语现象还是较为明显的,使用了英语、日语、韩语三种外语。但在语言选择方面也只是考虑了创建5A景区的需要,而忽略了游客的需求。随着旅游全球化的发展,天堂寨必然也会迎来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因此,天堂寨景区在建设语言景观的时候可以着重考虑客源真正的语言需求,以此提升他们的游览体验,这也有利于天堂寨的长远发展。
二是在语言使用方面,应充分发挥语言的信息功能,同时兼顾象征功能。旅游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语言是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同时地方语言还是一种可利用和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提高游客的审美享受。在调研中发现,天堂寨景区语言景观中的英语翻译是存在很大偏差的,这严重影响了国际游客的阅读。还有在语言表达上也缺乏艺术性,无法展现景区热情好客的一面。在传统的语言文字使用上,传统的书法景观、繁体字都很少;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虽在景区入口的地上放置一些石头上刻有地方方言,但也仅仅使用简体中文呈现,对于其他不懂中文的游客也不友好。因此,天堂寨景区在建设语言景观的时候应着重考虑语言的信息交流功能,同时兼顾象征功能。
三是在景观设计方面,应融入地方特色。天堂寨文化底蕴深厚,森林物种丰富,被称为“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国、花的海洋”等,这些元素应该融入语言景观设计中,给旅游者呈现出天堂寨更具特色的一面。在调研中发现,天堂寨景区目前的语言景观较少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竹木材料,在地方文化的呈现方面也很少见。因此,在语言景观的设计上,可以考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如森林风光、地质、生态、特色农产品等,突出天堂寨景区自身地域和文化特色。
(4)加强监管
安徽省旅委、六安市旅委、金寨县旅委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天堂寨景区语言标牌的监管力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可以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如不改正的可以进行相应处罚,例如罚款,甚至是降级。
本研究主要对天堂寨景区内的语言景观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天堂寨景区语言景观的多语现象较为明显,语言标牌上出现英语、日语、韩语等外语,还有少量的繁体字。官方语言简体中文发挥着主要的信息功能;英语由于翻译问题,几乎丧失了信息功能;而日语和韩语由于客源的偏差也基本上不具备信息功能。在物理特征方面,由于参与者的不同,天堂寨景区语言标牌的制作材料和色调方面出现了多样性。而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也很少被应用到语言标牌上。对此,本研究也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定期检查到整体规划再到加强监管力度,力求完善景区内的标牌导视系统,使得景区导视更加清晰明了,方便游客游玩,同时又突出天堂寨景区自身特色,提升游客游览体验,推动天堂寨景区的长远发展。
最后,本研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私人店铺没有营业,导致本次调查只拍摄了官方语言标牌,对私人语言标牌没有进行调查研究。私人店铺的语言标牌很少受到政策的影响,语料会更加丰富,也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