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冠,滚军军
(1.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2.合肥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积极应对老龄化,关注老年人体质健康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心肺功能是指心血管、呼吸系统机能能力,被认为是体质健康的核心要素[2]。Cooper有氧纵向研究中心系列研究表明[3],心肺功能作为一个客观生理指标与各人群全死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泵血功能和呼吸机能发生退行性变化,尤其在45岁后下降速度加快。同时,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进一步加剧心肺功能的降低。心肺功能下降给老年人的生活生存带来严重挑战。因此,延缓和增强中老年心肺功能对提升其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体力活动不足问题日益加剧,体力活动水平与健康之间的量效关系受到国内外公共健康与运动科学领域学者专家广泛关注[4]。流行病学研究显示[5],体力活动水平与慢性病的发生和进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体力活动水平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差异,为促进老年人心肺功能健康提供一定的参考。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原则,从安徽省合肥、黄山、阜阳三个地市抽取60—69岁老年人,每5岁为一个年龄组,分别为60—64岁组、65—69岁组,共2个年龄组。再按性别(男、女)分为两类样本,共计4个组别。受试者纳入标准:身体健康,发育健全,无先天、遗传性疾病,以及急、慢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具有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具有基本的运动能力。去除异常数据和无效问卷后,各组抽样人数详见表1。
1.2.1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调查问卷是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表1 各组样本量统计表(人)
IPAQ)的基础上[6],根据我国国情稍加修订。该问卷是成人体力活动测量常用的问卷之一,经检验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7]。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日常工作、日常交通、日常生活、运动锻炼与休闲娱乐等部分,受试者需要回顾一周内各类体力活动的情况。依照樊萌语等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体力活动水平的计算方法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处理[8],体力活动量(MET-minutes/week)=体力活动强度(MET值)体力活动时间(分钟)/天活动天数/周。其中能量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 of Energy,MET)反映机体代谢水平及能量消耗,可作为评价体力活动强度指标。1MET相当于3.5 ml/kg/min的耗氧量。IPAQ强度等级评价标准:1)高体力活动为体力活动活跃,即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每周至少3天,且能量消耗累积达到至少1500(MET-min/w);或者每天步行并参加中等强度或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且能量消耗累积达到3000(MET-min/w)。2)中等体力活动为体力活动充分,即每周至少3天,每天至少20分钟的高强度体力活动;或者每星期至少5天,每天至少半小时的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或步行;或者每星期最少5天有步行并参加中等强度或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且能量消耗累积达600(MET-min/w)。3)低体力活动为体力活动不足,即没有达到1)和2)的标准。
为保证数据采集过程规范与一致性,本研究参照国民体质监测标准手册及工作流程,体力活动问卷与心肺功能测试同步进行。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当面回收,由专人负责问卷内容解释与指导填写工作。为确保数据采集一致性,每位受试者均采用统一编码(地区+年龄组+性别01男、02女+测试序号),如测试序号为01的合肥市60—64年龄组男性即HF606401001。最终以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对应筛选心肺功能数据,具体调查人数见表1。
1.2.2 心肺功能指标测试
(1)安静脉搏测量:受试者取坐位,右前臂平放在桌面,掌心向上。测试人员坐在右侧,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触压受试者手腕部的桡动脉,测量脉搏。测量脉搏前应先确定受试者为安静状态(即以10秒钟为单位,连续测量三个10 秒钟的脉搏,若其中两次测量值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一次时,即可认为受试者处于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直至符合要求。),然后测量30 秒钟的脉搏,所得数值乘以2 即为测量值。记录以次为单位。
(2)血压测量:使用电子血压计(型号:欧姆龙HBP-1100)测量。方法:要求受试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后开始测量坐位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SBP或DBP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3)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使用电子肺活量计测试。方法:受试者手握肺活量计,头部略向后仰,尽力深吸气直到不能再吸气为止,将嘴对准口嘴缓慢地呼气,直到不能呼气为止。此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即为肺活量值。测试两次,记录最大值,以毫升为单位,不计小数。肺活量指数=肺活量/体重。
1.2.4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值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按不同体力活动水平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老年人心肺功能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表2 不同性别年龄组老年人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分布情况
表2对不同性别年龄组老年人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分布统计结果表明,男、女性老年人各年龄段均表现为中等体力活动水平占比较大,分别为55.2%和60.65%,且女性较男性略高。男性60—64岁年龄组中等及高体力活动水平均高于65—69岁组;女性则表现为60—64岁年龄组高体力活动水平高于65—69岁组,但中等体力活动水平低于65—69岁组。另外,无论男女性老年人,65—69岁组低体力活动水平均高于60—64岁组。
2.2.1 不同体力活动水平老年人安静心率变化结果分析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是评价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安静状态下,正常心率为60~100次/min。研究已证实,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使安静心率降低。表3数据表明,与60—64岁年龄组相比,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的男、女性65—69岁老年人安静心率虽有下降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男性老年人相比,低体力活动水平组、中等体力活动水平组60—64岁女性老年人安静心率明显低于男性(P<0.05);与低体力活动水平组相比,各年龄组男、女性高体力活动水平老年人安静心率明显降低(P<0.05)。提示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安静心率呈降低趋势,较高的体力活动水平能维持较低的安静心率。
表3 不同性别年龄组老年人安静心率变化情况(次/min)
2.2.2 不同体力活动水平老年人血压变化结果分析
血压反映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是评价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表4、5数据表明,与60—64岁年龄组相比,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女性65—69岁老年人收缩压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舒张压无明显变化(P>0.05),65—69岁男性老年人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变化;与男性老年人相比,低体力活动水平组60—64岁女性老年人收缩压明显高于男性(P<0.05);而中等和高体力活动水平组舒张压明显低于男性老年人(P<0.05)。与低体力活动水平组相比,各年龄组男、女性高体力活动水平老年人收缩压明显降低(P<0.05),65—69岁年龄组舒张压明显降低,而60—64岁组无明显变化。提示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收缩压呈上升趋势,尤其女性老年人表现更为明显;较高的体力活动水平可降低老年人收缩压。
表4 不同性别年龄组老年人收缩压变化情况(mmHg)
表5 不同性别年龄组老年人舒张压变化情况(mmHg)
2.2.3 不同体力活动水平老年人肺活量及肺活量指数变化结果分析
肺活量是反映机体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之一,也是健康检查常用的指标。肺活量指数是肺活量与体重的比值,用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客观的定量比较分析。表6数据表明,与60—64岁年龄组相比,65—69岁男性中等体力活动水平老年人肺活量明显降低(P<0.05),其他年龄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男性老年人相比,女性老年人各年龄组肺活量均低于男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低体力活动水平相比,60—64岁年龄组高体力活动水平男、女性老年人肺活量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65—69岁年龄组无显明变化(P>0.05)。
表6 不同性别年龄组老年人肺活量变化情况(ml)
表7数据表明,与60—64岁年龄组相比,65—69岁男、女性老年人肺活量指数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男性老年人相比,女性老年人各年龄组肺活量指数均低于男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低体力活动水平相比,女性各年龄组高体力活动水平老年人肺活量指数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男性老年人无明显变化(P>0.05)。
表7 不同性别年龄组老年人肺活量指数变化情况
男、女性老年人各年龄段均表现为中等体力活动水平人群占比较大,且女性较男性略高;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总体力活动水平逐渐降低。
不同体力活动水平老年人心肺功能存在差异,表现为体力活动水平越高安静心率、血压越低,肺活量越高,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体力活动有利于维持心肺功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