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威,钱柳柳,黄玉蓉
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办公室,江苏启东 226200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善,医院市场的竞争十分强烈[1]。目前,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已逐渐扩大到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不仅是对医院患者进行管理,还要展开全系统、全员、全程质量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均为事后质量改善,以患者的出院病历作为质量控制的内容和参考,这与现阶段质量管理需求并不符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占据一定优势,需探索更为优质的医院管理方法,并寻找发展契机。提前以预防管理作为管理特点,控制好管理质量和管理中的不良因素,能将引起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扼杀在萌芽状态,管理效果更加突出,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效果。开展精益管理模式,能确保全员积极参与,在体现医院管理价值的同时,能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科学且持续性的服务,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质量。对此,本研究选取2019 年8 月—2021年8 月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在职医护人员80 名、住院患者200 例作为观察对象,将针对精益管理模式下的医院管理效果作出探讨与说明。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在职医护人员80 名、住院患者200 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时间点划分组别,将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的40 名医护人员、100 例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该组所抽取的40 名医护人员,包含男22 名,女18 名;年龄23~57 岁,平均(36.98±4.51)岁;其中医生22名,护士18 名。100 例患者中,男58 例,女42 例;年龄18~80 岁,平均(48.09±4.98)岁。将2020 年9 月—2021年8 月40 名医护人员及100 例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该组所抽取的40 名医护人员,包含男21 名,女19 名;年龄24~58 岁,平均(37.33±4.26)岁;其中医生21 名,护士19 名。100 例患者中,男55 例,女45 例;年龄19~80 岁,平均(48.23±4.56)岁。两组病例及医护人员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开展常规医院管理办法。依据医院既往制订的规章制度,对医护人员和临床标准予以规范和管理,确保医院能在管理模式下正常运行。每周召开科室或部分科室会议,针对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并制订改进措施。
观察组开展精益管理模式。①防范医疗纠纷。对医院医疗纠纷安全隐患进行识别,针对产生医疗纠纷的关键因素予以分析,并寻求解决方案,制订控制计划,尽可能减少因经济问题而引起的医疗纠纷问题。在人才资源方面,处理投诉和争议时,需管理部门引起重视,及时解决问题,为患者提供更为高效的医疗服务。②慢性病患者管理。由于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病患者相对较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长,需以缩短慢性病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管理目的,从现有的管理流程中找出影响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予以分析并寻求改进措施后,使科室床位的使用率提高,并规范对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和服务,提升科室核心竞争力。③建立科室质控管理小组。各科室需以主任为首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小组成员需各司其职,管控好各自范围内的质控工作。每月需收集门诊服务人次、患者回头率、床位使用率等指标数据,对科室常用药物的使用、重大手术或非计划再次手术人次等数据予以统计。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分析医疗质量安全、市场营销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内容,并制订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调动一线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科室的经营意识和医疗质量安全得到把控。④创新药品管理流程。建立院内药品流通封闭式运输制度,药品在转运期间,人员全程不可接触药品。对高警示药品进行特殊标签化管理,规范登记,对每日清理的人员和使用范围进行双人双锁管理,对临床医生使用抗菌素或血液制品、激素等药物的权限进行限制。避免抗菌素、血液制品、激素类药物滥用现象。可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发生,使药源性损害事件发生率下降,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⑤制订应急预案。医院在运营期间可能受某种潜在的灾害影响引起突发性事件。医院需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预判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并针对性的制订出应急预案,提升医院的应急抗风险能力。并设计调查问卷,从多方面展开调查,依据可能性、人员伤害、财产影响、应急准备、内部反应等进行调查。将可能面对的突发事件危险值从高至低排序,并针对性的制订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医院对抗风险的能力。⑥优化人员管理。医院医护人员需对自身服务观念、行为等方面做出改善,进一步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将充分以患者为中心作为服务理念。明确各科室的需求和责任,以定期培训、学习的方式,统一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推动精益管理工作的实施,并通过会议、头脑风暴等方式,找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出更为合理且科学的解决办法,充分发挥出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①患者投诉率对比:包含5 个主要投诉问题,即环境设施较差、医患沟通较差、收费不理解、服务流程不合理、医疗质量较差,总投诉率=主要投诉事件发生例数总和/总例数×100.00%。②管理满意度对比:开展不同医院管理模式后,由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实施管理3 个月后的管理效果作出评价,包含4 个主要观察点,即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形式、服务态度及沟通,每项0~100 分,计分越高则表示管理满意度越好。③管理质量对比:对医院管理3 个月后的管理情况作出分值评价,由医院自制管理质量评分标准,包含5 个观察点,即医院文化建设、奖惩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不良事件上报机制,每项0~100 分,得分越高则表示管理质量越理想。④医护人员综合水平对比:以实施管理3 个月为观察时间点,包含医护人员的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伦理与法律5个内容,每项20 分,获得分值越高则表示医护人员综合水平能力越强。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投诉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投诉率对比[n(%)]
观察组管理满意度水平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护人员管理满意度对比[(),分]
表2 两组医护人员管理满意度对比[(),分]
观察组各项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医护人员管理质量对比[(),分]
表3 两组医护人员管理质量对比[(),分]
观察组医护人员综合水平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医护人员综合水平对比[(),分]
表4 两组医护人员综合水平对比[(),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院传统管理模式也无法满足现阶段人们对医疗的需求[2-3]。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仅需要重视患者的生理问题,还要关注其心理和社会问题。若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解释工作开展不到位,或语言过激让患者不满、沟通方式不当等,容易引起医患纠纷、护患纠纷的发生,使医护患关系变得十分紧张。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质量,减少患者投诉率的发生,本研究将精益管理模式运用到医院管理工作中。通过改变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形式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等方面,使管理质量得以改善,从而提供让患者更为满意的医疗护理服务[4]。
精益管理方法作为新型的管理模式,是能在最大限度减少成本消耗的同时,提高管理质量的管理方式。此种管理方式的文化理念与医院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融合,共同推动医院发展[5-6]。开展管理工作时,精益管理模式能站在患者的就医角度,体验患者的感受,并结合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现状,制订出充分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方法,从多角度共同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7]。除此之外,在医疗资源整合方面,通过对医院文化建设、奖惩机制、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等予以整改,能最大限度减少成本,并推动医疗资源的整合。能让各科室做到物资的按需领取,从而提升闲置物品的利用率[8-9]。
在精益管理模式开展期间,各部门能够有效协作,树立共患难的意识,能在提升医院凝聚力的同时,打造出医院文化,并将其形成管理制度;医护人员在精益管理理念下,使综合水平得以全面发展[10]。通过上述研究得出结论,将精益管理用于医院管理工作中,观察组患者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医护人员管理满意度水平更高,管理质量分值较对照组呈更高水平,综合水平较对照组占据优势(P<0.05),均突出了精益管理用于医院管理的有效性[11-12]。
综上所述,开展精益管理模式下的医院管理工作,能提升医院管理质量,并强化医护人员的综合水平,降低患者投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