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抗菌类药物进行专项管理的实施效果分析

2022-10-26 09:36万斌唐湘乡罗益慧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不合理药师类药物

万斌,唐湘乡,罗益慧

1.衡阳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湖南衡阳 421001;2.衡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湖南衡阳 421001

抗菌类药物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具有杀菌、抑菌活性,预防控制感染等作用,能够有效治疗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虽在临床有着较好的疾病治疗效果,但近年来抗菌类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愈发常见,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影响临床药物治疗效果[1-2]。分析抗菌类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发现和监管力度缺失、相关管理制度未有效执行、相关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不足等存在密切联系[3-4]。因此,为提高抗菌类药物合理用药水平,应当积极开展专项管理,通过多途径干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持续改进管理办法,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规范性[5-6]。基于此,为探寻专项管理在医院抗菌类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本文选取2020 年7月—2021 年8 月衡阳市中心医院15 名药师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15 名药师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 名,女3 名;年龄25~36 岁,平均(30.49±3.41)岁。以不同时间段医院抗菌类药物管理方法不同划分为实施前(2020年7 月—2021 年1 月)和实施后(2021 年2—8 月),研究期间15 名药师未出现人员及岗位变动。

同时在实施前后分别选取100 例住院患者参与研究。实施前100 例患者中,男56 例,女44 例;年龄39~63 岁,平均(53.48±2.74)岁。实施后100 例患者中,男51例,女49 例;年龄42~65 岁,平均(55.53±2.61)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施前医院抗菌类药物采取常规管理:每周定期对门诊处方进行抽检评审,遵循医院内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章制度》开展合理用药指导等抗菌类药物常规管理工作。

实施后医院抗菌类药物采取专项管理:①在医院药事管理部门领导下建立抗菌类药物专项管理办公室并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室对相关事务负责。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安排专人与医院药剂科、感染办、护理部以及微生物室等重点科室做好联系,定期组织召开抗菌类药物专项管理会议,会议中总结一个阶段内抗菌类药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对管理措施予以改进。②健全完善抗菌类药物专项管理制度。抗菌类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遵循分级分层管理的原则,限制一些特殊的抗菌药物使用范围。若医师需要应用特殊抗菌药物,则在递交申请后,抗菌类药物专项管理办公室及时加入到该方案的制订工作中,并同医师开展积极的讨论及有效的沟通,同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分析。完善门诊处方监测及反馈制度,确保有效鉴别医师处方。在此过程中,若审核发现处方中的抗菌药物有不合理应用的问题,则需要及时同医师进行沟通,并告知其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使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良好改善。同时制定完善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指标,由科室主任统一签订抗菌类药物合理使用责任书,对科室内部抗菌类药物管理负责。③对抗菌类药物实施专项处方点评。依据医院内部处方点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处方点评小组及处方落实、处方点评工作,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要求处方点评小组每月至少点评200 张抗菌类药物处方和100 份住院患者病历,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科室或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中。④强化医院抗菌类药物专项管理信息化建设。发挥出医院抗菌类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势,实现抗菌类药物的多级管控,在系统中对医师抗菌类药物使用权限加以设定,从源头上避免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出现的同时避免特殊级抗菌药物滥用。更新电子处方评审机制,实现人工与信息系统综合评审,若系统发现处方不合理,则启动自动拦截机制,经专项处方点评小组审核无误后方可予以通行。⑤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加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力度,增强其自身职业素养,在思想层面上提高其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视程度。同时,在为患者制订实施后续治疗方案时,应从药学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良好控制抗菌药物滥用问题,确保提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效果。另外定期邀请专业药剂师、药学专家等展开抗菌药剂的专题讲座活动,并为其发放相关宣传手册,使其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理念上能够进一步提升。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比较实施前后抗菌类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包括联合用药不当、用药方法不当、用药剂量不当以及非适应证用药,总不合理用药率为上述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之和。②于实施前后评估药师对不同管理模式的认识程度,包括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强化处方点评效果、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每项0~100 分,评分越高则说明管理模式认可度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项管理实施前后住院患者抗菌类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对比

实施后各类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总不合理用药率6.00%低于实施前的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专项管理实施前后住院患者抗菌类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n(%)]

2.2 专项管理实施前后药师对不同管理模式的认识程度对比

实施后药师对不同管理模式的认识程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专项管理实施前后药师对不同管理模式的认识程度比较[(),分]

表2 专项管理实施前后药师对不同管理模式的认识程度比较[(),分]

3 讨论

抗菌类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其主要包括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以及碳青霉烯类等[7]。通过抗菌类药物的使用能够降低因感染而死亡的概率,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问题,这将会直接导致患者机体出现细菌耐药性,并引发药物不良反应[8]。一方面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不良事件,使医患关系更加紧张。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医院抗菌类药物管理,规避不合理用药问题出现,提高抗菌类药物合理用药水平。

本研究实施前采取常规管理,实施后实施专项管理。实施后医院抗菌类药物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6.00%低于实施前的38.00%(P<0.05);实施后药师对不同管理模式认识程度优于实施前(P<0.05)。分析原因:实施前以常规管理为管理办法,工作开展过程中缺少抗菌药物专项管理制度,临床医师处方权限管理相对混乱[9]。实施专项管理后,首先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带领下建立抗菌类药物专项管理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专项管理会议,总结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10]。同时完善抗菌类药物专项管理制度,在使用环节实现分层分级管理,明确规定特殊抗菌药物使用范围及使用量。医师若需应用特殊抗菌药物,需递交申请由专项管理办公室同医师一同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研讨,使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针对抗菌类药物实施专项处方点评,将处方点评小组工作量加以限定并将点评结果和科室绩效管理相关联,保证处方开具合理性[11-12]。加强抗菌类药物处方专项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智能化信息系统和人工的双向评审,提高专项管理效率。最后加强相关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使其能够深刻认识到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的重要性,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始终以药学理念为基础,规避非必要使用抗菌类药物问题。

综上所述,专项管理在医院抗菌类药物管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降低抗菌类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概率,提高医院抗菌类药物合理使用水平,药师对该管理模式的认可度更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不合理药师类药物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采购情况分析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血脂、炎症指标的影响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熊真的活过来了
神回复
熊真的活过来了
他汀那些事
熊真的活过来了
差评不合理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