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跃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是人类现代化历史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前,也有一些非西方国家/地区成功地跻身于现代社会之列,但没有超出西方现代化的模板,至多只是其一个特定的分支,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一些关键方面明显超出了主流理论的预设。这一“意外”对比较政治学的知识前提和理论范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本文的关注而言,这一挑战构成了双重激励:一方面催生了理论重构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尽管存在诸多争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新的理论建构工作无法绕开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唯其如此,学术界才有可能建构更具普遍意义的社会科学理论。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19世纪70年代,最早是以梵·第根为代表的法国学者所倡导的注重欧洲各国文学之间的“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法国学派给比较文学的定义是:
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知识相比,民主议题因为兼涉经验领域和价值领域而显得更为复杂。民主理论的反思与重构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因而注定是一项艰巨的、充满争议的长期任务。从事这项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政治学者的想象力(与社会学相比,中国的政治学更需要想象力),因为新的思考无法从既有的原点出发,也不能依托现成的概念框架——它们奠基和营造于西方现代化经验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