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背景下结构化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2022-10-25 13:24谢波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结构化模块高职

◇ 谢波◇

国家职教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和全国职教大会都明确指出,要大力构建满足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实际需要的高水平、结构化的国家级团队,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①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019-02-13.。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的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提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这一论断更加明确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导向,尤其突出了深化高职院校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着力点。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践侧重从专业教学任务分解的视角组建教学团队,还未厘清教学团队组建的逻辑基础和最终归宿,难以有效落实“三教”改革各项措施。因此,必须从人才培养核心要素即专业群课程出发,系统研究教学团队的组建路径。

一、教学团队建设研究综述

近年来,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术界和各高校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取得不少有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教学团队的重要性研究。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得到了普遍的认可。陶宗虎(2020)认为,模块化教学团队作为基层教学组织的一种补充形式,可以发挥出教学的最大效果,促进基层教学组织的创新①陶宗虎:《“三教”改革赋能模块化教学团队建设》,《就业与保障》2020年第12期。。杨仕椿、蒋自国(2021)提出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教学团队的运行和建设,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效果的改善②杨仕椿,蒋自国:《科研反哺教学的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38期。。

二是关于教学团队建设的着力点研究。学者们从各个角度提出了教学团队建设的重点工作和实施要点。李晓艳(2022)认为新时期的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应该重点加强企业专家和高技术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梯队的建设,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③李晓艳:《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科技风》2022年第2期。。任建平(2022)提出,教学团队要坚持“走出去”战略,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不断提升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④任建平:《1+X背景下模具专业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具工业》2022年第48期。。

三是关于教学团队运行研究。王卫伟(2018)认为教学团队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形成责、权、利三者统一协调的优良团队建设与运行保障机制与体系⑤王卫伟:《以课程群为核心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7期。。刘娟(2022)重点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建设进行了研究,指出它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且涉及领域极为广泛的复杂系统,既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培养全面且优秀人才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优化内部教师结构是教学团队运行的关键⑥刘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建设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21期。。

综上,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为建而建”,缺乏从能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即课程的视角去分析,从而无法有效阐释教学团队的组建与运行。本文紧扣专业群课程模块这一核心,探讨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的现实路径,补充了已有研究的短板,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同时对专业群建设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二、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的理论逻辑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总体要求和能力培养的共同基础,坚持“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式”原则,立足于目标“模块化”、模块结构“学分化”、课程模块“菜单化”三点,专业群课程模块可细分为通用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通用课程模块遵循立德树人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优良的职业素养和从业能力素养。主要包括基本职业素质课程(通识)模块和关键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是根据社会产业行业细分,满足特定的具体的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而开设的课程。其主要特点是聚焦专业性,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更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实现与就业岗位的精准对接。拓展课程模块主要是由为开拓学生视野而设立的既符合专业要求,又体现行业特色的课程组成,部分课程突出专业知识延伸,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创业、专业拓展、学历提升等课程,这一模块的课程比专业课程模块层次更高,内容更广。

专业群课程模块是集通用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培养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是教学过程实施的基础和前提。由于课程性质和功能不同,不同课程模块的教学标准、教学目标、教学组织也不尽相同,因此同一专业群对接不同模块的课程,组建不同标准、不同要求的教学团队成为必然要求。

三、结构化教学团队组建的现实路径

(一)重构模块,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各专业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遵循“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建构原则,统合对应专业群模块化课程,将专业群结构化教学团队划分为通用课程教学团队、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和拓展课程教学团队(如图1 所示)。

图1 课程模块与结构化教学团队映射图

通用课程教学团队主要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立足于“两个注重”,即注重基础、注重发展。注重基础是指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使之能够深刻理解实际运用中相关知识的关联关系并分析与之匹配的工作过程。注重发展是指厚实学生人文底蕴,涵养成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主要包括思想认识、人文素养、进取意识、团队协作和协调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涵养人文素质和知识素质。

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和产业教授(行业企业专家、技术技能大师)共同组成,按照1:0.5:0.5 的比例配备。承载的功能是立足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以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为目标,紧密对接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优化课程结构,协调不同课程之间关系,培养对应岗位(群)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技能要求。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改革为切入点,团队成员定期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建立校内专任教师、兼课教师和产业教授协同共进机制。拓展课程教学团队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技能专家组成,按1:0.5的比例构成。承载的功能是立足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生与企业就业“零距离”,为学生提供知识获取、价值观调试和专业赋能的机会。

(二)“名师”引领,培养专业群带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职业学校聘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高技能人才,通过担任专职或者兼职专业课教师、设立工作室等方式,参与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能传承等工作①2022年4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聚焦产业,引育高端技能人才,实施师资强校工程。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畅通校企互兼互聘,为学校和企业、专业和产业、教学和实践搭建起桥梁。按照“固定岗+流动岗”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打通“名师”到专业兼职渠道。引进校外专业群领军人才和专业产业带头人,提升专业群教师国际化水平和服务能力。邀请行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遵循教育发展和教师成长规律,搭建“一般教师—骨干教师—专业(群)负责人—专业(群)带头人—行业领军人物”五级培养平台,做到“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追求”,形成良好的教师梯级发展态势培养专业群带头人。

(三)分工协作,打造结构化教学团队

专业群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联合企业骨干、校内专业教师,依据工作岗位内容,将赛事标准、“1+X”证书融入通识课、专业课、拓展课模块。通过名师引领,实现四方对接,即岗位与课程对接,教学与生产对接、课程与赛事对接、课程与证书对接。构建基于工作岗位需求的课程内容,成立模块化课程组,打造结构化教学团队。

(四)多元考评,构建教学团队评价机制

校企共同建立专业教学团队考核的绩效评价体系,将师德师风、工匠精神、技术技能和教育教学实绩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高职院校培育和建设一支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学团队,就必须根据团队建设要求健全绩效考评机制,规范建设程序,明确建设标准,强化目标责任。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考核评价体系,引入业内同行、学生、行业及企业多元化评价主题,实行校内校外互评模式。

(五)深化改革,完善教学团队保障机制

创新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立足“双高建设”“教学整改”“提质培优”等项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专业教育为主体、通识教育为基础、素质拓展教育为空间、创新创业教育为特色,统筹学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学生成长全过程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和工作体系,系统构建协同推进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主要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深化体制改革:一是做好教学团队建设发展规划,突出新时代职业教育类型特点,主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功能多样化发展需求,以满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专长、协同互补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团队;二是建立教师双师培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共建兼具培养和认定的双师培养培训基地,合作开展双师认定工作;三是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工作站,通过企业实践流动工作站,使教师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产业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结语

从类型定位看,高职教育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创新性、内隐性和复杂性。教学团队的组建是否有效,需要实践探索和检验。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以模块化教学改革为主要途径,以沟通协作为纽带,组建对应的结构化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举。通过重构课程模块组建教学团队、培养校内专业群带头人、完善教学团队保障机制、构建教学团队评价机制等实施,在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1+X”证书制度实施、三教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结构化模块高职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