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海燕,张子明(于都县皮肤病防治所中西医结合科,江西 于都 342300)
带状疱疹(HZ)主要由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所致,患者多表现为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而后出现簇状分布的丘疹并迅速发展为水疱[1]。HZ的临床治疗以抗病毒为主,能一定程度控制疾病发展,但其治疗周期较长,患者疼痛程度缓解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将HZ归为“蛇串疮”之属,多由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结于肌肤所致[2]。火针疗法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其具有针、灸双重作用,即可达温热刺激之效,又可达引气发散之功,进而达到活血行气、驱邪解毒之效[3]。基于此,本院选取64例HZ患者进行研究,探讨火针联合抗病毒治疗HZ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旨在为HZ的治疗提供更多方案参考。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HZ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3例;年龄(49.89±6.07)岁;病程(3.41±1.16)d。观察组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48.23±6.45)岁;病程(3.10±1.02)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对HZ的诊断标准[4];(2)相关症状符合中医对“蛇串疮”的相关诊断标准[5];(3)军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2)近期服用过抗病毒、免疫抑制剂类药物;(3)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4)合并其他皮肤疾病;(5)合并肿瘤等恶性疾病;(6)合并凝血功能障碍;(7)无法正常沟通。
1.3 治疗方法 在予以营养神经、镇痛止痒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抗病毒治疗:泛昔洛韦片(四川省百草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515)口服治疗,0.25 g/次,3次/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火针治疗:患者取平卧位,消毒患部后,以酒精灯灼烧火针至针体亮白,迅速刺入疱疹中央及周边皮肤,密集点刺,直进直出。针刺完毕后以棉球擦除疱液及污血并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隔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4 临床观察指标 (1)疗效比较:治疗14 d后评估两组疗效。(2)典型症状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止疱、结痂及脱痂时间。(3)疼痛水平变化:于治疗前后应用视觉模拟量表[6](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水平变化,评分记0~10分,总分越高提示疼痛指数越高。(4)炎症水平:于治疗前后取患者空腹静脉血6 ml,应用ELISA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5)安全性:记录治疗期间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
1.5 疗效判定标准[7]治愈:皮疹消退面积>90%,临床症状完全好转。显效:75%<皮疹消退面积≤90%,临床症状基本好转。有效:60%<皮疹消退面积≤75%,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无效:皮疹消退面积≤60%,且相关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4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典型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止疱、结痂及脱痂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典型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d)
表2 两组典型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d)
?
2.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水平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水平变化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水平变化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水平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IL-6、CRP、CXC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XC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水平变化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水平变化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5 两组治疗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胃肠不适1例,乏力1例),对照组为9.38%(胃肠不适2例,乏力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Z主要是因长期潜伏于脊髓后跟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的VZV,在机体因创伤、疲劳、肿瘤等因素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潜伏病毒重新激活,侵犯相应神经及支配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8]。除局部皮肤出现簇状水疱群外,还可伴随有剧烈的神经痛,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疼痛症状愈加明显[9]。常用的抗病毒治疗,虽能有效抑制HZ机体内病毒生长增殖,但对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并不理想。中医学将HZ归为“缠腰火丹”之属,其发病多以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结于肌肤所致,对于老年体虚者因其血虚肝旺,湿热毒胜而气血凝滞,以致其疼痛更为剧烈,而该病多需以理气活血、重镇止痛之法以治。
火针疗法是通过火烧红针尖后迅速刺入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手段,具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之效,其对痹证、风疹等疾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10]。“蛇串疮”多因肝胆湿热、脾虚湿蕴或气滞血瘀所致,而火针疗法可通过火郁发之、以热引热之法引邪热外出,对各证型的“蛇串疮”均有明显疗效[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治疗组更优,患者典型症状缓解较对照组更早,说明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火针治疗HZ可提升整体疗效,加快患者康复进程。以火针进行局部点刺,既可活血行气、温通行气,又可引邪外出,而VZV属单一血清型,仅能在疱液中生存,而通过火针点刺破坏疱疹局部组织,并加以高温刺激,也可破坏病毒的生长环境,同时对病毒也有一定的直接杀伤作用,配合常规抗病毒治疗,可更好的杀灭潜伏病毒,以缓解病毒所致的相关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康复进程[12-13]。
剧烈的神经痛是HZ患者最难以忍受的临床症状之一,单一的抗病毒治疗对疼痛症状的缓解作用较小,而通过激素或其它镇痛类药物治疗又易引起较大的药物副反应,且易产生药物依赖性。此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说明火针联合抗病毒治疗HZ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同时改善机体炎症水平。CXCL10是一种保护性细胞因子,在大量应用抗病毒类药物后,其水平显著减少,对其他炎性因子的调控作用大大降低,而因病毒及其产物对神经及皮肤造成的损伤导致IL-6、CRP等大量炎性因子聚集,进一步加重局部炎性刺激,患者疼痛症状愈加明显。李凌霄等[14]的临床实践证实火针治疗对CXCL10水平的影响更小,而通过火针联合抗病毒治疗,还可有效抑制局部淋巴细胞的增殖聚集,以减少IL-6及其调控下的CRP的合成分泌,进而改善局部的炎症水平,缓解损伤所致的疼痛症状,这一结论也与毛青青等[15]的研究结果相印证。且此次研究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说明火针联合抗病毒治疗HZ不会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火针联合抗病毒治疗HZ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调控局部炎症水平,缓解机体疼痛水平,加快患者康复进程,且安全性较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