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分类人工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比较

2022-10-25 13:43于奇李晓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8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血细胞分析仪

于奇 李晓勇

血常规属于临床检验中较为重要的检验技术之一,主要是通过对血细胞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进行检验,以此更好的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情况。随着检验方法的现代化、自动化发展,现阶段血常规检验一般是通过机器完成的[1]。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及血小板(PLT)等,在临床中一般分成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传统的人工显微镜镜检属于常用的白细胞分类手段,但具有检验步骤繁琐、检验操作费时费力等不足[2],近年来已经被不断发展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替代,其能有效降低检验工作的强度,但临床中对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验结果存在较大争议,检验过程及结果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结果出现较大偏差[3]。因此,在血常规检验中有效的检验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对比白细胞分类人工镜检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验结果,本院展开了针对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7 月~2021 年3 月本院检验科50 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参照组,其中男26 例,女24 例;年龄最大73 岁,最小25 岁,平均年龄(45.41±3.69)岁。选择同期门诊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10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58 例,女52 例;年龄最大75 岁,最小23 岁,平均年龄(45.40±3.7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中单核细胞百分比为20%左右的患者50 例,其首诊疾病:疑似贫血5 例,抑郁症10 例,精神分裂症9 例,发热待查12 例,躁狂症5 例,阿尔茨海默症5 例,焦虑症4 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内容、形式和结果详细了解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本次研究均在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下通过。

1.2 方法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为日本希Sysmex XN -1000 血细胞分析仪,采用河北鑫乐医药生产的EDTA-K2真空抗凝管;人工镜检染色采用瑞氏-姬姆萨染液,采用Qlympus CX31 光学显微镜进行操作。

1.2.1 人工镜检 将抗凝血作为血液样本制备血涂片,给予瑞氏-姬姆萨染色,对均匀分散、颜色适中和展开程度较好的体尾交接处白细胞实施分类检验。选择2 张血片,一张分类100 个白细胞,选择平均值,在显微镜下仔细分辨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各类细胞,对是否存在异常表现、幼稚细胞及其他非正常细胞进行观察和记录。

1.2.2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通过EDTA-K2真空抗凝管采集3 ml 的静脉血作为血液样本,并保证采集血液样本避免出现溶血和凝集等现象。轻轻混匀8 次后放置在温室内存储,采用Sysmex XN -1000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全部检验操作应在2 h 内完成。在全自动分析仪操作检验的过程中,Sysmex XN-1000 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内容包括:有核细胞、核左移白细胞、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等。人工镜检复检标准: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6.5%,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1.5%,淋巴细胞百分比>6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2.0×109/L<白细胞计数<2.5×109/L。

1.3 观察指标 对比参照组白细胞分类人工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研究组单核细胞20%左右患者白细胞分类人工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果;白细胞分类人工镜检结果与仪器报警提示结果。白细胞分类人工镜检结果与仪器报警提示结果: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参照组人工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对比 参照组人工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人工镜检检验的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参照组人工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对比(±s,%,n=50)

表1 参照组人工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对比(±s,%,n=50)

注: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比,aP<0.05

2.2 研究组单核细胞20%左右患者人工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对比 研究组110 例患者中单核细胞20%左右50 例,研究组单核细胞20%左右患者人工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百分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单核细胞20%左右患者人工镜检检验的淋巴细胞、嗜碱粒细胞百分比低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单核细胞20%左右患者人工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对比(±s,%,n=50)

表2 研究组单核细胞20%左右患者人工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对比(±s,%,n=50)

注: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比,aP<0.05

2.3 研究组人工镜检白细胞分类结果与仪器报警提示对比 以人工镜检白细胞分类结果为金标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报警54 例,经人工镜检复查确定真阳性47 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灵敏度为82.46%(47/57),特异度为86.79%(46/53),阳性预测值为87.04%(47/54),阴性预测值为82.14%(46/56)。见表3。

表3 研究组人工镜检白细胞分类结果与仪器报警提示结果(n)

3 讨论

血常规指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敏感指标,能较大程度反映患者机体内病理改变,在检验过程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指标最具有参考价值,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验,方便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身体状态、疾病情况等作为判断[4,5]。此外,血常规检验还是临床医生评估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是否可以用药或停药,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是否存在复发或痊愈等的重要标准[6]。

传统的人工显微镜镜检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白细胞分类法,但这一操作费时费力、步骤繁琐,近期来多数综合性医院已经开始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显微镜镜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能最大程度降低血常规检验的工作强度,但临床对其结果是否准确仍有争议[7]。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Sysmex XN-1000 融合了激光技术和电阻抗法,将核酸荧光染色和半导体流式激光技术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能有效对全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进行分类诊断,有效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及工作量,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结果产生偏差[8]。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有效融合了电阻抗体、流式细胞及半导体激光等技术手段,通过半导体激光技术,能显著改善仪器设备的启动速度,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得仪器消耗更少的功率。通过较先进的核酸荧光染色、流式激光原理等使白细胞计数不会受到血小板簇、巨大血小板、难溶红细胞、细胞碎片的干扰,在对低值白细胞样本的检验过程中,仪器能通过人工和自动方式转换至低值白细胞模式,使得白细胞检验颗粒数量相对于普通检验模式来说增加4 倍左右,提高检验的准确性[9]。该仪器还能对关节腔液、脑脊液、胸腹水等体液实施红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检验。白细胞分类通过激光光源、细胞核酸荧光染色技术与流式原理等技术,最大程度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及效率,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10]。但在平常的检验工作中,特别是大体量标本的检检中,对于存在异常现象的标本完全通过仪器检验,会导致疾病误诊和漏诊现象的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全血细胞分析过程中,在巨大血小板、单核细胞、幼稚细胞、原始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等形态在分辨诊断中存在不足,从而无法很好的分类,使得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的出现[11,12]。

综上所述,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应始终以白细胞分类人工镜检为金标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所得的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但无法完全取代人工镜检,对存在异常的检验标本应将人工镜检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诊断相结合,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疾病的确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参考。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血细胞分析仪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SYSMEX XN-5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校准及性能评价
CD16+单核细胞变化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研究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糖尿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