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伟 徐怡芳 刘 爽 王瑜玮 崔浩山
博物馆指的是具有收藏、研究、保护、展示及传播等功能的社会服务机构,包括纪念馆、美术馆、陈列室等[1]。博物馆建立之初是源于人类的收藏活动,逐渐演变为皇家或私人名贵珍品的收藏之所,最终成为向大众开放并成为进行教育的场所[2]。博物馆建筑本身通常也具有强烈的文化性标识,其建筑形象是展示城市乃至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3]。
近代张謇创建的南通博物苑(图1)采用园林建筑的布局,并将中国传统建筑的歇山式屋顶与西方的建筑样式进行融合。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等区域建成了一系列“摩登风格”的建筑,其最初的目的是宣扬西方的建筑文化,如震旦大学博物馆立面上设置了希腊风格的卷涡装饰。之后逐步引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如中国航空协会陈列室(图2)上出现了传统的栏杆样式和龙形的纹饰[4]。同时期,出现以“中国固有之建筑形式”为目标的建筑探索,“大屋顶”样式的建筑出现,如旧上海市博物馆(图3)。这些近代博物馆在建筑局部直接套用传统建筑直观特征,缺乏对结构和材料的适应性的变化。
图1 南通博物苑
图2 中国航空协会陈列室
图3 旧上海博物馆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通过类比生物基因的概念,最早提出了“模因”(Memes)这一概念,即在文化领域内,通过模仿进行传播的最小单位[5]。在此基础上,毕文波提出“内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中,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传承的基本理念和精神,以及具有这种能力的文化表达或表现形式的基本风格”就是文化基因(Cultural Gene)[6]。建筑领域内,文化基因直观地体现为:来源于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通过模仿及转译表达后被继承和发展的传统建筑特征。与生物基因相似,文化基因具有继承性、变异性和选择性三个特征。
文化基因的继承性是指新生代建筑高相似性地模仿上一代的过程。变异性指的是在继承建筑传统过程中会形成简化或增加某些表达内容,这些变异受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当下更为明显。选择性指的是发生“变异”的部分,能够适应现代的功能、技术和文化需求,被选择性地保留下来,另一部分则被逐步舍弃。近代以来,外来建筑文化冲击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但建筑师还是倾向于从古代的建筑中找寻参考[7-8],挖掘传统建筑文化中基因,既继承前人成果又要适应现代的变化。文化基因理论强调文化积累与创造同时存在,运用这一视角能更好地分析理解北京当代博物馆建筑是如何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并进行创新的。
北京地区博物馆类型丰富且数量众多[9],建国后“民族形式”“传统建筑形式”两次建筑复古思潮[10]更加快了传统建筑文化基因的继承、变异与选择这一过程。从建成的博物馆案例来看,传承与创新的表现方式包括简化拼贴、体量变化和隐喻表达三种。建筑布局和屋顶特征的借鉴是以传承与创新为主要着手点;建筑构件和装饰也有借鉴,但后来逐渐演变为对“斗拱”这一特殊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建筑单体围合成院落,再将院落进行组合是传统建筑布局主要的手法。以官式建筑和民居建筑为代表的建筑布局特征是沿着轴线进行对称布置院落[11]。部分博物馆直接继承了这种布局手法,如郭守敬纪念馆等。但原有的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建筑的需求,另一部分博物馆在继承四合院布局模式的基础上,增减建筑体量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在院落中央设置以“明堂”为原型的主展厅,并与四周的展厅相联系,增大了展厅面积并保持展览流线的连续性;时间博物馆复原了场地原有的轴线和院落形式,在此基础上调整院落中单体关系以增强几个院落之间水平的联系。并在庭院中间加设玻璃顶,同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作为展厅。
以园林建筑为代表的布局特征是多有轴线但布局形式相对自由灵活多变,建筑通常呈现非对称布置。因为场地的限制或出于视觉设计的需求,园林建筑的布局特征被借鉴后广泛应用。中国农业博物馆主展厅采用对称的形式,形成了一条东西向主轴线,但其余展厅围绕其后方的园林空间灵活布置;中国海关博物馆考虑到与东北角的古观象台对景关系,采用了模块化的盒子错落地布置展厅空间,中间围合出庭院并保留场地内的古树。在东北角形成一个缺口,保持其与观象台遗址视觉联系;中国园林博物馆基于原有场地条件,沿着主入口布置建筑轴线,在轴线两侧错落式布置主题展区,将建筑的对称感和园林空间的自由感同时呈现出来[12]。
博物馆的建筑布局初期多沿主轴线进行对称式布局,其中小型博物馆多仿照传统民居进行院落式布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异化”;后期出现了部分博物馆灵活运用园林建筑布局理念,呈现出自由式的院落布局特征(表1)。总的来说,在简化与模仿传统布局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展览的实际功能进行了体量的加减与变化产生了“变异”,最终传统建筑布局的特征被有选择性地应用到博物馆上。
表1 部分博物馆建筑布局特征分析
屋顶一度被当作中国传统建筑的显著的特征,在追求建筑的“民族风格”时期曾广泛采用大屋顶的形式。许多北京的博物馆通过表达坡屋顶这一基因以彰显悠久的历史文化、建筑成就并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13]。传统屋顶的基因继承与发展更显著地表现为简化拼贴、体量变化、隐喻表达三个阶段(表2)。
表2 部分博物馆屋顶特征分析
简化拼贴阶段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直接模仿传统屋顶的特征,屋顶与建筑整体的比例基本恒定。早期直接把歇山式屋顶加在建筑上,既不经济也难以满足采光需求。在民族文化宫、农业展览馆等建国十大建筑及同期的重要建筑中,用传统的绿色或黄色琉璃瓦仿照传统比例在屋顶局部做成攒尖顶的形式。如中国美术馆(图4),考虑到与故宫建筑群的协调及建筑本身所要凸显的艺术内涵,借鉴了敦煌莫高窟主楼的形式,在主体部分采用多重檐攒尖顶,并对屋顶进行了适当的处理,至今被誉为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典范[14]。
图4 中国美术馆
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符号化理论的引入加速了屋顶特征的多向化转译表达。但根据材料的不同又有所区别。体量变化阶段仍采用传统建筑材料,但屋顶与建筑整体的比例发生了加减变化,如北京炎黄艺术馆(图5),其意象源自古时的屋顶特征,以“斗形”为母题,用青紫色琉璃瓦做成四坡屋面的形式,省去了其上装饰性的构件。增大其在建筑整体中的占比,并在顶部和中部进行开窗,以满足采光的使用需求。
图5 炎黄艺术馆
隐喻表达阶段运用新的建筑材料,放弃形似而求神韵一致,将传统屋顶这一基因抽象地表达出来。首都博物馆的屋顶采用钢桁架做成抽象的四坡屋顶,运用材料的特性实现了更大的跨度,并留出足量的出檐深度,营造出传统屋檐下空间的知觉体验[15]。中国园林博物馆(图6)将传统的对称的屋面变型为不对称的双坡钢结构屋面,增大向阳面屋面比例,以满足室内采光并强化视觉体验。
图6 中国园林博物馆
斗拱、额枋、雀替等构件曾经都是在古代木构架体系下建造房屋重要的结构构件。木材的特性曾经促进了这些构件的发展,也抑制其在现代建筑上的传承与发展。这些传统的建筑构件在逐渐失去其结构的作用后,装饰性的作用更加突显。如自然博物馆就用石材简化表达额枋和雀替等构件。但此后大部分传统建筑构件在文化基因传承的过程中被有选择性地淘汰。
传统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智慧的集中体现,相比其他结构构件,其文化性更强,但在早期建筑中却被较少应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安藤斗拱”的出现让中国传统建筑的斗拱元素重新被建筑师重视起来[16]。通过简化和异变等方式在檐部表达传统斗拱特征,其结构的功能也在部分建筑中得以保留和延续(表3)。如香山革命纪念馆(图7)就直观地体现斗拱这一元素,并将斗拱中的肘木和方木简化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条,用金属材料进行交叉叠落布置,并保留了其对屋顶的支撑作用。中国考古博物馆(图8)的檐下空间用“L”型的石材仿照“ ”的出挑方式进行布置,虽不具备结构上的功能,建筑整体形成了一个巨型斗拱的意象,并运用曲线抽象地勾勒出古建筑檐部的造型,强化了考古博物馆建筑本身的文化底蕴。国家博物馆(图9)西立面新建部分在屋面和柱子之间设置轻盈的支撑构件,同样隐喻性表达出斗拱的意象。用石材简化了古代“ ”的营建方式[17],省去了其过大的体量和表现形式,并保留了其结构的作用。
表3 部分博物馆建筑构件分析
图7 香山革命纪念馆
图8 中国考古博物馆
图9 中国国家博物馆
对于传统建筑“文化基因”的继承与创新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的。以博物馆建筑来看,按其材料、外观的差异大致可以分为简化应用、体量加减和隐喻表达三个阶段。在建筑布局层面,先是保留和继承了传统院落式严谨对称的轴线布局手法,又借鉴了园林的布局经验,并依据功能和场地进行适当的异化融合;在建筑单体层面,基于传统坡屋顶这一特征,在建筑材料和体量上进行尝试,从形似进一步发展到神似;在建筑构件层面,斗拱被不断借鉴,最终呈现隐喻性的表达。博物馆建筑较好地呈现了传统建筑文化基因传承与演变的过程,可以说是现代建筑传承的一个缩影和直观体现。
(1)充分发掘传统建筑文化基因
随着近现代外国建筑文化的涌入,传统的建筑体系也因此逐渐被废弃,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两者虽然在建筑材料和工艺上存在不同,但都采用框架的结构体系,这就为传承文化基因提供了可能。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建筑本是西方的舶来品,但经过数代中国建筑师的创作,其融合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北京的现代博物馆主要从建筑的外部表象继承了传统建筑的文化基因。而北京的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物馆建筑作为城市文化乃至民族文化的展示窗口,应该更进一步深入挖掘意识形态层次的隐形文化基因,给文化基因的传承提供多维的视角。
(2)促进文化基因的变异与选择
传统建筑特征的继承与发展绝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现代的建筑材料、营造方式等已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传统建筑一二层的建筑体量早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的使用需求,一味的简化拼贴也会割裂传统与现代的联系。文化基因理论说明了模仿和简化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在模仿过程中产生的变异性的表达,只有其中一部分能够适应材料、结构和社会文化需求,被有选择性地保留了下来,最终达到“大象无形”的表达境界,只有在不断的模仿中大胆尝试,产生创新性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推动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对于传统建筑特征的继承与创新应根植于传统而不受其桎梏,面向现代而尊重历史。近代以来的建筑实践证明了传统建筑的形式无法被直接套用在现代建筑上,对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进行再创作表达是继承的唯一方法[18]。只有深入挖掘传统建筑内在的“文化基因”,进行扬弃和大胆创新,找到与现代相适应的表达形式与手法,将现代功能、现代材料、传统建筑文化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延续下去。
资料来源:
图1:南通博物苑官网 http://www.ntmuseum.com/;
图2~3:杨浦区文管会编. 杨浦百年史话[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60;
图7:香山革命纪念馆官网 https://www.xiangshan1949.cn/page/;
其余图表均为作者自绘、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