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广州西郊光景及感知初探

2022-10-25 03:26陈冉鹏邱坚珍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8期
关键词:光景灯笼

陈冉鹏 邱坚珍*

光景作为视觉景观中的一个类型,指主要由光源、光影及其变化所构成并引起强烈视觉印象的景观。溯源历史光景,离不开对光景的感知、感受研究,历史光环境与空间的关联研究等。广州西郊早在南汉即为刘王花坞,唐宋至元的游记诗文进一步强化了其景观、审美意象。随着明清水陆变迁及西郊的开发建设,依托特色水网、城市肌理形成特色化光景。另受开埠通商、制造业的影响,世俗化光景空前繁盛。此时较大规模的诗作、游记是研究其光景形成、感知的重要史料。探究明清西郊代表性的光景及其感知,溯源光景审美文化,可为今日泮塘风情区更新提供参考,并有意识地规划引导光景唤起乡愁、记忆,创造空间、地域特有的情感与氛围。

1 光景与环境

1.1 文献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选取156篇西郊明清诗词和19 幅楹联[1],访粤传教士、使节、外商的27 篇游记,西郊园林文本、广州老照片为背景资料,重点关注光源、光环境的位置,光影色彩质感及对人情绪感受的影响等。英国牧师格雷John H Gary的论著《广州七天》(Walks in the city of Canton)、格雷夫人茱莉亚(Julia Cox,1838-1921)的《广州来信》(Fourteen Months in Canton) 及 美国商人之子蒂凡尼(Osmand Tiffany,1823 - 1895)、苏格兰旅行作家戈登卡明(Gordon Cumming,1837 - 1924)等人的游记较详细可靠,可作有力参考。

1.2 西郊历史光景

文献词频可作为光景感知强度的表征。经统计156 篇西郊、泮塘诗词中,词频最高的光景类型为水景、植被,分别为44 次、46 次(图1),隐含描述更多。日光、月色、船只、建筑、人烟、动物等出现20余次,霞光、烟雨蜃气、桥、灯光等10 余次。各国游记都对江水及沿岸建筑、植被、灯光、聚落等重点描述,可视为明清西郊易被感知的标志性光景。

图1 明清西郊光景词频统计(来源:作者自绘)

1.3 光景与环境

环境是光景形成、变化的载体,深刻影响光景的塑造。明清泮塘光景深受珠江-西郊水系影响。秦汉以来,泮塘历经浅海(唐以前)-河湖沼泽(唐宋)-逐渐成陆(明清)等变迁。明清泮塘池沼众多,多养鱼,种植菱、莲、茨菇之属,农业景观繁盛。荷、荔枝、鱼鸟等在156篇目标诗词中分别被提及28、26、18 次(图1),确为重要的视觉景观。清中后期水陆变迁加剧,众歌咏、记述所指“泮塘”位置及环境或存在差异,但光景确与泮塘-珠江水网紧密耦合。

水岸绿阴及其倒影多被记述。泮塘夏季漫长、日光强烈。张维屏《唐荔园》言“此处宜阴不宜日,纳凉须待夕阳斜”。“日光漏处,红绿相映,夏日迎凉,炎熇之气不染”(《磊园记》)写颜氏磊园理塞轩之特色。植被缝隙滤过的暖阳与绿阴色彩、光影对比强烈。人在遮光、阴凉的微气候环境下感知光景,更觉惬意舒适。

蜃气光景由空气中的水汽、雨滴等介质造就形成。当水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水面空气较空中紧密,此时山水城郭经光线折射到空气稀薄处,反射后被人感知。“星星蜃气兼朝雨”(清·李兆落《沙面端午观竞渡还过洋商肆楼》)正描述雨雾氤氲、海市蜃楼的珠江光景。若水面中筑有沙洲,还可形成“花药氤氲海上洲”般水雾缭绕之景,隔岸观之为佳。

人烟、船帆等在156 篇诗词中出现25 余次,更为各国游记详细记述,可知珠江水上聚落的光景极具标志性。连片船只形成水上街市,各类舟揖穿梭其中(图2)。“一轮明月,水阔天空,纵横如乱叶浮水者,酒船也;闪烁如繁星列天者,酒船之灯也……”(清·沈复《浮生六记》)记述花船灯火、水光相映的光景。外国游客多从黄埔港溯珠江到达沙面,易被胥户光景深深吸引。美国人Hunter 亨特称“每座城市、小镇以至乡村的街道都被照得通明,河面也被那些拥挤着的小艇和中国帆船上的灯笼照得一片通明”[2]。英国人直述对花船、胥户悬挂无数灯火的景象印象深刻[3]。法国人卢多维克Ludovic称(1867 年)数百万彩纸灯笼的灯光被颤抖的波浪反射,照亮每个漂浮的船家。光芒似萤火虫的光云,或比阳光还耀眼[4]。法国拉萼尼使团参赞斐列勒(Ferriére le Vayer)称水街相连的灯笼光影使人超乎想象地愉悦[5]。另一随员Dr.Yvan 伊凡云(1844 年):“沿河而上,沿河而下,沿着分支河道,在河流的浅滩和转弯处,到处都有歌声、狂欢和灯光[6]。”足见水上光景的美妙。除面状水系外,荔枝湾、柳波涌、西濠、大观河等水巷空间的光景也颇具特色(图3)。

图2 珠江水街、帆影(来源:李穗梅编著.广州旧影 中英日文本 摄影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12)

图3 西关桥——水之景(来源:李穗梅编著.广州旧影 中英日文本 摄影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12)

高楼窄巷亦可形成特殊的光景。据《南海县志》,清同光年间(1860s)民居延续至宝华坊一带,其后数十年延至泮塘,肌理密集。白天,狭窄街道中延伸的屋顶、木板、屏风将蓝天剪为细条状,投下的阴影使街面丰富的色彩更易被感知[7]。夜晚,密集建筑群的照明效果显著。葡萄牙传教士加斯帕(Gaspar de Cruz)称(1556-1569):“非常华丽……绸布做成的大灯笼,配上灯光的亮度,画得非常漂亮[8]。”逢元宵节、华光诞灯会等,几乎所有房屋、庙宇、公共建筑的屋顶处、撑起的竹竿上都挂着灯笼,形成轮廓照明[9]。特别是十七甫、桨栏路、打铜街(今光复南路)等2 m 多宽窄巷屋檐相连,顶部遮光篷似商业街的拱廊。

当节庆彩灯悬挂于横跨街道的木梁,棚架上垂下花灯,一排排灯笼、灯箱、油灯以2 m、3 m 间距纵向排开,光景具有围合感(图4)。游记也多提及西郊窄街尽端过街楼横跨之景,上有灯笼彻夜明亮。可推测正因空间围合感强烈,光景更易被感知。

图4 清末桨栏路节庆光景复原图 (来源:根据网络图改绘)

综上,与西郊特色水网、建成环境、气候、植被等耦合的光景易于被感知。

2 世俗活动及其光景

游记对明清西郊人工光景及相关世俗活动描述甚多。彼时西郊借产业集群之优势,产品多元鲜艳;乘水、陆运之利,流通并广泛用于室内外装饰、活动等;人工、自然光景交织,多元景观融合更加深了人的感知。

2.1 灯具制作及使用

明清时期广州从四川等地进口虫蜡,夹杂着菜油、植物油等,加工后部分进贡京师[10],生产流通广泛,并以制作灯笼。灯笼罩多为油纸、丝绸、玻璃、纱物等材质,形状有方形、圆球、圆柱、篮子、多面体[11]、喇叭形、动物形不等。纸球灯笼多为平民所用。内含各色蜡烛,底部向上倾斜的螺钉可粘结弯曲的织物,以防空气进入。烟雾可从木杆框架顶部逸出[12];丝绸、纱布灯笼多饰以龙凤、花草或人物、岩石[13]等,常见于水陆店铺、船只门口、花艇桅杆顶部等[6]。玻璃灯笼多属上流阶层,在五或六棱柱的红色木框上附普通或彩绘玻璃,并悬挂丝绸橡子、珍珠带[12]等(图5);灯箱多分前后两厢,内置精致人偶,加以丝绸彩穗;羊角灯需经层压,并焊接、打磨铜铁兽角,尺寸样式颇多[10],有似蒸馏器者,猩红而透明[14]。除人工物外,素馨花、柚子等也可制灯。素馨清香浓烈,串花灯时常佐以翠竹、朱槿、茉莉等,色味俱佳。柚灯俗称菉柚灯,取红色柚子皮雕镂人物花草,内置琉璃盏。翠鸟羽毛、羽毛线等也常做装饰。总之灯具制作善用各类材料,结合漆器制作、玻璃吹制、宝石加工、丝绸纺织、金属加工等各类工艺,在满足照明之余力求美观多样。

图5 棑遂玻璃方灯,1812-1857(来源:大英博物馆1877.14 系列墨水纸本、水粉纸本)

漆器、玉器、铸铜、玻璃等行市集中于西郊太平门一带(图6),打铜街等地还售卖原材料,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灯笼街、眼镜街、杨巷、打铜街等地的灯具、玻璃、镜子可便捷地流通并为室内外装饰及节庆、民俗活动所用。如花船内厅(图7),光影在满洲窗、木雕、玻璃间反射流转。夜幕中,亦可想见枝型吊灯、镜面明亮缤纷的光景效果。

图6 1860 年代西郊商业、庙宇分布图(来源:作者根据1860 年广州地图、文献绘制)

图7 赖阿芳摄花船大厅,1870-1875(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编.1860-1930 英国藏中国历史照片上[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08.10)

2.2 鲜艳的光景色彩

156篇诗词和19幅楹联中,“红”“碧”出现38、34 次且多成对提及(图8)。除红、绿植被外,朱纱、碧玉、朱栏、金碧等装饰器物也占一定词频。27 篇游记多描述船舶、店招、内装、宝石、花灯、织物、瓷器等人工物的色彩,红、金、蓝、绿等词频多达36、25、24、20次(图9),或与彼时原料、加工工艺有关。如宝石原料多引自四川白绿色原石,昆仑山海绿色、血红色原石[7]等;红玻璃需用镀金铜皮加工;衣物多漂染为蓝色等。总之各类记述中的光景均较鲜艳,红、碧在中文语境中或积淀为色彩意象。各色产品在陈设、世俗活动中广泛使用,久之或影响审美心理与文化。

图8 中文文献中西郊色彩词频统计(来源:作者自绘)

图9 游记中西郊色彩词频统计 (来源:作者自绘)

2.3 世俗活动中的光景

各类灯具及其光景在节庆、祭祀、宴请活动中颇为丰富。逢春节、中秋、元宵、七夕、北帝诞、南海神诞、土地诞等,西郊建筑物、小品均为光景展示场所。整体上,分布广泛的庙宇(图6)饰以明灯;水上游船桅杆等处灯笼成串,勾勒轮廓,顺水漂流时流光溢彩;街道上,祭祀时多扎纸牌坊,用树枝搭架子并燃烛、灯等[8,9]。构筑物如牌坊常装点彩绸、各色灯笼[8]。游街的彩灯、旗幡条幅常饰以镀金翠鸟羽毛;众节庆常燃喷火巨龙、灯笼、宝塔等造型各异的烟花(图10)。除上述共性,各节日另有特色。中秋竹竿竖起,顶部悬挂簇簇恭祝中秋的灯笼[9]。孩童“燃番塔灯、持柚火”,大抵如图10 所示;北帝诞时,除庙宇张灯结彩,献祭的各色禽鸟在竹竿上、竹篓中齐鸣。元宵节红、白色水灯漂浮于水面,信男善女用竹篮打捞之,意境、情趣兼具。盂兰节“万炬红莲放水灯”,红莲底座的水灯成片漂浮,颇为壮观。七夕时厅堂灯火辉映(图10),素馨花艇“游汎海珠及西濠、香浦。秋冬作火清醮,则千门万户皆挂素馨灯,结为鸾龙诸形……”(《广东新语》)可想见鳞次栉比的屋檐下,万千素馨灯组成各类造型。端午“送神夜归,灯璨星点;织月遥上,管弦渐高。”(傅维森《珠江竞渡诗序》)龙舟竞渡后,月夜星火、灯火交织。南海神诞时“万派鱼龙舞绛宵”(清·蔡士尧《八桥竹枝词》),大观河畔鱼龙灯舞、乐声嘈杂。总之,花灯、蜡烛、烟火等在地面、临水、临地、空中形成流动而有变化的光景,场景丰富。

图10 西郊民俗节庆分布时段表(来源:作者根据大英博物馆文献等改绘)

专门祈福的光景亦突出。珠江的水上船庙可为喜事、丧事等祭祀活动装点灯笼彩旗、白蓝色旗幡等,铜锣声中,载烧火、油灯的小船围绕之[9];除众庙宇设香火、明灯外,胥户、店铺、人家常设祭坛香烛,逢朝暮焚香拜扣[4];寻求庇护者常将灯笼引火于附近寺庙,请回悬挂于家中神龛之前……祈福、趋利避害的光景具有独特的意蕴。

上流权贵设宴时,室内、庭园处光景繁盛。潘氏海山仙馆的光景“奄灵曜之匿景兮,燔绛炬以荧煌。俨烛龙之街照兮,灿繁星而吐芒”(清·黄恩彤《荔枝园赋》)。颜氏磊园为:“一路结彩帘,张锦盖……架棚堂前,演剧阶下,弄戏法……堂中琉璃璎珞,锦缎纱橱,徽徽溢目;檐前管龠之音,曲拍之声,洋洋盈耳。日晡……请继以烛……”(《越台杂记》卷二《磊园记》)灿烂的光景月必数举,多至深夜。

综上,各类灯具在西郊世俗化光景中作用丰富,声、光、香景融合更加深了光景的体验感、世俗化。

3 西郊光景漫步与感知

3.1 时间维度:昼夜光景差异及情感

游人对西郊白天、黄昏、初夜、深夜的光景及漫步体验描述有别。总体上,白日光景易被具象化感知,如室内外人群及商贸活动、黄昏时江面的锣鼓、漂流的帆影等;而夜晚光景易引发感性情愫。初夜水陆街巷、人家华灯初上,带来温馨愉悦之感。九点半宵禁后陆上灯笼渐灭,街巷漆黑。再晚些水街一排排灯笼也依次熄灭[14]。幽暗的视觉环境和静谧的听觉环境促人感知月光、星光、烛光、萤光等暗夜光景及暗夜声音。蒂凡尼(Tiffany)描述喧嚣过后,江面的月光掩盖一切缺陷并软化了景观。远处朦胧的树具有画作中的质感,安静而鲜活[14]。伊凡(Ivan)称皎洁的月光、祭坛前蜡烛散发的微光,才烘托出某种沉寂宁静……纱罩下的物体和幽暗烛光则使人昏沉[6]。许多人提及水岸点点浪漫的萤光……需注意的是,彼时繁多的节庆、世俗光景受宵禁政策约束,加之前电气时代光环境偏暗(19 世纪前无市政路灯[4]),推测正因如此前述各类光景更易被感知。

3.2 空间维度:光景漫步方式

除平地步行的漫步方式外,水路观景和登高鸟瞰亦是彼时西郊重要的光景漫步路线。西郊低洼的池塘、园林水系、水巷等均连通珠江,多受涨落潮影响。涨潮时“轻舟与岸平[1]”,坐船人、观者均可深切地感知水景,如西濠涨潮盛景常引人围观[10];顺、逆行的光景体验亦有别。溯流而上时,阻力使得静景易被感知,如客船逆流缓行的景致[9]。若“风帆转健”,则可顺流纵岸观览,此类顺、逆行船的描述甚多。

垂直方向上,游人多借城楼、教堂、领事馆的楼阁屋顶、塔、甚至当铺等制高点眺望密集的房屋、街道及水系。清梁佩兰(1629-1705)、王世祯(1702-1705 年间)均有登临长寿寺高阁望海的歌咏。十三行商馆的屋顶亦可供人俯视无数宝塔、稻田、河流、黄埔港和船只等[3]。格雷夫人曾于1876 中秋登上十七甫当铺元贞楼的碉楼称:“从此处俯瞰,广州城一片璀案的灯海,十分壮观[9]”。Ludovic[4]、Cumming[7]亦有登木塔、西城楼俯瞰城区的记述。

行商园林亦多楼、阁、塔。海山仙馆传有百尺雪阁,或为九层檀木宝塔[2]。另有一四层高白塔。陈澧于1866 年端午次日“登高阁三重,望海上诸山……围坐噉荔亭畔,假山激水作飞瀑……复登舸至枕溪之楼……日将迟暮,返池商之堂,登楼远望,苍波烟渺……”(《荔湾话别图序》);十八甫颜氏磊园有遥集楼可凭栏远眺。可推测西郊建筑、园林垂直化的布局及其漫步路径确给人以多元丰富的观景体验。

4 结语

通过复原明清西郊历史光景及其感知,可知水网、植被、气候、高密度城市空间等环境因素较为关键。制作工艺成熟、便捷流通及产品光色鲜艳促使各类灯具普及推广,在家居陈设、世俗活动中给人以丰富的视觉、情绪感受,或积淀为地域性审美文化。西郊昼夜光景各有特点,光景漫步可分时性设计;宵禁背景下的暗夜光景、沿水路与垂直化的漫步体验较今日更为突出。优化自然水道及水景建设、复兴特色灯具产业并引入互动型设计、从时空维度统筹城市光环境等更是复兴西关光景与场所精神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光景灯笼
建筑工
查无此人
最美三月天
糊灯笼
话剧《穷孩子富孩子》灯光设计浅析
鸟与灯笼
浮华背后,又是怎样一番光景?
挂灯笼
挂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