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辉
住房问题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历来备受重视,房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住品质。在工程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施工质量管理主要分为工程可行性分析、施工条件调查和风险评估等。此外,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因此在跟踪管理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时,要做到细致周密,以确保房屋完工后够达到各种设计指标[1]。
建筑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确保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必须注重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同时,对房屋建筑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好施工管理方面的关系,从根源上消除建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力求既能满足业主的实际需求又能确保项目的施工品质,以促进建筑施工单位的长期发展[2]。另外,在项目全过程中若能够保证项目各环节的质量,则不仅能使整个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还能最大限度保护业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2.1 综合性
房建工程施工涉及土木、水电等多个行业,其施工管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从宏观上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控制、施工程序等。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有利于合理分配施工现场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2.2 对人员配合度要求较高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已经渗透到了建筑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场地。在施工现场管理中,人员只是起到指导和协调作用,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还需要工人的配合和执行,以确保其有效性,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1.2.3 灵活性
施工现场可能会发生很多突发情况,在建设之前是不能精确预测的,有些地方的工作必须临时部署和调动。即使有了施工计划,也要根据施工进度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开展相关工作,因此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管理人员要具有临场应变的本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急处置。
1.2.4 评估方式的特殊性
在建设项目中,施工质量评价的次序是安全检查、分项施工以及单位施工等。其中,由于主要控制环节和一般控制环节中的质量检测会对检验批带来一定的制约,因此分项施工等环节是衡量检验批能力的基础;在进行隐蔽工程时,应将其施工顺序置于检验后,且在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隐蔽工程的工序。
施工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终极目标,因此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循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并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如下。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建设市场的竞争也日趋加剧,为了取得更大发展,建筑企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防止质量问题对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3]。
(2)遵循以预防为主的施工理念。在房建项目施工时,建筑单位应将项目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防范”和“实时监控”,以排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全面监控施工的材料、工艺以及场地。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管理制度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目前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各类建筑项目的管理系统各不相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方式各异,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另外,一些工地甚至不进行现场管理,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施工单位的工作时间,而且无法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施工工地的管理力度不够,其根源在于不能协调管控现场。由于管理人员仅注重表象,对工地缺乏深层次的了解,且施工现场管理控制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出现工程材料不足、进度滞后的现象,导致无法按时完工。同时,如果工程建设的管理者没有足够的职业素养,就会影响团队协作,因此项目管理的低效和对全过程的控制不严是导致项目质量问题最主要的因素。另外,建筑工地的管理工作贯穿了整个施工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图1),若仅注重工程项目的质量而忽视整体的管理,很容易导致工地大范围出现现场管理混乱的问题[4]。
图1 施工管理结构(来源:网络)
目前,混凝土及其他建材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中。然而在购买建材时会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前要制订一个合理的采购方案,由采购者根据项目进度购买材料。但是一些施工单位的采购员并没有按照项目需求来采购,也没有仔细检查商户资质、产品合格证书以及每一种原材料的质量,一旦材料出现了不达标的情况,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为日后投入使用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5]。
一些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且缺乏职业素养,对建筑安全规定和建设要求缺乏一定的了解,安全意识淡薄。由于施工单位不重视安全问题,未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而且施工前没有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导致安全事故频发。此外,一些施工设备的线路老化,极易引发火灾,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6]。
首先,要把信息技术和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个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网上管理系统。在此过程中,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可以有效整合、处理并不断完善各种建筑信息。其次,要通过网络传播技术来提升信息的共享程度。施工管理人员只需要依据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成果,统一管理并实施施工工作。另外,通过该系统可以即时掌握施工情况,实时调节施工流程和工艺,从而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首先,明确施工周期。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明确施工工期,确保工程进度。其次,做好施工过程中工序的对接工作。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内容多种多样,不同项目间存在衔接的过程,同专业不同施工工序、不同专业不同施工工序必须做到无缝对接。最后,合理控制工程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中产生的裂缝有些是因混凝土等材质问题造成的,因此在选用原材料时,相关负责人要按设计图纸、工地的具体要求以及项目总体的造价要求,选用质量好、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若发现质量问题,则不得用于建设。同时,要按项目的计划进行材料的贮存与管理,防止材料因贮存不当而造成损坏。另外,混凝土浇筑时要根据工地周围的环境和建筑物的不同部位,科学配置混凝土的配合比,减少因不符合设计要求而造成结构开裂的情况。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想切实提升施工质量,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并严格检查涉及的各种原料和设施,确保与图纸一致。同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建设,以保证项目完工后可以正常使用。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强化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采取动态监控方式,为工程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建立质量管理系统,保证各工序、工艺指标均有据可依,持续提升工程技术队伍的专业水平,掌握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点和管理问题,保证工程按照计划进行。工程施工中的组织机构设置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各施工单位要依据自身的设备水平、人员数量和施工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其次,做好记录,确保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另外,监控系统越健全,质量管理效果就越好,若系统不健全则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很多突发事件,从而直接影响项目的质量。因此,建立一套合理、完整的质量管理系统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质量保证体系如图2 所示。
图2 质量保证体系(来源:网络)
在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确保排除各种安全隐患,保证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在制定施工项目的安全监管机制时,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3个层面:一是建立完善的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制度,设立保安部门,严密检查进入工地的保安设备和劳动防护设备;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各部门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根据季节变化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7]。
由于施工验收环节比较多,验收人员很可能在验收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如施工管理不规范、验收工程量有误等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验收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验收方案进行。首先,严格审核验收资料,不得擅自修改验收结果;其次,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充分认识和理解所负责的工程,并熟知各种验收仪器的操作规程,可以依据现场检查情况做出最终的验收结论。
收尾阶段的工作是质量管理的最后一步,该环节对前面阶段工程质量检验的同时还做出了修正和完善。工程竣工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很难彻底解决,只有在各阶段的验收过程中进行控制,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另外,阶段性竣工验收对整个项目的质量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施工收尾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辅助设施质量、过程质量以及部分单体工程质量等的检验方面。
房建工程是综合性的工程建设项目,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将质量控制纳入管理制度中,使整个建筑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依据规则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