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办公室
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共有委员10人,其中8人为不驻会委员,这些不驻会委员都是各行业的领军人物或业务骨干,具有较高的履职水平和影响力。自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市人大代表担任专委会委员的工作机制以来,专委会主动为不驻会委员履职搭好“戏台子”,做好“辅导员”,支持其参与委员会各项工作,也使委员会自身履职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不驻会委员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做到认清大局、胸怀大局、把握大局,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放眼大势、拓宽思路、主动担当、奋发有为。”正如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监察和司法委副主任委员魏伟明所言,监察和司法委紧紧围绕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的重点工作,全体委员胸怀大局、服务全局、开辟新局,主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探索新路。他们恪尽职守,依法履职,勇于担当,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监察和司法委不驻会委员金可可善学善思,审议发言直面问题,提出建议切中要害,充分表达人民心声,尽力排解人民忧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提高履职能力,委员会充分挖掘利用不驻会委员在专业领域内的特长和资源,并展开相应的培训;不驻会委员注重加强对改革发展中深层次问题的研究,直面常委会立法监督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提升自身履职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对危困企业及时进行破产拯救,以助推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破产清算就是让一些僵尸企业、危险企业及时退出,以此净化市场环境,实现市场主体的设立、重组、拯救、重生或退出的良性循环。”“我提出这个建议,就是希望通过加大对破产制度的宣传力度,促使社会各界广泛接受破产拯救的理念,进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破产保护文化。”2020年上海“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监察和司法委不驻会委员刘正东关于企业破产的建议被采纳。此后,刘正东又参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企业破产制度若干规定》立法调研工作,该法规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此外,委员会明确不驻会委员的职责,规范不驻会委员的履职行为,建立和完善不驻会委员述职、评议等制度,激发其履职的动力,使得不驻会委员的履职热情空前高涨。例如,在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执法检查中,吴冲锋委员提出应推进非机动车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对非机动车及动力电池的全流程监管。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专项监督中,孙军委员提出要注重量刑建议的释法说理,充分听取当事人及律师的意见;要加大对案前预防、案后处置等方面的关注力度,充分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实质化解矛盾、有效追赃挽损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委员会年度的立法、监督工作中,不驻会委员充分发挥“智库”和“外脑”作用,努力为破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提供决策建议和研究支撑。
“持续整顿非机动车乱停放,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跨部门、跨层次综合监管,督促共享单车营运企业切实承担企业管理责任,这就要求执法力度和温度并存,用精细化管理来破解顽疾”“在加大对非机动车安全执法力度的同时,应彰显城市温度”……同孙晔、邵菊敏委员一样,每一项立法调研、每一场监督检查,委员会都会鼓励不驻会委员积极报名参与,并从人民需求出发精心准备发言。委员们则在履职实践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体验群众疾苦中萌生为民情怀,在地方治理实践中增进为民情怀,在担当崇高使命中彰显为民情怀,传递人民的心声,用心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