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下的中柬教育协同目标探析

2022-10-25 15:20周子渊
老区建设 2022年17期
关键词:联通柬埔寨协同

周子渊

[提 要]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来提升“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为中柬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教育协同指明了方向,定下了目标,需要在“硬联通”“软联通”和“心联通”上高质量推进。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大批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项目,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剧烈演变,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正加速布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疫情防控、突发事件、区域冲突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和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波谲云诡,我们面临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

截至2022年3月23日,中国已经同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规模最大的合作平台。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来提升“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擘画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的新图景。同时,这也为中柬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教育协同指引了方向,定下了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为实现目标指明了方向。

一、中柬教育协同高标准建设的“硬联通”

教育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是中柬教育协同高质量发展的“硬联通”。柬埔寨是最早对“一带一路”表示赞同和进行合作的国家之一。2016年10月,中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编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中国提出的 “一带一路”倡议与柬埔寨“四角战略”以及《2015—2025工业发展计划》《柬埔寨教育2030路线图》等高度契合。因此,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柬教育协同高标准建设既是新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也是中柬教育协同发展到今天所必须提升的内在驱动,而对柬埔寨教育基础设施的援建成为教育建设合作“硬联通”的具体体现。

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从1956年开始后一直延续至今。不仅跨度时间长,而且受柬埔寨国内政治环境影响大;援助模式也从早期无偿援助为主转变为以提供优惠贷款为主,从而带动投资和双边贸易合作等以促进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从2003年开始,中国对柬埔寨援助的重心转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主要集中在大型公共建筑、道路桥梁和水利工程等偏重于生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而在与普通民众所关心的民生工程上偏少;援建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而民间力量有限;援建的标准以国内为主而与柬埔寨实际建设标准存在偏差。在中柬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以来,中国在关乎柬埔寨民生工程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援建上,成绩斐然。柬埔寨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基础设施等在整体上与东盟国家有一定差距。近年来,中国援建的柬埔寨教育基础设施主要有:桔井大学(包括教学楼、阶梯教室、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等,以及食堂、农机实习、设备用房等11个单体建筑及相关室外工程,总面积约6650平方米);柬埔寨教育环境与设施改善项目(项目覆盖金边、干拉、磅湛三省27所学校,将建设23栋教学楼、17栋实验办公综合楼、1栋宿舍及足球场、篮球场、水井等基础设施,并提供部分教学设备、 家具和供水设施);“丝路学校”项目(包括柬埔寨24省市内35所学校239间教室、140卫生间及24处教师宿舍72房间);暹粒省荔枝山国父国母中小学校舍项目等等。这既是在实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有关“实施‘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的具体体现,也是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教育领域“要夯实发展根基”的基本保障,更是“民心相通”的“硬”保障。

柬埔寨“四角战略”的第四个战略四角形是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其中的第一角就是加强教育质量。而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寻求外国援助,帮助提供教学器材、图书馆和实验室,为学生建宿舍,特别是女生宿舍。随着中国对柬埔寨教育、文化、农业、医疗等领域的综合性援助的延伸和中柬教育协同的深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硬联通”不仅打下了“软联通”的基础,而且为“心联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稳固的根基,高标准势在必行。首先,教育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是中国形象的 “硬”展示和“软”提升。外国援建的项目在柬埔寨比比皆是,这些项目不仅帮助柬埔寨发展了经济、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和方便了民众,其质量优劣更是相关国家国家形象的直接比拼,成为各国“讲故事”的直接窗口。而西方国家在对柬埔寨教育基础设施方面的援助相对较少,这为我们在教育基础设施方面的高标准建设不仅提供了树立中国标准的机会,而且可持续在柬埔寨几代孩子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其次,教育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是尊重柬埔寨教育方面的现实需要。柬埔寨《四角战略》《全国战略发展规划》《教育战略规划》《高等教育2030政策愿景》《高等教育政策2013》《柬埔寨发展、就业、平等和效率的矩形战略》《2019—2023年教育战略计划》《2024—2028年教育战略规划》《柬埔寨高等教育路线图——2030及更远》《通识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课程框架》等一系列战略规划文件,其内容几乎都涉及到教育基础设施和提升教育质量,显示了迫切需求的愿望。在中柬“一带一路”合作框架指导下,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援建柬埔寨教育基础设施,既是中柬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具体体现,更是为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发展动力的基石。再次,教育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是符合柬埔寨教育促进经济和社会繁荣的技术时代的基础。根据《柬埔寨教育2030路线图》,“柬埔寨的国家教育愿景是通过开发知识渊博、能力强、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有技能、有创造力、有创新精神、有创业精神,有高尚的道德标准,有团结统一的民族愿望……柬埔寨的2030年课堂愿景:柬埔寨的学校教室将逐步转变为智能教室,配备良好的教育和技术资源,为所有人提供精心组织、安全和有利的学习环境”。而要达到这样的愿景,没有高标准的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技术,根本无法达到。中国援建的柬埔寨各级各类学校,不仅充分考虑到柬埔寨的现实需要,还结合柬埔寨教育愿景,满足其未来发展要求。所以,教育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是要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也是必须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最后,是打造“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教育合作样板工程的需要。教育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事,中国对柬埔寨教育基础设施的援建,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不宣扬任何意识形态或价值观,有的是实实在在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如援建的桔井大学,不仅为柬埔寨东北地区开展高等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弥补了柬埔寨教育资源的不足,而且对培养高端现代化技术人才、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起着不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示范效应显而易见。

二、中柬教育协同高质量发展可持续的“软联通”

可持续是“一带一路”包括教育规则标准在内的“软联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编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已满五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硬联通”是过去五年的重点,而向规则标准“软联通”的转变则是当下或者今后合作的重心。相比较于教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硬联通”,规则标准互联互通的“软联通”则更紧要、更持久、更具挑战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所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核心内涵,中柬在教育规则标准“软联通”高质量发展协同上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确保中柬在教育上的可持续互联互通。

首先,在国际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建设方面亟须加强教育合作。“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既是推动沿线各国务实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多边合作平台,也是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发展的国际合作机制。在气候变化、疫情防控、区域冲突、文明冲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全球经济秩序进一步失衡、多边主义严重受挫,全球经济治理和发展体系正在重塑,规则标准建设亟待加强。教育作为直接沟通的有效途径,需要中国在对柬埔寨教育援助及协同上要加强除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华文教育之外的更广泛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中柬培养更多高级综合型人才。这样,中柬在规则标准上才能够更好地排除外部干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和高质量发展。

其次,柬埔寨各级各类教育是较为开放和多元国际化的,加强教育规则标准建设是更好服务中柬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需要。目前,我国在柬埔寨有比较完整的华文教育及师资培训体系,在华文教育规则标准制定参与上不可替代,但却缺乏对柬埔寨本土文化、风俗和教育差异的深入调研,从而使华文教材、 培训内容、规则细则等方面与柬埔寨实际有不少出入,严重影响了高标准的落地。而在柬埔寨各级各类本土教师的教育、培训等体系中, 我们的参与和影响则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目前在“一带一路”合作的背景下有所加强,但离影响甚至参与其各级各类教育规则标准制定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基于教育或者教育之外的规则标准“软联通”的建设。

再次,要加大柬埔寨高层次人才来华留学的比例,为规则标准的可持续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在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生源结构不断优化、中国政府奖学金吸引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教育部出台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等文件,依法依规保障来华留学质量提升,保证了包括柬埔寨来华留学生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的趋势。随着奖学金向“一带一路”国家倾斜,来华柬埔寨留学生开始向除学习中文之外的医学、工学、经济和管理等发散,成为柬埔寨国家战略人才和人脉储备的重要渠道,为中柬规则标准“软联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力。

最后,要警惕西方所谓“规则破坏论”炒作,建构包括教育在内的可持续规则标准话语权。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通过教育援助,“不仅影响着柬埔寨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才培养这一核心活动来提升这些国家在该国乃至东南亚区域的影响力”。所以,一些西方国家炒作中国所谓“规则破坏论”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不希望中国在柬埔寨教育援助上取得话语权,不希望中国参与到柬埔寨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因为“一带一路”这个“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是更好的规则标准建设者和遵循者,介入了一些西方国家不愿意让中国介入的包括柬埔寨教育在内的领域。所以,我们需要在教育规则标准上有更高的标准,才可能有更好的可持续协同的机会。

三、中柬教育协同高质量发展惠民生的“心联通”

惠民生是中柬教育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心联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要加强统筹谋划,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民心相通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基础。柬埔寨首相洪森在谈到“一带一路”时认为,“人民之间的交流是增进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关键,政党、立法机构、金融机构、教育机构、青年之间要进行更加密切和有效的交流,以构建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交流网络”。印证了“心联通”的重要性。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除了对柬埔寨教育基础设施援建外,孔子学院“中文+”教育理念也在柬埔寨实践,柬埔寨第二所孔子学院马德望大学孔子学院(由马德望大学和中国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建设,2019)和第三所孔子学院柬华理工大学职业教育孔子学院(由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柬埔寨王国柬华理事总会、柬华理工大学合作建设,2021)相继成立,既可以进一步增进中柬教育协同、中柬文明互鉴,深化两国人民友谊、密切两国文教领域合作,也可以在中柬民间外交、民间交流上发挥积极作用。为满足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中国企业在柬埔寨投资发展的人才需求,中国-柬埔寨幼儿教师培训中心、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中国-柬埔寨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澜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暨柬埔寨鲁班工坊、柬华师资培训中心等一大批人才培训类机构应运而生,不仅为柬埔寨培训了大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而且缓解了中资企业的人才缺口。在全球疫情爆发之后,柬埔寨本土中文教师线上研修培训班、柬埔寨“中文+职业教育”本土中文师资线上研修项目、柬埔寨青年骨干本土中文师资高级研修班、柬埔寨中文导游培训班、柬埔寨暹粒省农业技术培训项目等培训研修项目应柬埔寨要求和需求及时开展,成为中柬携手抗疫、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将“心联通”真真正正刻在了柬埔寨人民的心上,惠及普通民众。而随着柬埔寨教育数字化培训研修的持续开展,中柬教育在“智慧教育”甚至未来教育上已经打下良好的基础,加上本已经开始的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企企合作等形式,中柬在教育协同上,心早已联通。

在此基础上,中柬教育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心联通”还应做到:首先,要从中柬教育协同战略高度上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提升教育协同质量。教育是中柬民生的头等大事,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与柬埔寨的教育协同是不同于任何西方国家的,是平等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互利共赢的协同。在国家层面,要深入研究柬埔寨王国《四角战略》及相关教育政策、规划和愿景,切实与“一带一路”、“十四五”规划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进行统筹考量,在日益复杂的“一带一路”国际环境下,“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战略机遇,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合作和斗争、统筹存量和增量、统筹整体和重点,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其次,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柬埔寨教育水平虽然整体上低于我们,但在相互协同中我们是平等的、互利的、相互尊重的。我们要在尊重柬埔寨教育发展现状、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基础上,想普通民众所想、急普通民众所急,切实让普通民众感受到中国教育援建、培训等为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再次,要防止西方炒作中国所谓的文化殖民主义言论。我们要在中柬各级各类教育协同中向柬埔寨民众和官员讲清楚 “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图、意义和具体方案,让他们认清楚西方炒作的真面貌, 揭露西方炒作的险恶用心。共建“一带一路”绝不是推行“新殖民主义”,更不是什么 “文化殖民主义”, 而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合作之路、联通之路、民生之路,更是一条未来之“路”。最后,要处理好柬埔寨本土华文教育、孔子学院和各类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企企合作等常规教育和培训之间的协同问题及与柬埔寨各级各类教育的协同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一方面有可能造成柬埔寨华文教育、教育援助等的内卷,给西方相关势力以口实或者钻空子;另一方面,还可能在柬埔寨造成某种程度上的纷乱,影响中国教育甚至“一带一路”倡议的形象及其健康发展。

四、结语

中柬作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作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日益成为真正意义上可相互依赖和依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是柬埔寨第一大贸易伙伴、 第一大游客来源国、最大外资来源国和最大发展援助伙伴,对中柬教育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协同意义深远,为中柬在人文领域广泛交融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正在形成。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要在“硬联通”、“软联通”和“心联通”上普遍体现方能更好地服务于中柬教育协同的新发展格局,才能更好地防范面临的各种风险,才能统筹协调、深入对接,讲好中柬教育协同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

猜你喜欢
联通柬埔寨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柬埔寨·贡布
一张图读懂联通两年混改
柬埔寨·金边
京津冀协同发展
《柬埔寨日报》因欠税宣布关停
支持联通当混改“先锋”
柬埔寨筹组新航空公司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