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凤,黎丽兰,游慧文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红角洲眼科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
视网膜脱离作为眼科常见疾病,常导致患者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严重可致盲,严重影响身心健康[1]。手术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首选方法。因患者视功能受损加之术后需要长期制动保持治疗体位,致使术后活动受限,需要家人或朋友的照护,易使患者自觉拖累家人,出现自我感受负担,加重心理负性情绪,不利于术后康复[1-2]。因此,了解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促进术后康复进程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报道如下。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27例;年龄35~69岁,平均(45.85±5.6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5例,高中及以上44例;工作状况:病休或退休22例,在职42例,无固定工作者15例;婚姻状况:已婚56例,未婚10例,离婚丧偶13例。纳入标准:(1)视网膜脱离均符合《实用眼科学》[3]中相关诊断标准;(2)均为首次发病且接受玻璃体切割术+眼内硅油/气体填充术治疗者;(3)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4)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认知及精神障碍,无法独自完成问卷调查者;(2)既往有眼部手术史及眼外伤史者;(3)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者;(4)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5)伴有急慢性感染者。研究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1 自我感受负担评价
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4](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评估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情况,SPBS共包含10条项目,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分别记1~5分,总分50分,评分越高则自我感受负担越重。
1.2.2 基线资料收集
采用本院自制基线资料调查问卷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婚姻状况、主要照护者、术后治疗体位、焦虑[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5](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包含14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0~4分),总分56分,评分>14分即存在焦虑]、医疗费用支付、家庭月收入等。
1.2.3 调查方法
研究者于患者术后1~3d完成相关问卷调查,问卷填写前向患者详细解释调查目的及相关内容,要求患者独立完成,研究员当场回收问卷并检查填写情况,若发现遗漏则及时告知患者填写。本研究共发放79份调查问卷,最终回收7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
本研究79例患者SPBS评分14~48分,平均(30.14±6.64)分。
不同文化程度、焦虑状态、医疗支付方式、家庭经济水平及术后治疗体位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SPBS评分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工作状态、婚姻状况、照护者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SP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SPBS评分比较分)
将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SPBS评分)作为因变量,将表1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赋值说明见表2),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方程:Y=24.963+10.158X1+4.969X2+8.943X3+6.978X4+9.031X5,其中回归模型F值为17.893,R2为0.492,调整后R2为0.464;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取俯卧位治疗体位、伴有焦虑、自费支付医疗费用及家庭月收入≤3500元是导致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自我负担水平高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说明与赋值
自我感受负担是指被照顾者因自身的照顾需求给照护者带来经济、情感及身体等方面的负担而产生的内疚、顾虑感,常会增加被照顾者的心理负担,不利于自身疾病的康复治疗[6]。本文对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进行评估,结果显示,79例患者SPBS评分为(30.14±6.64)分,需引起临床重视,及时实施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本文结果发现,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受到患者自身文化程度、术后治疗体位、焦虑、医疗支付方式及家庭经济收入等危险因素影响。分析其原因为:(1)文化程度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可能无法较好地获得与疾病及手术治疗的相关信息,对疾病及术后康复认知程度较低,术后担心手术治疗效果,而过度关注疾病,担忧及焦虑情绪较大,害怕自身疾病会增加家庭负担,继而增加术后自我感受负担[7]。(2)俯卧位治疗体位:视网膜脱离患者在行玻璃体切除术后,每天需保持16h以上的一个固定治疗体位,而严格的体位要求患者很难长期坚持,极易导致疲劳感,长期取俯卧位颈椎部位更易产生疼痛及疲劳感,继而自我感受负担感加重。(3)伴有焦虑:患者突发视力丧失及视力模糊,常担心术后视力是否能够恢复正常而出现焦虑及担忧情绪,担心术后视力若未能恢复正常,则需要长期的治疗及照顾,会给家人带来经济及身心上的负担,继而增加术后自我感受负担[8]。(4)自费医疗及家庭经济收入低:自费患者家庭经济压力大,增加术后心理负担,而家庭经济收入低的患者,自知手术治疗需要大额费用,且术后康复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术后会因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而增加自我感受负担[2]。
针对上述相关危险因素,实施如下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1)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向其介绍病情及手术治疗方案,告知手术治疗成功率,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强手术治疗信心,缓解顾虑,减轻自我感受负担。(2)心理指导:术前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视网膜脱离的可治愈性,术后遵医治疗视力可恢复正常,消除患者的疑虑,积极引导患者家属或朋友,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消除焦虑情绪,减轻自我感受负担。(3)术后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可对患者颈椎及长期压迫部位进行按摩护理,并积极引导患者家属参与,以缓解颈部疲劳及疼痛,也可实施音乐疗法,播放舒缓的音乐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身心舒适度,减低自我感受负担。(4)针对经济困难的患者,可通过医保、院内救济倾斜政策及社会帮助等渠道,缓解治疗经济负担,减轻自我感受负担,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伴有中度的自我感受负担,而文化程度低、术后取俯卧位治疗体位、伴有焦虑、自费及家庭经济水平低均是影响患者术后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