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洋
(景德镇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0)
随着信息技术在景观设计行业的不断介入,计算机软件辅助景观设计早已司空见惯,既提升了园林景观的设计质量、制图效率及表现效果,又使设计表达更科学规范、美观适宜、经济实用。掌握相关软件的运用已成为设计师的必备技能[1-2]。由于计算机的辅助作用愈发突出,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各地方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组成,并以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制图、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等课程为依托,借助AUTOCAD(CAD)、PHOTOSHOP(PS)、SKETCHUP(SU)、Lumion(LU)等相关软件实现园林景观设计方案文本、施工图册、动画效果的表达,是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园林人才的重要途径。课程除了涉及CAD、PS、SU、LU 四大基础软件学习之外,还涉及天正建筑、Vray、Rhino、In Design(ID)、Premiere(PR)、ArcGIS 等软件,主要辅助设计人员进行场地分析、构思创意、设计思想、虚拟体验的表达。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从事园林景观行业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更是一门高技能、广应用、强实践的课程。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以软件的命令操作、技巧方法、逻辑思维为基础,结合制图规范、规划设计原理、园林工程等知识绘制园林图纸的一门课程,具有系统性、基础性、创新性等特点。软件绘图虽将设计师从低效、繁重的手绘图中解放出来,可软件的使用特点、功能各异,操作程序较为繁杂,系统性强、关联度高。软件版本不断更新,功能构架逐步强大,实现了各类图纸的表达及格式转化,现今是设计师实现景观设计表达的基础工具,也是行业从事者的必备能力。园林景观图纸的表现具有开放性,这需要学生不断的模拟优秀作品,内化吸收,进而提升制图技能,创新图纸表达,丰富视觉效果,形成自己的风格[3]。
对于园林计算机辅设计课程的认识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偏差。其一,师生过度依赖计算机,夸大软件绘图的作用。部分教师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园林规划设计手绘表达相等同,忽视对社会发展、市场需求、文化背景的认识[4]。而学生也片面地认为能熟练地使用软件就可以驰骋行业疆场,盲目追求图纸表达的效果,忽视图纸规范、内容表达[5]。其二,部分教师项目经验不足,与市场需求不符。部分地方院校的教师缺乏项目实践经验,无法将精湛的绘图技能、丰富的经历体验贯穿于软件教学中,仅停留在软件界面操作、工具使用、图形临摹,致使学生运用软件制图的专业技能薄弱,与市场实际需求不符。其三,地方院校教学采用的软件与就业需求不匹配。随着设计行业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Rhino、Python、In Design、Premiere、ArcGIS 等操作快捷、功能强大的软件在园林设计领域早已屡见不鲜,但大部分地方院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均未涉及以上的软件。此外,3Dmax 已逐步被SU 取代,仍有部分地方院校使用3Dmax 软件进行课程教学,脱离就业实际需求[6]。
地方院校在课程组织中普遍出现过度集中、跨度冗长、前后矛盾等问题。有部分院校将四大软件的学习跨越三个学期,导致学习跨度大、周期长,学生遗忘率高,知识碎片化,无法将所学知识整合一体化[5]。也存在将四大软件全安排在一个学期进行授课的院校,由于软件数量多,操作过程繁杂,学生只能被动学习。此外,学生还未学习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就已开设PS、SU 的软件课程,使学生难以理解设计理念和图纸内容,学习效果差,纯粹为软件学习而学习。
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地方院校普遍出现课时不足、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学习效果差等问题。如徐州工程学院、运城学院同类课程的课时均为80 学时,而这门课程作为风景园林较为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在80 个学时内全面系统地掌握CAD、PS、SU、LU 四大软件的界面操作、工具使用、转换运用等内容,难度极大,再加上操作繁杂,易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到压力大、难度高,从而失去信心,产生厌学现象[1,6]。
多数院校的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大多为被动学习,缺乏学习动力,教学质量不理想。同时教学中采用的案例均来源于教材,类型单一,操作简单,与实际项目差距大,难以满足市场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虽有课堂示范演练,但学生操练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部分问题依然要反复讲解直至每位同学操作无误,复述占据课堂大量时间,致使整体教学质量不高,也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再加上园林景观图纸绘制难度高,要全部掌握消化课堂内容具有一定难度,就算课堂上能完成操作,若课后不加强操作练习,遗忘率也是居高不下。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计算机薄弱的学生,学习软件操作也更艰难。
地方院校的实践教学忽视设计方法、制图技巧、逻辑思维的培养,致使实践效果不理想,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设计创新能力不强。其一,软件实践未与园林文化、设计思维、工程技术相联系。如SU 实践课程仅关注模型单体的临摹,忽视模型的创建思维、设计方法、园林意蕴等内容,再加上学生的空间尺度感、工程技术薄弱,致使学生建模逻辑混乱,模型效果差。其二,各软件之间缺少衔接、配合。课程涉及软件类型多,缺少标准图纸作为教学线索贯穿全课程,易导致所学软件孤立,难以完成图纸绘制,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3]。其三,课程实践未与企业项目、行业竞赛结合。课程实践停留在软件图纸描绘阶段,缺乏项目竞赛的全过程锤炼,学生易安于现状。
为满足社会需求,地方院校应突破认识误区,明确课程定位,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建议院校结合园林设计内容、方法,讲解软件操作及运用,使学生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完成不同尺度的园林绿地方案文本、施工图册、动画视频等内容的表达,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又可进一步巩固设计思维,加强设计训练。同时引入校企合作项目、园林设计竞赛,将实际项目融入课程教学,并聘请校外优秀景观设计师、工程师指导学生进行项目设计。不仅丰富教师项目实践经验,改善教学效果,还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课程教学软件需适应行业动态发展,满足企业就业需求,既利于学生软件制图、设计思维、实践操作等专业技能的培养,又可提高绘图效率,丰富图纸效果。
针对地方院校出现组织矛盾、课时短缺的问题,应充分考虑软件的使用特点、功能用途,结合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统筹安排,合理组织教学。同时建议院校将课程学习划分为平面表达、模型动画、设计辅助三阶段进行教学(如表1)。平面表达包括CAD、天正建筑、PS、ID 软件,于第四学期开设,主要用于平面方案线稿、方案扩初、施工图册的表达,及彩平图、分析图、效果图和图纸排版的表达。将园林理论与软件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设计理念、思维方法及图纸绘制的方式。模型动画设在第五学期,学生运用SU、LU、PR 创建三维景观模型,细化空间环境,输出视频动画,实现图纸与实景的联系。在第六学期进行ArcGIS 的教学,针对大尺度景观规划进行三维空间的数据化分析,培养学生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园林规划思维,提升专业素养。将设计思想与软件制图相结合,平面布局与三维空间相贯通,利于学生系统化地学习、操作软件,构建园林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质量。
表1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组织
软件制图是日后学生从事园林行业的重要技能之一,地方院校应及时增加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学时,满足学生学习和训练的要求。建议CAD 软件为32 课时,并适当增加天正建筑教学内容,PS 结合 ID 软件进行教学,共 80 课时,SU、LU、PR 软件共 64 课时,ArcGIS 为 32 课时,总课时由原来的80 增加至176(如表1)。随着课时数的增加,教师可更深入地讲授图纸规范、制图技巧、视觉效果等内容,并结合自身的设计体验,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障了教学效果。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文科杯”“园冶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竞赛”等竞赛活动,间接地增加学生软件运用课时,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软件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交流沟通能力,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强化学生设计思维和软件制图能力,将建筑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园林工程学等课程实践均设置为部分软件制图的任务,是延长软件练习的方式之一,可进一步巩固软件操作,提升社会竞争力。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门综合实践性强、软件数量多、运用广泛的课程,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表2)。教师将软件的基础知识及工具命令的使用作为学生的课前预习任务,采用中国MOOC、自学网、学堂在线等网络课程资源的进行线上教学。并结合线下多媒体教学进一步巩固预习内容,既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线资源可反复学习,利于学生内化吸收,巩固知识体系。课堂上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演练教学对优秀的景观设计方案及图纸内容深入讲解及操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掌握图纸规范、内容表达,并能熟练使用各软件,实现图纸的解读与描绘。实践课程采取项目驱动化教学、体验式教学,并以实践项目为线索,对各类园林图纸的绘图技巧、图面视觉效果进行解说、演练,将艺术审美与软件操作相融合,提高学生创新设计、图纸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从设计想法到自绘图纸全程参与,学以致用,激发学习动力,以满足市场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需求。课后学生需巩固软件操作、设计方法、绘图技巧、视觉效果等内容,完成相应作业,教师对学生作业逐一点评,并拓展软件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表2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方式
以行业发展、社会需求为导向,对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形成软件操作、图纸练习、设计表达三合一的教学模块,同时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使德育教育与专业技能相辅相成,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标。软件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应紧随社会步伐,及时更新软件版本,这是实现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效果的前提。软件操作模块包括软件基础理论、操作运用及图纸规范内容,采用线上教学与课堂演练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各类图纸规范要求、内容表达,为图纸练习及设计表达奠定基础。而讲解国家标准、规范时,与敬业、诚信的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素养。如介绍CAD、天正建筑的工具命令操作时,与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相结合,绘制古典园林的相关图纸,既学用相长,提升教学质量,又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领悟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使命[7]。图纸表达模块包含优秀景观案例解析、图面表达技巧及图纸描绘练习等内容,学习优秀案例的思维理念、艺术手法及绘图技巧,有助于学生对设计思维、方法内容的理解,也能积累设计素材、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又如CAD、天正建筑软件图纸描绘练习时,与精益求精、严谨好学的科研态度相融合,并对景观小品的扩初设计图、结构做法图纸进行临摹练习,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设计表达模块是以实践项目为核心,融入“国庆”“五一”“红色文化精神”等主题,教师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实现软件表达设计的全过程,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培育学生协作精神。
部分地方院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课程与市场需求、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建议院校引入项目驱动实践,以设计理论为基石、园林项目为中心、软件操作为重点,使学生从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到成果展示的全过程均能得到锻炼,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满足市场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应尽快建立实战项目库,以班级为单位,采取分组合作,每组4-5 人,且聘任一线景观师和校内老师共同指导学生,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明确专业追求。但考虑到项目的可操作性、尺度范围、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安全、学习情况等因素,建议项目尺度不宜过大,尽可能便于学生调查。如“校园绿地景观设计”项目(如图1),可分为项目立项、调研分析、设计构思、图纸表达、汇报总结等五个部分。项目立项包括项目选题筛选及学生团队组建,并选定组长,制定任务计划,培养团队精神[8]。市场调研、现状调查组成了调研分析阶段,市场调研使学生了解项目类型、设计特点、优秀案例,为校园休闲绿地景观的方案设计积累素材,而现场调查有助于学生对场地性质、周边环境的认识和分析。
图1 “校园绿地景观”项目实践教学过程
设计构思是确定主题思想、构图形式、元素布局等内容,全课程、持续性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提升。图纸表达又分为平面表达、模型动画、设计辅助三部分。设计辅助为景观空间数据分析,开阔学生视野,提升专业技能。汇报总结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历经项目实战训练,实现了园林理论知识与软件操作、设计表达、图纸创作的深度融合,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为所用,提高社会竞争力。
在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市场对于风景园林业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进一步促进了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课程定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组织、课时配置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使课程软件之间的衔接更合理、紧密,教学内容更丰富、成熟,教学方式方法更多样化。 利用中国MOOC、学堂在线、超星等线上教学资源,结合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既提高了学习效率,拓展了知识面,又激发了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力。实战项目的锤炼,使学生体验项目设计的全过程,明确专业追求,提升社会竞争力;也使设计思维与软件制图建立了联系,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也增强设计创新力。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课堂思政,将软件学习的专业知识与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元素有机融合,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实现立德树人总体目标。随着VR、Rhino、Grasshopper、Python 等新设计软件的大量涌入,对园林从业者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业者既要有坚实的园林文化背景做支撑,也要具备熟练的软件实践操作技能,这对地方院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