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房子住成家

2022-10-24 07:13逯薇口述林杨攀整理
读者 2022年21期
关键词:居住者入户房子

☉逯薇口述◎林杨攀整理

四方的天井,晴天里阳光照下来,整个院子一片光亮,我抬起头,还时常能看见燕子掠过的身影。下雨时,雨水滴滴答答地落在院中间的圆形蓄水池里,水池里养着几尾金鱼,摆着尾巴游来游去。天台上栽种着蔬菜和大片迎春花,春天来时,恣意生长的黄色小花铺满整面墙。

这是纪录片《四个春天》的导演陆庆屹在贵州独山县的家。一座看起来朴实无华的农村小楼,却因为住着热爱生活的一家人,被打理得充满诗意。透过这个小家,仿佛能够理解为何能从这里走出一位心怀温暖与浪漫的导演。

在居住研究学者逯薇眼里,家是一面忠实的镜子,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本来的模样。即便是同样的房子,也会被不同的人住成千万种面貌。“我非常喜欢丘吉尔的一句话,他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也反过来塑造了我们’。把这句话中的‘建筑’换成‘家’,同样适用。”

以下是逯薇的讲述。

方寸天地里的生活百态

我的工作是住宅原型研发设计,简单来讲,就是进行标准化的房型设计,并投入规模量产。这就对设计的精细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有一句口头禅:“建筑师笔下的一条线,就是别人一家人的70年。”为此,十几年间,我和同事们做了大量与居住相关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入户访谈,收集居住者在实际居住过程中的反馈和体验。

入户访谈工作进行到第12年时,我突然发现一个自己以往从未关注过的视角——在以往的入户访谈中,每当看到房中凌乱的物品,比如住户把箱子、游泳圈全部堆到柜子的顶部,餐桌上堆满了瓶瓶罐罐时,我会认为这是房子出了问题,并且想办法在后续做更多收纳空间设计。但在2014年的一次入户访谈中,我突然意识到,这可能不是房子的问题,而是居住者的问题。房子本身并不差,但是居住者并没有真正地住好它。

也正是那一年,我意识到自己作为地产建筑师的工作是有终点的,即房屋建成交付的那一天。而我工作的终点正是居住者真正意义上的起点。他们在那天拿到钥匙,搬进自己梦想中的家,他们会以怎样的方式去居住呢?

我们通常挂在嘴边的“住宅”,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和房子本身相关的“宅”,另一层则是和人相关的“住”。“宅”不等于“住”,“房子”也不等于“家”,一个房子只有加上人的“住商”,才等于家。

家是一面忠实的镜子

拥有一套房,并不意味着有本事住好它。反之,有的人虽然住在一套租来的破旧小房子里,却有能力把它住得像一个美好的家。把房子住成家的智慧,我称之为“住商”。“住商”,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技能。

在我提出的“住商”模型中,底层的基础是家的“收纳”和“功能”,它们共同架构起一个家上层的“颜值”,三者的内核则是“爱”。而“布局”则是这些要素的投影。

十几年间,我探访数以百计的家庭,透过个性探求共性,研究“住商”。

我曾经看到深圳的一个二孩家庭,妈妈专门为孩子做了一个儿童高度的洗手台。所有人都劝她不要这么做,孩子很快就会长大,跟大人共用一个洗手台就行。但她十分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小洗手台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洗脸、刷牙的地方,更是一种家庭教育,是对孩子的尊重。

为了找到合适尺寸的洗手台,她顶着大太阳跑遍深圳所有的建材市场,最终才找到一个跟承重柱的尺寸刚好吻合的洗手台。

对我来说,这正是做入户访谈的魅力所在。即便是一模一样的房型,里面所承载的也是千姿百态的小家和迥然各异的生活方式。

以我的邻居为例,他们是一对年轻夫妇,太太不会做饭,先生下厨。他们在厨房和餐厅之间开了一扇四方的窗,每次先生在厨房做饭时,太太可以通过这扇窗看见他,这是他们之间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我入户访谈时在太太的脸上看到了满脸幸福的表情。

我还见过一户养了两只宠物狗的家庭,他们家的玄关摆满了遛狗装置,遛狗绳、垃圾袋等一应俱全。在卫生间的马桶边,还有一个四四方方的迷你“浴缸”,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他们专门为爱犬打造的宠物浴缸。

透过一个人的住所,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家的外表,更是这个家庭的深层价值观。我常常说,住宅,尤其是第一居所,就是一个人本来的模样。

我自身的心态也在多年的入户访谈中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我很喜欢点评别人的家,比如这里收纳不科学,色彩搭配不合理,那里的动线有问题,等等。但近些年,我开始慢慢地理解——家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一些在我看来匪夷所思,甚至从专业角度必须予以抨击和否定的东西,只要居住者自己住得舒服,自然就没什么问题。家的答案,人人不同。

真实的家庭也不像社交平台上发布的美图那样精美,它一定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客厅的地上散落着孩子的玩具,以及没有来得及丢掉的垃圾袋。相较于冰冷的样板间,一个不够精致但充满温度的住宅显然更为迷人。

小家中折射出的大时代

在过去40年中,中国人的家在不断发生变化。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7平方米;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39.8平方米。

在这几十年中,人们的居住水平飞速提升,居住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开始注重居住质量,有了更多改善型住房需求。一些家庭中的孩子长大后单独成家,在这种情境下,更多的房间数不再是居住者的追求,原本的两居室完全可以改造成更宽敞通透的一居室。

与此同时,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也越发明显。根据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7%,数量已超2.6亿。家庭观念的变化、代际的差异,使得老人独居的比例逐年上升,适老设计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房屋的适老化改造势在必行。

对于家中有老人的家庭来说,防滑地砖、安全抓杆扶手必不可少。尤其是独居老人的家庭,非常有必要安装紧急呼叫装置,在老人突发跌倒或者心脏不适时,能够第一时间报警求救,争取抢救时间。

不管是对于小家变大的改造,还是房屋的适老化改造,假使我在10年前提出,大家肯定会觉得不接地气。因为那时大家对于住房的第一需求是房间数量要够,反映在平面图上,你可以看到一个户型被分割成尽可能多的房间。

从一张看似普通的平面图中,我们不仅能看到简单的户型变化,亦能窥见一个时代的变迁:经济、家庭、人口、科技、建筑方式、生活场景、欲望,无所不包。

猜你喜欢
居住者入户房子
Stilted houses in harmony with nature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吊脚楼
随手拍,待拯救的漏水房屋!
入户盗窃的罪与非罪
冬夜听雨
环境心理学对我国住宅与社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
孤独的房子
西平县谭店乡开展计生“十入户”活动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对雪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