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姣
(长治医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指口腔的鳞状上皮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的恶性肿瘤。OSCC 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转移率,此病患者即便能够及时接受治疗,其预后仍不理想。相关的资料表明,OSCC 患者的5 年生存率仅有50%[1]。如何有效改善此病患者的预后,已成为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蛋白,负责调控细胞的存活与凋亡[2]。研究表明,HMGB1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3]。本文主要是探讨HMGB1 在OSCC 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20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在我院病理科保存的126 份OSCC 组织及30 份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26 份OSCC 组织取自126 例OSCC 患者,30 份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取自30 例健康人。在126 例OSCC 患者中,有男性71 例,女性55 例;其年龄为30 ~78 岁;其中,肿瘤临床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患者分别有26 例、35 例、38 例、27 例;肿瘤TNM 分期为T1期、T2期、T3期、T4期的患者分别有42 例、36 例、31 例、17 例;肿瘤分化程度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的患者分别有56 例、36 例、34 例;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56 例。在30 例健康人中,有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其年龄为33 ~80 岁。
采用免疫组化SP 法对126 份OSCC 组织、30 份正常口腔黏膜组织进行检测,方法是:1)将组织切片、烘干、脱蜡、水化,用磷酸缓冲液(PBS)冲洗。2)置于柠檬酸钠缓冲液中行抗原修复。3)滴加过氧化氢。4)滴加非免疫动物血清,进行封闭。滴加Ⅰ抗,过夜。5)置于PBS 冲洗中。6)滴加Ⅱ抗并清洗。7)行DAB 显色。8)用蒸馏水冲洗。9)用苏木素复染,脱水,封片。10)观察检测结果。
观察并比较HMGB1 在OSCC 组织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HMGB1 的表达与OS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OSCC 患者预后的因素。
用SPSS 26.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法检验,5 年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 检验,用Cox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OSCC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MGB1 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无表达或呈低表达,在OSCC 组织中多呈高表达。HMGB1 在OSCC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HMGB1 在OSCC 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份(%)]
在126 例OSCC 患者中,HMGB1 低表达或无表达患者与HMGB1 高表达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及肿瘤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GB1 低表达或无表达患者与HMGB1 高表达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临床分期、肿瘤TNM 分期及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HMGB1 的表达与OSCC 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例)]
126 例OSCC 患 者 的5 年 生 存 率 为37.30%(47/126)。在126 例OSCC 患者中,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数量及有无吸烟史患者的5 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肿瘤临床分期、肿瘤TNM 分期、HMGB1 表达及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患者的5 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3 影响OSCC 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例)]
采用Cox 回归模型对影响OSCC 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以OSCC 患者预后(预后不良=1,预后良=0)为因变量,以肿瘤临床分期(Ⅲ期+ Ⅳ期=1,Ⅰ期+Ⅱ期=0)、肿瘤TNM 分期(T3期+T4期=1,T3期+T4期=0)、肿瘤淋巴结转移(是=1,否=0)、HMGB1 表达(高表达=1,低表达或不表达=0)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临床分期为Ⅲ期+ Ⅳ期、肿瘤TNM 分期为T3期+T4期、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及HMGB1 呈高表达是影响OSCC 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详见表4。
表4 影响OSCC 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OSCC 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OSCC 的发病率居口腔恶性肿瘤之首[4]。此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其确切病因目前仍未阐明,一般认为与饮食习惯不良(如喜食烫食、喜咀嚼槟榔等)、遗传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导致OSCC 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患者体内的原癌基因被激活或抑癌基因丢失[5]。OSCC 的发病部位多为舌部、口底部、颊黏膜等,具有高复发性和转移性[6]。OSCC 的恶性程度较高,因此对此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7]。此病在确诊后,经过系统的专科检查若未发现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则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可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辅以全身化疗或局部放疗[8]。若肿瘤已发生远处转移或侵袭血管,则无法进行手术,只能实施化疗或放疗[9]。HMGB1 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可对肿瘤微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肿瘤的进展有着密切的联系[10]。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HMGB1 在OSCC 组织中多呈高表达,可参与肿瘤的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影响患者的预后。HMGB1 可用于OSCC 的筛查、诊断及治疗当中。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未对OSCC患者的生存期进行系统研究,且样本量较小,可能缺乏普适性,今后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