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然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多项支持性政策的推动下,我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我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持续推进的新时期,需要进一步从拓展功能挖掘价值,培育多元主体,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载体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持续推进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总体进程,实现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的任务。
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和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是农村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农业具有多功能性,不仅具备提供粮食和生产资料的基础性生产功能,还具有教育、文化、休闲、康养等多种功能;农村不仅是农民居住和劳动的场所,还具有文化传承、投资兴业的多元价值。目前,我省乡村文旅深度融合水平有待提高,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和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还有很大空间。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能更好地承载农业多功能性开发和实现乡村多元价值利用,乡村产业才能更具活力、效率和竞争力,才能体现乡村的价值和特色。
高质量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多元主体是农村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我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不仅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还有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多元主体的带动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正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转变。一方面,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军者。到2021年底,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00户以上,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0户以上,家庭农场发展到14.6万户,从事粮食生产的占90%。农民合作社8.4万户,农户入社率40%以上,多元化主体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农村产业融合主体的竞争能力。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促进“龙头企业做强做大”。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村产业融合当中的领军作用,不但“做强做大”还要“做优做高”。同时,还要持续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根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实现转型升级,并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组建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农村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各种现代经济发展要素逐渐向农村产业渗透,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极大推动了我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创新。目前,省内已经出现了农业“内向”融合,推动了种植业与牧业、渔业交叉重组,催生了“稻鸭共生”为主要特征的绿色生态融合模式。出现了农业“顺向”融合,推动了农业与加工业、物流业融合,催生出农商直供、个人定制、直供直销等全产业融合模式。出现了农业与其他产业间的“横向”融合,推动了农业与文化、教育旅游等其他产业融合,催生出以休闲体验为特征的农业功能拓展模式;出现了农业与信息化之间的“技术”融合,推动了物联网、互联网技术与农业融合,实现了农业生产栽培的现代化、农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化,催生出体现信息化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出现了农业与城镇的“全面”融合,推动农村融入了社区、城镇化原色,催生出特色小镇、产城园区等新模式。农村产业融合催生出高质量的新产业、新业态,不仅满足了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也带动农村产业衍生出新环节、新活动。
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载体是农村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继续支持创建一批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我省已有公主岭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入选国家现代产业园区、长白山黑木耳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通榆县瞻榆镇等乡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这些体现吉林农业特色的现代产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直接推动了粮食与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体验展示、商务物流实现有机衔接,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载体的聚合效应极大地推进了要素集聚、产业集中、政策集成、功能集合,在特定空间实现了以“一村一品”为基础、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为载体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发挥特色优势不断拓展农业的功能和挖掘乡村价值。以农村产业融合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和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结合省内各地区乡村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一是在稳定和持续扩大农业生产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着重拓展农业的生活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推动产业链条延伸拓展。二是促进农业与农产品加工、电商物流、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带动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型服务业,深度挖掘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三是立足特色,延伸产业链。紧扣吉林粮食优势,依托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种养殖业前后延伸和上下拓展,推动农产品价值增值和农民共同富裕。
提升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的作用。高质量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多元主体的关键是要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链接。虽然我省农业规模经营面积不断增加,但是小农户分散经营现状并没有根本转变,小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高质量培育农村产业融合主体重在发挥为小农户提供生产服务、带动小农户进入到大市场的联农作用。通过小农户与农村产业融合主体之间建立稳定、有效、长期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享受产业链增值收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不断催生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积极鼓励各地区依据自身资源禀赋与自身乡村产业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借鉴本地区和省内外具有典型意义的发展趋势和经验。省外一些地区正在积极探索全新产业融合业态,应积极关注发展趋势并尝试探索。一是建立共同富裕的导向,引导普通农户作为参与者,让更多的农民共享农村产业融合收益。二是建立与完善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及时出台相关支持性政策措施,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
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载体的功能。为了进一步推动吉林农村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的载体功能。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产业重点链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项目,在做好现有省内国家级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对照国内先进水平、总结典型经验,结合省情,依托农村产业融合载体,突出发展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农业产业集群、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逐步在省内形成农村产业融合的块状经济形态、专业镇形态、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态等多种产业融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