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瀚,李 敏
(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新文科”最早提出于2018年,以2019年4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启动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标志,新文科建设进入政策实施阶段[1]。新时代,我国经济、科技、人文等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对新文科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战略调整和根本改革的要求[2]5。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了“价值引领、专业优化、课程建设、模式创新、质量文化”的新文科建设任务。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的说法,不是抛弃传统文科“另起炉灶”;新文科建设是为了应对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变化[1],通过传统文科的调整或创新,实现对高级文科人才需求的适应与对接[2]5。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指的是新文科建设任务中的“价值引领”“专业优化”层面的建设,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农林类高等院校(以下简称为“农林高校”)而言,新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3],对社会各界提出了支持乡村振兴的经济、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新要求。农林高校文科教育作为输送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的重要阵地[4],其新文科建设中专业结构优化应该得到充分研究。有研究者认为,现阶段文科各专业之间的隔断或界限不利于跨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 也不利于人才培养匹配社会需求[5];也有研究者认为,文科的本质被忽略,呈现出高度的功利性[6]。由此可推知,现阶段农林高校的文科建设也可能存在不能很好适应“三农”现代化发展、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文科人才培养需求等问题。
农林高校在新文科建设中,如何紧扣“三农”现代化建设需求,满足乡村振兴的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文科人才新需要,积极发展涉及“三农”的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农林高校文科专业结构优化,是农林高校新文科建设要回答的问题。那么,农林高校应该怎样进行文科专业调整,使之满足“三农”现代化的文科人才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探析以下问题:“乡村振兴”和“三农”现代化有关政策对农林高校文科专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农林高校应该如何通过新文科建设,优化建设现有文科专业,以满足“三农”现代化的需求,适应“乡村振兴”的战略发展要求。
学界对上述问题做出了理论探索:吴普特提出农业高校助力乡村振兴需要优化学科布局、补齐学科短板,突出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构建支撑服务乡村振兴的学科体系[7];吴翔宇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上提出了“四个面向”“三个要求”“三位一体”等构建而成的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框架[8];陈弘等以“耕读教育”为载体,探索构建“知农爱农”教育的现实路径[9];高亚文等着眼乡村基层人才需求,研究地方农林高校向乡村振兴供给人才的逻辑路径[10];邱靖等以问卷调查形式,总结出地方农林院校需要加强人才培训、社会服务等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11]。上述研究均从理论和应然层面强调农林高校需要进行文科专业结构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对文科本质的关注。然而从实然角度,采用混合研究的方法,思考农林高校应该怎样进行新文科建设,使之满足“三农”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新文科人才新需求等相关研究比较缺乏。同时,相关论文也没有对“三农”现代化等有关政策如何影响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的问题开展研究。
利用各省级行政区发布的乡村振兴和“三农”现代化的一般性政策(以下简称为“三农”政策),如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工作方案》等,结合各省农林高校文科专业中响应 “三农”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文科专业,采用组态视角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我国农林高校文科专业回应乡村振兴和“三农”现代化的多元条件组合,挖掘“三农”政策如何影响农林高校文科专业调整的条件组态,旨在为农林高校文科专业的优化、调整和建设提供指向性依据。
20世纪80年代,社会学家查尔斯C.拉金认识到定量分析的局限性[12],为打破定性分析的局限而发展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QCA)。QCA是一种结合了定性和定量研究优势[13],从组态视角探究客观实例中前因条件集合和结果间的复杂因果关系的比较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14]。不同于传统回归分析法,QCA规避了2个或多个自变量间相互关联而导致的单个变量的“净效应”被覆盖的问题;致力于在组态视角下从整体和系统角度分析结果出现的共性集合[15,16],即利用定性比较分析中一定数量的完整个案(即QCA中的“案例”)间的比较,找到集合间的普遍性隶属关系[17]。定性比较分析法与定性、定量研究的不同应用之一,是能解释新近出现的现象的原因、存在模式,或检验已有猜想[18]。QCA主要包含三种具体分析方法,分别为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多值集定性比较分析(mvQ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19]。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已被充分运用于实践研究中,例如,王英伟用fsQCA探究了邻避抗争治理中政策工具的选择逻辑[20]、Kaczmarek和Nyuur用QCA研究公司中董事会国籍与性别多样性的积极影响[21]、Yu Chao等用fsQCA探索集体声誉认知和网络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22]。
研究各省“三农”政策对各省农林高校文科专业设置的组态路径,其因果变量存在程度或水平上的判断,无法按照“是否存在”的逻辑进行赋值,也无法以“0”为起点进行定序或定距的变量标度,而fsQCA能科学地进行模糊隶属计算,能有效解决条件变量的部分隶属问题,故选用查尔斯C.拉金开发的fsQCA 3.0软件进行fsQCA的实证分析。
在研究“三农”政策如何促进各省农林高校文科专业调整的思路上,融合使用内容分析法与fsQCA方法[23]:首先,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各省“三农”政策的文本内容划分类别与编码节点[24],并统计数量作为fsQCA的条件变量。其次,在各省农林高校的文科专业中筛选响应 “三农”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文科专业,进行数量统计后作为fsQCA的结果变量。最后,将各省“三农”政策的具体政策节点数量与对应省份的农林高校文科专业中响应 “三农”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专业数量结合,形成分析的基本单元[25],即fsQCA案例。
采集了21个省级行政区的“三农”政策作为研究案例的数据来源。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此“三农”政策选取发布日期为2017年10月18日后、2021年11月1日前,且在有效期内的一般性、概括性政策文件。检索平台为各省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厅官方网站,检索关键词为“三农”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乡村产业等出现的意见、指导方案、发展规划等具有代表性的一般性政策文件。选定的21个省级行政区的42个政策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具体文本内容对政策文本进行分类计数,分类计数的基本单元为具体的政策内容节点。依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在《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评价体系》中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的趋向指标[26],将政策文本分为5类进行编码计数,分别是农业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确定政策文本分类标准后,利用Nvivo 11 Plus软件对每个归类基本单元逐一进行客观、全面的类别判断并编码。在政策内容的节点编码存疑时,根据政策文本内容与所属标题的内在逻辑一致性,进行专家研判,由此确定政策文本内容的节点归属。统计可知,21个省级行政区“三农”政策编码节点的数量如图1所示。
图1 “三农”政策类别与数量
fsQCA研究中,条件变量的选择必须以相关理论或从研究对象中获得的实践经验[27]19-32为标准。采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形式,使用的理论依据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的《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评价体系》,使用的实践经验来自对“三农”政策文本内容的研究。“三农”政策文本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性政策工具,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并选择其量化结果作为fsQCA的条件变量,使“三农”政策中提出的新要求对农林高校文科专业建设具有高度准确性和指向性。因此,选取21个省级行政区“三农”政策的文本量化结果作为fsQCA条件变量。
在fsQCA条件变量的选择上,首先,根据政策文本内容、在不损失关键政策内容的情况下进行节点划分,根据文本内容内涵和特性进行编码。
其次,在编码节点不再出现已有类型外的政策内容时视为达到饱和,并基于此完成全部政策文本的量化,各节点的数量即为初步的条件变量,初步确定的条件变量包含6项,政策编码的截点示例如表1所示。
表1 初次确定的条件变量编码随机截取示例
最后,为提升fsQCA条件变量选取的理论性与实践可行性,对初步确定的条件变量进行调整优化。初次编码节点是根据“三农”政策文本的实际内容选取的,故部分编码节点的理论概括性存在提升空间。因此,从文献中寻找并归纳支撑“三农”政策节点划分的理论,使fsQCA的条件变量选择与确定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经过选取文献依据和条件变量迭代等尝试,确定选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在《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评价体系》中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作为条件变量设置的理论依据。该评价体系与“三农”政策文本的实际内容高度吻合,但考虑fsQCA中的条件数量与样本规模的平衡性问题,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做以下适当选取和调整:
第一,选取二级指标(趋向指标)作为条件变量原型。《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分为三级,其中一级指标(领域指标,共3项)、二级指标(趋向指标,共7项)、三级指标(具体指标,共34项)。若选择一级指标作为fsQCA的条件变量,则存在条件过于简约,无法呈现案例的有用细节;若选择三级指标设置为fsQCA的条件变量,则会使条件组合总数远超案例数,无法相对简约地反映案例现状,因此,根据fsQCA有限多样性原则[28],选取二级指标作为fsQCA的条件变量。二级指标为“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底线任务”。
第二,合并两个二级指标。一是“底线任务”项与其他六项指标存在交叉和重合领域,考虑到条件变量设置的互斥原则,将“底线任务”下的具体指标项“粮食综合生产任务”合并至“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合并至“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二是在fsQCA案例建立的迭代调整中,将“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分别设置为条件变量时,对案例的前因探索不具备一致性[29],而合并为一个条件变量时,案例的一致性程度在可信区间(0~1)内,故将“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合并为一个条件变量,即“农业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
经过调整和整理,最终确定涵盖各省“三农”政策核心内容的条件变量为5项,分别是农业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CY)、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JY)、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FW)、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SX)、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ZL)。
选取对应“三农”政策作为条件变量的结果变量。农林高校文科专业的培养情况和开设情况能清晰反映农林高校回应“三农”现代化人才需求的情况。因此,选取各省农林高校文科专业中回应“三农”现代化需求的新文科专业数量作为fsQCA的结果变量。
判断农林高校某文科专业为新文科专业的标准为: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简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及培养特色中出现 “农村”“农民”“三农”“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等关键词一次或多次,则该专业有意识描述并培养支撑“三农”现代化的人才,故将其视作回应了“三农”现代化农林高校文科人才培养需求,是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本研究中,选取农林高校文科专业数据的标准为:在2021年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的“高校招生章程”中,按照省份筛选主管部门类别为“全部”、院校类型为“农业”或“林业”、学历层次为“本科”的代表性农林高校。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收集标准为:在各农林高校的官方网站上检索其文科专业公开、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数据检索及收集期限为2021年8月27日—10月15日)。
经数据收集和有效性判断,确定21个省级行政区31所农林高校为样本院校,共收集581个专业的基本信息。结果变量数据来源的农林高校及其新文科专业数量如表2所示。
表2 结果变量的数据来源农林高校及其新文科专业数量
在fsQCA中,对案例的条件变量与结果变量进行数据校准,校准后的隶属分数在0~1区间内(“0”代表完全不隶属,“1”代表完全隶属)[30]165-166,表示变量隶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针对变量的校准,基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变量的隶属分布确定“完全隶属”“交叉点”“完全不隶属”的阈值,即设定“锚点”。采用直接校准法[31],基于实践经验将各条件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百分位数95%、50%、5%分别设定为“完全隶属”“交叉点”“完全不隶属”的锚点[27]19-32。为降低QCA误用风险[32],各条件变量与结果变量测度标准与校准如表3所示。
表3 各条件变量与结果变量测度标准与校准
将条件变量和结果变量原始数据导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软件fsQCA 3.0,经过数据测度、校准后,软件分析得到初始真值表。随后,对初始真值表进行检查和筛选操作,即设置案例频数阈值(Number)为1[30]165-166、原始一致性阈值(Row Consist)为0.8[33],最终得到包含13种组态的真值表。在13种组态的真值表中,有9种呈现出结果为“1”(布尔代数1,代表结果为正向)的组态,对应的省份分别是天津(TJ)、河北(HEB)、河南(HEN)、北京(BJ)、山东(SD)、山西(SAX)、湖南(HUN)、吉林(JL)、广东(GD);有4种呈现出结果为“0”(布尔代数0,代表结果为负向)的组态,对应的省份分别是江西(JX)、辽宁(LN)、湖北(HUB)、福建(FJ)和江苏(JS)。真值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真值计算结果
在fsQCA中,单变量必要性分析指在进行组态分析之前先检验某一前因条件是否为导致某种结果出现的必要条件[30]165-166。当某条件变量的一致性数值在0.9及以上时,可判断该变量为该结果下的必要条件[31]。
因此,对“三农”政策影响下的各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设置进行单变量必要性分析,分别从“O”(正向结果,高新文科专业设置)和“~O”①(负向结果,低新文科专业设置)进行单变量必要性检测,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单变量必要性分析
由表5可知,在结果为O时,各条件变量的一致性值均低于必要条件的判断阈值0.9,即虽然单一条件变量对结果O的产生具有一定解释性,但没有一个单一条件变量是导致结果为O的必要条件。同理,对结果为~O的情况下进行单变量必要性分析,各条件变量的一致性亦均未达到必要条件的一致性阈值。这表明,无论结果为O或者~O,“三农”政策影响各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设置的前因条件情况都具有复杂性,需要农业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CY)、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JY)、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FW)、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SX)、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ZL)等多元条件组合才能影响各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的结果。
经过单变量必要性分析后,确定单一条件变量无法独立解释各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O与~O结果的出现,故进行多个条件变量之间的组合分析,探究导致某种结果出现的条件组态。根据真值表分析可知,当前案例一共出现13种组态:其中,9种组态情况下真值表的布尔代数为[1],代表结果呈现为O;4种组态情况下真值表的布尔代数为[0],代表结果呈现为~O。
根据fsQCA的分析进程,在软件fsQCA 3.0中进行标准分析,导出此次fsQCA分析的三种解集,即复杂解、中间解和简约解。其中,复杂解在得出过程中只考虑观察到的案例的情况,不包括逻辑余项(又可称作逻辑案例、未观察案例等,指缺乏经验实例的组态情况);简约解在求解过程中考虑了逻辑余项,但未对逻辑余项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或筛选;中间解在得出解集的过程中考虑了逻辑余项,但只限于有合理依据的逻辑余项。因此,中间解是保留了条件有限多样性的较优解。同时,采纳菲斯[34]对“解”的观点,即导致某结果出现的核心条件应在简约解和中间解中共同出现,而只出现在中间解中的条件应为辅助条件。综合上述讨论,在对组态进行分析时,主要参考中间解[30]165-166,其次参考简约解。
根据标准分析得出解,其中,中间解及简约解共包含6种组态路径,根据解集绘制的组态路径如表6所示。解集的总覆盖率[35]为0.818 525,说明较高程度地反映了案例集合的真实情况,具有较高覆盖度;解集的总一致性为0.806 331,大于信度阈值0.75,说明解集对案例集合具有较高的解释力。在组态表中,“●”表示核心条件存在,“⊗”表示核心条件缺乏,“”表示边缘条件缺乏[32,36]。
表6 “三农”政策影响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设置的组态分析
根据条件变量呈现的情况,对“三农”政策影响各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设置的组态分析结果进行初步分类,可发现基本可划分为三大组态路径类型。
1.回应农村生活现代化要求的组态
该类组态共同存在2个核心条件FW*SX②(即“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高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的组态,主要包括组态1和组态2,具有指向农村建设现代化和农村居民生活现代化的共有特征。这说明该类型下的案例对应的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具有共同特征,即主要是回应“三农”政策中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居民思想观念、居民生活质量的现代化要求。
除了具备该类组态的共有特征外,组态1(FW*SX*ZL)表示条件组态为“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高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高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案例,其对应的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的建设还对“三农”政策中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做出了回应。组态1对应的代表性案例主要有吉林、天津。
组态2(~CY*FW*SX*~JY)表示条件组态为“低农村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高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低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的案例,在具备该类组态的共有特征外,对应的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未对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农村产业和农业生产现代化做出回应。组态2对应的代表性案例主要有北京、河北。
2.回应农村治理现代化要求的组态
该类组态共同存在1个核心条件ZL(即“高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包括组态3和组态4,具有对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烈指向,说明该类型下的案例具有共同特征,即其对应的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主要是回应“三农”政策中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
除该类型组态的共有特征外,组态3(~CY*SX*ZL*~JY)表示条件组态为“低农村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高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高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低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的案例,其对应的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的建设还对 “三农”政策中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要求做出了回应,但并未体现对农村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的回应。组态3对应的代表性案例主要有湖南。
组态4(~CY*FW*ZL*JY)表示条件组态为“低农村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高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该组态除了具有该类组态的特征外,案例对应的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还对“三农”政策中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高农业经营体系的现代化要求做出了回应;但其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未体现农村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的回应。组态4对应的代表性案例主要有山西、山东。
3.回应农村产业现代化要求的组态
该类组态共同存在1个核心条件CY(即“高农村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主要包括组态5、组态6,对农村产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现代化具有强烈指向,说明该类型下的案例具有共同特征,即其对应的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主要是回应“三农”政策中农村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的现代化要求。
除该类型组态的共有特征外,组态5(CY*~FW*~SX*~ZL*~JY)表示条件组态为“高农村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低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低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低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的案例,其对应的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缺乏对“三农”政策中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农业经营体系的现代化要求的回应。组态5对应的代表性案例主要是广东。
组态6(CY*~FW*SX*~ZL*JY)代表的条件组态为“高农村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高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低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高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该组态除了该类组态的共有特征外,还对“三农”政策中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农业经营体系的现代化需求做出回应,而缺乏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低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体现。组态6的代表性案例主要是河南。
在fsQCA中,对研究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是非常必要的分析环节。对“三农”政策影响各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设置的组态结果检验选择基于集合论的调整一致性阈值法。具体检验操作为:在原始真值表的检验和筛选中,将一致性阈值由0.8提高到0.85,其他QCA操作均与前文一致,检验在此变动下得出的组态分析结果的一致性与覆盖率是否与之前存在实质性差异。经检验,一致性阈值提高至0.85后得出的组态分析结果为原分析结果的子集,且在不同解的一致性和覆盖率上差异细微,不足以呈现有意义且不同的实质性解释[31,37],可认定原组态分析结果具有稳健性。
在fsQCA完成分析后,结合得出的组态路径再次对案例进行阐释和分析,这有助于把fsQCA分析出的条件组态路径进行实际化的解释、进一步推广至其他的案例分析[38]。
首先,真值表出现了4种组态的负向结果(即布尔代数显示为“0”),对应农林高校所属的省份为江西、辽宁、湖北、福建和江苏,说明对应案例省份的农林高校文科专业对“三农”现代化的人才培养需求回应不足。对农林高校文科专业对“三农”现代化的人才培养需求回应不足的案例进行统计可知,新文科专业总数为10个。其中管理类专业6个,占负向结果的新文科专业的60%;经济学类专业和法学类专业各2个,占比均为20%。分析可知,农林高校文科专业对“三农”现代化的人才培养需求回应不足的案例的主要特征是:新文科专业数量不足、新文科专业主要集中在管理类专业、少量涉及经济学类和法学类专业、没有其他文科学科的新文科专业。根据4种负向结果的组态对应的省份找到对应各省农林高校文科学科的新文科专业数量及其所属学科大类,统计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负向结果组态对应省份的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情况
其次,考虑到研究“三农”政策促进各省农林高校文科专业的正向调整的目的,在对真值表的分析中,针对出现正向结果(即布尔代数显示为“1”)的9种组态进行进一步分析。组态分析结果显示为正向的案例可视为其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真正响应了“三农”政策的需求。正向案例中的新文科专业共60个,占581个文科专业总量的10.33%,可知目前各省农林高校中的新文科专业占文科专业的比例较小。根据9种组态对应的省份找到对应各省农林高校的新文科专业数量及其所属学科大类,统计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正向结果组态对应省份的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情况
在结果显示为正向对应的省份中,共涉及农林高校文科学科中的60个新文科专业,并分属于6个文科学科大类,未曾涉及的文科学科大类为哲学与历史学。其中,管理学大类下专业共37个,占正向结果下新文科专业总数的61.7%,说明管理类学科是各省农林高校响应“三农”政策中需求的主要文科学科阵地。其次,法学和经济学大类下专业数量分别为8个和6个,占比分别为13.3%和10.0%,说明法学和经济学是各省农林高校回应“三农”政策中需求较为强烈的文科学科。再次,艺术学、文学、教育学大类下专业数量分别为5个、3个、1个,占比分别为8.3%、5.0%、1.7%,均低于10%,属于各省农林高校响应“三农”政策需求较弱的文科学科。
总结可知,目前对“三农”政策中需求回应度较高的各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中,管理类学科专业数量占比超过3/5,而法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累计数量占比不足2/5,同时新文科专业均无涉及哲学与历史学两大文科学科下的专业。可见,真值组态显示为正向结果的对应省份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呈现出学科门类涉及不全、专业数量分布不均的特征。
第一,无单一必要性变量。由单变量必要性分析可知,“三农”政策中单个条件变量无法引致各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的良好或欠缺结果。这说明影响当前地方农林院校新文科专业建设的条件是农业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多元组合。同时,没有单一必要性变量说明,各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没有仅仅对单一需求进行回应,而是对“三农”政策中的多元需求均有相当程度的重视与回应。
第二,每个单一变量均为核心变量。由组态路径分析结果可知,“三农”政策中每个条件变量均为可导致某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正向结果出现的核心条件。根据6条组态路径可知,在不同组态情况下,一个或多个核心条件均可引致正向结果的出现,这说明农业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5个条件均是“三农”政策中体现出来的核心需求,需要各省农林高校分别予以相当程度的重视。
第一,主要呈现出三种类型的组态路径。根据对6种组态路径的归类分析,发现“三农”政策对各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主要存在3种类型的组态路径,分别是:一是,具备“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高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2个核心条件的农村生活现代化型,主要呈现出各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的现代化方面需求的高度关注。二是,具备“高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个核心条件的农村治理现代化型,主要呈现出各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对农村基础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现代化方面需求的高度关注。三是,具备“高农村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1个核心条件的农村产业现代化型,主要呈现出各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对农村产业发展和居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方面需求的高度关注。
第二,无涵盖五个变量的组态路径。尚未存在一个包含全部5个条件变量的组态路径。这表明没有任何一个省份的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同时回应了“三农”政策中5个方面的“三农”现代化发展需求,也即各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涵盖专业不全面,呈现出对部分文科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以适应“三农”现代化要求,同时也存在部分文科专业建设滞后于“三农”现代化需求的情况。
利用fsQCA对21个省级行政区31所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进行组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21个省农林高校对“三农”政策需求的回应程度和回应能力有较大差异。在fsQCA分析中,虽有天津、河北、河南、北京、山东、山西、湖南、吉林和广东等9个省份的农林高校对该省的“三农”政策呈现出较好的响应,但江西、辽宁、湖北、福建和江苏等5个省份的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不足以形成对该省“三农”政策需求的回应。现阶段,农林高校文科专业建设不足以支撑乡村振兴和“三农”现代化的文科人才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各省农林高校对“三农”政策需求的敏感度和回应需求能力方面存在强弱不同的情况;二是5个回应状态不佳的省份的农林高校的新文科专业呈现出数量不足、涉及的文科学科有限,不足以视作支撑“三农”现代化的新文科专业的主要特征。
第二,各省农林高校文科专业覆盖式回应 “三农”政策需求的能力有待提升,对三大类型的需求组合回应能力较强,同时显示出农林高校初步具备新文科建设基础。9个省级行政区的农林高校的文科专业对“三农”政策需求有明显回应,可以视作该部分新文科专业足以支撑“三农”现代化的人才培养。该部分的新文科专业具有偏向培养以下三个方面人才的特征:一是指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的农村生活现代化高级文科人才;二是指向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农村治理现代化高级文科人才;三是指向农村产业和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的农村产业现代化高级文科人才。正向结果呈现出以上三个需求组合,说明当前各省农林高校对“三农”政策需求进行覆盖式回应的能力尚且不足,只在特定需求的组合情况下呈现出较强的回应能力。
第三,农林高校文科专业的新文科建设基础主要集中在管理学类专业。组态分析的正向结果显示出现阶段回应“三农”政策需求的新文科专业呈现出专业总数不足、占比文科专业总量较小、学科之间数量分布不均的特征。对“三农”政策需求回应较好的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主要集中在管理学类专业,管理类的新文科专业5倍甚至10倍于艺术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的数量,同时无涉及历史学类和哲学类专业。可见,在当前阶段,各省农林高校在对“三农”政策需求进行回应的、呈现出建设优势的新文科专业主要集中在管理类专业,而艺术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专业优势较弱,且历史学类和哲学类专业的新文科专业建设探索存在空缺。
第一,强化优势。各农林高校对“三农”现代化需求支撑度高、回应敏捷度强的管理类专业,应加强挖掘其新文科建设的深度、精准度。目前各省农林高校的管理类专业建设对“三农”政策需求做出回应的难度较低、支撑度较高、回应速度较快,新文科建设相对容易。故应该继续积极加强对管理类新文科专业的建设探索,以及尝试在管理学科门类下,设置交叉型新专业、复合型新专业,如乡村学、农民学等专业。在新文科建设中,管理类学科专业是受“三农”政策影响最敏锐,回应“三农”政策需求最敏锐的专业,管理类新文科专业的建设在为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农村治理现代化提供高级文科管理人才的同时,也为其他文科学科的新文科建设积累先验经验。
第二,补足短板。重视农林高校中相对弱势学科专业的新文科建设探索,补全不同文科专业的新文科建设空白。目前各省农林高校文科专业对“三农”政策的需求回应呈现出高度的分布不均状态。各农林高校的艺术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等文科专业回应“三农”政策需求不足。各高校对艺术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的新文科建设重视不足,且对历史学类和哲学类专业相对忽略。“三农”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作为国家长期性战略,必然需要文科中多学科人才的支撑,单靠管理类学科专业的文科人才支撑是远远不足的。因此,各省农林高校需要审视自身新文科建设,对“三农”政策回应不足的学科进行针对性的短板补足,对没有回应“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文科专业进行有意识地补缺,推进农林类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实效。
第三,优化调整文科专业结构,探索文科学科交叉的新文科专业建设。各省“三农”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优先发展侧重点不同,农林高校回应各省“三农”政策需求的文科专业基础条件亦不尽相同,因此各农林高校可结合本校学科、专业、人才实际,靶向该省“三农”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例如针对农村生活现代化型、农村治理现代化型、农村产业现代化型的不同需求组合,设置交叉性文科专业、应用性文科专业、综合性文科专业等。充分考虑各省不同发展需求和各农林高校自身回应“三农”政策需求的能力,将大幅提升各省农林高校新文科人才的培养效益。
除了在具体文科专业调整与建设之外,各农林高校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各农林高校应该加强对“三农”政策的关注度与敏锐度。“三农”政策不仅对政府直接责任机关具有很强的指导力,还对各农林高校文科专业建设和发展具有同样的指导性意义。高度关注所在省份的“三农”政策,及时发现并解读政策文件中的“三农”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省域特色需求,并灵活结合自身农林院校文科专业基础进行学科专业调整和新文科建设,培养服务解决“三农”问题、乡村振兴的新型文科人才[39]。其次,各农林高校需要进一步明晰自身在“三农”政策体现的“三农”现代化发展中承担的角色和义务。增强农林高校在“三农”现代化发展中的角色认知,不仅助力于高校本身的进步和发展,还促进提升农林高校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能力。最后,各农林高校需对自身回应“三农”政策需求的新文科建设有清晰的发展规划。各农林高校在新文科建设计划的制定及实施中,需要充分考虑省域“三农”现代化发展需求及当前时期的发展侧重点、农林院校自身文科学科情况、院校发展定位和目标等,以更高效地推进文科专业调整、支撑“三农”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注释:
①“~”为fsQCA布尔代数运算符,表示“NEGATION”,用于表示变量或结果的负向状态,下同。
②“*”为fsQCA布尔代数运算符,表示“AND”,用于连接多个变量,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