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媛媛
(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榆林 718100)
目前,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高能效、节约能源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二氧化碳大规模减排的最主要途径。如何降低能耗,进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碳中和是企业正在寻求的解决方案。合同能源管理一种新型的节能机制,其核心在于达到项目节能减排社会效益目标的同时,为合同双方带来经济效益。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力措施。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EPC)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它是由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简称ESCO,在国内简称EMCo),通过能源服务合同为客户企业提供能源效率诊断和节能潜力分析、节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技术选择、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人员培训、节能量检测、节能量跟踪等一整套的系统化服务,并向客户保证实现合同中所承诺的节能量和节能效益[1]。
EPC帮助客户能效诊断、提供项目方案选择及节能技术、降低能源管理风险等,为客户解决实施节能项目中遇到的难题和困难,也可降低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成本。节能服务公司运行优势是其专业性,可以掌握各种节能信息,大幅节约项目启动费用,降低项目成本,以产定销或设备租赁可保障客户企业的运营质量。EPC 运行的特点如下:
(1)技术风险趋于零。EPC 节能服务为客户企业提供优质节能服务、节能改造技术、安全可行且优质的节能改造设备,客户基本不用承担技术风险,EPC 既能实现合同约定的节能效益,且不影响客户企业正常运行。
(2)节能客户零投入。EPC 节能服务项目中,基本不需节能客户企业参与,即节能客户能在无任何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即能获得节能经济效益,减小或忽略节能客户的资金投入困难问题。实施节能项目的节能客户既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节能经济效益,又能利用实施节能项目节约能源。
(3)服务理念。EPC 为客户解决节能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多种问题,而不需节能客户自己解决。提供的系列服务为节能客户提供效益保障,在促进节能产业化进程、企业成本的降低、能源利用率的提高方面充分体现了新颖的服务体验。EPC 在合同期内可通过在节能减排项目中获取的经济利益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取利益,而传统节能服务模式直接向客户企业收取咨询费或服务费,此为EPC 与传统节能服务模式的本质区别。
EPC 为综合性节能服务,不同于产品销售或技术服务,在整个合同期内为客户企业提供以销定产的节能改造全方位服务,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运行模式分为业主或政府委托的节能项目改造工程项目、节能效益分享模式、节能量保证模式、能源费用托管模式、设备租赁模式、能源服务管理模式、全过程能源管理服务等七种模式[2]。合同种类主要分为节能效益分享合同(Shared Saving Contract)、节能效益保证合同(Guaranteed Savings Contract)、能源费用托管合同(Energy Fee Uncharged Contract)、融资租赁型合同(Chauffage Contract)以及混合合同。实践中常见的为前面三种类型,目前还出现了混合型模式。前期进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中约定收益总额,在合同期内,随时可以进行卖断分享,合同期结束。合同能源管理中可以将合同收益金额和合同期限作为绑定,明确两者达到哪一项,合作结束。假如节能收益完全不符合设备投资可采用年等额租赁支付方式。项目合同期结束后,均将节能设备无偿移交至用能单位,由用能单位享有以后产生的所有节能效益。
图1 EPC项目流程
以合同能源管理形式实施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最早起源于1975年的瑞典,随后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迅猛发展,成为推进节能降耗的重要市场化手段。1997年,美国政府制定了“联邦政府能源管理计划(FEMP)”,通过对政府办公楼宇等公共设施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加强政府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合作。1992年,加拿大政府颁布了“联邦政府建筑物节能促进计划(The Fe-feral Buildings Initiative)”,促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政府机构中开展,不仅解决了政府开展节能项目资金来源的难题,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欧盟是一个拥有广泛权力和特殊法律地位的国际组织,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欧盟成立了独立的节能管理机构,包括欧洲能源监管委员会(CEER)和能源交通综述(ETDG)对能源交易和试产进行监管。
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本土企业中的最早实践,源于1997年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实施的“中国节能促进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成为我国政府按照市场化机制推进节能机制转换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完成“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在全球环境基金会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下,我国分别在北京、辽宁、山东成立了3 家基于市场机制的能源管理公司,分别在纺织、机械、轻工、电力、建材、冶金、化工、造纸和公共事业等领域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示范期间,3家公司共实施475个节能子项目,总投额达到13.3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151万t标准煤、年二氧化碳减排能力145万t,超过项目预定计划目标,合同能源管理理念和模式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常见于建筑节能、绿色照明、锅炉改造、工业余能回收和热电改造等工程项目,“十三五”期间,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数量达到7 046家,行业从业人员76.6万人,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5 916.53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4 050.06万t标准煤,相当于减排10 172.27万t二氧化碳。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全球ESCO市场的半数以上。以“综合能效+可再生能源+互联网”为代表的综合能源服务新动能初现锋芒,建筑和公共机构节能市场快速增长。在国内,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已经 成为“政府支持、企业认可”的市场化节能机制之一,逐步深入人心。
2007 年财政部、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引进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改造工程,2010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相应出台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四大政策措施,即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实行税收扶持政策,包括暂免征收营业税,减免企业所得税等;完善相关会计制度;改善金融服务,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入的固定资产可按有关规定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2010年6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20亿元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工作,对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并通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核备案的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实施年节能量1万t标准煤以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央财政按240元/t标准煤给予奖励,省级财政按不低于60元/t标准煤进行配套奖励,计划形成节能能力830万t标煤以上。
在此基础上,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方政府,按照每节约1 t 标煤,补贴800、600 元和540 元的额外奖励。2011 年发布的《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明确了以EPC 模型开展业务的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优惠”、营业税免征、增值税免征等优惠待遇。
2019 年1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该导则准规定了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评价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式和方法、评价结果形式等。
2020年3 月发布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 24915-2020,提供了与EPC 相关的术语解释、一般技术要求,包括能源审计,基线确定以及测量和验证,以及标准化格式的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和能源费用托管型EPC 合同模板。
2021年4月30日发布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评价技术导则本标准规定了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和评价实施。本标准适用于节能服务公司所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质量的评价。2021年12月3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提到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推行多年,在产业规模、技术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为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搭建了合作的桥梁。但是合同能源管理市场仍然不够活跃,存在政府扶持政策不足、市场规模散小、市场模式单一、节能服务公司能力不足等问题。一是目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常见于建筑节能、绿色照明、锅炉改造、工业余能回收和热电改造等工程项目,其中建筑领域项目数量占比 43%,工业领域占比 42%,公共设施占比 15%在石化等高耗能行业推广应用还有待提高。二是节能服务公司技术水平相差较大,各公司之间参差不齐,节能服务技术是核心竞争力,提供一批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三是节能效益科学评估难实现,合同能源管理产业涉及的节能技术种类多、范围广,很难形成单独标准,缺乏一套科学的节能效果评估体系。造成项目建成后节能量无法评估,效益分配不合理,易导致节能公司和用能单位容易产生纠纷,拖延、克扣甚至拒绝回款等也现象时有发生。四是社会认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企业实施节能改造能够获得可观的效益收入,但企业管理者往往从短期经济利益考虑,缺乏对节能减排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同时,用能企业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合同是否能如期履行存在质疑,导致作为节能减排责任主体的企业缺乏足够的动力,市场需求并未彻底释放。
新模式的推广需要社会各方努力和政策支持,近年来,全国已有20 余个省市出台文件,鼓励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国家有关部门也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大力支持,以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节能和提高能效被视为全球能源系统二氧化碳减排的最主要途径。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节能服务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合同能源管理的推行会影响我国前期确定的8个重点 高耗能行业,包括钢铁、水泥、冶金、焦炭、电石、煤炭、玻璃、电力等行业。而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八大高耗能行业的产品单位能耗更是平均比 国际先进水平高了40%。所以,从未来节能服务的市场来 看,合同能源管理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合同能源管理需要节能服务公司不断改进和创新节能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实现节能效益的最大化。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合同能源管理的应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效益进一步提升,整个产业链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