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要植根于生活

2022-10-22 04:47:54
创作评谭 2022年4期
关键词:延安文艺座谈会人民大众皴法

◎ 孙 宪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到文艺作品的立场,强调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这是核心论断。要面向生活、表现生活,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这也是艺术家要认真考虑逐步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强调,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了解他们、熟悉他们。否则,艺术作品将会脱离现实基础,显得乏味。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生动、深刻、丰富的文艺素材,需要我们去提炼、打磨,创作出更多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感人作品。

我是一名高校教师,从事艺术工作几十年。我既注重传统中国画,也强调生活对艺术的启迪作用。三百多年前的画家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当代中国画大师黄胄先生也曾告诫我:“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当今的艺术家要有社会责任担当,不能满足于阳春白雪,应该多创作人们喜闻乐见,能够被大众接受理解、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优秀作品,通过作品逐步引导、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当然,我这里讲的是主流文化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意味着对艺术个性、自我表现、艺术形态探索的否定。

作为一个立足于江西红土地的山水画家,我画老百姓看得懂的画,让人们得到美的享受,感受到中华大地的壮美。我深刻地体会到深入生活、感受大自然的奥妙、找到艺术的源泉,是画好新山水画的前提。我在几十年扎根生活中也深化了对中国画意境的认识。

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使得如今画家比以前任何时代生活视野都要宽阔,山水画的结构也远不是古代的几个皴法能够概括的,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1980年7月,我第一次上黄山待了20多天,吃干粮,喝山泉水,晒脱几层皮,画了近200件写生习作。通过认真写生,逐步了解了黄山山石云水树木的结构特点,初步奠定了我山水画的生活积累。再以我三次到青藏高原写生为例,那里的自然景观、山石结构在过去的传统画法中就没有出现过,套用古代的皴法解决不了现实的表现问题,这就需要画家认真观察,寻找新的表现方式。几十年来,不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都是我关注、写生的对象,使我在笔墨表达上逐步从被动中走出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语言体系,这就是走进生活的收获与乐趣。

我们的艺术前辈们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用文艺服务人民大众,注重走向生活,拓宽艺术语言,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出现了一批不朽的传世名作,如中国画《待细把江山图画》《转战陕北》《洪荒风雪》《人民和总理》等,油画及其他画种则有《开国大典》《父亲》《地球的红飘带》等。

受艺术市场化影响,目前美术界也存在一些风气不良的现象。拜金主义思想较严重,很多艺术家放弃了自己的艺术追求,放弃了深入生活,为金钱而献媚,这种所谓的“艺术品”必将为历史所唾弃。

今天,文艺创作对精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历史的检验,艺术家要多深入生活,沉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好创作,奉献更多的优秀作品给社会。我想这也是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在新时期的要求和当代艺术家的责任所在!

猜你喜欢
延安文艺座谈会人民大众皴法
天津音乐学院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专题研讨会专家发言
与时代同行 为人民服务——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与人民同行 为时代放歌——天津音乐学院举办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专题研讨会
郭沫若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题诗
郭沫若学刊(2022年2期)2022-07-02 04:49:04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
老年教育(2022年3期)2022-04-11 03:53:32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九)
老年教育(2022年2期)2022-02-27 07:36:30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八)
老年教育(2022年1期)2022-01-20 09:14:10
设计为人民服务
大观(2019年8期)2019-10-30 03:01:22
中国画皴法的名称与作用的关系
东方教育(2018年23期)2018-09-28 10:36:50
延安作家转型对网络作家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