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正畸治疗对固定正畸矫正患者牙间隙关闭的影响

2022-10-21 01:49:46刘昱新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口腔矫形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吉林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牙间隙前牙磨牙

刘昱新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口腔矫形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追求美的人越来越多。前牙美学缺陷是导致美学缺陷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牙缺失、牙龈美学不良、牙齿排列不良、牙间隙增加、牙体硬组织缺损、牙齿颜色不良、牙齿形态不良等[1-2]。并且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伴随有咬合关系异常、牙间隙分布不良等状况,为此在临床上需要进行固定正畸治疗[3]。传统正畸方法多依赖临床医生的经验,虽然在操作中比较快速、方便,但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对于患者的创伤也比较大[4]。随着口腔卫生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与医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口腔医学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数字化正畸技术可在术前通过数字化系统分析患者牙齿形态和排列特点及咬合情况,能精确设计矫正方案,还可以通过模拟明确矫正过程,缩短了矫正的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5-6]。特别是当前数字化正畸可视化方案能够清晰表达磨牙咬合面尖窝关系等细节,有助于托槽光固化粘接,能降低手术过程及术中评估对医生经验的依赖,改善矫正中的风险性[7-8]。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化正畸治疗对固定正畸矫正患者牙间隙关闭的影响,以明确数字化正畸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7月~2021年5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前牙美学缺陷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20~50岁;具有固定正畸矫正的指征;无正畸史;符合前牙美学缺陷的诊断标准;前牙牙间隙过大或分配不理想;患者具备完全自主的行为能力和表达能力;不伴有明显上颌骨畸形;小学及其以上文化水平。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疾病、发育不良、外伤等造成的畸形和功能紊乱;妊娠与哺乳期妇女;合并有恶性肿瘤的患者;精神异常者;患有其他口颌系统或全身疾病无法进行正畸治疗者。随机把患者分为数字组与传统组各33例,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受教育年限、血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治疗方法:数字组采用数字化正畸治疗,具体措施如下:①数字化正畸设备与软件购自丹麦3shape Ortho system公司,口内扫描仪购自美国GE公司。②使用口内扫描仪扫描并采集患者牙龈、上下颌牙列、颊侧咬合三维信息,获取具有咬合关系的上下颌数字模型。③将上下颌数字模型导入正畸分数字化正畸软件,由医师依照软件使用流程,设定参考平面、分析参数、标志点,然后进行虚拟排牙。④将虚拟排牙后的上下颌数字模型文件导入数字化正畸设备,然后设计矫正模型,患者在正畸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尝试戴用,并制作压膜式间接粘接导板,利用间接粘接导板在口内进行托槽定位和粘接。尝试戴用结束并等待一定时间的保持稳定期后,将矫正模式使用三维打印机加工为树脂模型,然后进行长期矫正治疗。

传统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正畸治疗,不利用数字化正畸设备与软件,直接加工树脂模型,然后进行贴面、全冠、固定桥、种植矫正等矫正过程。

两组正畸矫正观察时间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①疗效标准:显效:牙齿吻合精密,牙根尖组织无炎性反应,无托槽脱落,定位准确,牙牙齿排列整齐,恢复正常咬合曲线,间隙关闭。好转:牙根尖组织轻微炎性反应,吻合比较精密,无托槽脱落,牙齿基本排列整齐,咬合曲线得到一定的改善。无效:无达到上述标准甚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 好转)例数/总例数×100%。②在正畸前后采用口内扫描仪测定下颌第二磨牙的轴倾度、牙根长度变化情况。③记录与观察所有患者正畸期间出现的牙龈炎、舌体肿痛、发音模糊、牙齿松动等并发症情况。④在正畸前后测定与记录患者的龈沟探诊深度(SPD)、牙龈指数(GI)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与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正畸后数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正畸后总有效率比较[n(%),n=33]

2.2牙间隙关闭指标对比:两组正畸后的下颌第二磨牙轴倾度高于正畸前,牙根长度低于正畸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正畸前后下颌第二磨牙间隙关闭指标变化对比

2.3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正畸期间数字组的牙龈炎、舌体肿痛、发音模糊、牙齿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正畸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n=33]

2.4两组龈沟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变化比较:两组正畸后的龈沟探诊深度、牙龈指数高于正畸前(P<0.05),数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正畸前后下颌第二磨牙间隙关闭指标变化对比

3 讨论

前牙美学缺陷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外观表现为容貌异常,可累及颌骨外形、位置及其口内之间关系发生的不调,甚至或导致口颌系统功能异常。特别是很多患者伴随有牙间隙过大,可过多的收集食物残渣等,若不及时清洁,可造成龋坏,也会导致患者的牙齿缺失,为此加强正畸矫正具有重要价值[9]。前牙美学缺陷正畸矫正的原则是恢复正常咬合曲线以及恢复正常的牙轴倾斜度与关系间隙,改善牙周状况,恢复咬肌和骨缝之间的平衡关系。由于正畸治疗周期较长,如何进行正畸设计是当前正畸治疗需要解决的问题[10]。数字化正畸矫正依托精密的器械和材料、信息技术等现代化尖端技术,通过数字化正畸设备与软件获取数据,可进行快速塑形与数据分析,可缩短治疗的时间,有助于在患者满意的基础上达到更理想的美学效果[11]。本研究表明数字化正畸在固定正畸矫正患者的应用能提高矫正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当前有研究表明数字化正畸具有定位准确、无托槽脱落等优点,还可通过3D打印等方式实现吻合精密,能改善尖窝锁结关系,提高患者的舒适度[12-13]。

前牙美学缺陷正畸矫正不仅涉及牙齿排列、外形等因素,牙龈形态、牙间隙等因素也会产生重要影响[14]。特别是在正畸过程中,如果牙间隙过大,会导致牙齿的移动,从而带来龈缘位置的变化,可造成咬合紊乱。有研究显示正畸手段矫正第一磨牙缺失间隙通过直立前移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可关闭间隙,对牙体组织几乎无损伤,能够重新建立完整的健康牙列[15]。本研究表明数字化正畸在固定正畸矫正患者的应用能促进牙间隙关闭。从机制上分析,数字化正畸可对口内牙齿间相对位置进行核对与调整,指导下一步牙齿位置的调整,能更快地关闭拔牙间隙,不用或较少地精细调整牙位合位,从而尽可能减少正畸后结果与数字化模拟设计的偏差[16]。其还可根据实际矫正情况的变化情况,重新设计前牙三维形态,从而达到最佳的美学效果。

传统固定正畸矫正手段可在相对较短的疗程内矫正前牙美学缺陷情况,恢复正常的前牙功能[17]。可导致大量的牙体组织被磨除,引发基牙龋坏继而发生牙髓炎等问题,也容易导致牙周组织发生炎性反应,影响患者的康复。本研究表明数字化正畸在固定正畸矫正患者的应用能改善牙周状况。从机制上分析,数字化正畸能更快、更好地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可以更精确地对托槽加以定位,提高正畸治疗的精度[18]。但本研究由于经费与人力的限制,没有进行长期随访分析,也没有进行模拟数字化分析,将在后续研究中探讨。

总之,数字化正畸在固定正畸矫正患者的应用能改善牙周状况,促进牙间隙关闭,从而提高患者的总体矫正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牙间隙前牙磨牙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口腔医学(2021年10期)2021-12-02 02:07:58
如何选择适合的牙齿清洁工具
牙齿缝隙大怎么办?
前牙牙间隙的修复治疗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相邻牙间的邻面接触与食物嵌塞的关系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为什么有人睡觉会磨牙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