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无声的世界中生活,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勇气和凝聚心血的创作,表明他们的心里一定是充满阳光的,眼里的色彩也远不逊于我们。
他们克服了生理的障碍和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辛勤耕耘在国内外摄影创作的第一线,拍下了大量不同题材的作品。他们的每一幅作品都向我们展示了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美丽心灵,每幅作品的独特视角也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勤于钻研、善于发现的学习精神。
以下四位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他们也来自上海市聋人摄影学会——一群由聋人摄影爱好者组建的,为促进聋人摄影艺术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且听他们的讲述——
命运注定我这一辈子将在无声世界中度过。面对这未来艰难、坎坷的前程,我既不甘逆来顺受,也不会怨天尤人,我不相信“命中注定”的说法,笃信命运之可逆性。为此,我抗争,我刻苦,我勤奋,我钻研,硬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摄影大道上,由门外汉到入门,到精益求精,到迈向成功。
这些年来,我的作品多次获国内外影展大赛的金、银、铜、入选等奖项。这些荣誉记载了我这二十多年的理想与奋斗,见证了我的汗水与拼搏,可谓是“十年磨一剑”。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需要运用摄影技术寻找最佳光源以及光线投射的影子,还要掌握多种构图,多种影调色彩、明暗对比等丰富的摄影语言,最关键在于发现与表现!
我是市残联摄影的记者,经常前往各种活动现场采访拍摄。取景框中,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了我。在拍下残疾人坚强自信、顽强拼搏的精神的同时,我也在努力诠释一种美。我希望用镜头展现出上海残疾人的风采,我也将倾我所能,把自己的拍摄重心放在记录并表现残疾人的生活上。
朱德春作品↓
会对摄影感兴趣,是想要通过相机把美好的事物记录下来。最初拍摄的题材比较广泛,有静物、小品、人像、风景等。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成了“爬楼党”。当我站在高楼上俯瞰整座城市,立刻被眼前气势恢宏的景色所震撼,黄浦江上的风吹着我的脸,那一刻我觉得我应该为心爱的魔都拍点东西,坚持到现在已经四年多了。要兼顾工作、生活和摄影,是一件颇为艰辛的事情,但一想到能捕捉到城市风光最美丽的一刻时,我的内心是无比快乐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也乐在其中。同时在摄影的道路上,我也认识了许多业内的同好者们,大家在一起切磋研究,更加丰富了我的摄影技能和对影像思考的层次。
摄影创作犹如战斗,每一张好的作品都需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要素,缺一不可。我平时时常关注天气预报——提前查询,实时监测,再根据天气情况和日出日落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拍摄机位,寻找自己独有的视角。并非每次拍摄都是顺利的,失败很常见,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拍到一张满意的作品,那就非常有成就感!这种体验,或许只有摄影师在经历了许多次失败后,才能清楚地知道背后付出过的努力的意义。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何忠鸣作品↓
在我成长过程中,“眼睛”对我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我已失去了听觉,眼睛是我感受世界的最重要的方式。虽然无法倾听这个世界的声音,但是我可以通过我的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的色彩。更幸运的是,我还能够通过手中的相机,将这个世界的美丽定格在我的眼前。也因此,我无比热爱摄影,它成为我表达生活的一种方式。
作为上海电信的专职摄影人员,我能够将爱好融入工作中。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是一件让我觉得很幸福的事。所以,每一次拍摄我都竭尽全力、精益求精,让我的爱好与工作结合得更加紧密。
今年疫情期间,作为上海电信形象宣传策划和图片编辑,远程指导全市电信各单位一线人员组成抗疫摄影宣传团队,参与负责策划、协调、布置、收集、筛选、后期处理甚至远程指导现场拍摄者等工作。我们团队共在国内外相关媒介发布66篇特别报道和“战疫”图文,收获丰、效果好,完成了作为听障残疾人因沟通不便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希望我的摄影作品不仅是美的,而且是有温度的。
费锋作品↓
我曾从事平面创意设计的工作,曾获得上海市自强模范称号。后来为了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同时也对摄影心存热爱,业余时间里一直在勤奋学习摄影。后来我在新的单位从事专职摄影师的工作,为单位拍摄了很多影像,这些都使我很有成就感,让我觉得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刚开始学习摄影时,由于听力障碍的原因,听摄影课时有点吃力,对摄影一些理念的认识有些迷茫。但有先天不足就需要后天努力,后来我就一直多拍多练,多看名家摄影作品,多创作多参赛,寻找感觉和不足,慢慢找到了门路,能够用心去领会好作品的精髓。拍杂不如拍专而精,这一路上的坚持和专注,让我在摄影道路上越走越远。
邹洁作品↓
摄影是一门学问,如何拍出好作品,除了有扎实的摄影基本功底外,还要在拍摄前有一定的想法与规划。我认为摄影创作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一种情怀,有没有一种态度,有没有一种观点,有没有一种立场。
摄影要有独特的视角。作为摄影人,我时刻谨记着“用影像为时代写真、为人民留影、为历史存证”的艺术使命和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