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与大自然无缝对接

2022-10-21 13:52本刊编辑部
上海采风月刊 2022年4期

本期的“热点”栏目聚焦“艺术介入乡村,发掘乡村魅力”。这是一个崭新的话题,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虽然我们经常听到“美丽乡村”的提法,但这个“美丽”,还是止于减少污染,还原大自然。而真正让艺术与乡野“美丽对接”,把田野作为一个天然美术馆,这样的尝试,还是比较新鲜的。

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在奉贤江海村的“大棚美术馆”为例,这个“大棚美术馆”既是大棚又是美术馆,既不是大棚又不是美术馆。平日种植火龙果、藏红花等观赏性作物,农闲时节这个大棚变身成为美术馆。大棚美术馆的特别之处是显而易见的:放眼“展厅”,四周仿佛没有边界,因为大棚是透明的,展厅里的土地仿佛与展厅外的连成一片,一件件艺术品仿佛根植于此。要是“展厅”足够安静,你还能清晰地感受到风声雨声鸟鸣声,以及阳光、树影的移动。

这种因地制宜的艺术介入,是一种艺术与乡野的良性互动。在“乡村振兴”这样的大课题面前,如何发挥“让艺术开路”的伟力和魅力,这是对艺术家智慧和见识的考验。在全球化与物质化的潮流汹涌而来的当下,城市产业的效率至上,乡村文脉的破坏和散失,往往为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失落感。乡村的种种问题,从来不是孤立的,中国的城乡问题是一个整体。对于当代的乡村建设者而言,精神与物质两条思路理应并行不悖,一方面关注乡村的居所环境、生产生计,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公共文化与教育风俗。“艺术介入乡村”,这是早晚会触碰的课题。

对于如何“介入”,其实是需要大视野大智慧的。曾经一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导向下,空降的“乡村艺术节”层出不穷,这样的艺术节,往往和原生态的乡野没有发生密切的关系,而是简单的载歌载舞,图一时热闹,其内涵是游离的。如何让“游离”变成“介入”,就是要让艺术与乡野“无缝对接”,成全彼此,并且成为可持续的艺术活动。

当然,真正做到艺术与自然的“无缝对接”,那是很不容易的。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那些有益尝试,虽然颇有看点,有的还称得上可圈可点,但是离“综合效应的最大化”还是有距离的。此前我们曾关注过“商业空间、社区空间和艺术空间的无缝对接”,在城市建设的艺术探讨中,艺术不但让市民生活增加了艺术气息,同时促进了商业发展。这样的“艺术介入”,具有综合效应:它不再是纯粹的艺术展示,更是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

在中国,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正在起步,如何处理艺术与乡村的关系将是一个重要议题,也有很多角度可供思考,也有教训值得反思。如果能让村民们积极参与到这种“艺术创作”中来,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将农舍和田地融汇到“艺术介入”的伟大实践中去,并且从中得到收益、尝到甜头,那么,才真正算得上是“无缝对接”了。

“美丽乡村”是个任重而道远的事业,广大艺术家在广袤无垠的田野中大有用武之地。对于身处魔都的艺术家而言,如何突破自身的局限,发挥各自的优势,多角度多手段地投身振兴乡村的“艺术介入”活动中去,这无疑是对他们艺术境界和艺术才华的考验。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初步的收获,但愿未来看到更多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