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
(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陕西 兴平 713105)
会计兼具经济管理活动与经济信息系统的特征,专业性相对较强。现代企业通常按照核算主体与核算目的、报告对象以及企业所属行业划分会计类型,主要分为预算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等。其中,管理会计主要是指近年来会计转型升级后被广泛应用的成本管理会计,除成本会计职能外,还涉及企业的管理控制。由此可以看出,管理会计既扩大了会计在企业中的职能,也满足了新时期业财融合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的条件下会计全面管理与会计内控及审计的需求。但是,会计信息化实践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当前仍需对其作进一步的探讨。
从概念界定来看,会计信息化主要是指将会计资源与信息资源进行融合形成的新型会计管理方式。从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内容来看,其一方面包括了对会计信息的采集、清洗、存储、提取、分析、生成报表、应用等,另一方面则涉及对电算化系统、财务管理软件的使用。会计信息化能够使会计信息更为精准,并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提升其决策的科学性。会计信息化内容构成如图1 所示。
图1 会计信息化内容
会计信息化的特点主要集中在普遍性、集成性、动态性三大方面。①普遍性。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领域的各类资源均可被转变为“信息”形式,并通过标准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得到处理与应用。这种普遍性还涉及会计教育、会计管理、会计工作以及会计理论的研发创新等。②集成性。通过会计信息化整合传统会计组织与业务处理流程后,可以将其集成到统一的会计信息管理平台中,使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业务管理以及财务管理各方面生成的信息得到集成管理。③动态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际,会计人员即可借助产品生产信息、订单信息、发票数据、入库单和产量记录信息等,实时获取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并通过信息分类、计算、汇总、更新以及分析等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状况。
2.1.1 优化了财务管理目标
以往企业将财务管理目标重点集中在收入与支出两大环节,注重财务管理结果,忽略财务管理过程。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传统会计工作对于财务信息分析的精准性不足。在完成会计信息化转型后,可以将企业业务信息、财务信息集成起来,通过会计信息化处理,动态化反映企业经营状态,提高财务信息的精准性。在这种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会计信息化管理中生成的各类报表,清晰地查看企业的现金流、盈利率以及负债情况,并对自身偿债能力作出科学评估,从而根据实际经营状况合理地调整财务管理目标,规避发生超预算现象。此外,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还可以增加金融目标,使企业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形成密切关联,从而顺利地完成调整后的财务指标。
2.1.2 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
会计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会计信息化直接改变了会计主体的行为方式,打破了空间与时间方面的限制,可以由定期核算转变为实时核算,财务管理中不需要等到某个时间节点才能查询、应用会计核算结果。此时,核算信息的高时效性为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了信息支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以财务报表为重要依据,会计信息化实施后,会计核算、记账和汇总等各项会计业务在操作速度与处理精度方面趋于精准化、高效化,此时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可以延伸到对财务管理效用的扩增,从根本上解决财务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效用较低的问题。
2.2.1 扩大了财务管理风险
在总体经济理论应用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多元并轨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经济活动空间。此时,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既包括来自外部市场的风险,也包括内部资本结构设置不当的风险。会计信息化在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同时,可以及时通过会计业务活动生成的信息进行风险监测、识别、预警和分析,并为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提供有效依据。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利好现象,但是深入一步可以发现,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明显加大,迫使企业不得不在财务管理中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此外,会计信息化以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为工具,此类工具使用时会受到病毒传播、木马程序以及非授权登录等多重威胁。当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发生风险后,这种风险也会被直接扩散到财务管理中,导致更大的财务管理风险。
2.2.2 增加了财务人员负担
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扩大了会计业务范围,此时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在会计信息基础上适当增加财务管理内容。同时,会计信息化实践生成的各类信息虽然经过了科学处理,但是财务管理人员在应用各类信息报表时仍然需要对其进行检验,以确保其使用时的可靠性。尤其是在信息处理环节,无论应用哪种算法,均存在样本抽样偏差的问题。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来看,样本抽样偏差在现代企业会计信息化实践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时,专家系统的网络模型训练过程中始终以会计人员给定的样本为基础,此时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应用其他方法对其信息报表作进一步检验与核实,如此才能实现对其的有效应用。由此可见,在财务管理内容增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的情况下,财务人员的负担相对增加。
3.1.1 建立业财融合制度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只有在会计信息化得到企业的重视,并加以利用后才能实现。基于此,建议企业将会计信息化与财务管理目标关联起来,开展专题研究。在明确会计各项业务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后,掌握会计业务活动的实际变化,进而结合会计业务与财务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在会计信息基础上合理调整财务管理目标。例如,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对会计核算、记账、汇总、税务筹划(部分企业未建立专门的税务筹划部门,由会计人员进行纳税筹划管理)以及利润表、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业务开展管理时,实际上会将所有的信息实时上传到会计信息管理平台,其中既涉及企业的业务,也与财务关联,企业需要在财务管理中转变原来单一型财务管理制度,将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融合起来,建设业财融合制度。再如,会计核算业务实际牵涉到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物料采购、生产制造、订单处理、市场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成本核算与稽核,因而企业需要根据这种变化扩大财务管理范围。
3.1.2 科学配置配套资源
会计信息化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关键,在于应用信息技术时对会计职能进行优化。当会计职能没有得到优化时,企业应用会计信息化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但在数据误差的连续性与重复性存在的情况下,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并不能增强财务管理效果。因此,建议企业在研讨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时,区分应用信息技术存在具备配套建设与不具备配套建设两种情况,进而从综合应用的角度出发,确保在配套资源配置充分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扩增其管理效用。
3.2.1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在2008 年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见图2)时就明确了内部控制在防范企业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方面的功用,并且通过“三大指引”与“五大要素”为企业风险防范提供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法。因此,在应用会计信息化的同时,为了应对扩大了的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企业需要持续完善该制度,并突出会计内部控制子系统的功用。从当前我国多数企业的内控经验来看,企业一方面应该加强内控环境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内控手段。尤其是在内部信息传递与信息管理方面,要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提供的便利条件,全面贯彻落实会计内部控制。至于信息安全管理,除了采用网络隔离技术,企业还可以通过运营商购买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通道,降低信息管理平台的风险。
图2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容
3.2.2 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企业管理层、财务部以及人力资源部应协同合作,结合会计信息化实践需求,对所有财务管理人员开展综合素质培训。建议企业按照知识结构优化、专业技能拓展训练和职业素养全面培育三大专题设计培训方案,并根据会计信息化的初级应用阶段、高级应用阶段等不同阶段开展分阶段的常态化培训。以知识结构优化为例,企业应从行业、企业业务以及财务管理等不同视角对会计信息化作出分析,辅助财务管理人员梳理出这种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思路,并完成相关知识的更新与吸收。在专业技能拓展训练方面,除常规的财务管理业务拓展训练外,企业应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对常用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金蝶等财务管理软件进行熟练应用。至于职业素养的全面培育,企业宜从责任心、使命感和职业生涯等不同层面切入。
会计信息化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应用后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多重影响。结合文中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影响既有优化财务管理目标、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积极作用,也会扩大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导致企业同时面临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鉴于此,建议企业在财务管理向高质量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积极影响的分析,科学地引进并应用会计信息化系统。同时,企业应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财务人员培训,以此保障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