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林 邓勇平 彭丽珍
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江西新余 338000
子宫肌瘤(uterine fibroids,UF)属于一种良性肿瘤,被称为“妇科第一瘤”,发病率高达20%~30%,好发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多以盆腔疼痛、痛经及月经量过多等表现为主,甚至会引起不孕,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目前临床上治疗UF主要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但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缩小UF 效果有限,且患者长时间服药治疗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较差,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传统的手术治疗可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还会使患者生育功能丧失,患者接受度较低,故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选择各种微创或无创手段治疗。海扶刀属于一种无创治疗系统,无需全身麻醉,创伤小,于影像技术引导下,将超声波汇聚到体内靶组织,并经多种作用机制,如空化效应、热效应、机械效应等,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且对周围组织无损伤,已被广泛用于良、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已被广泛用于女性盆腔疾病的诊疗中,具有无创、无辐射的优点,可以任意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充分显示UF 的大小、形态、位置及信号特点等,MR信号强度与组织结构、功能状态有关,通过测定MR信号强度可对肌瘤的病理信息进行评估。本研究将分析海扶刀治疗UF 60 例的MR 影像,为海扶刀治疗UF 效果的评定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1 月至2021 年10 月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 例UF 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年龄23~52 岁,平均(36.84±5.20)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2~28.7kg/m,平均(23.59±1.22)kg/m;肌瘤最大径3~10cm,平均(5.71±1.08)cm;受教育年限 1~17 年,平均(10.58±2.34)年;产次0~4 次,平均(2.15±0.48)次。本研究获新余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XYFYBJY20191001)。纳入标准:①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均为已婚女性;③UF 经MR、B 超及临床症状检查确诊,经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无子宫肌瘤恶变;④能够耐受海扶刀治疗。排除标准:①有肌瘤剔除术或海扶刀治疗史;②精神行为异常,依从性较低,无法积极配合临床诊治及随访;③存在体内置入物,包括金属支架、心脏起搏器等,无法完成MR 检查;④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⑤合并免疫功能或内分泌功能异常;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1 海扶刀治疗 60 例UF 患者均进行海扶刀治疗,采用B 超(Esaote 公司,意大利)、海扶刀(JC200型,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患者俯卧于治疗床,采用B 超确定肌瘤位置、形态、大小及血流与膀胱关系,扫描并确定好辐照层面,参数设置:治疗头直径20cm,频率、功率分别为0.8MHz、0~400W,焦域大小1.50mm×1.50mm×10.00mm,于超声引导下进行治疗,从肌瘤深面至浅面,逐层消融,治疗方案根据靶区灰度变化进行调整。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海扶刀治疗。
1.2.2 MR 检查 于患者术前、术后1 个月时采用1.5TAchieva 超导磁共振扫描仪(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MR 平扫和增强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髂嵴至耻骨联合下缘,分别采用轴位T加权成像(T–weighted imaging,TW)(重复时间:933ms,回波时间:7.4ms,层厚5mm)平扫,矢状位、冠状位、轴位T加权成像(T–weighted imaging,TW)(重复时间:3583ms,回波时间:102ms,层厚5mm)平扫,轴位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重复时间:4000ms,回波时间:62ms,层厚5mm,b=0、800)扫描,以2ml/s速率注射15ml 钆喷酸葡胺注射液,20s 后行冠状位、矢状位、轴位扫描。治疗前后各参数及顺序设置保持不变。
1.2.3 图像分析 以同一层面子宫肌层信号作为图像信号评价参考,选取2 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进行评估,计算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并评估UF 瘤体大小。
分析手术前后TW、TW信号变化特点及血流灌注情况,比较手术前后UF 患者的ADC 值。
60 例UF 患者中,术前TW以等信号为主,术后TW以高信号为主;术前TW以低信号为主,术后TW以高信号为主,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T1WI、T2WI信号变化特点(n=60)
60 例UF 患者经海扶刀治疗后,TW序列中增高的41 个信号肌瘤均出现无灌注区,TW序列中无变化的19 个信号肌瘤均出现无灌注区;TW序列中增高的60 个信号肌瘤均出现无灌注区,见表2。
表2 手术后MR 信号变化及血流灌注情况(n=60)
术前ADC 值为(1.24±0.22)×10mm/s,术后ADC 值为(1.39±0.35)×10mm/s;术后UF 患者的ADC 值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11,<0.05)。
UF 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分析可能与性激素作用、局部生长因子及正常肌层细胞突变等有关。手术切除子宫能够起到彻底根治UF 的作用,但存在大出血、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且手术创伤大,瘢痕不仅影响外观,对子宫的伤害也较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作为治疗UF 的常用术式,主要包括开腹手术及腹腔镜下微创手术。虽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术式,仍有可能对患者的腹腔脏器造成损伤。海扶刀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无创治疗系统,作为一种无创性治疗方式,现已成为治疗UF 的重要方法。海扶刀利用高强度超声聚焦于一点,焦点部位温度>65℃,能够使焦点内的肌瘤蛋白质变性,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但对焦点外组织无损伤。
刘琼花等探讨海扶刀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UF 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海扶刀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UF 疗效均显著,但与后者相比,海扶刀治疗UF 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是治疗UF 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郦鑫等研究指出,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采用海扶刀治疗UF 患者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较低,术后18 个月妊娠率较高,采用HIFU 治疗UF 可降低手术创伤与血清炎性反应水平,患者术后恢复快,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目前海扶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多方临床验证,具有手术无创伤、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师及患者所接受,且影像特征分析可作为预测海扶刀治疗UF 效果的重要手段。MR 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属于一种多序列、多层面的成像方法,是女性盆腔疾病检查中最常用方法。MR 检查能够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并可通过分析获得MR 影像解剖信息,为海扶刀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陆毓海探讨了MR 在海扶刀治疗UF 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结果显示,与超声造影比较,MR 在海扶刀治疗UF 患者术前病情检测和术后治疗疗效观察中更具优势,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方案,评估治疗效果。TW、TW分别被用于观察解剖结构与组织病变,软组织结构致密,以T高信号表现为主,病变组织与富含水分的组织以T高信号表现为主。有研究指出,UF 患者采用海扶刀治疗后,会使肿瘤组织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MR 信号。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超声比较,MR检查诊断UF、评估海扶刀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优势,MR 检查视野范围广且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多序列、多方位观察,明确UF 形态学信息,且无放射性损伤。
肌瘤消融率为术后评估消融效果的重要方法,海扶刀治疗肌瘤消融率与患者预后具有密切联系。海扶刀治疗的肌瘤消融率越高,表明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患者相关症状缓解越好,肌瘤体积缩小率越高。目前临床上手术方案主要依据肿瘤TW信号强度进行制定,若TW信号呈高信号表现,肌瘤内由变性所致的自由水增多,导致超声能量难以沉积,会对海扶刀治疗效果造成影响,降低消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60 例UF 患者术前TW以等信号为主,术后TW以高信号为主;术前TW以低信号为主,术后TW以高信号为主;60 例UF 患者经海扶刀治疗后,TW序列中增高的41 个信号肌瘤均出现无灌注区,TW序列中无变化的19 个信号肌瘤均出现无灌注区;TW序列中增高的60 个信号肌瘤均出现无灌注区。王亚等研究表明,TW、增强序列信号强度的改变能评估UF 的早期消融效果,为UF的HIFU 射频消融效果提供定量参考依据,与本研究结果较为相似,提示UF 经海扶刀治疗后,MR 影像可依据UF 无灌注区对坏死区域大小进行判断,评估肌瘤消融率及海扶刀治疗效果。ADC 值可反映水分子的弥散及活跃程度,用于描述DWI 序列中不同方向分子无规律热运动的范围及速度,可对微循环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UF患者的ADC 值高于术前,提示术后UF 患者的ADC值增高,可能与海扶刀治疗过程中热效应导致UF 坏死、崩解及UF 细胞内液体释放有关,故UF 的ADC值升高,也可用于评估海扶刀治疗UF 的效果。MR是UF 的首选检查方案,MR 提供的信息有利于评估术后疗效。但本研究中仅纳入60 例UF 患者,样本量小,还有待临床深入分析研究,以便更准确地评估UF 经海扶刀治疗后MR 影像信息,为UF 海扶刀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指导,为UF 治疗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的跟踪提供便利,为疗效评估提供直接证据。
综上所述,UF 患者术后MR 检查TW以高信号为主,TW以高信号为主,术后ADC 值高于术前。分析UF 患者手术前后MR 的TW、TW信号变化和ADC 值改变及血流灌注情况,观察MR 显示的肌瘤无灌注区,能够对海扶刀治疗UF 效果及肿瘤凝固坏死范围进行评估,预测肌瘤消融率,为海扶刀治疗UF 效果预判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