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奕(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于教师而言,传统的数学作业,即大量的计算、填空、背诵等作业,已经不再适合布置给学生了。教师要设计新颖、有趣的数学作业,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数学作业。我认为,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完成作业肯定是有趣的,也是学生乐于完成的。那么,怎么样将小学数学作业与数学活动结合起来,使枯燥的数学作业变得有趣生动呢?下面我以《认识小数》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怎样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觉自愿地完成数学作业。
“估一估”这一数学活动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是很多教师喜欢开展的一个教学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布置“估算”作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更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能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认识小数》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多次运用“估算”作业展开教学活动。
比如,课一开始,让学生测量桌面的长(5 分米)和宽(4 分米)。如果我们给学生一把米尺进行测量,学生就会用米尺精确地测量,很少有学生会测量桌面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估算活动不可能发生。所以,为了让学生产生估算的需求,教师就不能给学生提供一把可以测量用的尺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展开教学活动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和学生一起“制作”一把米尺。教师先给学生一个1 米长的纸条,告诉学生这个纸条长1 米,但是上面没有任何刻度,请学生利用这张纸条测量桌面的长和宽。学生通过实践,很快发现无法进行精细测量。此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当我们不能进行精细测量的时候,可以采取估一估的方法。你们能利用这个1 米长的纸条,估一估课桌的长度吗?”这个问题一出,等于给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估算作业。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开始动手操作,做起了这一个有趣的估算实验。有的学生直接把这个纸条拉直了,一端对准桌面的一边,同桌面的长和宽进行对比,估计桌面的长和宽。但他们很快发现这样的估算方法,既有难度,数据也不够准确。于是,又有学生想出了新的方法:将这个纸条对折,利用这个对折后的纸条测量出了桌面的长度大约是纸条长度的一半,即大约为5 分米。我当即表扬了这位学生:“你找到了非常厉害的估算方法!将纸条对折平均分成2 份,就知道每一份是5 分米,利用5 分米的纸条进行测量,就更加方便准确了。”随着我的提示与研究的继续深入,有的学生想到了可以把纸条平均折成10份、20份……随着份数的增多,估算也越来越精确,学生通过不同的折法证明了自己估计的长度是否正确。
又如,在要求学生计算“一个正方形表示1元,那么涂色部分表示多少元?”时,教师并未直接出示已经等分好的正方形,而是给其中的一部分涂上颜色,让学生估计涂了多少元。有的学生直接估计,有的学生则在图上画一画、分一分后进行估计。待学生的估计活动完成后,教师再将平均分的过程通过课件演示出来,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
像上面这样,测量桌面的长度、写出正方形中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小数,教材展示的时候,并没有要求学生进行估算。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完全可以灵活运用教材,稍作改编,就能将很有学习价值的“估算”作业蕴含其中。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深入了,长此以往,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数学教师都知道,比较、类比等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当有很多类似的,或者有歧义的知识点混合在一起教学时,学生往往会理不清头绪;当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把握不住最优的解决方案。此时,如果组织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类比”作业,就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不同方法、不同算式、不同结论之间的异同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理解知识,把握知识的本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抓住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作业的形式帮学生做好比较、小结工作。
比如,在教学完十分之几等于零点几的一些示例后,教师可以板书“十分之一等于0.1”“十分之二等于0.2”,一直板书到“十分之九等于0.9”,然后布置一个“类比”作业,让学生通过读一读、比一比,在作业中发现规律。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与比较,很快有了发现,纷纷举手发言。有学生说:“我发现0.1 到0.9 这九个小数中,每个小数的小数点前面都有一个零。”也有学生说:“我发现这些小数的整数部分都是0,所以这些小数都比1 小。”还有学生说:“我发现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只要分子比10 小,就可以写成零点几这样的分数,这个零点几的几,就是十分之几的几。”随着学生讨论的持续热烈和深入,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总结规律。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在自己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显然更牢固、更有效。又如,在教学根据图形写出小数时,我先将一个圆平均分成10 份,涂了其中的3 份,让学生用小数表示涂色部分。接着又出示一条线段,将线段平均分成10 份,让学生用小数表示其中的3 份。对于学生来说,写出这两个小数的难度并不大,但是我们要学生理解的是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单单写出小数而已。所以,在学生写出圆上所表示的0.3 和线段上所表示的0.3后,我没有结束这一过程的教学,而是继续布置一个“比较”作业对学生进行追问:“这两幅图完全不一样,怎么都可以用0.3表示呀?”此时,就把“比一比”这一数学活动抛给了学生。学生通过比较,有了发现:“这两幅图虽然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 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其中的3 份。”教师继续追问:“那么你们能自己创造一幅图来表示0.3 吗?”此时,学生的学习资源就更加丰富了,有的学生画正方形表示,有的学生画长方形表示。学生在画一画的过程中,举一反三,深刻地理解了小数的真实意义。
在以上第一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类比”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很快发现了十分之几与零点几之间的关系,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概括能力。第二个片段中,教师也是通过“类比”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观察、比较两幅完全不一样的图,却都能表示同一个小数,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一切可以“比一比”的要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完成作业、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这样,学生在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
“讨论”是学生学好知识、学懂知识、学透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当遇到有分歧的知识、有歧义的知识、有难度的知识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自己讲解,学生势必听不懂,而让学生独立思考,难度又太大。此时,教师如果能组织学生完成“讨论”类的作业,在“议一议”中,逐步厘清思路,把握知识的本质,不但能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新知,还能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可谓一举多得。
比如,有这样一个练习题: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表示其中的1份,请学生用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学生1:“应该是0.1,因为它只涂了1 份,所以是0.1。”
教师:“好像有道理。我们看前面几题,涂了几份就可以用零点几来表示。”
学生2:“应该是0.5,因为要是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 份的话,涂色部分差不多占5 份,所以应该是0.5。”
教师:“这一幅图在他的脑海里平均分成10份,涂色部分是5份,所以是0.5,好像也有道理。”
可见,此时学生已经对这幅图所表示的小数产生了很大的分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不必急于解释给学生听,因为这样就浪费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当然,也不可继续让学生独立思考,因为学生先入为主的意识会持续不断地影响他的判断。此时需要的是继续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不失时机地布置一个关于问题讨论的作业。我继续追问:“其他学生还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吗?”
学生3:“涂色部分差不多占一半,一半就是0.5。”
学生4:“你必须在脑海里把这幅图平均分成10份,然后再看涂了几份,就表示零点几,要是没有平均分成10 分的话,涂了几份表示零点几是不对的。”
教师:“你说得真好!必须把这幅图平均分成10份,才能说涂了几份就是零点几。”
随即教师课件演示分一分的过程,接着继续请第一位答案是0.1 的学生说说,涂色部分表示多少,学生很快有了正确的认识。教师随即也表扬了这位学生:谢谢你!是你的这个例子让我们全班学生有了认真思考的机会。
我们有很多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抱怨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发现,只要我们善于运用慧眼捕捉细节,就会发现课堂上的讨论是无处不在的。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当第一位学生的答案错了之后,教师没有马上纠正他的错误,而是设计了一个作业,继续引导其余学生参与讨论。在一个个学生的不断发言中,学生逐渐认识到:几份表示零点几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先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十份。学生在“议一议”的过程中,各个思维活跃,争着举手发言表述自己的观点。此时,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学习是有深度的。
不管是让学生估计图形的大小、数的位置,还是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或者是让学生参与课堂中有争议问题的讨论,都可以结合“数学活动”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作业中学好数学知识。教师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让数学活动作业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也唯有在真实的活动中学习,掌握的知识才是牢固的,课堂学习才能变得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