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鹏 冯德万 杨应志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系党支部(以下简称网安系党支部)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领会全国及重庆市教育大会、全国及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教党〔2018〕25号)《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通知》(渝教工委〔2018〕50号)《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渝教工委函〔2020〕23号)精神,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高质量建设市级样板支部。创建样板支部已推出的重点举措是:
一是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决策机制”。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事项决策议事规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科学和民主决策相结合、坚持任务落实和责任追究相结合等原则,在人才引进、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上,严格做到会前协商,会上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实现了系支委会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充分协调运行的决策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支委能力提升机制”。支部注重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八种本领”“七种能力”,建立了网安系党支部班子成员带头抓学习、带头兴调研、带头改作风等制度,打造“信念坚定、政治可靠,严守党规、依法治校,作风优良、清正廉洁,改革创新、敢于担当,能力过硬、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
三是建立健全“压力传导机制”。网安系党支部实行党建工作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履行“一岗双责”落实“主体责任”形成了层层传导、层层压实的责任体系。
四是建立健全“整改提质机制”。网安系党支部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入开展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专项治理,接受上级党组织专项巡视和各类督查为契机和抓手,制定任务清单和责任书,推动即知即改。深入查摆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研究制定支部党建和思政工作综合改革方案,着力解决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不够等问题。
针对如何努力办好现有专业稳步推进专业建设、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完善实验实训设施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如何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方法、如何积极参加科研开发加强校外合作交流、如何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树立良好学习风气等问题,制定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系“十四五”发展规划》。除此之外,还制定了若干配套实施方案。
网安系党支部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行动指南,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目标任务,紧扣“七个有力”标准,着力打造党建品牌。
目标:夯实基础推进“四个标准化”建设,即发展党员工作标准化、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建设标准化。
具体举措:一是发展党员工作标准化。制定《中共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网安系党支部发展党员标准化实施细则》规范发展党员流程,严格发展党员程序。二是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一方面,加强日常管理,做好党建基础工作。安排专人做好智慧党建平台“一账、一本、一档、一系统”(即党支部工作台账、党支部工作记事本、党员档案、党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录入工作。另一方面,加强教育管理,狠抓示范引领,弘扬优秀宣传模范。设立党员示范岗,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利用业余时间投入到各类志愿服务中,进一步锤炼党员的优秀品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小组会、党课、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四是党员活动室建设标准化。沿着“一中心、一阵地、一课堂”的建设目标,按照党员活动室建设“八有”标准、一室多用等原则打造党员活动室,不断增强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目标:初步成果总结
具体措施:建设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或者抖音号,编制党建工作制度体系、机制办法;优秀团员推荐入党评选办法;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培养的体制机制;总结典型案例,进行经验推广。
目标:巩固建设成果,形成常态长效机制
具体措施:在思政育人的体制机制、经验举措、方法办法上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并将本支部的有益经验推广到学院其他支部;形成网安系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品牌、育人载体。
1.规范阵地建设,营造支部党建工作环境
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进一步引导党员同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营造党支部党建工作环境,党支部按照阵地建设“八有”对标对表进行规范化布置,实现党支部活动场所规范化,使其发挥党建工作的主阵地、党员学习交流“加油站”的作用。不断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和服务党员能力水平。
2.强化阵地建设,提升支部党建理论水平
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强化阵地学习教育功能,打造线上线下互联党建阵地建设新格局,定期组织党员进行集中学习和自学。一方面依托“学习强国”学习教育平台、“红岩魂”机关党建平台、国家行政学院网络学习平台,打造线上阵地,让党员干部及时充电,更新知识储备,增强理论功底;另一方面依托线下有形阵地建设,及时更新理论书籍,满足党员干部日常学习活动所需。
3.拓宽阵地建设,丰富支部党建实践平台
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充分挖掘红岩精神,结合江姐在学校的战斗史,搭建党建实践阵地。同时利用万州区周边红色资源,与九五惨案纪念馆、三峡移民纪念馆、刘伯承纪念馆、刘伯承故居等共建党史学习实践教育基地,使支部党员、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身临其境,接受教育,每年组织师生开展集中学习培训平均40余学时,让红色教育常态化、特色化。
1.党建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引领作用
党支部确保党建始终引领校企合作研究、合力培养,逐步形成了“两协同”闭环式校企互动长效机制。
一是“互联网+”平台协同。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的快捷、高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定期对学生和企业员工开展时事政治、党的理论、管理技能等方面的讲座。并通过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推送党建相关活动报道,让党建“进企业”,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与质量。
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建立“因—术—道”人字培养模型,实施“辅导员+项目经理+职素教师”的共育模式,强化辅导员在学生培养中的价值引领职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实施“激励+唤醒”爱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主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培养学生自我定位和持续学习的能力,构建学习共同体。
2.党建在内涵建设方面的引领作用
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设施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了摆在党支部面前的几大难题,党支部通过“建平台、强服务、重实践”使得规模、质量进入良性循环。
一是建平台。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实际,着眼长远,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搭建了稳定可靠的发展平台。建成“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双基地”项目——计算机与物联网专业群兼具教学和生产双重功能,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的“双基地”。
二是强服务。服务教师,关心家庭困难教师,定期开展慰问,让他们安心工作。服务学生,对就业困难学生,构建辅导员、顶岗实习指导老师、行政领导、支部党员“四位一体”帮扶机制。
三是重实践。根据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的要求和教师服务社会能力的提高,党员教师深入企业开展项目研发、咨询服务、学生辅导,使原有专业和教研室的组织形式逐步被打破,组建起跨专业、跨组织的新教学、科研、服务、专业团队。
网安系党支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主题,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目前,党支部推出了课程育人润人心、资助育人暖人心、文化育人化人心三项举措。
1.打造课程育人新体系
网安系党支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挖掘课程育人功能,发掘思政元素,做好课程思政,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培养具有深厚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优化课程体系,提升课程的育人功能。既传授专业知识,又突出价值引领,将价值观的塑造融入所有课程,“春风化雨”把育人落实在课堂上,努力探索“知识+价值观”相结合的新路径。
二是加强教学管理,增强课程的育人实效。明确课堂教学的纪律要求,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不断加强教学监督和过程管理。对教师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开展定期检查,加强和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的选拔和管理,严格落实随堂听课制度。建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是选树先进典型,发挥课程的示范作用。修订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有机融入德育、美育、劳育,要求每位教师制作一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开展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评比活动。同时,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为专题的研讨交流活动,并形成研讨报告,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总结经验并在广大师生中加以推广应用。以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和教学比赛为指引,修订课程教案,在课程教案中有机融入德育、美育、劳育。
2.探索资助育人新模式
在系党支部领导下,网安系利用助学金评定对受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利用奖学金评定对学生进行成长成才教育;利用申请助学贷款并按时还款进行诚信教育;利用勤工助学岗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提升教育。努力构建资助育人体系助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同时,引导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回馈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进行感恩教育。将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一是加强资助育人文化建设,奠定资助育人良好开端。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从新生入学伊始,就立足实际,组织开展寓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资助育人文化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使学生保持自强自信的职业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目前,以开展的各种活动为基础,每学期出版一期勤工助学《励志》杂志,使刊物成为学生勤工助学实践中宝贵的精神食粮。
二是厚植资助育人思想引领,强化资助育人过程把控。设立“能力充电站”,以“创建学生自己的文化角,品读精彩的文化生活”为宗旨,在学习生活中弘扬博爱,传递友情关爱,创造和谐校园。每年举办以“感恩与爱同行”为主题的勤工助学学生座谈会。邀请勤工助学代表参加,“讲出我的故事”,努力让受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通过评选“勤工助学先进个人”,彰显榜样的力量。在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发挥榜样作用的同时,有效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创新资助育人帮扶理念,呈现“全方位”育人效果。在充分综合困难生的家庭背景、个人性格、兴趣爱好、心理健康、活动参与度等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形成困难学生数据画像,把准困难学生特点,从而精准实施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相结合,做到“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相结合,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素养。在“扶智”方面,注重活动与讲座相结合,积极融入大学生成长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中国传统文化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学生多方面认知,增强学生自身素质修养。在“扶志”方面,做好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的同时,启动“阳光成长计划”,以“感恩诚信,励志自强”为主题,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品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用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用理性的态度学会成长。
3.打造文化育人新内涵
网安系党支部注重文化育人,通过努力在全系上下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一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工程”。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育人全过程。通过“网安之星”评比活动,培育了一批带头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鼓励了网安系全体学生自立自强,勤勉笃行,全面发展,优化个性。优秀学生典型的树立,在学生中进一步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让广大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有效地激励全体学生奋发向上,营造了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
二是扎实推进“中华优秀文化振兴工程”。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所积淀下来的精神精髓,是中华民族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对青年一代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网安系党支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引导系部师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青年大学习”为契机,系统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积极动员系部广大师生唱红歌、诵经典、讲故事,在全系上下形成浓厚的革命文化学习氛围,让革命文化滋养人心。
①八种本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执政本领共分为八种,即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②七种能力:2020年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干部提高“七种能力”,即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③七个有力:指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师生有力、宣传师生有力、凝聚师生有力、服务师生有力。
④八有:指有能够满足全体党员学习、会议等需要的场地面积;有党旗、誓词、党员权利义务等标牌;有基本电教设备;有一定数量的、内容丰富、能够满足党员学习的图书资料;有党组织和党员基本情况介绍栏、党务公开栏、党员学习宣传栏和特色工作展示栏;有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台账和开展活动的计划及记录资料;七是有荣誉栏;有明确的管理人员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⑤因—道—术:因道术的意思如下:因(why):探求事情背后的动机、出发点。道(how):用什么样的心态达到,心态、信念导致愿景实现的方向正确。术(what):用什么方式、途径到达。善其事、利其器。对待不同的因使用不同的方式。
⑥双基地: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兼具教学和生产双重功能、校企双主体深度合作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训基地。
⑦十大育人:指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