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 琼
“开放获取”是目前编辑人员自主性优化程度较高的一种方案。
根据开卷调查数据显示,美术类图书市场总体呈现上涨态势,尤其是2022 年上半年,在总体市场下滑13.78%的形势下上涨3.72%,可见读者对美术类图书的需求稳定且有所扩大的状态。由此,作为美术出版从业者,需要深挖选题、优化出版,才能不负读者期待。而在各种优化渠道中,“开放获取”是目前编辑人员自主性优化程度较高的一种方案。
“开放获取”(Open Access)指数字资源的访问、下载、复制、使用免费且不受限制(包括商用、再创作),旨在破除信息壁垒,达到知识共享和传播的最大化。这是国际上学术界、出版界、信息界为了推动科研、人文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行动。2003 年,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签署了《关于开放获取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柏林宣言》。宣言指出:“如果信息没有被广泛和便宜地提供给社会,我们传播知识的使命只完成了一半。”以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为首,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加入了“公开数据图片分享计划”(Open Data photosharing initiative)。无论个人还是机构,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些博物馆、美术馆网站中已进入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的作品的数字资源。
那么,“开放获取”可以从哪里优化美术类选题出版呢?
第一,最直接的就是节省图片使用费,优化图书成本。
举个例子来说,要出版一本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书,作者提到了几幅古代合乐图,并详细介绍了其对应时代的乐器形制等,那么最好要配上这几幅画,方便图文对照。在作者只能提供小图的情况下,编辑就需要去寻找可以印刷使用的高清图片,某些商用图片网站提供付费下载使用,一幅图60 ~200 元不等,有些还有使用期限。但其实这些图片在它们收藏地的官网上就可以下载,且免费使用,不但节约了图书成本,使用高清图片也提高了图书品相。
第二,有利于促进出版社与博物馆、美术馆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选题质量。且不提纷繁复杂的现当代艺术,中西方艺术的经典大部分藏在博物馆、美术馆中,因为地域、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常人难以窥见经典原作,就是文博机构对自身藏品也未必能如数家珍。而随着“开放获取”成为文化传播的趋势,各大文博机构纷纷将藏品数字化,这一过程不但推动了各家博物馆对自身藏品的研究深度、广度,也给出版社带来了大批高质量的出版选题,既有高清图片,又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学术成果,这样成系列的图书最容易打造为拳头产品。可以说出版社与文博机构的合作是在共赢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化的传播,大量馆藏作品集的出现使得更多人可以领略经典的魅力,“一饱眼福”。 比如山东美术出版社策划的《国宝》《国书》《国色》系列丛书,挑选了传世经典的器物、书法、绘画作品各百幅左右,配以高清图片以及专家解析,不但适合国内读者收藏阅读,也十分适合作为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输出国外。
第三,有利于策划专题类图书。
就像博物馆、美术馆在常设展之外经常会举办专题展览,基本上大型专题展都会在本馆藏品基础上另外借一些他馆精品一样,专题类图书突出的是本专题涵盖的全面性及经典性,如果没有“开放获取”,这类图书很难做到经典、全面,作品散落各处,凭作者一人之力,属实艰难。
以上仅是三点浅见,其优化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但就实际调查数据显示,“开放获取”的主体依然是欧美的各大美术馆、博物馆,我国目前仅有台北故宫博物院的“Open Data”专区提供开放下载,其他博物馆大都是提供在线浏览,而且图片也非高清。是因为版权费吗?笔者认为并不完全是,毕竟原来的博物馆禁止拍照,现在有的博物馆还会给出最佳拍摄角度,任何人都可以拍摄藏品高清图像,这种图像是不需要博物馆授权的(仅限公共领域作品),也因此产生了很多收费图片网站,他们自己或者雇人拍摄藏品高清图后,以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反复出售。那么,博物馆何不将已经数字化的公共领域资源进行“开放获取”呢?将属于全人类的文化成果展示出来,鼓励人们进行文化的传播与二次创造,不正是文博机构的使命吗?
希望我们国家的“开放获取”壮大规模,早日实现“云游”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