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重构现代中国形成史的力作

2022-10-21 06:39:33常利兵
文史月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力作重构建构

◇ 常利兵

在我的阅读印象中,针对何谓现代中国,以及传统中国在向现代中国转型发展过程中又是如何成功实现一个“现代主权国家”建设等问题,在学界已积累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如,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1600—1949》,杜赞奇的《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孔飞力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即是以他者的视角对中国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演进、嬗变进行历史叙事和知识建构的代表作。

近日,当我阅读完李怀印的《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一书后,在我的知识储存和问题思考中不自觉的将这一重构现代中国形成史的最新力作与之前的研究作品放在一起,就彼此间在问题意识、基本理路、概念体系、经验阐释、学术对话等方面作一番比对,以期从这些学术讨论中能有新的收获和启发。首先,作者在《现代中国的形成》的开篇中就针对有关世界近现代史上国家形成的一个流行观点“帝国—民族国家”二元对立法以及“从帝国到民族国家”的解释范式提出了批判性分析和质疑,认为它们不仅不适用于近现代的欧洲历史,更不可用来解读中国的现代国家形成路径。这一学术概念的对话和思考始终贯穿于整个著作中,体现了作者试图以历史的内在视野重构中国现代国家形成史的学术创造和知识建构。

其次,李怀印在整部书中所建构的“地缘政治”、“财政—军事构造”和“政治认同”三位一体的分析架构,也是有别于其他研究论著的一个重要学术贡献。作者认为,这三个要素是理解一个现代国家形成的关键。即是说,地缘政治事关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国力和地位,以及这种地位对于国内政治的影响;财政和军事实力则又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克服和解决内外挑战所造成的危机,而这一切本质上又取决于国家在经济方面的汲取能力;进而,一个国家内部的社会政治集团是否具有强势的认同感和组织凝聚力又影响着军事和财政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利用的一个关键环节。

无疑,作者在这些问题上的知识创造和讨论,既有宏观的历史脉络把握,也有详细史实的梳理和论证,相比已有研究而言,均有所超越和突破。

猜你喜欢
力作重构建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摄影世界(2022年1期)2022-01-21 10:50:14
充满情怀的新时代“三农”学术力作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广色域、高准度的全新4K力作 Epson爱普生|CH-TW8400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入门级王牌系列的全新力作 Sony(索尼)VPL-HW49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36
建构游戏玩不够
叶贝文携全新版年度力作《你若不离》重回乐坛
青年歌声(2017年6期)2017-03-13 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