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发展中国家减贫提供启示和借鉴

2022-10-21 01:10徐皓萌
西部学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减贫精准特色

徐皓萌

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也是全世界需要面对的共同难题。在不同的环境影响下,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多种减贫方式、战略,如“柬埔寨政府减贫战略”“博茨瓦纳的消除贫困战略”“斯里兰卡为减贫而实施的农业改革”等,以及我们中国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从取得的成绩和国际影响来看,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无疑是最为瞩目,影响最为深远的。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产生兴趣,中国的很多减贫经验也在不少发展中国家生根开花,枝繁叶茂,在减贫主体、内容、方式等方面提供了越来越多可供借鉴的理念、做法和经验。

一、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极大地激发了发展中国家走出贫困的信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最初的贫困状况与其他多数发展中国家情况相似,如历史条件制约、经济基础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战略不当等,这些现实条件决定了这些发展中国家必定面临着减少贫困的难题。中国与处在贫困难题中的各国分享自己特有的减贫经验,从发展中国家切实的需要出发,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有力地激发了发展中国家走出贫困的信心。

(一)中国在减贫道路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众多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

通过70多年减贫扶贫事业的发展,从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贫困落后的状态,到现在全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取得了叹为观止的成就。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接受采访时曾评价,“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是世界上最有经验的国家。”实践证明,只要方式、方法选择正确,贫困就可以消除,中国能做到,别国也能做到。在早期的减贫之路上,许多发展中国家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归结于落后的产业结构,从而盲目地选择发展现代化大产业,然而,这些实践并没有使得这些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更没有摆脱贫困。中国根据自身国情,适应贫困演变规律,积极探索反思,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战略政策,因地制宜、因时而变,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实现了我国减贫事业的全面胜利。这对广大身处“贫困”困境的发展中国家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励,也给他们增添了信心。老挝国家主席本扬对此曾说,“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展扶贫减贫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更加坚定了老挝深入推进扶贫事业,早日摆脱欠发达状态的信心和决心。”

很多发展中国家愿意学习和参照中国减贫模式,是因为中国的减贫模式给这些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全面脱贫的希望。

(二)中国以切实的行动支持发展中国家走出贫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积极展开南南合作。”“我们要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攻坚克难,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70多年来,我国先后向16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种援助,实施了数千个援助项目,开展了上万个技术合作项目,培训了各类人员40多万人次,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减贫事业需要的技术、人才、物质的支撑。另外,民间组织也在国际减贫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中国基金扶贫会在“尊重当地”“需求导向”“伙伴合作”“可持续”的原则基础上,自2005至2020年,先后在24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了国际人道救援及减贫发展项目,总投入超过2亿元,惠及约90万人次。在国际上,2020年面对全球疫情的暴发和蔓延,更是积极响应民间抗疫行动,为尼泊尔建立了280多个洗手站;向埃塞、缅甸等发放了4万多个粮食包;添加个人卫生用品升级20多万个国际爱心包裹;更是组织主办多场中外抗疫经验分享会等。这一系列的国际援助行为,都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广泛赞扬和认可。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着我们不仅致力于自身减贫事业的发展,也在采取切实的行动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

二、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发展中国家减贫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可以在原则和方法论意义上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在很多具体层面也可提供可效仿和参照的减贫做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评价:“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无论是从规模、成就、世界影响还是未来发展来说,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成功引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浓厚兴趣。中国减贫的一些成功经验切中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痛点”,对于那些急于减贫、脱贫的发展中国家来讲,提供了诸多积极和可参考的经验启示。正如南非中国问题专家谭哲理所言,“南非复制中国消除贫困的模式并非不可想象。现在首先需要的是果敢的领导,这要求超越有关意识形态的党派偏见,并专注于实现同一个目标;第二,我们需要的是赋予公民可以解放自身的工具,这样他们就不会主要依赖社会补助金了;第三,私营部门的参与在动员全社会方面是不可替代的。”由此可见,总结和提炼这些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减贫来讲,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一)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上最大的特色,也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最终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的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党中央都非常重视扶贫减贫工作的政策进展。在不同时期,都紧紧围绕我国的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减贫扶贫方针政策,如“救急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精准扶贫”等工作方针。70多年的减贫事业证明,坚持党对扶贫减贫事业的领导,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政治保障。

坚持党对扶贫减贫事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将扶贫工作的政策、部署置于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中,为全国范围内的减贫事业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建立有效的扶贫领导和组织协调,将脱贫任务完成情况与当地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相关联,将扶贫因地制宜的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结合,为各地减贫事业的顺利展开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通过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动安排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精准对接各地区减贫发展,为我国脱贫工作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系统的减贫条件。

(二)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

在世界各国的扶贫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就是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扶贫行动推进贫困人数逐步减少,最后较小规模的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显著增加,以至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很多发达国家也未能解决这个难题。在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实践中,随着脱贫事业的逐步展开,我国的脱贫面明显缩小,贫困人口更加分散,个性化贫困问题逾显突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至此,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上精准扶贫的阶段开始展开,主要包括一系列扶贫实践:一是出台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建立有效、合理的精准扶贫机制、具体规定,筑牢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二是精准识别贫困户。“扶贫必先识贫”,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前,进村入户一家一家摸清情况,逐村逐户逐人进行访问,开展调查,坚决不落下一位贫困人口,做到真正的精准扶贫。三是精准帮扶贫困户。“五个一批”工程就是党中央扶贫、脱贫工作的针对性的项目扶贫措施,下派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指导贫困村加强项目精准建设,找准“根源”,助力脱贫,减贫成效十分显著。四是强化精准管理。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信息管理制度,利用好信息技术对贫困户信息、资金、扶贫实效进行综合管理。

一系列的精准措施,相对于过去低效率的“粗放扶贫”,能够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发展环境、贫困状况,运用科学的措施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识贫、精准扶贫”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上的指导思想,对中国减贫的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减贫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作用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上开始出现一种新的思潮,认为发展中国家减贫事业失败,没有得到发展的原因在于:政府干预较多,市场作用发挥较小,导致与发达国家差距不断加大,减贫事业也没有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不少发展中国家开始奉行“华盛顿共识”,上演全盘自由化、全面消除政府干预等措施。然而遗憾的是,所谓的华盛顿共识,也并没有帮助他们的减贫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可以说,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减贫事业没有得到进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中国的经验表明,大规模的减贫事业一定要由政府主导、科学制定规划实施。中国的政府在整个减贫道路上,不仅不是“华盛顿共识”所期望的“退出”,反而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总揽全局的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计划指令、制度安排、资源再分配等过程中,并在其中促进市场主体更好地完成扶贫任务,通过企业投资、技术引进、产品供给等,为贫困地区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经济发展环境,进而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任务。总之,中国既不一味地在减贫之路上依赖政府,也不盲目迷信市场、排斥政府,而是有效地将两者结合在了一起。

三、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成功为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中国十分注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互动关系,不仅在政府间、民间的交流频繁,在减贫合作方面也日益增多。我国提出并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本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创造条件,也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市场机遇和投资机遇。对此,哈萨克斯坦总统强调,“尽管遭遇旷日持久的疫情,‘一带一路’倡议仍然大受欢迎。全世界都从这一宏伟规划中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

(一)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提供了增长机遇

以“一带一路”为例,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与147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沿线的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经济发展动力也大大提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资源匮乏,且长期受到饥荒的折磨,经济发展曾长期面临困境。但是,据世界银行预测结果显示,在2018年至2021年4年间,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4个国家中,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却赫然在前列。究其原因,一方面归功于埃塞俄比亚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一带一路”的帮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埃塞俄比亚积极引进中国投资,建设产业园、完善基础设施,经济得到了发展。近五年,埃塞俄比亚的GDP已经实现了高速增长,从非洲穷国跻身非洲中等收入国家。另外,埃塞俄比亚一直是中国贷款和投资的一大接受国,其中包括中国出资修建从亚的斯亚贝巴到吉布提的铁路,以及扩建非洲最大的航空枢纽亚的斯亚贝巴的机场,都大大促进了埃塞俄比亚的工业化进程。

(二)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矛盾也愈渐突出,全球贫富差距加大,社会愈加不均等,产业空心化问题存在等等。于是就有国家开始宣传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甚至提出逆全球化。然而,全球化是不可逆的,部分国家选择退出全球化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扩大各国市场的对外开放,增强各国经济之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往来。在中亚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中国愿同中亚国家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中国愿向中亚国家开放超大规模市场,将进口更多中亚国家优质商品和农产品。”发展中国家尽管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发展水平低,必须利用好国际市场来发展经济,而“一带一路”正是为发展中国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投资机遇

随着对发展中国家减贫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影响将超过传统的援助模式,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在通信技术和运营方面经验较为成熟,而“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通信技术都较为落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如今都十分重视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对信息服务有很大的需求。对此,“一带一路”给沿线国家不仅能弥补对于通信技术的缺口,还给相关国家、企业带来了投资机遇。目前,我国的企业参与了全球170多个国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给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输出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将本着开放包容精神,同愿意参与的各相关方共同努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为人类走向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正在对中国以外的发展中国家产生巨大影响,不少发展中国家苦苦寻求的新的减贫路径——不仅能够保持自主独立,同时还可以实现全面脱贫以及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成功恰好提供了这一历史性机遇。

①“五个一批”工程:指的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②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1989年所出现的、一整套针对拉美国家和东欧转轨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转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初级版本。当华盛顿共识逐渐走向失败,宏观经济理论界提出了与此相对的北京共识。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约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对拉美国家的国内经济改革提出了已与上述各机构达成共识的10条政策措施,称作华盛顿共识。

猜你喜欢
减贫精准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福建省农村金融减贫的路径研究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理解发展和减贫
中医的特色
精准的打铁
完美的特色党建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关于减贫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