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徐开来,吕弋,张立春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成都 610064
谈及吗啡,我们往往想到它作为毒品的危害,事实上,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最有效的镇痛、麻醉药物之一,曾拯救无数病人于疼痛的折磨之中。两百多年来,这一来源于美丽花朵的止痛神药兼毒品,不仅对人类医学的进步起到了巨大作用,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难以估计的灾难。
吗啡是一种生物碱,分子式为C17H19NO3,分子量为285.3。其纯净物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图1),无臭。它的分子骨架由5个环稠合而成(图2),其中A、B和C环构成部分氢化的菲环,C和D环构成部分氢化的异喹啉环,整个分子内有5个手性中心。天然吗啡为左旋吗啡,其立体构象呈三维的“T”形,环A、B和E构成“T”形的垂直部分,环C、D构成其水平部分(图3)。吗啡的镇痛活性与其立体结构密切相关,其天然存在的左旋体具有镇痛活性,而人工合成的右旋体则没有镇痛及其他生理活性。
图1 吗啡的外观[1]
图2 吗啡的化学结构[2]
图3 吗啡的“T”形立体结构
由于吗啡结构中3-位酚羟基的存在,吗啡的水溶液不稳定,易在光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毒性更大的双吗啡(也叫作伪吗啡,图4)。吗啡的稳定性也受到pH的影响,pH = 4时最稳定,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则极易被氧化。
图4 吗啡被氧化为双吗啡
吗啡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及热乙醇。但由于其中的氮原子呈碱性,它可与盐酸、硫酸、醋酸及水杨酸等酸生成盐,增加其水溶性。临床上常使用其盐酸盐和硫酸盐。
要追溯吗啡的起源,还须从一种美丽而有毒的植物——罂粟(图5)说起。将罂粟的未成熟蒴果(图6)切开,收集切口处流出白色的汁液并干燥,便得到了我们熟知的鸦片(图7)。鸦片最初被当作药物使用,用于止痛、镇咳、止泻、催眠等,然而人们却在使用鸦片的过程中发现了其带来的快感,开始滥用鸦片,导致其泛滥成灾,一种危害极大的毒品就此诞生。
图5 罂粟花[3]
图6 罂粟的果实[3]
图7 鸦片[4]
为了提取出鸦片中的镇痛成分并减少其成瘾性,1806年,德国药剂师泽尔蒂纳(Sertürner)通过将未被加工的鸦片浸泡在热水和氨水中,从鸦片中分离出一种白色粉末状晶体。他用狗进行实验,发现狗食用这种物质后很快昏倒在地,即使击打它们也毫无反应;为了进一步验证这种物质的作用,他又在自己及另外几个人身上进行了实验,结果他们服下这种物质后均立即昏迷。醒来后,他感到自己在昏睡中仿佛进入了梦幻王国,于是用古希腊神话中的睡梦之神Morpheus之名将这种新化合物命名为“吗啡”(Morphine)。经实验,吗啡的镇痛能力是鸦片的10倍,而提取出吗啡后的鸦片失去了药物作用。因此,他得出结论,吗啡就是鸦片中的活性成分。
然而,虽然吗啡的发现看上去如此轻而易举,确定它的分子结构却耗费了化学家们约150年的时间。1847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推导出了吗啡的分子式;其后的近90年内,多位化学家通过大量实验,才逐步确认了其中的酚羟基、醇羟基、醚键、芳环骨架等结构;直到1955年,吗啡的绝对构型才最终确定。而其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则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被揭示出来。可见,在缺乏现代化分析仪器的时代,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一项相当费时费力的工作。
讽刺的是,泽尔蒂纳提取吗啡的初衷是为了寻找鸦片的高药效、低成瘾性替代品,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吗啡具有比鸦片更高的成瘾性。随着皮下注射针技术的发明与完善,吗啡作为临床止痛药被广泛使用,尤其常用于战争中士兵负伤疼痛的缓解;而在战争期间被注射吗啡的士兵回到社会后,大多对吗啡出现了严重的成瘾症状[2]。与此同时,吗啡成瘾也开始在普通民众中蔓延开来,吗啡从消除疼痛的神药摇身一变成为了新一代毒品,引发了社会上又一次毒品大流行。
无独有偶,人们在发现吗啡的成瘾性以后,又开始对吗啡的结构进行研究改造,试图制备低成瘾性的吗啡衍生物。1874年,英国化学家莱特(R.Wright)用醋酸酐对吗啡进行乙酰化反应,合成出镇痛效果更佳的半合成化衍生物二乙酰吗啡(图8),命名为“海洛因”[5]。
图8 吗啡经乙酰化反应生成海洛因
就这样,悲剧重演了——海洛因被当做“不会成瘾的吗啡”广泛使用,甚至被用作医治吗啡成瘾的药物。渐渐地,人们发现其成瘾性相比吗啡有过之而无不及,且在人体内吸收更快,但为时已晚。海洛因最终成了“百毒之王”,时至今日,它仍是世界上最泛滥、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
如今,吗啡已受到世界各国的严格管控,而它强大的药效却仍受到人们的青睐,始终在镇痛、麻醉药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吗啡的诸多药效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强大的镇痛作用。它主要通过模拟内源性抗痛物质脑啡肽的作用,与大脑内的μ-阿片受体相结合,激活受体,从而抑制大脑皮质痛觉区,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6,7]。与其他麻醉药品相比,其优越性在于能在不影响意识和感觉的情况下明显减少痛觉,且镇痛范围广泛,几乎适用于任何严重疼痛,药效持续时间也较长。吗啡还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消除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显著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它还具有抑制咳嗽中枢、从而止咳的药效;另外,它对胃肠道平滑肌、括约肌有兴奋作用,因此有止泻和治便秘的效果。
然而,除吗啡优越的药效之外,其毒性也同样不容小觑。吗啡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上,急性中毒症状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或抑郁、口渴等,以及意识障碍、肌肉抽搐、惊厥、昏迷、瞳孔缩小和呼吸抑制[8]。其中,吗啡最大的毒性在于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9],其引起的呼吸衰竭也是大多数吗啡摄入过量者的主要死因。
吗啡有较强的成瘾性,连续使用1-2周即可出现耐受性,长期过量使用吗啡会造成严重依赖。吗啡成瘾者若停用吗啡8小时以上,便会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瞳孔散大、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呕吐、腹泻、肌肉关节疼痛、涕泪交流、冷汗以及精神兴奋性升高(如惊恐、震颤、失眠)等,严重者还会发生虚脱或意识丧失。长期滥用吗啡可导致精神不振、消沉、思维和认知功能减退以及免疫系统衰弱,并可引起精神失常、肝炎等,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2]。
鉴于吗啡强大的成瘾性,虽然它对各种病症引起的疼痛均有缓解作用,但在临床上一般仅用于短期镇痛。目前唯一可长期使用吗啡作为止痛药的病症是重度癌症患者的癌痛,这是由于对晚期癌症患者而言,吗啡的成瘾性与其止痛作用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吗啡还可短期少量应用于心源性哮喘和腹泻的治疗。
吗啡的鉴定方法多种多样。采用简单的化学方法便可以鉴定吗啡的部分结构:吗啡与铁氰化钾及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可鉴定其结构中的酚羟基,这是由于酚羟基有弱还原性,可被铁氰化钾氧化为伪吗啡,再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蓝绿色的亚铁氰化铁(普鲁士蓝);吗啡与甲醛-硫酸试液反应后呈紫色,可鉴别其含酚羟基的异喹啉类结构,这是由于甲醛-硫酸试液与含这类结构的物质反应可生成有醌式结构的有色化合物;吗啡与钼硫酸试液反应先呈紫色,随后变为蓝色,最后变为棕绿色,此反应称为Frohde反应,可鉴定其中的酚羟基和叔胺结构[10]。
定性鉴别吗啡还可采用化学发光分析[11]、等离子质谱[1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1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14]、红外光谱[15]、电化学分析[16]等方法。而红外光谱法在吗啡的鉴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是由于红外光谱分析具有快速简便、重现性好的特点,且试样用量少、不受破坏。更为重要的是,从红外光谱图中可以得到分子结构中官能团的详细信息,从而提高了特征性,有利于对吗啡进行准确鉴定[17]。近年来免疫分析技术的发展,也为吗啡的快速准确检测,尤其是禁毒工作中利用生物材料进行吗啡检测提供了更佳选择[18]。
“是药三分毒”,吗啡在为人类缓解病痛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从消除痛苦的神药到引人堕落的毒品,吗啡的发现与应用史对于当今人们如何开发新药并趋利避害、有效应用,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