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防范与快速反应机制

2022-10-20 04:44张津凡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危机心理健康校园

唐 雁, 李 雪, 张津凡

(沈阳大学 a. 马克思主义学院, b.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心理危机防范是保障大学生生命安全、促进个体发展,维护校园安定团结的重要工作,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各高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危机防范体系,但近年来校园突发事件频发,心理危机防范工作引起高度重视。2018年,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其中明确提出:“重视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严重心理危机个案的发生。”[2]心理危机防范与快速反应适逢大数据时代,可借鉴大数据对海量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在其中发现价值服务于生产与生活的思路,探讨心理危机防范和快速反应机制中,怎样高效运用数据库充分分析、筛选、挖掘学生动态信息,为心理危机防范和快速反应机制提供新视角。

一、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工作的现状和现实困难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但由于阅历和知识不足,其面临学习、生活、人际、就业、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有18.5%的大学生有抑郁倾向,4.2%的大学生有抑郁高风险倾向[3]。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大学生生命安全,发生心理危机事件。如果能对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进行提前预判、主动预防,进而进行有效疏导和干预,可以避免心理问题进一步滋生和持续恶化,降低学生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

1.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工作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各高校形成了有效的心理危机防范干预工作运行模式,有力地维护了学生身心健康和学校和谐稳定。

(1) 建立危机防范的工作机制。自2001年3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不断探索各种危机干预体系,形成了“学校—院系—班级—寝室”四级工作机制,各级工作主体定期进行情况反馈,及时发现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及时进行疏导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2) 建立心理危机防范的工作档案。心理健康档案包括本人基本信息、心理测评情况、后续心理动态、心理咨询及心理危机干预记录等。这些档案不仅能够帮助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也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危机防范和干预的方案措施。各高校通过新生心理健康测评、心理排查等方式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不断跟踪及时进行更新,筛查出重点关注对象进行建库立档。同时,各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采取谈心谈话、一对一咨询等措施, 对这些学生进行关注、追踪,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有效实现了心理危机事件的事前预防、事中帮助和事后干预。

(3) 建立心理危机防范的工作保障。经过多年的实践,各高校已经建立了集咨询服务、教育教学、心理宣传、实践活动、工作队伍等五位一体的工作保障。一方面,加强了心理咨询队伍建设,按照1∶4 000的比例配齐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同时加强了心理咨询室建设,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专题网站、微信平台等多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开展了“525”心理健康日等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工作创造了积极的条件,提供了有效保障。

2.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工作的现实困难

(1) 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隐匿性,增加了危机防范工作的难度。人的心理状态是不断变化的,隐藏的心理问题在一定的环境或是刺激下才可能诱发。近年来,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学生明显的异常行为能够被尽早发现,并及时给予干预,但并不明显的异常行为却很难被发现,更容易导致危机发生。部分大学生在校表现从表面上看非常正常,但事实上他们可能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影响之下,由于不愿意被他人知道而无法及时得到纾解,存在潜在风险。工作体制虽已将辅导员、心理委员纳入了预防的体系,但他们不是专业人员,缺少专业的培训,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并长期关注。

(2) 运用的方式和手段过于传统, 影响心理危机的识别和有效性。 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 事前的防范比事后的处理更为重要, 如果早期对学生行为表现、心理情况进行识别和判断, 就能够及时介入干预, 有效化解危机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 无论是心理健康量表结果的筛查、心理工作档案的更新,还是心理问题的排查等主要都是人工进行处理,信息汇总也比较缓慢, 不能做到随时补充和更新, 无法进行持续性观察与分析, 难以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其后果是心理危机事件难以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化解。

(3) 数据应用不够,心理危机防范指标缺少广泛性和准确性。与大学生相关的数据信息虽然多且零散,看似毫无关联、碎片化,但能够反映学生个人喜好、消费水平、学习生活状态及思想观念等, 是心理危机防范指标的重要参考。 一是校园里的数据,包括一卡通消费数据、健康跑数据、学业数据、家庭经济情况数据、上课出勤情况数据等。二是互联网上的数据,包括QQ、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发布状态、获取信息、社交活动,由此产生了大量密切关联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数据[4]。 实时、准确、丰富的数据为实现心理危机动态防范奠定了基础,如果将这些数据加以整合与利用, 充分发掘数据与心理行为之间的关联性[5],有利于及时发现、识别大学生的潜在心理危机与现实心理危机, 从而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降低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6]。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 各类数据都是零散分布,孤立存在的,呈现孤岛状态, 未能实现有效联通。

二、 心理危机防范领域的大数据理念及优势

1. 结合大数据进行心理危机防范,契合危机的含义

提起危机,人们常想到外在突发事件而忽略当事人内部心理失衡与异常。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认为,心理危机是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迪克·詹姆斯等认为危机是当事人的一种认知或体验,即将某一事件或境遇体验为远远超出自己当下资源及应对机制无法解决的困难[7]。危机发生后常使人处于被击垮、适应不良、人际疏离、效率下降等状态中,严重的甚至产生病态心理或自伤、自杀、伤害他人。处于危机中的个体心理行为变化,使得围绕这一个体的各项数据产生偏离,结合大数据进行心理危机防范,是基于搜集偏离的数据以分析当事人心理行为状况,判断其是否处于心理危机,进而提前对心理危机防范。

大数据时代,一方面通过数据了解大学生当前是否存在心理危机,另一方面也帮助及时筛选出心理危机事件的类型。高校各职能部门汇总学生信息,可结合大数据筛选学生遭遇哪一类的危机事件,如家庭经济困难、恋爱情感与性心理、学业困难、人际交往问题、性格与情绪问题、求职与择业问题、神经症问题等。但是造成心理危机并不是单一的事件,它往往错综复杂且难于把握。心理危机相关因素从个体人格易感因素到社会环境,形成了个人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群,这些风险因素群可通过围绕当事人的生活学习各方面数据来了解。如通过学习成绩了解是否存在学业困难,通过家庭经济状况了解是否存在经济困难,通过校园健康跑里程了解学生是否存在自我管理的困难等。这一范围使得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过程中需要搜集多方信息、分析大量数据,在信息中筛选出成功评估危机与否的信号,及时作出防范及快速反应。

2. 信息化时代促使结合大数据进行心理危机防范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提出:“促进安全保障高效化。加强有关执法部门间的数据流通,在法律许可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对社会治理相关领域数据的归集、发掘及关联分析,强化对妥善应对和处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数据支持,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构建智能防控、综合治理的公共安全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8]。”

大数据分析是指对规模巨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高速、多样、价值、真实五个特征。与传统通过量表测试的方式获取学生信息相比,大数据来源于个体居于生态系统中所产生的真实自然数据,实现的生态化自动识别具有明显优势。大数据时代,以个体生态化的外显行为指标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帮助在心理危机预防阶段识别心理危机,在心理危机快速反应阶段实现重要信息快速筛选、帮助评估、制订干预方案,实现在大数据时代,将虚拟空间与真实生活有效融合,运用大数据获得对个体在生活中或网络上表现的情绪波动、态度转变、危险行为或应激事件的记录,并且进行动态分析达到有效预警的目的。

3. 大数据时代下使心理危机精准防范成为可能

目前,对心理危机精准防范较难。在中国,由心理危机导致自杀是大学生所在年龄群体造成死亡的首要原因。谭琪钰等在2020年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大学生自杀意念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群体自杀意念检出率较高,检出率范围为1.3%~53.4%,合并值为10.7%[9],同时,已有文献指出自杀意念主动求助比例低于7%[10],无形中给心理危机精准防范带来困难。由于心理危机发生前,当事人在较长时间可能表现出生理和精神症状,受症状影响,其行为可能变得惰怠、懒散、无视校园管理规定、自控力变差,学习成绩下滑、降级或其他适应不良的表现。

近年来,各高校在现有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大数据在预防心理危机事件中精准防范的可能性,并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以北方某省会城市的某市属高校1 29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两种对比方式来证明大数据精准防范的可能性:①选取校园健康跑、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三项数据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及总分(使用90项症状清单进行测评)的相关关系进行动态监控;②采用传统的心理危机传统预防模式。

(1) 校园健康跑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为了考察校园健康跑是否可以成为大数据精准预防心理危机的指标之一,选取399名校园健康跑不及格学生,考察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超出筛选标准的百分比情况。

表1 校园健康跑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及总均分的得分情况(N=399)

在校园健康跑不及格的同学中(见表1),因子分大于等于2为筛查阳性的标准,其中,心理健康总均分超过2的比例为21.8%,心理健康问题比例较高的前三个是强迫状态(51.12%)、人际关系敏感(36.09%)、抑郁(25.31%)。与该校连续八年大学新生心理测评筛查阳性比例为7%~14%相比,比例较高。下面考察校园健康跑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的相关关系。

表2 校园健康跑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及总分的相关分析(N=399)

调查对象每日参加校园晨跑,以手机app记录校园跑里程,累计一学年校园健康跑里程数,并根据学校要求判定为合格或不合格。通过在数据库中选择校园健康跑里程数不合格的学生与调查对象入校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试数据,使用SPSSAU在线数据分析软件,对校园健康跑里程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进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见表2)表示校园跑里程与敌对因子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219,p<0.05),即提示校园跑里程少的同学,敌对情绪较高,或敌对情绪较高的同学,校园跑里程数较少。

该结果提示,将校园健康跑列入大数据库,进行心理危机防范具有现实意义,校园健康跑不及格的同学提示其存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的可能性更高,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2) 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考察399名2021级学生的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使用SPSSAU在线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斯皮尔曼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及总分的相关分析(N=399)

通过分析发现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无相关,p>0.05,该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武路广,2021)(郝峰等,2019)不一致,现有的对学业成绩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结果均提示两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对上述情况分析原因是课堂教学改革后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期末考试成绩不再简单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该校为例,期末成绩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在过程性评价中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资料搜索分析等综合能力进行评分,按权重体现在期末考试成绩中,出现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导致分心、记忆力差、缺乏学习动力等,没有显著通过学习成绩体现。

研究中,为了进一步探明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对该校2021年共计122名编入下一年级(降级)学习的学生和随机抽取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和总均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编入下一年级与否在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及总分的差异性检验(N=122)

从表4分析可知,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是否编入下一年级对于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共11项的差异性。从上表可以看出:是否编入下一年级样本对于总均分、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共7项不会表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在上述7项中,是否编入下一年级并没有差异性。另外,是否编入下一年级对于躯体化、抑郁、敌对及其他共4项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是否编入下一年级(降级)对于躯体化(t=2.28,p<0.05),抑郁(t=2.108,p<0.05),敌对(t=2.507,p<0.05),其他(t=2.629,p<0.05)存在差异性。

由此可见, 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出现严重困难时, 如降级,表现出学业状况与心理健康情况的显著相关关系。 在该研究中, 降级与学生的抑郁、敌对、躯体化、其他(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通过对比是否编入下一年级在上述4个因子上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可知, 编入下一年级的学生更抑郁、敌对, 躯体化及睡眠和饮食问题更严重。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经济困难的学生先期经过学校学生资助中心按照相关标准评议认定。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随机取样380名学生,其中85名学生心理健康总均分超出标准,存在心理困扰的比例为22.63%,进一步分析被试在不同因子上的得分情况,结果见表5,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表现上比例较高。

表5 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及总均分的得分情况(N=380)

(4) 以校园健康跑、学业成绩、家庭经济困难作为大数据预警指标的尝试。经过一个学期采取两种不同方式形成重点关注学生信息库,第一种是传统心理量表测试的方式,第二种是运用大数据方式,心理量表测试并且结合校园健康跑、学业成绩、家庭经济情况,分别形成重点关注学生信息库。结果如表6所示。通过筛查,采取传统使用量表方式进行筛查,有效预警率是21.62%,而运用大数据,在量表基础上叠加学生校园健康跑、学业情况、家庭经济情况等大数据进行有效预警率是51.08%。由此可见,大数据的运用将成为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的有效手段。

表6 传统模式和大数据模式的有效预警效果比较(N=3 700)

三、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体系及快速反应机制的构建

1. 重视心理危机防范体系中的前置性工作

(1) 要做好全员、全程、全方位心理危机预防。结合大数据,覆盖全员、全程、全方位进行心理危机预防(如图1)。全员育人指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高校全员育人应提倡形成以教师、教辅人员、宿舍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后勤维修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等在内的全校教职工,共同提升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增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为学生营造关怀、温暖的心理氛围。要全方位搜集数据信息,在各部门设立大数据信息员,定期将本部门涉及的学生数据汇总,形成相应数据库。在家庭层面,建立家校合作、以“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微课堂的方式,向家长输出学生心理危机防范的常识,呼吁家长改变溺爱或控制的养育态度,鼓励家长以民主、关爱的姿态助力孩子成长,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同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心理情况,由辅导员形成相应记录,汇总为数据。全程育人指学生自进校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将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知识宣传、心理健康选修课等贯穿于学生大一到大四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预防贯穿始终。全方位育人指充分利用各种活动载体,如“525”心理健康日。对学习困难、经济困难、人际困难等学生的团体辅导活动,借助心理社团、朋辈心理辅导等学生组织等,将心理危机预防教育寓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心理教育,又注重梳理学生相关信息,将在课程或活动中学生的信息数据录入到专门数据库。

图1 心理危机防范体系示意图

(2) 心理危机预防要突出重点、形成体系。心理危机预防在目前工作中依托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两者融合度较大。通过大数据梳理心理危机预防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明确心理危机预防的主要内容、目标,确保心理危机预防的重点更明确突出。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心理危机预防选修课,在开课顺序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先于心理危机预防,为心理危机预防课程铺垫。心理危机预防选修课应着眼于大学生自身提高心理危机应对的能力,其工作实质是进一步从整体上促进学生将心理健康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鼓励学生识别危机,在陷入心理困境中主动使用心理调适技能,摆脱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病耻感,通过心理危机预防减少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被动、伪装、隐瞒的心态,以科学、开放的心态为自己主动寻求心理援助。

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危机预防运用数据分析,关注异常数据,判定学生心理疾病和问题,但在预防层面只做这些还不够,对疾病和问题的另一方面,人类积极心理品质也需适时给予重视。可通过开展生命教育促进积极品质的培养,围绕生命来源、生命存有、生命升华、生命消亡四个方面进行。在生命来源层面,理解一个生命的降生来之不易,增强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和感悟,重视生命、珍惜生命。对生命存有状态认识到人生高光和低谷,成功和失败并存是人生的常态,树立良好价值观、坚守人生信念,以积极心态正视人生起伏。对生命升华部分,充分挖掘潜能,重视感恩、乐观、自我实现、生存理由、正念等保护性因素与心理危机预防之间的关系。对待生命消亡,人的生命是一种物质运行现象,生死存亡是它的最基本内容,应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健康,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 构建立体多维的心理危机快速反应机制

(1) 学校重视心理危机防范,加强学生信息大数据库建设。学校党委重视规范心理危机快速反应的流程,根据心理危机事件性质,清晰划分处置流程,形成自下而上“舍-班-院-校”心理危机预防机制、自上而下心理危机指挥处置的立体式快速反应机制。在多维角度,积极调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医院、保卫处、宣传部、教务处、学院等众多职能部门及时有效发挥应急处置职能。“学校-家庭-医院”联合发挥资源优势,为处于有严重心理问题、患有精神疾病、存在自杀或伤害他人风险、正在实施自杀或伤害他人等心理危机中的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处置快速反应。

组建学生信息大数据库,加强制度管理。对流程中各职能部门相应人员承担的数据收集、上报的责任,使用数据的权力,对学生信息恰当应用、不因数据使用不当造成学生二次伤害而应履行的义务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心理危机防范和快速反应人员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迅速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预测心理问题的敏感指标所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使辅导员在谈心谈话工作中了解重点掌握的学生信息等;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掌握学生信息大数据库协同学生心理档案、心理危机预警的知识和技术;使相关人员掌握学生信息大数据在心理危机防范和心理危机快速反应中涉及的保密等伦理与法律议题。学校也应重视,为此项工作提供经费、场地、人员支持。

(2) 在心理危机快速反应中发挥大数据优势。借助信息技术的大数据凸显快速反应的优势。通过整合不同职能部门,包括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大学生资助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学生数据,构建学生心理危机防范预警数据库。在学生信息大数据库中,有学生基本信息、家庭信息、学业信息、在校行为信息、心理压力信息。在心理危机快速反应中,从数据库中立刻调取所需的关于学生行为表现、人际关系、学习成绩、课堂出勤、图书馆借阅信息、校园健康跑里程,以及发布在微博、朋友圈的内容、留言、互粉等,或因经济、学业、就业、人际关系、性格内向等方面造成心理压力情况。大数据帮助人们在海量信息中准确捕捉关键信息,并完成快速筛选,以防在心理危机快速处理中受限于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或工作事务多、精力不足、学生伪装而漏掉关键信息。

融合各职能部门数据信息,在心理危机快速反应中调取围绕学生全方位立体式的数据。通过调取数据信息,使大数据技术参与心理危机快速反应的各个环节:搜集信息—明确问题(刻画学生心理面貌)—评估—确定方案—实施干预。通过大数据技术介入,迅速有效完成心理信息数据采集,判断学生的心理危机与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就业困难、人际困难、适应困难等存在的关联,对心理危机准确评估提供全方位信息,有利于在评估后精准有效实施接下来的危机干预措施。

在心理危机快速反应中产生的新数据应及时被更新到数据库中,利于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后的预后观察、追踪、监控、反馈等工作。随着信息数据库内容动态更新,及时回顾总结,填补数据空白和漏洞,使大数据技术进一步为心理危机防范和快速反应处置查缺补漏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四、 结 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为高校心理危机防范及快速反应机制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应建立学生信息大数据库、应用大数据动态监测学生心理状况并进行有效分析,有效预防、及时识别、干预,有效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

猜你喜欢
危机心理健康校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危机”中的自信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