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雅婷
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3
血常规指的是通过对血液检验对象血液中血细胞形态、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分析,判断实际状况,掌握血液具体状况,从而诊断并分析疾病,该方法为临床常用检查方法。采用血常规检查方法可对部分疾病进行诊断,同时也是辅助医生诊断的主要方法,以血常规检查结果为依据能够初步了解患者身体状况。血常规临床检验过程中,检验结果往往存在一定误差。据有关资料显示,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血液静置时间、患者情绪、采血方法、环境变化、采血位置等[1]。为减小血常规检验结果的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尽量将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排除,确保血液采集、检验的规范性。尽量避免误差的发生,提高血常规检验准确性,以便后期实施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工作。因而,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详情如下。
随机抽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前来本院进行常规体检的80例体检者,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82岁,平均(45.32±6.35)岁;文化水平:小学15例,初中17例,高中19例,大专及大专以上29例。
纳入标准:体检资料齐全、完整;沟通、理解、表达能力均正常;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排除标准:具有先天性心脏病及精神疾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意识模糊;合并器官功能不全,包括心、肾、肝等;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恶性肿瘤;存在黄疸者;存在溶血功能异常;具有传染疾病史;存在免疫系统疾病或者遗传疾病。
所有受检人员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外周静脉血,取2mL血液标本,通过EDTA K2抗凝管实施处理,混匀后放置10min、30min、1h和2h,于不同时间点实施血常规检测,每个时间点实施3次检测,选取平均值。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实施检测,合理调整检查湿度及温度,检查过程中,确保仪器正常运转。
对比不同静置时间下血常规指标及白细胞计数分类指标。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接受χ2检验;P用于两组比较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血常规标本静置30min以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红细胞计数方面均未见显著改变(P>0.05);但是随着静置时间的增加,血小板计数越来越高,且与静置10min、30min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静置1h与静置2h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不同静置时间下血常规指标对比()
表1 不同静置时间下血常规指标对比()
淋巴细胞比值方面,静置10min、30min、1 h 及2 h 均未见明显差异(P >0.05);静置30min时,中性粒细胞水平最高,随着静置时间的增加,中性粒细胞水平逐渐降低,静置10min、30min与静置1h及2h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不同静置时间下白细胞计数分类指标比较()
表2 不同静置时间下白细胞计数分类指标比较()
血常规是当前临床常见的一种检验项目,该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断及日常体检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血常规标本检验,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以便更好判断疾病,从而为患者制定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法,加快其康复速度。但是,血常规检验期间,极易因为诸多因素的作用,对血常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比如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血液标本采集不合理、未合理保存标本等,以上内容均可能影响检验结果。而血液标本混匀静置时间属于隐匿因素,因为血液与机体分离后,血浆中的成分会受到破坏或者分解,所以血液标本混匀静置时间与检验结果存在紧密联系[2]。尽管血常规标本试管中放置了抗凝剂,但是在血液离开机体后,导致有些血液发生凝聚。标本放置时间的增加,则会导致凝聚的血小板慢慢分解。所以,标本放置时间直接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因此应加强对标本放置时间的重视。要想血常规检验准确性提高,需要严格控制血液标本质量,加强对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控制的重视。与此同时,严格控制血液检测的每个阶段,尽可能避免外界因素影响检验结果,同时合理控制检验结果的误差。当前,血常规检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利用血常规检验方法能够及时了解患者血细胞各个指标,从而更好地诊治疾病。在医学技术日益提高的背景下,血常规检验效果及检验质量越来越高。针对当前有些疾病,血常规可以作为主要指标,以便判断疾病状况。与此同时,利用血常规检验方法,能够对患者红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等诸多指标全面了解,以便准确判断疾病。血细胞分析仪是血常规检验常用的一种设备,利用该设备能够显示血细胞各指标,具有较高的检测率,根据血常规检验结果能够对患者病情全面了解,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利用检验设备开展检验过程中,需要对精密度高、检测速度快的仪器进行选择,以此减少检测时间,促进检测效果和检测质量的提高。血常规检验过程中,检测试剂、温度、标本保存时间、检测技术等均影响着检验结果。与此同时,采集血液标本在血常规检验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抗凝处理血液标本且混匀静置后实施检测。
血常规检测期间,应及时检验混匀标本,但是混匀过程中,血液标本会发生气泡,如果气泡数量较多,且在该时间实施检验,则会降低血量,最终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检验值要比靶值低。针对静置一段的血液标本,气泡慢慢上浮,与此同时,在达到稳定阶段后实施检验,可以提高检验准确性。但是,如果没有合理控制静置时间,同样会影响检验结果[3]。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及白细胞会产生呼吸作用,进而加快细胞增殖速度,最终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需要有效控制混匀静置时间。
本次研究中,血常规标本静置30min以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红细胞计数方面均未见显著改变(P>0.05);但是随着静置时间的增加,血小板计数越来越高,且与静置10min、30min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静置1h与静置2h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原因如下[4]:血小板计数水平提高,主要是因为静脉血与机体分离后,放置在抗凝管中,因为温度等影响,使得血小板形态发生改变,血小板外膜产生微小管游离端,在其逐渐向外延伸后,则会产生丝状伪足,进而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体。因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以单个血细胞引起的电阻脉冲大小为依据,将血细胞数量显示出来,电阻脉冲值同样可以将血细胞体积显示出来,进而计算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方面,静置10min、30min、1h及2h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静置30min时,中性粒细胞水平最高,随着静置时间的增加,中性粒细胞水平逐渐降低,静置10min、30min与静置1h及2h对比,差异显著(P<0.05)。原因如下:抗凝管中抗凝剂的组成以盐属羧螯合剂为主,其能够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进而产生相对平稳的整合物,利用该物质实施抗凝,与此同时,抗凝剂经过30min左右的时间作用,离子浓度逐渐平衡,使得白细胞水平慢慢恢复正常[5-6]。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混匀静置时间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血常规检验结果,所以应加强对混匀静置时间的重视,尽可能避免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促进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提高。
血常规为临床血液检查中常见且基本的一种。血液分为液体与有形细胞两种形态,而血常规检查方法主要检查的是血液中的细胞。血液细胞主要由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组成,血常规检查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观察细胞数量改变状况和形态分布等,进一步判断病情变化,该方法是许多疾病诊治的基础。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可以对患者是否继续采取抗病毒治疗、是否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细菌感染等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判断。但是,常规监测过程中,由于检测时间、采血位置和检测环境等外界因素作用,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造成了影响,对于病情的判断造成了一定阻碍。因此,临床血常规检测时,应加强对各个方面控制的关注,包括检测仪器、操作方法和检测环境等,其影响着疾病的诊断[7]。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PLT方面,静置1h及2h与静置10min和30min存在明显差异。根据结果分析,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检测结果。原因分析如下[8]:由于分离静脉血后,局部接触抗凝试管壁,因外界因素的作用,包括环境、温度等,血小板自身形态变化明显,血小板外膜伴有微小管的产生,慢慢向外延伸,由于诸多因素的作用最终形成PLT聚集体。细胞数量的反映以电解质溶液单个细胞经多个小孔产生的电阻脉冲,因此随着标本静置时间的增加,PLT聚集状况并不能通常计数反映出来,进而影响了检测结果。除此之外,因均匀后气泡数量产生不同,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变异计数。经过研究发现,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血液标本检测结果,放置时间增加,因外界因素的作用,影响了血液标本的质量和采集,包括温度、溶血等。因此,血常规检验过程中,检测人员除需要根据有关规定对采血规范,同时也要时刻关注标本混匀后静置时间。临床检测过程中,血常规检查是三大常规检验中的一种,通过检测结果综合评估血液有关参数和身体状况,同时可以准确判断是否合并全身系统疾病,或者血液系统疾病。因此,血常规检查结果与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和治疗方法的制定存在紧密联系[9]。近几年,临床检验技术越来越高,加之医疗检测设备应用范围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误诊率、漏诊率,但血常规检验依然存在一定不足。经过本次研究发现,检测样本均匀混合后,静置10~30min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要想获得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为疾病的诊治提供针对性数据参考,则需要在采集血液后,静置一定时间后实施检测,但需要控制静置时间,防止外界环境等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从而确保良好的检测结果。
随着先进检测仪器的推广,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逐渐被应用于血常规检验当中,该方法能够减少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检测结果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检验、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等,临床上对诸多影响因素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临床上,针对部分相对显著的因素,采用针对性方法尽可能控制外界因素。但是,部分较为隐匿的因素不易发现,例如:采集血液期间,采用抗凝剂。全自动检测仪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是,抗凝剂混合血液标本后,不同静置时间也会影响检验结果。进行血常规检测前,血液标本的采集特别重要,在含有抗凝剂的试管中放置采集的血液,在两者均匀混合后马上送至检查。但是混合期间,因为抗凝剂等作用,血液标本中气泡含量较多,导致血量发生改变。静置大约20s后,气泡慢慢上浮,经过适当时间的静止,血液标本相对平稳。但是,若静置时间过长,很可能导致血细胞沉降现象,降低检测结果。本次研究发现,静置30min为中性粒细胞的峰值,之后随着静置时间的增加,该水平明显降低,通过对比静置10min及30min与静置1h和2h发现,两个时间段的中性粒细胞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原因如下:因试管中的抗凝剂结合了静脉血液,在此过程中,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血小板自身结构发生了改变,外膜形态和结构也随之变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降低了血小板计数水平,特别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这一现象越发显著。中性粒细胞比值下降直接影响细胞生存时间,中性粒细胞死亡率与血液标本静置时间呈正相关,抗凝剂试管的应用,其中抗凝剂可以有效结合血液中的钙离子,从而产生能够保持形态平稳的螯合物,避免血液形态发生改变,由于抗凝剂的强行结合,经过一定时间后,血液中的白细胞为了适应当前环境,自身水平越来越高,同时血小板丝状伪足聚合体的出现,改变了WBC水平,进而提高了白细胞水平[10]。
据有关资料显示[11],血常规检查期间,采集方法、患者药物应用状况、采血操作规范、情绪状态、抗凝剂放入比例、检测仪器、患者情绪状态等均影响着血常规检测结果。因此,要想确保良好的检测结果,则需要严格控制检查中的任意环节,进一步探讨对标本检查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针对同一批实施血常规的标准品研究发现,静置时间不同,检测检测结果不同。静置0s后发现,技术参数偏低。但是系数变化较为明显。静置大约10~20s发现,RBC检测结果更加接近靶值,且变异系数变化较小。检测30~40s的样本发现,Hb和TBC水平慢慢提高,但是与靶值差异明显。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若静置时间较短,抗凝试剂管中的起泡较多,空间小,并不能满足足够的血量标本,进而降低了检测结果,且与靶值差异明显。同时,空气占据体积存在差异,检测结果在变异系数、重复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静置适当时间后,不仅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检测结果,而且变异系数波动较小。因此,通常在静置10~20min后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测期间,血常规标本静置时间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检测结果,长时间静置使得检测结果发生误差,所以需要对检测时间严格控制,以此促进检测准确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