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龙 徐洪海 程君 郜玉峰
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安徽合肥 23002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安徽合肥 230022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HBV 感染者有5%~10%可发展为慢性HBV 感染,是肝硬化和肝癌发展进程中的高风险因素[1-3]。同时,HBV 感染是一种由遗传、宿主免疫和环境共同作用下所致的复杂性疾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基因位于人体染色体7p21 上,编码成184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4]。IL-6 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是机体免疫的重要的细胞因子,是对机体炎症、免疫反应和造血功能具有特性的介质。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决定个体对不同疾病易感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5-6]。IL-6 基因转录受到启动子多态性位点的影响,IL-6-572C/G 就是位于启动子区域4 个位点之一[7],其分为CC、CG、GG 基因型。研究发现,在CC 基因型HBV 感染发生率较高,约为59%,CG 基因型为35%,GG 基因型为6%[8],但医学界对此研究结果尚存争议。本研究选取东亚人群中IL-6-572 基因多态性与HBV 感染关系的研究进行meta 分析,为HBV 感染预测与防治提供参考。
以“乙型肝炎病毒”“IL-6-572C/G(rs1800796C>G)”“基因多态性”为中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以“HBV”“IL-6-572C/G(rs1800796)”“SNP”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所有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间范围均为建库至2021 年10 月。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东亚人群(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病例组为HBV 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或乙肝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对照组为自愈型感染者或健康人;②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③提供具体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计数。排除标准:①会议论文、综述;②数据有偏差和分析错误;③重复发表,不同数据库检索到的同一文献。
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并采用统一标准进行数据采集,并且交叉进行核对。如遇分歧,则核查原文,综合分析并相互探讨来决定。数据均进行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若P>0.05,则符合要求;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9]对研究对象的选择、组间可比性及暴露因素3 个方面共8 个条目进行评分,满分为9 分,0~4 分为低质量研究,5~9 分为高质量研究。
采用Stata 12.0 软件分别对等位基因模型(G vs C)、显性模型(GG+GC vs CC)、隐性模型(GG vs CC+GC)、杂合子模型(GC vs CC)和纯合子模型(GG vs CC)进行异质性检验。通过Q 检验和I2值大小来评价各研究间异质性大小,如P<0.1,I2≥50%,表明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式,反之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式[9]。统计合并效应量比值(odds ratio,OR)、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和合并效应的检验P 值。采用Egger’s 定量检测和Begg’s漏斗图来检测发表偏倚。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共纳入10 篇文献[8,10-18],共涉及11 项病例对照研究,包含病例组3 532 例,对照组4 020 例。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1。所收录的数据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纳入文献特征及NOS 评分见表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表1 纳入文献特征
2.2.1 异质性检验及各模式发病风险分析 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G vs C(I2=19.5%,P=0.258)、GG+GC vs CC(I2=24.2%,P=0.213)、GG vs CC+GC(I2=0%,P=0.800)、GC vs CC(I2=17.7%,P=0.275)、GG vs CC(I2=0%,P=0.669)异质性均较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携带G 等位基因和GG+GC、GG、GC 基因型是东亚人群HBV 感染的保护因素[G vs C(OR=0.80,95%CI:0.74~0.87,P<0.001);GG+GC vs CC(OR=0.77,95%CI:0.70~0.85,P<0.001);GG vs CG+CC(OR=0.72,95%CI:0.59~0.87,P=0.001);GC vs CC(OR=0.79,95%CI:0.72~0.87,P<0.001);GG vs CC(OR=0.66,95%CI:0.54~0.80,P<0.001)]。见图2~6。
图2 IL-6-572 基因多态性(G vs C)与HBV 感染易感性关系的森林图
图3 IL-6-572 基因多态性(GG+GC vs CC)与HBV感染易感性关系的森林图
2.2.2 发表偏倚 5 种基因模型均显示无发表偏倚,见表2。以G vs C 为例,Begg’s 漏斗图及Egger’s 线性回归图见图7~8。
图7 IL-6-572 基因多态性(G vs C)与HBV 感染易感性关系Begg’s 漏斗图
表2 发表偏倚分析
图4 IL-6-572 基因多态性(GG vs CG+CC)与HBV感染易感性关系的森林图
图5 IL-6-572 基因多态性(GC vs CC)与HBV 感染易感性关系的森林图
图6 IL-6-572 基因多态性(GG vs CC)与HBV 感染易感性关系的森林图
HBV 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病毒源,其感染后的转归与多种基因的调控相关,该领域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19-24]。IL-6 是HBV 感染患者主要升高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之一,参与肝脏的免疫损伤和炎症活动。Zhang等[13]发现,在健康人群和HBV 感染者两组比较中,携带此位点GG 基因型个体血清中IL-6 含量低于CC 基因型个体。
图8 IL-6-572 基因多态性(G vs C)与HBV 感染易感性关系Egger’s 线性回归图
2019 年Wang等[25]发现,IL-6-572 的G 等位基因可能是HBV 感染的保护因素,但是引用文献较少,且混杂了欧罗巴人种。本研究发现,在不同分析模式下,携带G 等位基因的人群对HBV 感染易感性显著降低。但本研究仍存有以下不足:①未分析基因与基因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仅研究基因多态性与HBV 感染相关的联系;②纳入本研究的文献数量有限,有待进行更大样本量的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等位基因、杂合子、纯合子、显性和隐性模型分析得出在东亚人群中IL-6-572C/G 基因多态性与HBV 感染易感性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