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晖
(南京市江宁医院甲乳外科,江苏 南京 211100)
乳腺并非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性器官,虽然原位乳腺癌致命风险低,但是在乳腺癌的影响下,乳腺细胞功能难以发挥,也会导致各细胞间隙增加,致使细胞发生脱落现象,若癌细胞脱落进入血液中,则会被输送至全身,进而造成肿瘤转移,危及患者生命。乳腺良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然而女性的乳房还有着哺乳、美观等生理功能,因此手术治疗期间不仅要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还要尽可能地降低手术瘢痕出现,缩小瘢痕,满足患者自身对乳房形态美的需求。传统放射状切口以肿块为中心,切口呈现出放射状特征,能够有效对肿瘤进行切除,且对乳管的损伤较小,但切口隐蔽性差,影响美观度,且对机体创伤高,伤口愈合缓慢[1];乳晕外缘弧形切口术通过在患者乳晕的边缘作弧形手术切口,在明确肿瘤病灶位置情况下,牵引病灶,使之接近乳头方向,再将其切除,不仅使手术视野范围得到保证,促进手术顺利进行,而且还提高了乳房美观度[2]。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经乳晕外缘弧形切口术治疗后,其氧化应激指标及瘢痕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将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0~68岁,平均(45.28±5.05)岁;肿瘤直径0.6~3.3 cm,平均(1.49±0.34) cm;病灶位置:左侧16例,右侧14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0~67岁,平均(45.30±5.12)岁;肿瘤直径0.7~3.2 cm,平均(1.50±0.28) cm;病灶部位:左、右侧均为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3]中良性乳腺癌诊断标准者;TNM分期[4]:Ⅰ ~ Ⅱ期者;单发病灶者;影像学检查可见肿块为圆形或者椭圆形,且表面光滑、边界清晰者等。排除标准:乳腺恶性肿瘤者;瘢痕体质者;乳房皮肤橘皮样、酒窝状改变者;患侧既往存在乳房手术史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晓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手术方法术前相关准备工作:指导患者完成乳腺彩超检查,根据扫描结果,明确肿瘤位置、大小,观察是否存在钙化灶,评估血流信号分布状态,掌握病灶边缘界限;同时对淋巴结肿大情况进行探查,在综合评估患者具体情况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手术切口。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可选择局部注射浸润麻醉(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气管插管复合静脉全身麻醉。术中操作步骤:对照组患者行放射状切口,取仰卧位,固定患侧手臂,并确保平伸,角度以90°为宜;将乳腺、腋窝显露于视野中,根据肿瘤位置,以乳头作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口,长度控制在3 cm左右,随后对腺体表面大乳腺导管情况进行观察,沿其走向进行切除病灶,完成手术操作后将手术切口缝合,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观察组患者行乳晕缘小切口,沿患侧乳晕边缘作切口,长度为2.0~3.5 cm,逐层切开剥离,将皮下组织分离,利用切口视野,对病灶情况进行观察。针对病灶、切口相距较远的情况,可采取手动推移方式,确保病灶位于切口下方;熟练使用拉钩,确保病灶充分显露于视野中。将病灶周围正常组织分离,再切除病灶,剩余操作步骤与对照组相同。所有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3个月。
1.3观察指标①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操作期间出血总量、操作所需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等。②术前、术后1 d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约5 mL,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取血清,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医疗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S-280)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E2(PGE2)、皮质醇(COR)水平。③以温哥华瘢痕量表(VSS)[5]对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瘢痕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瘢痕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4个部分,其中瘢痕色泽:颜色与身体正常部位皮肤近似为0分;色泽较浅为1分,混合色泽为2分,色泽较深为3分;厚度:正常为0分,0<厚度<1 mm为1分,1 mm ≤厚度≤ 2 mm为2分,2 mm<厚度≤ 4 mm为3分,>4 mm为4分;血管分布:瘢痕肤色与身体正常部位近似为 0 分;肤色偏粉红为1分,皮肤偏红为2分,肤色呈紫色为3分;柔软度 :跟正常皮肤感觉一样为0分,柔软的(在最少阻力下皮肤能变形的)为 1分,柔顺的(在压力下能变形的)为 2分,硬的(按压后形状没有改变,块状移动,存在阻力)为3分,弯曲(绳状组织形态,瘢痕退缩)为4分,挛缩(瘢痕短缩具有永久性特征,致使局部组织功效尽失、扭曲)为5分。评分越低,说明瘢痕越轻,美观度越高。④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局部血肿、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资料,计量资料经K-S法验证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和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操作所需切口长度均显著缩短,且手术操作期间出血总量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操作时间(min) 手术操作期间出血总量(mL)操作所需切口长度(cm) 切口愈合时间(d)对照组 30 52.15±7.08 32.05±5.16 3.51±0.18 9.17±1.48观察组 30 44.37±6.31 25.17±4.40 2.80±0.25 6.52±1.29 t值 4.493 5.557 12.624 7.393 P值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比较与术前比较,术后1 d两组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血清NE、PGE2、COR)水平均显著上升,而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s)
注:与术前比,*P<0.05。PGE2:前列腺素E2;NE:去甲肾上腺素;COR:皮质醇。
组别 例数 NE(pg/mL) PGE2(pg/mL) COR(ng/mL)术前 术后1 d 术前 术后1 d 术前 术后1 d对照组 30 210.15±36.31 331.29±16.55* 260.02±41.38 338.10±25.48* 198.82±14.79* 282.38±12.04*观察组 30 209.83±36.27 319.74±16.73* 259.85±41.47 309.34±25.63* 199.22±14.83* 260.36±12.16*t值 0.034 2.688 0.016 4.359 0.105 7.04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患者VSS评分比较与术后1个月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SS的各项(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术后1、3个月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SS评分比较( ±s , 分)
表3 两组患者VSS评分比较( ±s , 分)
注:与术后1个月比,#P<0.05。VSS:温哥华瘢痕量表。
组别 例数 色泽 厚度 血管分布 柔软度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对照组 30 2.48±0.28 1.83±0.28# 2.75±0.22 2.31±0.15# 2.21±0.14 1.72±0.24# 3.35±0.11 2.63±0.16#观察组 30 2.03±0.24 1.52±0.34# 2.37±0.23 1.97±0.26# 1.95±0.13 1.43±0.17# 3.02±0.10 2.21±0.15#t值 6.683 3.855 6.539 6.204 7.454 5.401 12.158 10.48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有所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中青年女性为乳腺肿瘤的主要患病人群,从肿瘤性质来看,以良性居多,然而若未加留意,使得肿瘤恣意生长,则容易发展为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药物、手术均属于乳腺良性肿瘤的干预形式,前者对抑制肿瘤生长作用确切,但是难以达到根治效果,后者能够将病灶彻底清除,在临床应用效果更为显著[6]。放射性切口应用广泛,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同时在手术视野暴露充分、完整切除肿瘤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并且还可达到彻底止血目的,但会在患者皮肤上留下瘢痕,严重时甚至导致女性两端乳房不对称性,制约术后乳房恢复的美观,影响患者生活质量[7]。
乳晕外缘弧形切口主要通过乳晕缘和乳房皮肤之间交界位置进行切口处理,乳晕部位节点状皮脂腺与色素沉着便于手术疤痕隐蔽,乳晕区域皮肤存在较强弹性与伸展性,便于手术顺利进行[8]。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操作所需切口长度均显著缩短,手术操作期间出血总量显著减少,VSS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提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经乳晕外缘弧形切口术治疗后,可促进临床指标的改善,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瘢痕愈合,且安全性较好。环乳晕切口位置在乳晕边缘、皮肤交界位置,因乳晕皮肤存在一定色素沉着,所以切口瘢痕能够被有效遮盖;不仅如此,乳晕部位皮肤薄、血液供应充足,加之弹性、韧性等均相对良好,所以术后瘢痕不会太大,并且平整度、柔软度等均能得到保证,进而最大程度上提高乳房美观性,而且基本不会影响乳头 - 乳晕复合体感觉[9-10]。
本研究中,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应激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经乳晕外缘弧形切口术治疗后,可有效缓解机体氧化应激损伤,促进病情恢复。究其原因,在手术创伤影响下,机体将会处于应激状态下,致使血清NE、PGE2、COR含量升高,使得血管不断扩张,从而易导致瘢痕的出现,同时应激加剧也不利于术后切口恢复[11]。乳晕外缘弧形切口术切口总长度较小,出血量较少,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小,所以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较小,利于后期乳晕区/乳头感觉恢复;乳晕外缘弧形切口术能够有效保留机体神经组织,并且还可发挥清除肿瘤的作用;同时,采用经乳晕外缘弧形切口还可降低乳晕区、乳头损伤,能够避免患者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因此术中所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较轻微[12-13]。
综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经乳晕外缘弧形切口术治疗后,可减轻对机体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促进临床指标的改善,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瘢痕愈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