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风景下自然生长的空间
——“伞之丘”生活方式集合店

2022-10-20 03:51朱培栋奚燕纹
建筑技艺 2022年8期
关键词:生长结构空间

朱培栋 奚燕纹

“伞之丘”建设于非典型的城郊环境中,既与长沙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相邻,又被开发建造中的高密度社区、城市主干道所包围,场地周边普遍呈现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工与自然碎片化交织的场景。面对这一缺乏场地特质且矛盾鲜明的用地条件时,设计意图探讨“人工与自然”这一永恒的命题。

在过往的实践中,我们持续地探寻人工与自然的共生方式,从使建筑融入环境,到建筑抽象地回应自然,再到将自然引入建筑,但采取这些策略的前提往往是场地原本就具备足够有吸引力的自然风景和生态环境。在原生环境无法构成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时,那些能够提供某种独特的、与自然共处体验的人造空间,或许同样能够唤起人对于自然的思考和向往。因此,在城市场地中构筑与自然对话的深层基础,并激发日常的城郊风景,成为设计的突破口。

1 空间的自明

自明性(Self-evidence)代表事物具备强烈的自我说明能力,而场所的自明性,是一种可以直接向观者解释“身在何处”的途径。简单地说,借助这种依靠直觉的认识和判断构成对话的空间介质,可以传递出一种人、建筑与自然一体化的自然观。

基于自然环境下普遍存在的分形几何,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筑原型——以建造过程中的最小结构单元作为具备某种“自相似性”的基本空间单元,并在场地、功能和流线的干预下不断地生长和集聚,从而生成建筑形体,这种从单元演化为整体的过程,如同生物的自然生长。明晰的结构单元可视作基本的空间细胞单元,由结构形式衍生出的空间限定了这一内在逻辑所主导的建构秩序,即对应的生长规律,在人的多元使用需求以及植物种植需求的叠加下,赋予建筑生物般持续“生长”的可能性。

在此,设计希望通过显性的建筑形式和真实的结构展现,还原基本空间单元的某种“自明性”,并借助建筑空间的组织生长、多元功能的复合植入、景观绿植的叠加渗透,来实现日常城市风景下人工重构的非日常体验。

2 结构的原型

结构直接关联建筑的生成逻辑和建造法则,因此将其作为设计的最小单元。多数情况下,结构渗透和服从于建筑的整体组织,但在某些场合中,也可以对建筑或空间进行独立的阐释,甚至形成最终的空间结果,而不仅仅是建造的路径或方法。在具备空间自明性的结构体系中,伞形结构极具典型性:一方面,伞形是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的生物特质——小到各种伞状菌类,大到龙血树等树木;另一方面,其清晰简明的“伞柄-伞盖”结构支撑体系和大范围的空间覆盖所形成的领域感,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适用性的空间原型。

1 立面伞状单元

在确定结构原型后,设计以3m为基本模数,形成6m×6m、6m×12m、9m×18m三种伞盖尺寸的结构单元。根据容量需求,45个伞形结构在满足抗震要求的前提下,将伞盖边距统一为2m,再于同一数列模数中组合,形成均质的可“生长”平面。对于多层建筑的楼板置入问题,依据一定的规律错层组织伞面,通过局部的异化打破均质状态,重复而又充满变化的空间秩序也与自然的随机性相呼应,产生自由多变的空间体验。立面、屋顶的覆土及植栽使建筑外观呈现出强烈的辨识度以及清晰的二元状态——人工的“大地色系伞阵”与自然的“绿植山丘”融为一体。

2 鸟瞰

3 空间的同构

生活方式集合店的概念使建筑的功能趋向混合,在自组织的结构支撑下,设计消解了室内几乎全部的墙体,伞柱间的平面形成了一种高度自由的、流动式的空间重组——功能跟随空间体验而转换,产生了一种可无限探索、延绵生长的空间感知。在“自由”生长的伞盖群下,多种业态同样自由、错落地分布其中,每种业态围绕一组伞盖空间展开,共同形成了有内容的细胞单元。

3 一层平面图

4 剖面图

在场所氛围的营造方面,建筑室内外的材料被整合为一体,大地色系的水磨石地面,配合同色系的铜质屏风、木制家具和书柜,建筑、结构的边界与室内的界面自然地复合。绿植作为生命单元的要素,同样被大量运用于室内。高透射率的超白玻璃幕墙在视觉上引入室外绿植,在高反射率的镜面不锈钢对室内外植物景观的映衬下,建筑内外在视觉上形成了强烈的连续性,真实的绿植和映像的绿植渗透叠加,一种雨林般非日常的自然体验由此而生。

4 建造的互释

建造的控制首先从内部开始,结构规范、机电和消防的管线点位,都会不可避免地干扰室内伞形空间的纯粹性。一方面,作为必要的抗震措施,伞形单元之间的联系梁或联系板弱化了空间单元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强弱电管线与桥架、空调风管、消防管网与喷淋点位等必要的机电系统也亟待完整的组织策略,避免对视觉完整性的破坏。因此,设计首先允许同一高度的、等距分离的伞盖在必要处以薄板进行规范所要求的最小连接,利用这一连接部位作为室内净高最高处的优势,统筹组织、转换和隐藏室内全部设备管线,并通过镜面不锈钢吊顶进行装饰,从而实现建筑空间、结构逻辑、设备体系的一体化整合,保证室内空间的纯粹性和结构单体内界面的完整性。室内外不同高度的伞面错落或叠合,自然光透过通高缝隙和穿插于不同标高伞盖间的玻璃屋面,在室内营造出类似于半室外灰空间的特殊光影体验。

建筑的外表皮控制需要更为繁复的验证和尝试,通常使用“M-3”的工作流程来完成这一阶段的营造——mapping、modelling和mock-up。首先是通过软件模拟表皮质感和构造的mapping阶段,经过多材质选择模拟和快速渲染形成若干可行方案。其次进入大比例模型制作的modelling阶段,通过实体模型或3D打印等方式,确定少数更优的立面单元选型。最后进入1:1实物打样的mock-up阶段,以现场实景的营造来选择最终的立面效果。具体来说,在立面营造上,我们关注的是伞形单元的肌理、颜色和构造,以及与玻璃幕墙交接节点的处理。在处理竖向变截面的伞形单元表皮时,设计首先确立了横向切片的立面装饰陶板的构建原则,并延展出陶板单元的细密水平纹理这一研究方向。为了平衡GRC板纹理的视觉细腻度和建造工艺,在经过多次mapping肌理比选和3D打印的样品验证后,最终得出以5mm为基数规律变化的肌理密度,并确认了每道线条使用上表面水平、下表面内斜的细节处理原则。考虑到GRC板的自重和脆性,结合伞形结构单元的多个模数,形成了具备通用性的板块拼接逻辑和分缝设计,使板缝与纹理同构,有效隐藏了水平板缝,并规避了竖向通缝对水平纹理的破坏。因循柱网的模数关系,穿插于伞柱间的玻璃幕墙以表面包覆镜面不锈钢的T形钢作为支撑龙骨,弱化竖向幕墙杆件的存在感,与伞体交接的玻璃幕墙将框料和构件隐藏在GRC伞板幕墙的接缝凹槽内,尽可能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和纯粹性,便于板块的安装和施工。

5 伞状单元局部

6 伞状单元局部

7 伞状单元局部

8 GRC 挂板分缝设计

9 GRC 挂板的多阶段精细化控制3D 打印模型及实物打样

10 结构单元弱连接与机电一体化

作为建筑有机生命单元的关键要素,部分伞形单元顶面被设计为可种植屋面。为了控制工程难度并简化伞形单元类型,设计在需做种植的伞体混凝土结构顶板处设置了略向内收分的生长皿,表面喷涂银白色金属漆,在视觉上独立于大地色系的主伞单元系统,形成第二层级种植单元,并利用与主伞单元之间的空腔,为种植所需土壤、过滤、排(蓄)水系统等提供构造支持。

在严苛的工期限定下,通过预埋管线一体化浇筑混凝土一次空间成型的早期设想无法实现。在有限的设计和营造控制时间内,围绕核心概念解构空间、工艺和表达逻辑,并利用工程推进时间差形成精细化的建造控制模式,仍为最初的形式和空间设想提供了可行路径,也实现了由基于学科本体逻辑的建造行为重新诠释设计概念的过程。

5 结语

正如路易斯·康所言,“建筑师的责任就是去发掘这种深思熟虑的空间特质(Realm of Space),不仅仅接受约俗的计划,而是应该尝试去创造一些非约俗也能理解为是有效的东西。”

“伞之丘”是基于原始直觉和真实需求,从自然规律中抽象和提炼美学价值的空间重构。它是简单的——以结构原型为原点,赋予自然生长的建筑以全新的定义,并在这种跳脱日常的建造实践中得到了释放;它同时也是复杂的——设计尝试构建一种可同时满足人的情感、自然的渗透、建造的需求之间的共生状态,而从更广义的维度上来说,这也是当代都市环境中关于土地、需求、资本和生态的更为复杂的社会系统。

项目的建造工作已告一段落,但建筑的自然生长却才刚刚开始。我们相信,随着建筑内外植物的不断生长,“伞之丘”的形态将愈发趋近真实的、有生命力的“山丘”,而伴随着建筑运营状态的不断成熟,当人们进入其中并被有趣而鲜活的场景所感染时,这种情感和体验也为建筑赋予了真正的“生命”,并或许会为那些随处可见的日常风景下的建造,播下新的种子。

11 室内功能

12 室内功能

13 种植策略

1,2,5-7,12 李逸拍摄

11 MZ STUDIOS拍摄

3,4,8-10,13 line+建筑事务所提供

项目名称:“伞之丘”生活方式集合店

业主: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美的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设计单位:line+建筑事务所、gad(杰地设计)

主持建筑师:朱培栋

设计团队:孙啸宇、杨霄御

施工图设计: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内建筑设计事务所

软装设计:杭州萃石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杭州亚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2 071m

设计时间:2020.10—2020.12

建造时间:2021.01—2021.08

摄影:李逸(行知影像)、MZ STUDIOS

猜你喜欢
生长结构空间
《史记》类传结构论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生长在春天》
半包围结构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