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铜
“隐藏知识”在商业世界非常重要,地位举足轻重。因为明面上的知识谁都看得见,谁都能学习,而如果你掌握了某些难以破解的隐藏知识,利用这些知识来制造产品和服务客户,你就可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稳稳占据市场优势。
但是,隐藏知识不可能从任何公开的渠道获得:凡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都不是隐藏知识,凡是学校里老师讲授的知识都不是隐藏知识,凡是能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知识都不是隐藏知识。早在近200年前,就有绝顶聪明的人想清楚了这一点。
19世纪30年代,居住在伦敦的年轻发明家亨利·贝塞麦偶然得知,用来装饰画作的金粉售价高昂。他买了一罐拿回家检验,发现这些金粉不含黄金,成分全部是铜。以铜为材料,经由特定的工艺,将其做成极细微的颗粒后,就能形成类似金粉的视觉观感。这些“金粉”在欧洲的油画、壁画、建筑装饰中应用广泛,销量很好,毕竟很少有人会富裕到用真金来做装饰。
为什么铜做的“金粉”也能卖很贵呢?原因是这种东西真不好做,能生产这种产品的商家非常少,而且全部来自德国纽伦堡的一个地方,其他地方的人根本不知道生产方法。
然后贝塞麦就做了两件事。首先,他拼命找资料,终于找到一本《工艺全书》,在书里面发现了生产铜质“金粉”的方法——全手工制作,烦琐费时。他断定这就是纽伦堡工匠生产“金粉”的方法。
第二件事,他想改进这项传统工艺,因为传统工艺的手工生产方式非常低效,导致产品价格高昂。如果他能设计一套新工艺,用机器来生产,不仅成本更低,而且产品品质会更好。经过几个月的尝试,贝塞麦以蒸汽机为动力,改造现有的金属加工设备,终于找到了用流水线生产“金粉”的方法。
更令人赞叹的是贝塞麦接下来的操作。贝塞麦意识到,这个能给他带来巨额利润的生意绝对不能为外人所知,所以他想尽办法来保守秘密,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没有申请专利。
2.不购买成套的金属加工设备,而是从不同的地方购买零件,然后自行组装。这样就不会有人以成套设备的购买记录为线索,猜出他的生产工艺。
3.生产车间只有一个入口,没有窗户,设备分别放在3个隔间里,在墙上打洞使各设备连接,整个车间宛如一个黑箱。
4.整条流水线尽量自动化运行,把用工人数降到最少,减少泄密的可能性。
5.了解全部工艺和设备的人只有贝塞麦和他信得过的3个亲戚。
按照这套方式,贝塞麦将自己的“金粉”制造工艺保密了40年。虽然其铜质“金粉”的价格只有原先产品的1/40,但他还是赚得盆满钵满。
他把这些钱拿来用于推动其他的发明创造,成果遍地开花,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酸性底吹转炉炼钢法”,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炼钢方法,推动人类进入钢的时代。他一生共获得114项发明专利,其中许多让他获利颇丰。他成了19世纪欧洲首屈一指的发明大王,也是用头脑致富的典范。
贝塞麦用极为保密的方式生产自己研发的铜质“金粉”是非常明智的。这让我想起2017年的一则新闻,老干妈公司的员工贾某窃取了老干妈辣椒酱的生产工艺等重要信息,将机密信息泄露给另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生产出与老干妈辣椒酱口味极其相似的仿制品。幸运的是,贾某很快被公安机关抓获。但是,商业机密的泄露,给老干妈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从这个案子可以看出,生产工艺的保密性对于老干妈公司是多么重要。
所以,认为写在书上的才叫知识,这种观念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斯坦福大学的航空工程学专家沃尔特·文森蒂认为,知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描述性知识,还有一类叫规定性知识。描述性知识指的是描述事物本来面目的知识,比如物理和化学知识描述了物质的内在属性,它们就属于这类知识;规定性知识指的是要实现某种规定或者标准所需要的知识,比如要想做出特别好吃的剁椒鱼头,应该有一些特别的技法或者用料上的讲究,这些就属于规定性知识。
我们从小到大读了这么多年书,只是知道了一些描述性知识,还需其他规定性知识的配合才行。
就算你掌握了相当多的物理和化学知识,难道就能以此推演出制作上等剁椒鱼头的方法吗?
那么,一个大厨的头脑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知识呢?简单来说,大厨拥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识体系。比如,他一定得懂食材,有些大厨还很在意食材的产地,必须要去最佳产地寻找相应的食材;他得懂刀,懂得什么样的刀适合切割什么样的食材;大厨恐怕还要懂点热力学,他得分析什么样的锅有什么样的传热特点,适合烹制什么样的食物;当然,他最好还具有一定的美学素养,懂得塑造食物的视觉美感,用第一印象征服挑剔的食客。当你把厨师需要的所有知识、技能罗列出来,会发现它们就像一棵树一样伸展开来,既繁且广。
现实世界如此错综复杂,完全不同于抽象的数学,是不能仅靠演绎法得来的。它更像一个大型的搭积木游戏,无数块积木一层层地堆垒,变成我们所见到的一切。
这些知识的模块中,有些是描述性知识的模块,有些是规定性知识的模块;有些是显性知识的模块,有些是隐藏知识的模块。只有兼收并蓄、配合使用,才堪当大用。
(聂 勇摘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一书,毕力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