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彦羚
紫砂壶是中国独特的茶壶艺术形式,兴起于明朝正德年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愈发出色,是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传统陶制茶壶。材质的独特性使紫砂壶具有极佳的性能,这是紫砂壶能够吸引人们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紫砂壶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美学特征,并始终将文化作为创作的重要部分,启发人们产生更多的关于艺术与文化的思考,与壶之间建立起联系,全面地了解紫砂壶艺术的精神境界。
此件《福禄提梁》从色彩到造型均十分别致,而它“福禄”的主题又是相当传统的。创作者通过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实际上展现了紫砂壶传统工艺与吉祥文化那种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的部分,展示了新时代紫砂壶的艺术风貌。
创新是新时代艺术创作不能饶过的一个重要主题,紫砂壶也是如此,尤其是紫砂壶在当下依然备受瞩目,所以更需要创新探索。《福禄提梁》的创新之处首先体现在泥料上。红色是中国的吉祥色,所以承载吉祥文化的紫砂壶多采用红色泥料,此壶则一改传统,采用了颜色极深的泥料,壶体颜色已接近墨色,又有些微蓝的光泽,如在暗处发光的蓝宝石,较深的颜色依然难掩泥料天生的独特光芒。较深的颜色给人的感觉是清爽与冷静,紫砂壶应用于饮茶活动中,这样的色彩能够迅速让人达到内心的平静,进入到壶与茶的世界当中。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代代制壶艺人打造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造型,对紫砂壶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此壶的造型有“僧帽壶”的轮廓,又具“莲花壶”的姿态,以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自带多样性,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创新思路。
此壶的壶身部分是比较扁的,呈圆形,比较宽阔,气韵沉稳、大气。筒身的弧度并不十分张扬,仅是显示出圆器的特征。这样的设计也是考虑到作品的体积,如果弧度过大,加之壶身较扁,壶体色彩过深,很容易造成沉闷、压抑之感。壶身底部有足,也是缓解壶身量感的方式。壶身下部有宽带状的装饰,增强壶身表面的层次感。壶身上部有莲花花瓣一样的围挡,或者称之为僧帽的花样。每一片“花瓣”都是完全相同的,彼此相连构成了节奏美,与壶身顶面之间形成钝角,如花朵正在绽放,姿态生动优美。
壶身顶面中央是圆形的壶盖,被包裹在花瓣之中,有若隐若现的效果。壶盖中央的壶钮微葫芦形,十分精致。在壶钮上,创作者还进行了一些点缀,这不仅使壶钮更加好看,也可以增大摩擦力,当人们拿取壶盖时会更加稳当,具有实用价值。壶盖与壶钮的大小是以壶身为参考的,三者之间构成了清晰、干净的层次。虽然壶身较扁,通过精准的比例配合也能塑造出挺拔之态,使作品的结构达到横纵均衡。壶身一侧镶嵌着壶嘴,壶嘴与壶身垂直镶嵌,顶面平缓,下部带有线条柔和的嘴嗉,以保证出水的流量与速度。圆线打造的圆形提梁位于壶身之上,如一个大大的光环笼罩着整件作品,在提梁的衬托下,作品中的“莲花”与葫芦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综上所述,此壶的造型结构设计充分借鉴了诸多紫砂壶传统元素,创作者进行了创新组合,严格控制着各部分的大小和范围,体现出紫砂壶工艺的精度。通过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也更易让人们感受到经典的魅力。
“福禄”的意思是幸福与爵禄,这是每个人都渴望的。“福禄”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吉祥图腾之一,因葫芦的汉语发音与福禄相似,所以福禄图通常由葫芦的艺术形象组成。创作者在此壶中运用葫芦壶钮的意义便在于此,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包含着汉语和中国图腾的魅力。
创作者采用深色泥料意在表现安稳与安宁,这就是中国人所认为的幸福,创作者从中国人独特的人生观中进行挖掘,大胆地采用了独特的泥料,证明了创新背后的文化支撑。创作者主要采用的是圆形和曲线,圆形在中国是重要的吉祥图腾,无论是宽阔的壶身、圆巧的葫芦还是光环一样的提梁,都表现了顺利与完美,这是更为直接的祝福,显示出作品中包含的情感力量。
紫砂壶艺术是雅俗共赏的,它不仅有着高雅的文化层面,也注重多元化情感的融合。《福禄提梁》有着优雅、沉静的气韵,做工精致,但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在它看似清冷的外形之中,是一颗真挚、火热的心,正是有这样的情感在其中,紫砂壶艺术才更具魅力。
《福禄提梁》是一件初见独特,细品更具趣味和魅力的紫砂壶作品。本文对此壶的创新设计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其艺术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也说明了紫砂壶创新的理念与基本方式。在艺术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又围绕主题进行了解读,指出作品对吉祥文化与情感的融合。《福禄提梁》并不是为了表现而表现,而是将文化与情感充分融入,彰显出紫砂壶艺术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