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2022-10-19 01:47王文甫
财贸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生产率效应税收

王文甫 张 彤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0)

一、引言与相关文献回顾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表明当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时,更应关注全要素生产率。鉴于地方政府在促成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中的重要作用(张五常,2009),政府和学界有必要关注作为地方政府基本行为特征的税收竞争(周黎安,2004)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已有研究大多从经济增长数量角度对税收竞争的经济效应进行探讨。例如,李涛等(2011)发现税收竞争通常会作用于生产要素配置来间接影响经济。Thomas et al.(1994)认为税收优惠不一定会吸引外来投资,因为理性的企业会意识到税收优惠可能导致地方政府财力不足,进而使得地方政府未来有背弃承诺提高税率的激励。李永友等(2008)认为辖区间财政竞争会使辖区吸收FDI溢出效应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FDI的增长效应降低。于海峰(2008)发现税收竞争引致的要素流动会使地区经济差距、财力差距不断扩大。程风雨(2016)发现税收竞争的经济增长效应以贸易开放度为门槛存在非线性关系。高琳等(2018)认为地方竞争的增长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当前地方政府的竞争模式已成为阻碍经济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范欣等(2020)发现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会造成市场分割等问题,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但从经济增长效率角度,即全要素生产率角度出发来分析税收竞争经济效应的文献相对较少,仅有的一些文献也只考虑到全要素生产率受本地区税收竞争的影响,同时也忽略了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例如,吴振球等(2013)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发现税收竞争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存在W形特征的滞后效应。秦琳贵等(2020)基于动态效应模型发现税收竞争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税收竞争会影响要素流动进而通过产业集聚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全要素生产率在受到本地区税收竞争强度影响的同时,还会受到邻近地区的影响。

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1)从研究视角来看,现有文献大多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税收竞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则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出发,探讨税收竞争的经济效应,丰富了税收竞争经济效应研究;(2)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文献大多使用非空间计量模型,本文则考虑到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正相关性以及税收竞争的空间负外溢性,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税收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计量分析更加严谨,研究结果更为全面可靠;(3)从研究内容上看,本文通过对税收竞争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内在机理的挖掘,发现了产业集聚这一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有助于深入理解税收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二、理论分析及假说提出

出于经济增长目标或税收目标,地方政府往往可能利用税收工具展开税收竞争。作为税收竞争的主体,依据公共选择学派理性经济人假设,地方政府追求的是财政收入最大化。为达到这一目标,地方政府会以降低实际税率的方式来扩大税基。而当部分地方政府通过降低税率获益时,会引致其他地方政府也参与到该过程中来。这就是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以税收优惠、财政返还、财政补贴为主要手段的税收竞争通过降低企业实际税率,削弱了税收对劳动、投资等要素的扭曲作用,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率和企业活力,进而带动了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尤其在当前创新驱动导向下,地方政府竞争的目标已从大力提升本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转向提升本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卞元超 等,2017)。经济增效目标会促使地方政府在开展竞争时将目光更多地转向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企业,这些企业本身具有很强的技术溢出效应,可以带动区域经济效率的整体上升。对企业而言,为争取政府的优惠措施,企业会优化内部投资结构,将更多资源投向创新领域,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进而带动了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提出:

假说1:税收竞争会显著提升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

税收竞争是地方政府争夺流动性要素的主要手段,当一个地区实施优惠税率或给予财政补贴时,会使得外部要素“趋利性”流入。要素流入地企业则可以利用这些要素扩大生产规模或经营范围,提高了企业发展速度和产业链发展水平,有助于培育本地区产业集聚优势。依据新地理经济学,当经济活动在一定范围内产生集聚现象时,一方面,会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促成规模经济效应的出现,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和运输的成本,也有助于不同产业间依据关联性和互补性形成产业间协作机制,提高企业间技术协同创新效应,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集聚也有助于知识、技术在企业间的快速传播扩散(Gilbert et al.,2007),从而使得落后企业有机会、有渠道学习吸收先进生产技术,进而提高自身生产效率。此外,地方政府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及自身禀赋开展的有针对性的税收竞争,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联合本地区相同产业或类似产业,减少了企业交易成本和竞争费用,放大了产业集聚优势,也避免了同质化的无序竞争,高效率地将区域经济制度优势转变为国家治理效能,极大提升了本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因此,提出:

假说2:税收竞争会通过产业集聚渠道提升地区全要素生产率。

反观要素流出地,要素“趋利性”外流损害了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抑制了本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税基的流失无法确保地方政府有充足的自有财力去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也无法提供足够的教育医疗等公共品去培育优质人力资源,不利于当前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和产业集聚优势的形成。产业集聚程度的弱化又进一步增加了企业交易成本,降低了企业投入产出效率,同样也阻碍了知识、技术在企业间的传播,不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而拖累了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但受文化习惯以及与空间距离相关的迁移成本的影响,资本在流动时往往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Anselin et al.,1996),即更容易在空间地理上邻近的地区间进行流动。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着重关注周边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举动便印证了这一点(刘清杰 等,2019)。因此,税收竞争的空间效应在地理邻近地区比较大。此外,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逐步扩大,地区间合作越来越紧密,期望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发展格局。依据政治锦标赛理论,即使地方政府合作可以实现经济上的共赢,但若合作有改变官员政治相对位序的可能,这种合作也是无法顺利达成的,尤其是在经济实力较为接近的地区,地方政府更倾向于竞争而非合作。因此,税收竞争的空间效应在经济实力接近的地区较大。据此,提出:

假说3:税收竞争在地理邻近地区和经济邻近地区存在空间负外溢性。

三、研究设计

(一)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1.解释变量:税收竞争

2.被解释变量:全要素生产率

本文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这是因为较常用的三种方法中,索洛余值法要求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但在现实中往往不满足;随机前沿法也需要提前设定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且在处理测度误差时,会造成一定的测量偏误;DEA-Malmquist指数法为非参数方法,不需要设定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避免了函数设定错误带来的误差,同时也允许无效率的存在,相对来讲,较为合理。在具体测算中,DEA-Malmquist指数法所需的投入指标选取资本和劳动,其中,劳动投入为各市就业人口数,资本存量则参照张军等(2004)的思路使用永续盘存法计算。特别说明的是,基期资本存量计算的时间越早,估算的实际资本存量越准确,鉴于年鉴中可获取的较为齐全的市级层面的相关数据最早可追溯到1991年,故本文选择1991年为基期。DEA-Malmquist指数法所需的产出指标采用以GDP平减指数折算出的各市实际GDP,并以2004年为不变价进行了处理。

3.控制变量

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有:人力资本,采用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与各地区人口数的比值来衡量;产业结构,采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值来衡量;财政自给率,采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来衡量;经济增长率,采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

4.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使用的数据为2005—2017年的全国(1)不包含港澳台。市级面板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1)鉴于直辖市与一般地级市不同,可能会导致直辖市地方政府与地级市地方政府对税收竞争的反应不同,为消除反应差异可能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删除直辖市数据;(2)删除观测期间行政区划发生调整的地级市数据,如在观测期间新设的地级市数据,或是发生县级市与地级市转换的数据;(3)删除重要数据连续多年大幅度缺失的地级市数据,尤其是连续多年缺失从业人员数据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致使全要素生产率无法准确测度的地级市数据;(4)对少数缺失数据采用滑动平均法补齐,以满足空间计量模型对数据强平衡的要求。基于上述处理原则,本文最终保留了24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所有变量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EPS(Easy Professional Superior)数据平台(2)EPS(Easy Professional Superior)数据平台,网址:https://www.epsnet.com.cn/index.html#/Home。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3)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网址:https://data.cnki.net/。,所有指标均已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二)计量模型构建

探讨税收竞争经济效应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非空间计量模型,例如面板模型(傅勇 等,2007)、面板门限模型(程风雨,2016;唐飞鹏,2017);另一类是空间计量模型(李涛 等,2011;李子豪 等,2018;邓晓兰 等,2019)。鉴于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随时间不断加强的空间正相关性(4)出于严谨性考虑,本文也测算了样本在观测期间的全域莫兰指数,结果表明地级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潘文卿,2012;张可 等,2014),若采用非空间计量模型显然会忽略经济在地区间的交互状态,这是不合理的。因此,空间计量模型更为合理。此外,本文重点关注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由理论分析可知,全要素生产率不仅会受到本地区税收竞争的影响,同样也会受到邻近地区的影响,因此,计量模型中应纳入税收竞争的空间滞后项。综上,在研究税收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时,使用同时包含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滞后项和税收竞争空间滞后项的空间杜宾模型更为合理。

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借鉴沈坤荣等(2006)研究税收竞争经济增长效应的框架,并进行了相应拓展:一是优化模型设定方法,选取嵌套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的空间杜宾模型,考虑了解释变量空间滞后项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二是优化模型估计方法,采用极大似然估计MLE方法(Besley et al.,1995;Bordignon et al.,2003)和聚类稳健标准误,来克服解释变量中包含空间滞后被解释变量,即违背解释变量严格外生假定带来的估计偏误问题;三是拓宽模型适用范围,通过将被解释变量设定为全要素生产率,把分析框架扩展到全要素生产率领域。

模型设定如下:

(1)

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全要素生产率,x为解释变量税收竞争程度,h为控制变量组合,αi为个体效应,λt为时间效应,εit为误差项,ρ为空间自相关系数。W为空间权重矩阵,为N×N的对称矩阵,其对角线元素wii均为0,其余元素wij表示地级市i与地级市j在空间上的相关关系。基于前文的分析,选取经行标准化处理后的一阶地理邻接矩阵以及邻近经济矩阵作为本文的空间权重矩阵。对于一阶地理邻接矩阵,本文按照地级市在地理之间是否相邻对矩阵元素进行取值,相邻则wij取1,不相邻则wij取0。对于邻近经济矩阵,本文采用两个地级市人均GDP之差的绝对值衡量经济距离dij,用经济距离的倒数定义矩阵元素wij。因此,当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时,经济距离dij越小,矩阵元素wij越大,两者间的空间权重系数越大。

四、实证分析

(一)基本回归分析

如前所述,本文采用基于一阶地理邻接矩阵和邻近经济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税收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聚类稳健标准误。具体结果见表2,其中,列(1)、(2)是邻近距离权重下的回归结果,列(3)、(4)是经济距离权重下的回归结果。

表2 基准回归结果

可以看到:第一,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滞后项在列(1)~(4)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在计量模型中纳入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滞后项的正确性。第二,税收竞争的系数显著为正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验证了假说1。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降低了本地区企业的实际税率,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削弱了税收对经济活动的扭曲作用,并且税收竞争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正向激励作用,有效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进而带动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第三,税收竞争的空间滞后项系数显著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邻近地区税收竞争强度的增加显著抑制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验证了假说3。这主要是因为邻近地区税收竞争强度的增加会致使本地区要素大量外流,削减了本地区产业集聚优势,降低规模经济效应和知识技术外溢效应,进而抑制了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再来看控制变量: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甚微。中国产业链一直处于中低端水平,相应地就业岗位也以中低技能为主,低人力资本显然很难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形成的有限人力资本大批量涌入非生产性的虚拟部门(李飚 等,2019),导致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部门人力资本水平远低于最优规模,创新速度缓慢,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积极效应很难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上。财政自给率和经济增长率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本地市经济增长速度快、财政自给率高,地方政府才有财力给予企业研发投入以支撑或是补贴,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效率。

(二)稳健性检验

为避免测量指标的片面性、遗漏变量等问题以及点估计效应可能带来的测量误差,本文采取如下方法来保证实证结论的稳健性:一是控制了人力资本、产业结构、财政自给率和经济增长率变量。结果如表2列(2)、(4)所示,符号与显著性未发生显著变化。二是改变解释变量税收竞争的测度方法。用样本地级市的总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加总值的比值除以地级市宏观税负水平进行衡量,重新回归表2列(2)、(4),结果如表3列(1)、(2)所示,符号与显著性未发生显著变化。三是改变被解释变量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利用控制函数法中的LP法和OP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再重新回归表2列(2)、(4),结果如表3列(3)~(6)所示,符号与显著性水平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四是减少研究偏误。LeSage et al.(2013)认为使用点估计检验空间溢出效应可能会导致结论错误,应采用偏导数的形式将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来尽可能地减少研究偏误。本文也借鉴该思路进行了效应分解,结果如表4所示,列(1)~(3)是邻近距离权重下的结果,列(4)~(6)是经济距离权重下的结果,可以看到,与基准回归结果大致相同。由此可见,表2的回归结论总体上是稳健的。

表3 稳健性检验结果

表4 空间效应分解结果

五、进一步分析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

在规模报酬变动前提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可归结为企业在理想状态下能够达到的技术水平的增加,即生产前沿面的移动、对现有技术利用程度的增强以及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三种情形。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来源,将被解释变量全要素生产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进一步细分为技术进步(techch)、纯技术效率(pech)以及规模效率(sech)三项后进行回归,结果见表5。税收竞争同时作用于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来促进本辖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从作用程度上看,技术进步受到的影响最大,纯技术效率次之,规模效率最小。就是说,税收竞争可以极大促进企业的最优产出水平,进而提升企业技术进步;也可以较好地缩短企业实际产出与最优产出的距离,提升企业纯技术效率;还可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来提高规模效率。但是,作用力度依次递减。

表5 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回归结果

可能的原因为:地方政府在税收竞争中给予财政补贴或是让渡部分应缴税金的企业一般是自身经营业绩好、对本地财政收入有较大贡献、拥有较大技术创新项目的企业(陈志军,2017)。给予这些企业优惠政策促使企业自身有动力加大科研费用投入、提升创新成果转换率,极大提升了企业最优产出水平,即提升了企业技术进步。税收竞争也通过产业集聚的方式,促使企业之间加深交流合作,有利于提高企业对现有技术的把握程度,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纯技术效率。此外,税收竞争在吸引要素流入的同时,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必然会发生,进而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和创新效率,但企业“自利性”特质必然也会使内部经营管理难度增大,与外部企业的分工联合存在一定保留,进而导致一定的效率损失,因此,税收竞争引发规模效率提升的效果要小一些。

(二)作用机制分析

以产业集聚为被解释变量,地理邻接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为空间权重矩阵,采用基准模型的设定形式回归后的结果见表6。首先,产业集聚的空间滞后项系数显著为正,即邻近地区间的产业集聚水平会互相影响。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空间计量模型选取的正确性。其次,税收竞争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税收竞争通过吸引要素流入很好地培育了本地区产业集聚优势,产业集聚又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规模效应带动了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税收竞争空间滞后项的系数显著为负,存在显著的空间负外溢性,表明邻近地区税收竞争程度的提高会使得本地区要素流出,损害了本地区产业集聚优势的发展,进而降低了本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以上检验很好地揭示了“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产业集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渠道。验证了假说2。

表6 作用机制回归结果

(三)地区异质性分析

本文通过将样本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三部分,进行分样本回归来验证区位差异是否会对基准结论产生影响,结果如表7所示。首先,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滞后项在所有地区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即各区域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地区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其次,东部地区税收竞争系数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税收竞争的空间滞后项未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就是说,在东部地区,税收竞争可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且不存在显著的空间负外溢性。潜在原因为:当东部地区的税收竞争强度增加时,位于东部地区的企业尤其是大量的技术密集型企业享受了低税率,税收扭曲作用以及企业创新成本均被削减,投入产出效率大幅提高,并且带动了本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由于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优势已经形成,区位锁定效应的存在使得东部地区内开展的税收竞争无法使得要素大幅流出,因而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明显。最后,中西部地区税收竞争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西部地区税收竞争的空间滞后项系数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就是说,在中西部地区,税收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不明显,且在西部地区存在显著的空间负外溢性。潜在原因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当前仍在东部地区集聚,中西部地区产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刘红光 等,2014),因此,税收竞争促进本地企业创新绩效进而带动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由于企业低技术含量的特征在中西部地区不明显。此外,由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优势尚未培育完全,当邻近地区开展较大强度的税收竞争时,本地区的要素必然大量外流,且集聚优势更差的西部地区资本外流问题更为严重,因此,极大削弱了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效率,但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明显。

表7 地区异质性回归结果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对横向税收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市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来检验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主要结论是:第一,中国区域间全要素生产率互相关联,呈现出典型的空间正相关性。第二,作为地方政府基本行为特征的横向税收竞争会以降低实际税率的方式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进而带动本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这种正向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由于当前仍未形成技术密集型企业的集聚优势,税收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第三,税收竞争存在显著的空间负外溢性,本地区税收竞争强度的提升会显著抑制邻近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这种负外溢性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第四,分解全要素生产率后可以发现,税收竞争对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的作用依次递减。第五,税收竞争会通过产业集聚渠道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主要是因为税收竞争引致的要素流动,使得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经济活动在本地区集聚,进而通过规模效应和知识技术溢出效应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以上结论得到的启示是,应基于创新驱动来有序规范中国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税收竞争,培育地区产业集聚优势,进而助力现代财税制度改革和国家治理效能提升,具体而言:第一,各地区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税收竞争策略。要合理审视、区别对待税收竞争,承认税收竞争的合理性,并鼓励结构性税收竞争。东部地区地方政府可以选择税收竞争作为促进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手段,并不断优化创新制度设计,实现竞争优势的动态升级。西部地区应尽量避免使用税收竞争手段,选用其他更为有效的政策手段,谋求与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化竞争和合作性竞争。中央政府同样也应对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进行监控和规范,引导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良性竞争和有序互动,并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抑制无效率竞争。第二,鼓励各地区培育产业集聚优势来带动全要素生产率。地方政府应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本地资源禀赋,合理制定本地产业规划与政策,确定自身在全国产业布局中的定位,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同时应做大做强本地区企业,培育地区产业集聚优势,为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使得集聚区内的企业产生整体大于局部的协同效应。要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体系在整合创新要素中的有力作用,加大企业之间技术、人才等的合作交流,在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基础上增强知识技术的外溢效应,带动企业技术的协同进步。要加大对基础设施、教育领域、研发领域等的财政投入,增强产业集聚区的交通体系能力、公共品供给能力,实现政府超前引领,最大程度利用产业集聚的外溢性效应,扩大产业集聚范围,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助推经济高效率增长。

猜你喜欢
生产率效应税收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新”生产率悖论?工业机器人采用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跟踪导练(三)4
死海效应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