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骏雄 广州城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30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提高电力整体质量水平,引进新型管理理念,更加注重安全和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效果,同时详细分析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各项问题,结合工程状况,遵守安全、质量控制管理原则,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缩减工期,节约成本。
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促进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得到较大改进和完善,但是我国依然存在较多电力安全事故。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和投入使用之后经常出现触电、短路、漏电和机械设备损坏等现象。电力工程施工中常见以下几种安全风险:
(1)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接触电力,对身体健康产生较大伤害,甚至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2)供电系统产生短路、过载等现象,对电力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出现电缆失火现象,造成电缆直接被烧毁,出现严重火灾危害。
(3)漏电主要包含分散性、集中性漏电,当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长时间处于负荷状态,产生绝缘损坏问题,引发一系列漏电现象。漏电呈现出严重危害,容易造成人员触电,同时对电力设备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产生较大安全事故。
(4)电力工程施工空间具有一定局限性,空气潮湿大的情况下,容易引发设备安全事故。
电力工程项目使用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安全风险事故。
(1)电力工程项目用电管理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不能有效落实执行。
(2)操作人员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不足,需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技术能力水平。
(3)安全管理预案不完善,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定期实践应用,引发安全风险。
(4)应用电机功率较大的情况下对电力系统产生直接影响,对供电安全具有较大伤害,同时缺乏电容补偿装置,或者安装之后缺乏正确使用,造成供电质量问题。
(1)缺乏安全责任意识、人员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对整个电力工程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力行业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进一步凸显出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管理工作重要性,但是较多电力工程管理人员没有高度重视这两项管理工作开展效果,频繁产生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出现原因主要由于人员安全责任意识较低,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综合考虑潜在危险,大多按照自身想法进行施工操作,不可避免的产生安全事故[2]。另外,安全管理工作中缺乏人才管理,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引发各项安全事故,难以有效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质量。
(2)缺乏物资质量管理。部分电力工程项目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物资管理混乱。电力企业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无法有效约束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规范,不能充分发挥物资管理的重要作用。同时,电力物资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信息化技术管理,难以满足现代化电力工程物资管理的实际需求。电力工程企业对于物资管理的过程中,普遍依靠人工的力量,同时缺乏专业物资管理人才,降低了物资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造成许多能源材料的浪费,为电力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3)监督部门监督不到位。相关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及时指出人员工作中存在问题,反复强调安全和质量控制管理的必要性,防止出现安全事故,保护人员安全。但是,相关监管部门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全面监督管理,未加强容易出现事故施工环节的监管力度,忽略潜在风险,进而扩大安全事故影响范围和程度。
(4)电力工程项目相关管理人员缺乏现代化先进技术的应用,没有结合工程状况,创建和完善安全、质量管理平台,大大降低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用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对策,为施工人员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有效防止工程发生各项安全事故,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和效率。另外,电力企业积极创新安全管理方式,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电力工程施工体系,保证各项施工内容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规定[1]。同时,安全管理工作高效开展能够科学调整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全面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能力,推动电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另外,电力工程施工中应用安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改变电力企业安全卫生落后现状,全面调整和优化企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质量控制管理主要是在相应社会经济、技术背景的基础上,结合质量控制原理,选用相关技术和措施,以保证电力工程质量开展的各项活动。质量控制管理执行过程中,能够有效调动和其相关的各项因素,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电力工程和民生具有紧密关系,施工质量好坏对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产生直接影响。电力工程施工中应用质量控制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维护企业良好的形象。
上图1
广州维恒实业有限公司智能电网自动化系统生产基地项目由1 栋塔楼组成,地上7 层,地下2 层,总建筑面积15452 m2,建筑高度约55.60m;筏板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造价约5152.55 万;工程质量目标为创“广州市建设工程优质奖”。本工程主要应用5G 运行控制技术,提高配电智能化水平,引领智慧建造,建立光伏幕墙、太阳能发电新能源体系,实现绿色建造。同时,建设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运行监测、功能预测和优化运行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体系,实现分布式高效利用和系统安全运行。
4.2.1 增强安全意识、注重人员管理
(1)应用强制性措施,为安全培训营造良好氛围。本工程在正式施工之前,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典型安全问题教育培训工作,分析典型案例,起到警示作用。本工程安全管理应用中,借助案例增强人员安全责任意识、通过多媒体开展安全培训,便于员工自主学习[3]。另外,本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借助现代先进技术,创建安全管理平台,有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创新安全教育培训课题,提高人员管理效果。安全培训中开展人文教育、形象教育、安全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建立和谐的社会氛围,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利用心理教育等多种技术,创新技术培训工作,全面落实培训活动,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2)安全知识、技能教育,丰富教育内容。本工程从安全教育方面出发,人员管理培训工作第一阶段包括安全知识教育,包括让员工了解作业性质、环境条件等相关的内容,通过安全教育了解电力工程项目重点部位、工种、事故部位、施工环节等,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风险,避免各项安全生产风险事故发生。安全事故发生呈现出突发性,许多危险不可避免。本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通过培训教育让员工意识到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更主要是帮助员工掌握安全技能,他们在发生危险之后,具有较强能力规范处理风险。另外,安全技能培训之后,本工程管理人员制定针对性考核制度,激励员工学,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技能,总结经验教训。人员安全培训工作中合理开展法规教育有,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人员安全意识。
4.2.2 优化安全监督体系、加大安全监督力度
政府监管部门属于整个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监管主体,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管理部门履行相应责任,全面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标准要求。同时,我国要明确划分电力工程施工综合和行业监管、地方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确定其边界,保证各个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尽职尽责,提高监管全面有效性。
本工程现场安全监督工作开展中,结合两票三制要求合理开展核对工作,保证安全管理措施按照工程施工规定执行,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地方拍照取证,全面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现场安全作业标准,在相关管理人员全面巡查之后,确定无任何遗漏的位置,才能继续开展施工工作。安全管理人员针对施工现场危险点、施工内容交接工作等做好拍照取证工作,确定施工流程方案,减少违规操作现象,同时在施工作业正式开展之前确认设备维护记录、作业证件,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符合安全管理制度要求[4]。另外,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采用相关措施进行明查暗访,督促工程施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当发现工程施工问题,及时全面整改。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过程中发现重大隐患,企业要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清除安全隐患。
4.2.3 建立安全管理平台
(1)安全事故管理。安全管理人员以本工程为主线实现基建工程、配网工程、小型基建、产业承包外部工程等工程项目、项目部人员、作业计划、施工工作票的分级管控,严格执行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会签的管理机制实现作业现场计划的发布、变更、取消等管理流程。通过平台的建设实现作业计划及作业现场智能化管控数据的共享,为后续管理人员到岗 到位及安全督查人员现场督查提供数据支撑,省、市、县三级机构及集体企业、外包单位可以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作业计划的总体情况及执行现状。
(2)安全风险预警单。电力工程施工中应用安全管理中为了有效管理现场安全风险,需完善公司三级及以上作业现场预警管控,实现风险预警单在线编辑、审核、签发、解除功能,预警单包含风险分析、预警计划时间、预警解除时间、现场勘查记录、三措一案、工作票、危险点分析和控制、到岗到位人员及联系方式、送达单位等信息。
(3)安全准入考试业务建设。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电力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保证国家和投资者的资产免遭损失,对外包单位及人员实行安全准入考试,通过考核后的人员方可进入现场作业。准入考试包括题库管理、专家库管理、考场管理、考试计划管理、在线报名、在线考试、在线阅卷、成绩统计等内容,通过准入考试,加强一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提高 安全知识水平。
(4)安全管控值班管理业务建设。安全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实现安全管控中心作业现场在线监控功能,记录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痕迹,同步推送存在安全问题的现场信息,现场负责人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实现安全管控中心日常排班、日常值班功能,值班人员重点关注作业现场,自动生成值班日志,对作业现场、移动视频等远程监控发现问题生成监控日志。
(5)安全评价管理。各级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对日管控作业现场人员着装、工作流程、行为规范、工器具 使用、视频终端使用、安全履责、现场安全管控的综合评价功能;上级管控中心对下级管控中心工作纪律、系统应用、值班在岗、工作成效的综合评价功能;各级安监部对管控中心工作纪律、系统应用、工作质量、信息报送的综合评价功能。
4.3.1 工程决策、设计阶段
电力工程决策期间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要全面分析和了解市场需求,合理选择,加大项目可研、建设计划任务等报告的管理力度,符合国家和工程所在地规划要求,保证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可行性[5]。另外,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工程进度,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图纸设计,技术设计。设计环节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主要控制设计深度,结合设计准备和展开两大阶段管理,保证设计质量。如,本工程地下室做5G 配电房、正面做光伏幕墙、天面做太阳能发电,尽早提供设计文件和相关要求,便于施工过程收集资料和图片,为项目的科技成果积累素材,形成专利、工法。
4.3.2 工程施工阶段
(1)材料质量控制。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不同类型的材料,需要管理人员加强材料缺陷的改进:①采购。管理人员选择优质供应商,做好材料抽检等工作,供应商要承担合同责任,同时将其剔除采购名单中。②材料入场控制。管理人员结合本工程施工方案、合同内容,通过建设、监理单位共同协商明确主要材料、设备供应商和价格,同时在材料入场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施工进度规划中材料安装和生产状况,有效改进和优化材料配置。③材料核查控制。质检人员书面记录材料、设备等安全质量抽样检查不合格问题,汇报给项目经理,使供应商及时更换。
(2)设备质量控制。本工程应用预防为主的方法,加大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定期检查设备故障问题:①质量控制管理人员应用跟车方式,判断设备生产工作状态,进行日常性观察,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排查和清除故障问题。②技术人员全面检测设备容易产生故障问题的位置,做好设备维修和养护工作,避免对工程施工产生不利影响。③设备故障巡查工作发挥人员专业优势,检查设备各项信息资料,制定专业性维修养护方案,创建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3)质量控制处理:①管理制度落实执行。本工程施工单位组建专业管理队伍,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在工程后期管理中,增强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有效提升现场管理整体水平,有效保证施工成品质量。②增强技术交底处理。本工程管理人员加强技术交底工作质量控制力度,增强其针对性,合理管控施工安全质量。如,设备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结合电气、金属设备的特征,明确接地引下线和主网之间的连接形式;在土方工程安全技术管理过程中,创建合理的坑防护体系;施工单位在加工区、现场搅拌区等范围内建设分配电箱,进一步保证用电安全。
4.3.3 工程验收环节
工程验收属于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主要环节之一,包含中间、竣工验收两个方面。验收是整个电力工程施工程序的最终环节,是全面衡量工程建设结果、质量检测、确定工程是否能够投入使用的关键步骤[6]。工程竣工验收通常分成单项和全部验收,前者主要是单项工程完成施工之后,具有一定的使用条件,同时施工单位开展预验收、现场监监理者初验通过,在该种条件下开展的验收工作;后者主要指电力工程按照标准设计要求施工完毕,符合验收标准,施工单位预验收、现场监理人员初验通过,所有参建单位参与验收工作。
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管理在整个电力工程施工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各项问题,提高工程整体质量,为用户提高更加安全、优质的用电服务。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具体应用措施,希望对相似工程施工提供有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