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向伟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施行以及一系列专项法规、实施细则和地方保护条例的相继出台,有力推动了我国非遗工作的进步。随着我国文化遗产理念走向成熟,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正逐步与经济社会高度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作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文物修复与非遗传统技艺(也称“传统手工技艺”)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对于我国遗产保护事业具有怎样的启示与意义,本文拟从二者的定义与形式、保护对象与目标的差异、保护传承的共性,以及二者的紧密联系几个方面加以探析。
文物修复是指在充分尊重文物的历史性、真实性和美学性的同时,多学科共同参与,对文物进行处理的重要行为。一般来说,要遵循最小干预、可逆处理、修旧如旧、可识别等原则。强调能不修的则不修,能小修的绝不大修,修过的部位和文物原貌要有明显的区分,并准确标识。且要做到必要时修复措施可以拆除并复原文物原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艺是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有别于以大工业机械化方式批量生产规格化日用工艺品的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人制作的手工艺品是纯手工或借助工具制作的产品。可以使用机械工具,但前提是工艺师直接的手工作业仍然为成品的最主要来源。
1.文物修复技术表现形式
文物修复的对象为青铜、陶瓷、古钟、家具、书画、文献、彩绘、油画、石刻等,其表现形式,主要为科学检测、现代科学材料使用,以及传统修复技艺。
检测技术主要是用于对文物伤痕的探测,质地结构、化学成分的分析和年代测定。金属文物常用的探伤方式是X 光,石刻与木结构文物用超声波,质地结构的分析常用电子显微镜、金相显微镜观测,化学分析常用光谱、质谱,碳十四测定木材的年代,热释光测定陶瓷砖瓦的年代,红外相机可提取模糊不清的壁画、字画等隐藏的文物信息。
文物修复涉及的材料种类繁多,功用多样,如实现黏合功能的各类有机胶,预防和减缓户外文物表面侵蚀的含氟橡胶溶剂、高分子纳米材料,随色、做旧使用的各类颜料、溶剂、漆料等。
传统的修复技艺则指文物修复中使用的传统工艺与技术,如青铜文物修复中的锡焊、补配、捶打、錾刻、榆木擦漆、点土喷锈等,书画装裱中的制浆、托画心、托凌绢、覆褙纸等。
2.非遗传统技艺的主要形式
非遗传统技艺的表现形式可以从分类上体现:(1)按历史的范畴分类,主要有原始社会手工艺(如彩陶、骨雕、石雕等)、传统手工艺(如景泰蓝、雕漆、玉器、金银器皿等)、现代手工艺(如纤维编结壁挂、棒针编结等)。(2)按社会属性关系分类,有宫廷手工艺(后称“特种手工艺”)、民间手工艺、少数民族手工艺等。(3)按产品分类,有雕塑手工艺、印染手工艺、织锦手工艺、陶瓷手工艺、刺绣手工艺等。(4)按使用功能分类,民间手工艺品有欣赏类、实用类和宗教、祭祀类等。(5)按社会生活分类,可将民间手工艺品分为实用类、节日喜庆类、叙事和抒情类等。(6)按行业分类,民间手工艺品可分为雕塑、印染、刺绣、编织、陶器、服饰、首饰以及木版年画等。(7)按文物修复的需求分类,有青铜器修复及仿古技艺、古字画的装裱修复技艺、古籍修复技艺、古陶瓷修复技艺、古建筑修复技艺、古钟表修复技艺等。
通过概念厘定与形式分析,从文化遗产保护的维度看,文物修复技术与非遗传统技艺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异。
文物修复技术保护的对象是具体有形、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馆藏可移动文物为例,依照材质则又分为金、银、铜、青铜、铁、玉、石、陶、瓷、丝、毛、棉、麻、皮、骨、角、牙、木、竹等各质地器物。非遗传统技艺保护对象的首要特征是“非物质”,即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原汁原味地活态传承至今,深藏于传承人头脑中、无形的知识、经验和技艺。
1.文物修复的目标
文物修复是对文物各种价值的再认识,目标是通过技术手段,将已经残坏的文物恢复到其应有的面貌,并延缓可能损坏文物的不利进程,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使文物免遭损坏,延长其寿命,使其尽可能长久地存在并发挥作用。这揭示出文物修复具有以下目标。
(1)恢复文物原貌
文物修复格外强调“修旧如旧”原则,即在最小干预、可逆处理、可识别等原则下,恢复文物的原始面貌,做到型制完整,质地、色泽和谐,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蕴含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信息。
(2)展览与鉴赏
文物修复按照业界的一般划分,可分为博物馆修复和商业修复。博物馆修复可在最小干预原则下,最大限度挖掘文物的历史、艺术以及科学信息,提升文物完整性,复原文物原貌,以服务公众展览,弘扬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商业修复,则以完整性和去瑕疵化为导向,着意于提升文物的鉴赏价值与市场价值。
(3)研究古代工艺
我国许多古代制造工艺曾达到世界级水平,一些湮灭和未知的工艺包含着重要的潜在价值。在修复过程中,运用科学仪器,分析古人在文物表面留下的诸多信息,是破译古人制造工艺的重要契机。上海博物馆谭德睿教授主持的《吴国青铜器铸造工艺的研究》课题,即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 荧光能谱和金相显微镜分析及模拟实验,最终揭示出东周吴越青铜兵器表面菱形纹饰的奥秘——金属膏剂涂层制作工艺。
2.非遗传统技艺的保护目标
非遗传统技艺是我国历史遗产中极为璀璨的部分,凝聚着先人巧夺天工的技巧和无与伦比的智慧,非遗传统技艺蕴涵的知识、经验、技巧与技能,昭示着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上长期占据的卓越地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特性,是我们民族身份的象征。国际先进经验证明,只要科学深入地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可以在历史的重构,特别是文化史的重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具体层面上讲,非遗传统技艺保护的主要目标是:(1)实现传统技艺原汁原味的、完整的活态传承。(2)通过宣传和传播,使国民了解我国非遗传统技艺的价值,以及对其开展保护的重要性。(3)合理开发和利用非遗传统技艺蕴涵的知识、工艺和技术价值,通过创新发展,构建中华民族新的“文化记忆”。
1.人是根本
不管是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中对文物开展的科学仪器分析、保护修复、工艺研究,还是非遗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宣传传播、开发利用,最终都需由“人”来完成,因此“人”是二者的根本。对于文物修复来说,理想的修复人才在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完整掌握传统技艺技能。因为传统技艺不仅是技术手段,还是一种文化,一笔历史遗产,蕴含着宝贵的匠人精神。对于非遗传统技艺保护来说,因其活态传承的特性,没有传承人作为载体,则一切无从谈起。现实情况是,因传承人的离世造成传统技艺消失的现象,不胜枚举,正所谓“人亡技熄”。然而,就目下实际情况看,不管是文物修复行业还是非遗保护领域,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也是二者面临的共同难题。
2.亟待科学化、规范化
随着国际遗产保护理念的深入传播,不管是文物修复技术还是非遗传统技艺保护都面临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时代要求。
科学化、规范化之于文物修复,重点在于流程规范和行业标准的建立。目前,国家文物局已制定系列文物保护修复行业标准,内容涉及馆藏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古陶瓷科技信息提取规范、文物建筑维修基本材料、各类文物保护方案的编制等,我国文物体系繁杂,距离建立完整的行业标准体系还有一定距离。在流程管理上,虽已严格规范修复方案编制,强化保护方案刚性指导原则,但全面的修复行为约束及监督机制尚未建立。
传统文物修复技艺的科学化具有格外特殊的意义,尤其在馆藏文物修复领域,这项工作的开展在根本上决定着修复行为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内容涉及工具的标准化、操作的规范化、传统修复材料制备工艺的科学化、技艺训练养成的院校教育学历化、职业准入资质化等。这些目标能否实现,从根本上关系到整个修复行业的存续。
科学化、规范化之于非遗传统技艺,则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与知识体系,完整记录传统技艺本体,标准化、量化解析传统技艺的内在奥秘,深入挖掘传统技艺蕴含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为后续的保护传承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合理的开发利用探索潜在路径。比如采取数字模拟手段,实现对传统织造、织绣技艺在工艺上的精确记录与解析;通过科技手段,量化分析传统陶瓷烧制技艺中胎体、釉质的成分配比,探索烧结温度的变化规律等。
1.文物修复活动依靠非遗传统技艺
在已公布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中,六大文物修复技艺,(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古籍修复技艺、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古陶瓷修复技艺、古代钟表修复技艺和古建筑修复技艺,基本涵盖了文物修复最重要的领域,可见文物修复活动对非遗传统技艺的倚重。因为上述文物修复传统技艺本身即属于非遗的范畴,所以这仅是技术依赖的一个层面。
技术依赖的第二个层面需要从更广阔的范围来理解。理论上讲,但凡与文物制作材质、制作工艺、装饰艺术等相关的非遗传统技艺,都可为文物修复提供帮助。比如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等对于陶瓷器修复的帮助(为瓷器热修提供技术支持);苏绣、湘绣、粤绣(广绣)、蜀绣等,虽在类别上被归入非遗传统美术,但其手工技艺依然能在织物、刺绣类文物的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扬州漆器修饰技艺、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等对于传统漆器类文物修复的帮助等。
技术依赖的第三个层面,表现在部分文物修复材料,要依靠非遗传统技艺生产。以古字画装裱修复中使用的宣纸为例,其制作技艺即为国家级非遗。宣纸是我国传统手工造纸最杰出的代表,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书法和绘画艺术的主要载体。正因如此,成就了宣纸在古字画装裱修复中无可替代的地位:托画心、托绫绢等必不可少单宣,加托画心和覆裱手卷离不开棉连,命纸和补纸离不开色纸,单托画心往往离不开桑皮。这些修复材料都属于宣纸的范围。必须提及的是,在修复中,即便是同类宣纸,因为工艺误差,往往也很难与古字画用纸完全匹配。这也是古字画装裱修复人对老、旧宣纸孜孜以求的原因。可见,如果没有传统宣纸制作技艺撑持,古字画装裱修复早就无以为继。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藏族造纸技艺(所造金汁、银汁藏纸是大藏经主要载体)之于大藏经古籍的保护修复,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所产东巴纸是东巴经典籍主要载体)之于东巴经典籍的修复。
2.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离不开文物修复实践
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是一种原汁原味的活态传承,必须由传承人在实践过程中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实践性是其根本特征,脱离了实践,便无从谈传承。文物修复类非遗传统技艺尤其如此。
以江苏的青铜器修复与仿古技艺为例,这门技艺包括去锈、矫形、补配、塑形、做色等多个修复环节,涉及焊接、翻模、铸模、錾刻、接色等多项技艺,每个修复环节又需根据复杂多变的文物病害随机应变,每项技艺则因文物器型、纹饰、皮壳锈色的复杂程度,要求高低不一。一件残破的青铜器从入手到修复完毕,要克服复杂的多重挑战。如果没有传承人在修复实践中口传心授,指导修复人长期反复锤炼,想掌握这门技艺将非常困难。文物修复类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离不开文物修复实践活动的支撑。一定程度上讲,文物修复实践可以为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提供人才培养的平台和实践的载体。
文物修复与非遗传统技艺的关系,小结如 下:
1.文物修复作为保护技术,关照的对象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统技艺关照的对象是知识、经验、技巧、技能等无形文化遗产。
2.虽然保护目标不同,但二者共同面临人才培养与科学化、规范化的问题。
3.文物修复的一些传统技艺本身即属于非遗,非遗传统技艺则蕴含大量文物修复技术,也潜藏着很多文物修复材料的制备工艺。
4.文物修复中——“修旧如旧”保护文物原貌、最小干预的理念,要求文物修复工作者掌握一些与文物修复相关的非遗技能,从而最大化地保护和留住文物的原始信息。
5.非遗传统技艺为文物修复提供了技术与材料支撑,文物修复则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平台和实践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