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何勇明 张小兵 刘名名 金鑫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油气资源作为国家工业的血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根深蒂固,而石油类科技人才是国家石油行业的第一资源。现阶段,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为此,我国许多石油企业加速拓展海外业务,加强与国际石油工业的交流与合作,这就要求石油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英文交流能力、国际视野及创新意识。为顺应我国石油工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各大石油高校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为国内石油企业的国际合作项目提供人才保障,进一步提高中国在世界能源领域的国际地位与竞争力。而建立国际化、创新型、高素质的石油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全英文教学改革既是前提又是基础。
油藏工程作为石油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认识油藏,并运用现代化综合性科技开发油藏的学科。它不仅是方法学,还是带有战略性的指导油田开发决策的学科。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从事油田开发的工作者能够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最优的生产技术指标及最佳的经济效果来开发油田。因此,开展油藏工程全英文教学改革,不仅能提高成都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国际化教学地位,增强教师的国际化教学水平,还能拓宽学生的国际化学习视野,增强学生的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提升其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教师英语授课水平和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将直接影响全英文课程教学的效果。英语授课水平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英语口语能力,更体现了课程知识体系与英语授课形式的有机结合。目前,各高校引进的具有国外访学经历的青年教师日益增加,其已成为全英文课程教学的主力军。这些青年教师虽然具有先进的国际思维和较高的英语专业水平,但其教学经验欠缺,对教学大纲理解不够,对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学习心理了解不深。因此,虽然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得到了提升,但专业知识水平受到了影响,造成了“顾此失彼”的现象。部分高校以英语四六级成绩作为全英文课程的选课门槛,但实践发现部分学生的专业词汇储备不足,加上前置课程基础薄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专业词汇的记忆和句式的理解,无法掌握全英文环境下的专业理论和工程案例,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课程质量,更遑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了。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传授和学生接受为特征,强调以教师教学为主导,知识点局限于教材和课件,学习行为集中于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注重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短期内形成知识结构与理论体系。然而,实践表明大部分主干课程专业性较强、知识点较多、理解难度较大,在陌生的全英文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学生虽然能听明白教师的话但来不及深入理解,导致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大打折扣。事实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全英文专业课程,因为全英文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熟练利用英文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协作的能力,而这一切都应以培养学习兴趣为基础。如果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全英文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会被忽视,最终导致全英文教学改革的效果不理想。
部分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改革起步晚,缺少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学生的全英文教学资源。现阶段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英文原版教材,另一种是国内教材的英文版本。倾向于英文原版教材的学生表现出与国际接轨的意愿和提高英语水平的积极性。但是,英文原版教材是根据作者所属国的国情甚至所在高校的教学环境编著的,且普遍存在信息量较多、系统性较强、理解难度较大等特点,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差异导致这些教材不完全适合中国学生学习。如果直接拿来使用,不仅会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强度,学生难以消化吸收,甚至产生畏学、怠惰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选择国内教材英文版的学生普遍对自身英语水平不够自信,害怕无法适应全英文课程,希望通过中、英两种版本教材进行过渡。但实践结果表明,国内教材英文版实际使用率较低,部分学生甚至“避重就轻”,在课堂上不听教师的英文讲解,而是通过中文版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因此,采用国内教材英文版不仅不利于营造全英文学习环境,达到沉浸式学习的要求,还容易养成学生对中文教材的依赖及对英文课程的倦怠。此外,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希望能及时获取与全英文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包括全英文的讲义、教案、工程案例、多媒体、练习题、图片视频等。
因此,要想油藏工程全英文教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高校应重点克服以上问题。
全英文课程对教学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团队内教师不仅要有国际视野和英文授课能力,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全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国际化”教学团队的建设不仅是青年教师的任务,老、中、青年教师也要发挥自身优势,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其中,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负责搭建全英文课程的知识框架,保障学生的专业水平能够达标;科研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负责准备课程的工程案例和前沿技术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具有国际访学经历的青年教师负责全英文课程的教学,并在课程中引入西方优秀教学元素,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和开阔国际视野。此外,教学团队应定期召开教学改革讨论会,商讨解决全英文课程中出现的教学难题和学生心理问题,保障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还可不定期选派教师赴国外名校进行课程实地考察,并与教学名师现场交流,借鉴国际优秀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专业知识体系,时刻保持我校“国际化”教学团队的先进性。
在油藏工程全英文教学改革的初期阶段,应选择小班作为课改试验班。随着教师英文授课水平的提高,全英文课程体系的完善,以及学生对全英文教学接受程度的提高,再逐步向大班授课过渡。可通过自主报名和考核选拔相结合的方式,设立“创新班”进行全英文授课。自主报名是指通过宣传全英文课程的重要性和新颖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考核选拔涉及前置专业课程的知识储备、专业英语的掌握程度以及进行英文交流的勇气。这既增加了“创新班”学生学习全英文课程的积极性,又保障了“创新班”学生具有学习该课程的专业基础和英语水平。此外,“创新班”开课初期允许不适应全英文课程或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自愿退出,避免“揠苗助长”,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自愿性和课程改革的效果。
在油藏工程全英文课程建设初期,缺少难度适中的英文原版教材,这给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下自学带来了不便,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具备制作全英文教学资源的能力,包括英文教材的选取整合、英文讲义的设计和英文课件的制作。现阶段要以英文原版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科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筛选核心课程内容,并增补符合中国石油工业特色的理论和案例。此外,还要及时更新石油领域国际前沿热点及国内核心技术知识,保证学生在与国际石油工业接轨的同时,了解国内油田的实际开发过程。随着全英文课程建设的推进,教学团队也要打造一套适合国内石油高校学生学习的英文教材,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油藏工程全英文教学改革要求学生摆脱教材和课件等传统教学资源的束缚,养成在课下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巩固课堂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拓宽国际化视野。因此,网络教学资源库(英文版)的建设也是本次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网络资源库具有“异时异地、随时随地、资源共享”的特点,不仅要求教师及时上传培养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讲义、多媒体课件、习题集等常规资源,还应利用智能教室对课堂授课、疑难问题解答和交流讨论等环节进行录像并上传,方便没有完全消化课堂内容的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复习。此外,教学资源库还应包括专业英语电子词典、因课时限制而无法展开的油田工程案例、能直观反映专业理论与工程技术的现场作业视频和图像、石油工业领域国际热点和前沿科技的链接,以及国际知名专著和期刊论文等。最终形成“中西结合”的全英文教学资源库,保证油藏工程全英文课程的先进性、前沿性和实用性。
要想全英文教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必须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翻转课堂”线下教学与“集成式”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更适合油藏工程全英文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从四五十分钟的课堂枯燥讲解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及协同作业。课堂上学生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理解、想法和疑问,并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进行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教师作为“倾听者”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快速总结课程难点,并在课程结束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答疑。此外,“翻转课堂”允许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鼓励学生优先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解决课程难题,这更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录制知识体系清晰、重点明确的微课视频供学生预习;学生在进行预习时应着重总结知识盲点,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向教师求解。课中教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预习时的困惑,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解答彼此的问题,期间可借助互联网,在小组讨论后选取代表登台进行成果展示。对于仍无法掌握的知识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并着重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整个交流、讨论、讲解和答疑的过程全部用英文进行,以培养学生在全英文环境下交流学习的习惯。课后提升阶段,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库,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课后巩固与能力提升。此外,教师布置的全英文课后作业应以客观题为辅、主观题为主,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主观题进行个性化解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集成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教学与互联网进行多方联动、优势互补。该教学模式下,各种网络资源、通信软件和学术论坛等现代化技术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和拓宽视野的工具,它们承载和融合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协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学习。“集成式”教学依托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人机之间的多方交互,从而形成多边互动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此外,“集成式”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英文学习环境,增强学生进行英文课程学习的“情景感”和“代入感”。该模式需要教师把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课下通过教学资源库,利用多种学习媒介,结合听、说、读、写多个方面,达到高效学习并能学以致用、知行并进的目的。此外,国内外高校应建立合作关系,利用日趋成熟的网络技术,邀请国外名师对国内学生进行线上教学,并鼓励国内外学生进行学习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国外先进教学模式,了解国际前沿石油科技知识,激发学生使用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更好地贯彻全英文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石油人才。
油藏工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只有在实践中践行理论,才能提高学习效果。为此,油藏工程设立了16 个学时的全英文实践课程。该课程是对理论课程的补充和拓展,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应用油藏工程理论与方法开展工程设计的思维和技能。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油藏生产动态数据处理、生产动态参数计算、图件绘制、产量递减规律分析、水驱特征曲线应用、最终采收率预测等,这些实践内容贯穿了整个油藏工程的知识体系。最终,依据石油工业报告的编写规范和要求,形成英文版的油藏工程方案,真正实现课程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
油藏工程全英文课程采用“人性化”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判。“多元化”的成绩评定不再局限于“课堂考勤+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的传统考核方式,而是提高了学生平时表现的分值权重。最终成绩包括小组讨论与课堂成果展示(20%)、课后主观题作答情况(20%)、英文实践课程报告(20%)、期末考试成绩(40%)四部分,且所有考核均在英文环境下进行。“多元化”考核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和临场应变能力,主观题作答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技能和创新思维,实践报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巧。
考核方式的“人性化”体现为虽然采用英文试卷和英文作答,但是评分时不会把语法错误作为扣分项,而是更多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专业词汇的应用水平。“人性化”考核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作答时,不用过于在意语法,而是放心大胆地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逐渐养成使用英语的习惯,这也是全英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当前,全英文专业课程建设正处于绝佳时期,其建设效果直接决定了国内高校的国际化进程。油藏工程作为石油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具备全英文教学改革的良好基础。本文以油藏工程全英文课程建设为目标,首先阐述了油藏工程全英文教学改革的目的与意义,其次分析了现阶段全英文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授课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传统教学模式适用性较差、中国特色的英文教学资源缺乏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五项教学改革措施,包括建立“国际化”教学团队和“创新型”学生班级、建设“中西结合”的全英文教学资源、施行“翻转课堂”和“集成式”教学模式、设立“学以致用”的全英文实践课程、采用“多元化”和“人性化”的考核方式。该课程的全英文改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英文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