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建工程,基于劳动力密集、多工种交叉作业、危险系数高等特点,安全隐患几乎无处不在,各类事故中坍塌事故伤亡人数多、经济损失高、社会影响大。对坍塌事故危险源的研究可参考文献[1]。
在繁华的商业区经常可以看见品牌为促销、推广而搭建的临时店铺,一般使用数月后就会拆除,多数无正规设计、无监理,也没有纳入建设工程管理体系。这种店铺常由装修公司在 2~3 d 内搭建而成,采用轻钢或钢木等简易结构。若装修公司没有结构专业的工程师参与建设,就容易存在安全隐患,严重时则会发生局部坍塌,不仅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还对品牌、商场的声誉造成损害。近期某商场中庭的临时店铺发生了局部坍塌事故,为相关方面敲响了警钟。
该临时店铺为单层、布置在商场室内中庭,平面矩形(宽 4.7 m、长 10.4 m)、屋脊高 2.5 m。装修公司花费 2 d 时间搭建,竖向承重结构由 5 片 150 mm 厚木板墙、1 根 1.5 mm 厚Φ140 mm钢柱组成,四周墙体顶部屋檐由 18 mm 厚木板与 1.5 mm 厚、边长 40 mm 方通组合而成。因位于室内、未设屋面板,顶部沿长边均匀布置 9 道檩条(长 4.1 m、40 mm×80 mm 钢管)、用于悬挂灯光。店铺建筑平面如图1所示,南立面屋檐与圆钢柱节点如图2 所示。
图1 店铺建筑平面布置
图2 南立面屋檐与圆钢柱节点
该临时店铺的 5 片墙体、6 段屋檐、1 根圆钢柱等构件均在郊区工厂制作完成,晚上运到商场、夜间拼装,经过 2 d 施工后交付使用。原计划使用一个月后拆除,在第 25 d 下午 2:00 许,南立面屋檐长边中部与钢柱交接处先发生破坏—屋檐长边中部底板局部撕裂、随即屋檐长边中点处折断并下落,带动屋面发生局部坍塌,圆钢柱未发生倾倒、基本保持垂直状态。事故发生在午休时段、客流量很少,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商场物业迅速清理了现场,残骸运往工厂、等待鉴定。
工程师赴工厂对残存构件进行调查、鉴定,现场测量了部分残存构件的截面尺寸,实测构件尺寸与设计图基本相符。发现如下异常情况:
(1)圆钢柱底部设置 200 mm×8 mm 钢底板,仅通过 4 个木螺丝与地台木板固定。圆钢柱顶部开敞、未焊接端板(圆钢柱类似敞口的马克杯),屋檐底板与柱顶钢管壁之间仅为简单搭接、无任何固定措施(图3)。
图3 圆钢柱设柱底板、顶部开敞
(2)屋檐底板是含阻火夹层的复合板(总厚度约 8 mm、中部夹层厚约 4 mm),非设计要求的 18 mm厚木板(图4)。
图4 南立面屋檐结构(俯视,最左侧为撕裂的复合板)
(3)屋檐长边由 2 段拼接而成,东段近拼接处的底板(装饰性复合板)出现弧形撕裂状损伤,此处为屋檐与圆钢管的实际接触面。原设计图中圆钢柱放置在屋檐长边的中点,两段屋檐拼接处端板(单片厚 18 mm、拼接后总厚 36 mm)应该落在圆钢柱顶面,实测两段屋檐长度完全相同,说明实际安装时圆钢柱定位不准、导致拼接处端板未落在圆钢柱顶部。
(4)屋檐顶部未见设计图中标注的“盖板”。
综合设计图纸、残存构件调查、监控录像等资料,事故过程可分为以下 4 个阶段:
(1)设计阶段:根据设计图,南立面屋檐支点为东西两侧墙体、中间圆钢柱,轴线跨度 5 250 mm(两跨总长 10 500 mm),除自重外还需承担约 1/2 檩条及灯具总重量,屋檐应当作为 2 根“简支梁”来设计、制作;其他三边的屋檐直接落在墙体上,可不必视为简支梁。这两类屋檐受力情况完全不同,但设计、加工过程中未作区分。此外,圆钢柱设计不规范、柱顶未设置端板,与屋檐底板固定方式不合理。
(2)构件加工阶段:屋檐加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底板改为含阻火夹层的复合板,防火夹层厚约 4 mm、总厚度仅约 8 mm,只能作为装饰板使用、不能作为承受的木板。同时未按设计要求设置盖板,导致屋檐整体性较差。
(3)现场安装阶段:施工时圆钢柱定位不准、约偏东 100 mm,导致屋檐长边中部拼接端板与圆钢柱错位、拼接处端板未落在圆钢柱的顶部,屋檐底部装饰性复合板错搭在圆钢柱顶部,屋檐、檩条及灯具重量通过非承重的复合板传到圆钢柱。
(4)使用阶段:根据设计图纸,屋檐长边不完全水平、有轻微的坡度,而圆钢柱顶面是水平的,这样造成屋檐底部复合板斜放在圆钢柱顶部管壁、存在约 1° 的夹角,即:二者间最早的接触面估计只有圆钢管管壁截面积的 1/4 (该值非精确值),局部压力过大、接触面出现应力集中,导致钢管壁逐步“切入”复合板;随着时间推移,接触面逐步扩大至 1/2(此时圆钢柱已经切开了最早接触到的 2 mm 厚复合板底层木板)、再扩大至 3/4…,随着接触面扩大、被切开的复合板也越来越大、最终全截面撕裂,圆钢管管壁像一把未开刃的“环形刀”完全贯穿屋檐底部复合板,随即屋檐下落、带动屋面发生局部坍塌。破坏过程示意如图5 所示。
图5 破坏过程示意(立面)
综上所述,本次事故主要原因为:
(1)设计单位无结构工程师参与设计,未按简支梁设计南立面屋檐、结构受力方式错误。圆钢柱顶部开敞、未焊接端板,节点做法不合理。南立面屋檐按双坡屋面设计,钢圆柱单侧屋檐与水平面有 1° 夹角,对于室内店铺无此必要。
(2)构件加工单位未对装饰施工图进行结构深化,加工屋檐时随意用 8 mm 复合板替换 18 mm 底板,未按设计要求设置盖板,南立面屋檐整体性较差、无法形成受力性能良好的简支梁。
(3)现场搭建单位在安装时圆钢柱定位不准,导致屋檐拼接处端板未支撑在圆钢柱顶部,实际支撑于柱顶的是装饰性复合板,由非承重构件承担了屋面重量,使设计过环节、构件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安全隐患,最终引发坍塌事故。
(1)设计阶段需结构工程师参与,选择合理的受力模型,进行必要的构件安全性计算,尤其应重视关键连接节点构造的安全性、合理性。
(2)构件加工阶段应严格按图加工,未经设计同意,不得随意替换物料种类、规格。
(3)现场安装时应准确放线、定位,关键节点严格按图施工,在隐蔽工程、主体结构完成验收后再进行装饰面施工,以免遮盖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
(4)建设单位应重视单层临时店铺的验收工作,若本单位无专业技术力量,宜邀请专业单位参与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