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甲,杨琦,徐宏,高拥军
(1.安徽工业大学 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安徽马鞍山 243003;2.安徽工业大学 教务处,安徽马鞍山 24303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1]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强调要“提升支撑平台服务能力,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2]。打造“双创”升级版,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要求。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育部发布的《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3]从“开展面向未来发展的未来技术学院、面向产业急需的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多种新式的探索和实践”“探索构建与新工科建设深度融合的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建立多主体协同育人的管理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全面推进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4]。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5]。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长三角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6]高等教育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区域内高校协同创新,通过发挥集群优势,将有效地支撑和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开展区域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践活动,对推进区域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一词以来,以熊彼特为代表的强调技术创新的学者认为技术在创新中有着核心作用和驱动作用,技术创新会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弗里曼等人在承认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组织管理形式或经营管理模式的革新和国家制度对创新的效率影响,强调制度引导在整个过程中对创新资源的调配和组合作用。我国2006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7],截至2018年,我国共有78家城市进入创新型城市建设,其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全国78个创新城市分布图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0》显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78个创新型城市以占全国10%的国土面积、33%的人口,汇聚了全国77.2%的研发经费投入和70.4%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培育和产出了全国80%的高新技术企业。
库克在《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中指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教育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在这个体系内,企业及其机构经由制度环境系统地开展交互学习[8]。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聚集,创新城市共有21家,其中包括江苏省11个市(南京、常州、连云港、镇江、南通、泰州、扬州、盐城、无锡、苏州、徐州)、浙江6个市(湖州、杭州、宁波、嘉兴、绍兴、金华)、安徽3个市(合肥、芜湖、马鞍山)和上海市杨浦区。长三角区域占据科技创新新高地,区域内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搭建了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聚集2 000多家机构的3万余套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区域内“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通过G60科创走廊、G42产业创新带、G25生态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迅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速加快,在知识社会环境下,进入了新知识、新技能、新模式的科技创新2.0时代,“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是适应新常态下“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用人单位”五方创新链的协同发展,实现多方合作共赢协同实践育人的新机制,是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地区高校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已经发挥出相当大的作用,例如拥有多家大学科技园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跨地区研发机构分布逐步合理、各类高等教育联盟涌现,通过发挥集群优势,卓有成效地促进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核心是使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达到产业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则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应用型、研究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通识+专业”的教育,从课程到实践、从管理到服务等,在育人过程中全面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整个过程。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构建区域内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及校地合作机制,实现多利益主体共赢:一是校校合作,诸如课程共建、师资共享、学分互认。二是校企合作,包括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基地建设。三是校地合作,如政策扶持、智库建设、孵化平台。通过需求的相互满足,资源的相互对接,最终达到价值的共同实现,如图2所示。
图2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区域性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就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目标,以“三大工程”为引领、实施全程育人,落实“四位一体”、实行全员育人,抓好“两个课堂”、实现全方位育人。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双创”教育系列课程,建设以创新创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实践平台,强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联动,使“知识、思维、理念”通过理论学习得以深化,“技能、能力、创新”通过创新实践得以检验,从而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创业精神、全面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素质。
3.1.1 以“三大工程”为引领,实施全程育人
学生个性不同,不同学习阶段的发展需求也不同,学校将“三大工程”融入大学生涯的各个阶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大一阶段开展“启航工程”,开展各类文体素质拓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双创”意识;大二和大三阶段开展“导航工程”,结合专业,提供多种学习、交流与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双创”潜力;大四阶段开展“远航工程”,鼓励和支持学生进入创客空间和孵化基地,让学生在体验“双创”过程的同时促进创新创业的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
3.1.2 落实“四位一体”,实行全员育人
学校对创新创业工作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不断创新管理与服务模式,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等资源和条件“四个到位”,着力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学校专门成立了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作为常设机构统筹管理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包括开设系列创新创业课程、学科竞赛、创客空间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管理,与教务处、科研处、团委、学工部等部门协同负责,实现了创新创业工作的体系化、创新实践基地的开放化、教师指导的全程化、管理的精细化、考核的规范化、效果的可视化,构建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运行模式,形成“辅导员+班主任+本科生导师+任课教师”四位一体的跟踪指导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创新创业工作管理服务
3.1.3 抓好“两个课堂”,实现全方位育人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融合,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格,实现全方位育人。一方面充分发挥第一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新工科“五新”要求,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为导向,大力推进课程融合,实施课程形成性评价考核,打造“金课”,淘汰“水课”,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全面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8],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第二课堂活动先后经历了碎片化、模块化、体系化的变革,学生从客体化、分散化向主体化转变,最终形成了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库大数据输出为基础、以供需动态匹配的第二课堂育人活动体系和链式育人机制,在理念、思路、载体、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凝练出开放运行、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机制。
2021年暑期,长三角工程教育联盟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进行新的探索,例如浙江工业大学为联盟高校学生开设了《工程测试设计与分析》《全球运营及国际供应链管理》《数字创新与商业伦理》《家居用品设计》《中外联合设计》《工程计算机视觉》等国际化课程,上海理工大学为联盟高校学生开设了《工程实践及创新》课程,江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在江苏大学开展了暑期数学建模交流项目等。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和江苏大学共同参加了上海理工大学举办的暑期《工程实践及创新》游学项目。《工程创新及实践》课程的第一阶段为专家讲座环节,学员集中学习能源、材料、交通、建筑、智能机械、人工智能、包装供应链、智能网联与汽车、超级工程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等知识,拓宽了学员的知识面,开阔了学员的视野。第二阶段为实践环节,采取项目制方式进行授课,学员根据兴趣爱好选择智能交通控制、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创新思维与设计实践、先进材料智能成型与增材制造、智慧建筑人居健康环境控制等领域,进行学习、讨论及实践,加深对各自专业的理解。在创业训练营中,学员经过创业导师的指导,从创业知识,到分析项目,再到组队筹备创业项目,经过导师的一对一辅导,使创业想法初步得到展示,在实践中得到快速成长。学员参观上海理工大学的科技园、微创医疗集团,开阔了视野,向企业家和创业的优秀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精神。
联盟成员高校都具有独特的优质课程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学生的学习方向和企业实践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与保障。联盟成员高校通过发布特色的课程资源,吸引其他高校学生开展短期游学,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分类建设区域性的“理论知识资源、项目实践能力资源、企业实战资源”,构建完整的课程资源体系,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发展。
充分发挥校内实践基地资源(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创客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等)、优秀校友企业资源或知名特色企事业单位和地方特色资源(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马鞍山城市之“源”——凹山采场、科技馆、博物馆等)的优势,为联盟高校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的渠道。
联盟高校学生参加创新创业交流活动,教学的安排、后勤服务、学生工作、课外交流等环节必不可少,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交流活动取得最大成效。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区域性创新资源要素,提出了区域性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阐述了区域内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介绍了长三角工程教育联盟高校协同开展的暑期游学项目的实践,最后从课程共享共建、实践基地的选择和学生的组织与管理三个方面对区域性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建议。长三角工程教育联盟高校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对区域性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对课程内容、形式及方法的创新等方面进行进一步优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