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实践

2022-10-18 00:59张银花尚艳春其力木格
高教学刊 2022年29期
关键词:文科课程体系学科

张银花,尚艳春,其力木格

(内蒙古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

“新文科”作为全面振兴本科专业的“四新”之一,已成为国内本科院校文科专业建设、创新性卓越文科人才培养的重要行动指南。对于什么是新文科,“新”在何处,新文科应具备的特征,与传统文科比较的差异,新文科背景下高等院校如何开展新文科建设等问题,课题组展开研究。并在学科交叉,跨类培养、提高教师高品质综合素质能力、价值取向和水平等方面对如何建设新文科做了阐述,对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目标、课程体系设计做了探讨。提出优化专业结构、分年级加推多学科交叉实验课程、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推行“校—院—专业”三级共建模式、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等对策及具体实施办法,充分保障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良好开展,推进新文科建设。

一、新文科之内涵、特征

何为新文科,“新”在何处?只有明确了“新文科”的内涵、特征,才谈得上如何建设新文科。

(一)新文科的内涵

新文科并不是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完全否定。“文科”仍然是其本质和核心特征。新文科的“新”不是新旧的“新”,而是创新的“新”。新文科旨在在原有文科的基础上,重新定位文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索新的建设模式,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满足国家的建设需要。因此,新文科的建设有赖于对“新”内涵的理解。新文科之“新”,不仅是形容词的“新”,更是动词的“新”(创新)。唯如此理解,方能把握“新文科”的内涵和核心要义。

(二)新文科的特征

新文科除了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明显的一般特征以外,还有一些新的特征。

1.创新性

这是新文科的本质属性。通过孕育、拓展和发展一门新的学科,或对传统学科进行转型、升级,包括发展内涵的完善、培养目标和标准的转变、培养模式的改革等,新文科要寻求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的新突破,实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

2.融合性

这是新文科的学科特征。通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和拓展,或者通过人文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新文科呈现出人文社会科学交叉与融合的趋势。

3.发展性

这是新文科的动态特征。有许多不确定性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的问题也会源源不断地出现,没有固定的模式来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更不用说一个统一的答案,这就需要不断地在探索和调整的过程中练习,进而变得完美。因此,发展是新文科的动态特征。

(三)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的差异

与传统文科相比较,新文科的内容里具有中国特色的本质内涵。新文科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升新时代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或者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与传统文科相比较,新文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之间交叉融合。新文科是文理层面的交叉,或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或是社会科学内部的交叉,交叉融合对学科进行优势互补,这种培养模式最能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二、建设新文科的途径

新文科建设响应新时代要求,通过交叉、融合、延伸形成新的领域,在转型中发展,在改革中提升。

(一)学科交叉,跨类培养

跨学科人才培养是将跨学科人才与相关学科相结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新型人文学科。

人文社会科学应与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交叉,形成人文政治等学科方向。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应开展相关学科的跨学科模式,即文理融合,构建新型人文学科。如智慧伦理、智慧管理等新学科建设。文理交叉,不是把文科生培养成理工科人才,也不是把理工科人才培养成文科人才,而是把现代技术手段融入到文理学科体系建设和教学研究中去。在理、工、医、农等学科中,也要充分发挥文科的作用,针对非文科的学生提供文科专业的学习条件,发挥文科的教育功能,突出文科对于理、工、医、农等学科的作用,医学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如技术伦理、农业伦理及医德观念等。

(二)提高教师高品质综合素质能力、价值取向和水平

新文科倡导的学科交叉、专业融合、跨类培养,不仅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提出了改革要求,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价值取向和教学水平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成败,是培养出具备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教师作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的执行者,应具有较高品质综合素质能力,而不是只有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是当之无愧的专家,但对专业以外的一些甚至属于常识性的知识知之甚少。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建设,对于高校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具有强大的影响。一个高校的师资水平也会影响这所高校的教学质量。作为高校教师必须要有综合素质能力、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较高教学水平,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树立人文与科技相融合的思想观。

(三)重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融合

新时代对新文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融合能力。因此,新文科专业应注重课程类型的整合,构建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满足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的目的是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专业能力的融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建立新文科专业大类课程群。专业课程群包括基础通识课程、基础学科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

(四)促进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愿望的激发、对知识体系形成过程的探索。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要更加注重教师作为“催化剂”激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持续兴趣等多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建设新文科,使学生在教师引领下从知识的接受者,逐渐转变为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互动者、对话者,进而成为思想者。

三、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性实践

根据2018 年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要求,结合新文科建设需要,以培养方案新一轮修订和实践为契机,M 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目标

1.总体思路

根据新文科建设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素质,培养综合素质,两方面同时实施举措,从而增强学生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深度,增强学生运用人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实现培养目标,可采取小班授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展以“项目”为核心的科研训练和实践训练等措施。满足新文科建设要求,结合校内优势资源,培育专业特色,加大实务训练比重,以就业为导向,兼顾学生考研。

2.基本目标

(1)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务实践能力。新文科不是“新技术+文科”或“文科+新技术”,也不要把新文科作为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和应用方法,要真正接受并融入新技术,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重塑我们的价值观和思维体系,并更好地回应和解释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之间的逻辑联系。为突出社会工作专业性,此轮培养方案修订进行了课程优化和增减,删除的课程主要是上轮培养方案中与社会工作专业联系不够紧密的课程,特别增加了社会工作能力综合训练的相关课程,通过从专业认知到专业方法的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并与第8学期的专业综合实习顺利衔接。此外,对于个别课程的名称进行了规范和调整,具体见表1。

表1 2020 社会工作专业(汉语授课)培养方案课程调整情况汇总表

(2)打造农村牧区社会工作的特色方向,以农村牧区老年群体的高质量生活为主要目标。以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农村牧区老年社会工作为重点抓手,课程设置上设置了民族学概论、人类学概论、农村社会工作、环境社会学、农村牧区社会工作专题讲座、老年学概论和老年社会工作等系列课程。课程体系前三学期通过相关课程教学和教研室活动带领学生做专业认知教育,并辅之以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实务训练,第四和第五学期展开分支社会学训练,加大与农村牧区社会发展和老年人实际生活有关的实务训练,第六和第七学期深入实习基地做与老年群体有关的专业专项训练,第八学期展开农村牧区综合实习训练。

(3)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兼顾考研深造需求。为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实务操作水平,首先,加大了课程的实务训练学时,将原来6 学时的实验课统一调整至8 学时,4 学时的实验课调整至6 学时,个别课程甚至调整到16 学时。其次,从第四至第七学期增加了社会工作综合训练相关课程,包括专业理论、科研能力、实务能力和创新创业等四个进阶模块,从理论基础和实务能力两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此外,为满足学生考研、考公务员的现实需求,将社会工作专业英语、申论、行政能力综合训练等课程设置在第六、七学期,最大程度地为他们考研和考公务员提供帮助。

(二)课程体系设计

按照全校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思路和2022 年大类招生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修订采取了宽口径设计,即前三学期课程与院内其他专业打通,从第四学期开始区分专业,全面开展专业教育。具体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个模块构成,其中通识课和专业课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具体到社会工作专业,除了全校统一的通识类课程,还设计了涵盖理论基础课程、方法技术类课程、实习实践类课程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等四类,具体课程体系构成如图1 所示。

图1 社会工作课程体系过程图

1.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本科生就业竞争能力

首先,分解培养方案目标,按模块设计学期课程,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进阶式发展。其次,增加支持学生考研和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的技术类课程,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学业能力和职业水平。再次,与学校的优势专业结合,开设学院、专业联合实践,拓宽学生学科视野,培养能够满足地区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教学团队

首先,建立课程团队,改变传统的单科教学模式,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其次,增设多个学期连续的综合训练课程,采取模块进阶和合作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打造教学团队。再次,每学期预留课程联合实习实践,赴农村牧区开展专业实习,实现教学相长。

3.重视课程育人功能,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首先,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要求,在课程体系中设置独立的与专业有关的专业类思政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次,深挖课程内容,将专业价值观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生命教育等融入到具体教学之中,培养道德品质良好、基本素质过硬的合格大学生。再次,通过田野调查、志愿服务等课程增加学生的基层社会体验,了解社会,了解农村牧区,将专业价值观深化到学习、工作中,最终转换为自觉行为建设美好社会。

(三)与新文科建设相适应的具体实践

社会工作专业2004 年设立,该专业助力呼和浩特市“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社会工作培养”的“三社联动”模式,着力打造“专业、能力、方法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积累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点滴实践经验。

1.专业价值观和伦理责任教育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主要体现在专业伦理守则和职业道德中,具有高维性、抽象性特点,往往难以单纯地通过课堂讲授得以传递。为此,新一轮培养方案实践中特将价值观教育与实习实践类课程相结合,通过连续性的志愿服务、基地实践等将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责任渗透到行动之中,将不可见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可见的服务行为,将内隐的专业内容外显为专业行动。具体来说,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依托志愿服务、田野调查等实践类课程连续进入实习实践基地,在相关教师指导下完成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的专业性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

2.主题式课程群开发与建设

世界是一个整体,科学作为人类反映世界的知识体系,也是整体性的,学科与学科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因此,专业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将这种整体性有意识地传递给学生,帮助其建立起学科、专业的完整架构。为适应新文科建设要求,M 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分阶段、分学期开发了课程群组,有针对性地联合完成专业学习与实践。并且,在课程群开发、设计中既充分尊重课程的独立性,又考虑课程间的关联性,力争做到课程群既具横向延展性,又具纵向伸缩性。

3.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

为适应新文科建设要求,培养方案设计实施过程中尝试引入了知识塔、情境塔、能力塔的进阶培养模式。所谓知识塔是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情境塔是根据知识水平的晋升将学习情境从课堂转移到田野,从思维推理转向生活体验;能力塔则是按照培养方案设计要求依次完成理论积蓄、实务操作和综合能力提升的专业学习任务。

四、结束语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从中国发展来看,新时代呼唤新文科”。“高校要成为新时代中国先进文化创造弘扬传播的策源地,要加快文科发展的步伐,只有在‘卓越’和‘拔尖’中做得更好,才能让文科教育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方法论和指导思想的作用。”新文科背景下,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及其实践,是振兴文科本科专业、培养创新性卓越文科人才,以此适应新时代发展和满足国家建设的迫切需求。培养创新人才不能搞“一刀切”,应细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跨界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另一方面促进高校科研、教学落地,促进专业特色建设,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实现多方共生共赢。根据2018 年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以培养方案新一轮修订和实践为契机,M 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实践在初见成效的基础上,会继续推进,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文科课程体系学科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超学科”来啦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