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观察技能应用研究

2022-10-17 02:19张楠
成才之路 2022年3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教师

张楠

摘要:观察技能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当教师具备优秀的观察技能后,会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进行充分思考,并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文章从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观察技能概念界定、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观察技能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观察技能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观察技能的培养策略四方面,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观察技能的应用。

关键词:教师;思想政治课;观察技能;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30-0017-04

观察技能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当教师具备优秀的观察技能后,会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进行充分思考,并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探讨当前思政课教师教学观察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具体应用,无疑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倡导自由、探索、合作的理念,使学生真正融入学习,成为课堂活动中的主角。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不被传统的教学观念所约束,在开展教学前、教学进程中以及教学实践之后,都能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因为一切的教学都源于观察,只有对学生进行深入观察,才能掌握学生的真正需求与真情实感,便于因材施教。而在对“观察”进行研究之前,先要明确其概念。

1.观察

对于观察而言,《汉语大词典》中有一定的解释,释义为仔细地察看事物或现象。在教育学中,观察指的是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借助感官或者一些科学仪器,有计划、有意识、系统地考察研究对象,并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学领域,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规划、持久性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可见,观察是指一个人有计划地去看、去听、去想的一种积极的活动方式。不管是艺术创作、教育实践,还是科学研究,要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们都离不开细心敏锐的观察。

2.教学观察技能

(1)含义。所谓教学观察技能,实质上就是让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观察者,在明确观察目的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感觉系统(如眼睛、耳朵等)和一些辅助工具(如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去收集信息并及时对自身教学作出反馈的能力。还有教师通过观察对象或者从教育情境中获取有效信息,以此推动教育对象不断得到发展的能力。

(2)作用。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教学观察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息息相关的。首先,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与教师的言语互动,会及时改变自己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方式,去获得新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其次,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时,不论是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学习方式是否正确,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产生影响。二是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部分思政课教师只注重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很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有效性引起重视。反之,那些具备极高专业素养的教师则致力于提高自身讲好课程内容、选好教学方式的行为能力。这种专业素养正是来自对课堂的全面细致观察。通过教学观察,教师会充满责任心,时刻关注自己的课堂行为。而当一名教师观察到很多课堂情景时,便会逐渐形成一种独特专业眼光,这种眼光提高了教师的独立判断能力,使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三是有助于营造互助合作的校风。要想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观察程序,就必须保证教师和教师之间能够友好合作。无论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应当积极吸取各种力量,将自己的课堂向其他成员开放,共同去解决教学方面的专业性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观察时,要改变原来的单枪匹马工作方式,从孤立的个人主义走向合作的专业主义。在这种长期的互帮互助影响之下,整个校园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一股互助合作之风。

1.观察分析能力弱

作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拥有较强的观察意识,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观察分析能力。如果教师的观察分析能力弱,无法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感官以及辅助工具来观察学生的行为,就会忽視课堂传授知识的真正目的与真实需求,导致无法捕捉课堂上学生的有效信息,无法了解学生并进一步指导学生,最终使得教学效果不佳。除此之外,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观察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时,也出现视角单一、内容简单杂乱及记录方式随意等问题,在观察时很少采用定量的记录方法,多采用定性教学观察方法,即侧重于记录教师的讲课内容,缺少对具体行为的标记与量化。

2.观察过于表面化

教学观察表面化,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观察其他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时,只局限于教学目标和内容是否落实、师生互动是否得当以及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等“表面”上的东西,而不能对教学现象(尤其是一些教学细节)进行深入审视。这就使得整个教学观察只停留在“听”的阶段,而没有上升到“思”的高度。此类问题会导致教学观察结果缺乏准确性与科学性。

3.观察难度较大

由于一些原因,当前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观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观察时需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对学生学习习惯、听课状态、学习质量和成果等的观察),同时教师在进行观察的时候还会受到一定的干扰(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捣乱、外部人员的行走等带来的干扰)等。这些都给思政课教师的观察带来了难度,也对其观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其倍感压力和困扰,影响其教学水平的正常发挥。

1.部分教师对思政课的认识存在偏差

当下,部分思政教师一直认为教育教学活动与传授知识完全等同,普遍使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必要的政治概念画出并熟记。还有部分思政教师缺乏对教育活动的准确认识,不仅无法让思政课成为塑造学生品行的重要课程,也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部分教师缺乏观察技能的专业训练

一些教师并没有接受过教学观察技能的专业培训,教学观察能力较差。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忽视了自身观察能力的提升。例如,有的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过于死板、枯燥地进行知识讲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还有部分教师年纪小,在观察方面很迷茫,认为教学观察可有可无。

3.部分教师教学观察行动力不足

虽然很多思政教师认同教学观察的理念,教学观察意识也很积极,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却不经常运用。除去外部因素的影响,其自身行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觉得教学观察环节多,耽误时间,较为麻烦;有从众心理,认为只有自己去做会显得不入大流;信心不足,不相信自身能力等。这些顾虑会使得教师缺乏对教学观察的积极性。

1.观察准备阶段

(1)教师要了解观察的本质和意义。要培养思政课教师的观察技能,就要让他们了解观察的本质和意义。观察本质上是教师从观察对象或教育情境中搜集信息的过程,但最终的目的不是简单了解学生的行为举止,更是为了融入学生的世界。所以,教师要加强对观察理论的学习,了解观察的本质和培养观察技能的积极意义。

(2)教师要确定观察目标和观察对象。要保证观察过程更有意义,教师就必须要确定观察目标和观察对象。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观察对象过于单一的观念,多方面进行观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表面行为。要知道,教学环境、教学设备、课堂人际关系等都会影响观察的实效性。同时,每节课的观察对象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教师必须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再作决定。

(3)教师要与观察对象进行一定的沟通。依据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可知,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不理解双方行为的动机,不仅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双方极有可能会产生一种厌恶感。观察与关心同理,教师进行教学观察为的就是让学生在理解老师观察行为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让老师掌握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思政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当将课上与课下相结合。与课堂上相比,绝大部分学生在课下会表现得更加真实,更能反映出自身的某些本质。同时,为了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思政教师应与学生提前进行交流。可以说,沟通是观察准备阶段的重要环节,是观察过程展开的出发点,如果没有这一环节,观察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不仅如此,在进行思政课教学的时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哲学上提出的一个矛盾两个方面的问题,既对立又统一。尽管共同处在一个教学空间,但是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作用不同,这共同塑造了思政课教学的生态特征。因此,在观察实施之前,教师与学生应进行一定的交流,给双方构建起相互信任的桥梁,这样才能保证观察过程在进行实施时更加有效。

(4)教师要制订观察计划。任何事情,没有准备就会失败,有准备就会成功。制订观察计划可以使人目的明确,效率更高,不至于在观察过程中手忙脚乱。观察计划主要包括对观察次数、观察时间以及观察标准等的大体预见。教师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应将教学观察过程和学生的真正需求结合起来,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认可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再由认同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并最终外化为学生的良好行为。

(5)教师要确定观察方式和手段。如果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可能用到的观察工具,如观察记录表等。教师应根据前面制定的观察目的、对象和计划选择一种合适的观察手段,一般最常见的观察手段是通过感觉器官观察,这既是教师普遍运用的,也是教学观察中最实用的。教师应主动积极思考改进自身的观察质量和水平,优先利用好“自己”这一工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除了教师自身的感官外,也出现了一些如观察屏、摄像机、动作反应器等人工智能观察工具。这些工具能采集和研究教学观察数据,具有储存、回放、多人讨论及分享等作用,会成为未来的大趋势。但是也应注意,镜头下呈现出的录播课堂教学有可能不真实,教师要注意其数据的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其他数据一起作为参考,这有助于教学观察取得预期的成效。

2.观察实施阶段

(1)教师要准确分辨主次观察内容。为了保证观察效果,教师在观察时要结合观察目标,学会分辨主次觀察内容。教师过多注重无关紧要的内容,会对观察结论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多观察重点内容。同时,观察不是一次即可,要重复多次,严格按照之前所制订的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有条理和有层次地进行。

(2)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观察敏感度。在思政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面对几十名学生,这就体现出了个体差异性,需要教师提高对观察学生的敏感度。比如,教师分配学生前后四个人成立一个小组来讨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告知学生如有不懂的地方及时举手提问。讨论不久后,一名男同学举手,但教师当时在为其他组答疑解惑时并没有注意到,于是该男生举了一段时间便把手放下了。之后,男生再次举手,教师也没有注意到。最后,教师朝着另一名举手的同学走去。结束讨论后,该男生也没有提出自己的问题。所以,教师在私下也应当运用各种方式来了解学生,或者平时多留心,并对学生的性格进行区分。例如,一些性格外向、善于交际的学生在课堂上敢于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通过课上的简单观察和直接对话去了解他们。相反,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喜欢表达自己意见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外让他们利用记笔记的方式表述自己对哪些知识不理解,从而为他们排忧解难。在采取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3)教师要注重有意设疑。认识的过程离不开提问,思政教师在观察时有意设疑,能促进观察的深化,并从多种层次和角度审视学生的课堂行为,通过表象探求实质。

(4)教师要保持高度注意力。信息时代既产生了大量有利于学生心智的精神养料,也存在一些影响学生的错误思想与事物。特别是在思想政治课上,一些学生认为这门学科只需要背诵就可以应付考试,因此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无关听课的行为。

比如,学生打瞌睡的行为。对于学生而言,每天平均休息时间大约为六至七个小时,而人体正常所需的日休息时间最少在八个小时。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学生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打瞌睡。尤其思想政治课多是讲述理论性的知识,其与数学、物理、化学这类理论连续性强的学科有一定的差别,不会因为某一个知识点断开就产生知识链脱节,只要是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就可以完成功课,甚至部分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考试。由此可知,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并不高,更容易犯困进而打瞌睡。

再如,学生交头接耳的行为。交头接耳是一种影响别人并扰乱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行为。据统计,在政治课堂上有交头接耳行为的学生占到了全班的三分之一。这些学生会在教师讲话、其他同学动脑筋的时候故意说话,并且是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言语,以吸引教师和同学的关注。这种行为,会惹得其他同学大笑,不仅打乱了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且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教学。对一些政治教师进行了解后得知,在思政课教学中,经常有学生在课上大声喧哗。由于女教师声音细小,稍微降低音调便会被课堂“小声音”淹没,所以她们对这种行为特别反感。而教师如果解决不好学生大声喧哗的问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所以,思政课教师必须凝聚精神观察对象。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有没有脱离自己的教学进程、是否专注倾听、是否主动积极思考等。教师要通过学生的细微变化(如皱眉、摇头等),去实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还存在个别彻底放弃学习的学生,教师只有先解决其“不想学”的难题,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为了保证观察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聚精会神地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时刻保持全面有效的观察,并适时进行调整。

3.课后反思阶段

在课后,教师也应当对自己的观察过程进行反思。观察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思政课教师多为年轻的教师,在教学中有时不能准确客观地认识自身,而有效的课后反思会让其以旁观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能力,通过不断总结和分析,找出差距,弥补不足,进而为以后的观察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首先,教师的反思要全面。教师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手段是否得当、是否真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題与原因等。其次,教师反思的方式要得当。教师应当借助文字的方式进行反思,在自己的头脑中回顾并进一步推敲整个观察过程。最后,教师不应将自己的课堂当作观察的重点,观察别人的课堂也是提升观察技能的一种好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使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加系统化,而且能使教师的教学观察更加完整、客观和科学。

参考文献:

[1]纪伏巧.思想品德课学生观察力培养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王文.课堂观察———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D].福建师范大学, 2008.

[3]林正范.试论教师观察行为[J].教育研究,2007(09).

[4]肖正德.专业主义视野下教师观察行为之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1).

[5]高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8.

[6]陈瑶.课堂观察方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

[7]朱惠娟.思政课教学主体共生模式的建构与实施[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

[8]陈大伟.课堂观察的观察[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1(07).

[9]周文华.论任何观察都渗透了某些理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9(06).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Observation Skill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Zhang Nan

(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410006,China)

Abstract: Observation skills are an indispensable skill for teachers to do a good job in teaching. When teachers have excellent observation skills, they will fully consider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plans and changes of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each class, and reflect o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in tim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observation skil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from four aspects: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teaching observation skil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observation skil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the reasons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bservation skil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the teaching observation skil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Key words: teachers;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courses; observation skills;teachingprocess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