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菲雪
(洛阳市社会科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1]。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就升起在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河洛地区。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在我国5 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 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2]。河洛文化虽以地域命名,但其文化内核与影响早已超出了河洛地区的地理范围,在黄河文化、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研究河洛文化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团结海内外同胞的桥梁。河洛文化所具备的独特价值使其研究备受关注,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带来的挑战,面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的要求,河洛文化研究的短板也逐渐显现。
20世纪80年代,“河洛文化”这一研究命题被提出并延续至今。30多年来,河洛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召开了多次研讨会议,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河洛文化研究正在跳出传统的河洛地区范围,向全省乃至福建、江西、台湾等地扩大影响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例如对河洛文化的基础性研究还不够深入,现有研究成果精品偏少,还缺乏具有权威性的学术带头人和一大批后备力量,河洛文化的转化、应用、创新未受到足够重视等都是当前河洛文化研究和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值得探讨,就是河洛文化研究的多学科参与问题。
1.学术成果日益增多。学术研究方面,一是有了一批国家级别的研究项目,如2009年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河洛文化与闽台关系研究”在2016年顺利结项,这有力地推动了河洛文化的高规格学术研究;二是系统性的专著逐渐增多,如较早关注河洛文化的著作《河洛古今》,研究特定历史时期河洛地区发展的《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唐颐所著的《图解河图洛书:河洛真数》等;三是学术论文颇多。以“河洛文化”为主题在知网进行检索,结果显示总库收录的相关文章共900余篇,考虑到未被电子数据库收录的文章,总数应该更多。
2.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机构方面,目前初步形成了从国家级到省级、市级、县级全覆盖,从高校到学会兼有的研究规模。国家层面,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于2006年在北京成立,来自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从事河洛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60多人出席了成立大会,这是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中唯一的全国性学术团体[3]。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成立后,于2010年1月组团赴台开展河洛文化交流,举办了“瀚海泼墨绘春秋书画展”“重整中华文化伦理道德论坛”和“京昆剧——梨园同吟华夏情”等一系列活动[4]。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作为河洛文化研究的国家级机构,在推动河洛文化理论研究、搭建河洛文化交流平台、增强河洛文化全球影响力、增进海峡两岸同胞感情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其他研究机构难以达到的。省级层面,河南省先后成立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洛文化研究所和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历史上河洛地区大部分属于现河南省范围,河南也十分重视和支持河洛文化的研究,在研究机构的设立上做了不少工作。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洛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92年,应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河洛文化专门研究机构。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于2004年9月28日正式揭牌,其成立把河洛文化的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对弘扬河洛文化精华、宣传厚重河南、树立河南良好形象、促进中原崛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5]。同年,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于郑州成立,除了领导小组基本架构,还在6月1日开通了河洛文化研究网站,以加强河洛文化的宣传和交流。领导小组的成立体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河洛文化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协调全省多部门多机构共同参与河洛文化研究。市级层面,河洛文化专门研究机构主要设在洛阳,这与洛阳是河洛地区的核心有密切关系。早期成立的洛阳市河洛文化研究院隶属于中共洛阳市委统战部,成立后参与组织了“第三届西周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河洛文化系列学术报告会、“中韩学者系列学术讲座”等与河洛文化相关的活动[6],起到了宣传交流平台的作用。2000年以来,洛阳市的河洛文化研究逐步走向深入。2008年洛阳市河洛文化研究会成立,2012年洛阳市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13年洛阳市河洛文化研究工作领导小组首次会议召开。领导小组的成立使洛阳市河洛文化的研究有了更多保障。县级层面,伊川县河洛文化研究院在2016年7月注册成立。成立后先后对伊尹故里、古甘国、伊川县石佛寺和吕寨石窟进行了调查研究。高校成立的河洛文化研究机构有原洛阳工学院(现河南科技大学)的河洛文化研究所、原洛阳大学(现洛阳理工学院)的东方文化研究院、洛阳师范学院的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2010年,河南科技大学申报的洛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洛文化研究中心获批,并于次年3月正式挂牌。驻洛高校相继成立河洛文化研究机构既发挥了高校科研力量的优势,又有力地推动了河洛文化的影响力,尤其是部分高校面向广大学生设置的河洛文化相关课程,对河洛文化的传播、研究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除了上述以河洛文化为主题的专门研究机构外,还有部分与河洛文化相关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例如,以河洛文化的根文化为特征建立的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以老子思想为主要研究内容成立的洛阳老子学会,以黄河文明和黄河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成立的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
3.研讨活动持续开展。研讨会议方面,基本形成了以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为主线、其他专题性研讨会为点缀的格局。1989年9月14日,首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洛阳开幕,这是河洛文化研究历史上标志性的一步。各届研讨会的主题都不尽相同,前两届的会议主旨是“根在河洛”,随后有夏商文化研究、汉民族研究、殷商文化、闽台文化等不同会议主旨,大大丰富了河洛文化的研究内容。1989年至2019年30年间,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共举办了15届,平均每两年举办一届,这对河洛文化研究的稳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15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的举办地有河南省的洛阳、郑州、安阳等城市,也走出河南在江西赣州、福建厦门等地举办,更连通两岸在台湾召开过主题研讨,参会人员来自港澳地区、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多个国家。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的连续、稳定举办是河洛文化研究交流的重要途径。除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外,还有很多形式、主题多样的专题研讨会。1993年在巩义召开的“中华炎黄文化与河洛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着重讨论了中华炎黄文化与河洛文明的起源、演变、历史地位及其与周围其他区域文化的关系等问题。2003年召开的“客家与中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为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的活动之一,出版了《客家与中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多篇优秀论文。此外,还有不少纪念河洛先贤的研讨会。如国际武则天学术研讨会、纪念邵雍诞辰1 000周年暨邵雍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伊尹文化学术研讨会、“诗圣杜甫与中华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这些不同形式的专题性研讨呈现了灵活多变的特点,有效弥补了宏观研究的空白,为河洛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4.多学科参与不足。河洛文化研究成果主要以专著、学术论文等形式存在,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当前河洛文化研究的学科参与现状,本文选择了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电子数据平台进行文献检索,以获取河洛文化的研究情况。这两个平台收录文章较为全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为使检索结果更加精确,选择以“河洛文化”为关键词在知网文献总库中进行检索,显示共有797条结果。其中,发表年度最早的一篇文章在1991年。检索结果按学科进行分类,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以“河洛文化”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按学科发文情况(前10位)
同样,以“河洛文化”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总库中进行检索,显示共有883条结果,发表年度最早的一篇文章在1989年,按学科进行分类情况见表2:
表2 以“河洛文化”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总库按学科发文情况(前10位)
从表1可知,知网发文量最多的两个学科是文化和旅游,两者占比之和为48.77%,接近发文总量的一半。发文量较多的前十位学科中,文化、旅游、文学和历史四个学科最为显眼。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加之河洛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河洛文化越来越受到旅游学科的关注。由表2可知,万方数据发文量较多的学科是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和历史、地理,发文量总和占比已超过50%,远高出其他学科。从知网和万方的发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尽管两个检索平台的学科分类名称不完全相同,但显而易见,文化、历史是研究河洛文化的主要学科。不仅在期刊论文中,在河洛文化相关专著中这一现象也比较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河洛文化属于文化学科范畴,考古、文学等学科也是研究河洛文化的基础学科,所以文化类学科、历史类学科对河洛文化的关注度和研究成果自然较多;另一方面,河洛文化的内容挖掘不够,宣传阵地少,吸引力和影响力不足,没有受到其他学科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河洛文化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其他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最初受到历史学的关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需要多学科参与其中。长江文化研究学者陈据裕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长江文化研究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他认为,长江文化“特别是长江古代文化的研究工作,涉及面很广,是任何一门学科都难以单独完成的;它不仅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共同协作,而且还需要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7]。历史学家张艳国教授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采访时曾表示:“研究长江文化,从历史学的视野看,当然是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但它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领域,因此要重视多学科整合的综合研究方法。”[8]此外,就河洛文化研究自身而言,多学科参与的必要性主要源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由河洛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决定的。1989年以来,海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通过撰写文章和座谈交流的形式对河洛文化的产生和内涵进行过讨论,提出了十分有见地的观点。杨海中在2008年曾谈道:“经过近20年的研究,关于河洛文化的内涵,专家们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普遍认为其内容博大精深。”[9]不论河洛文化的定义如何,河洛文化内容的丰富性是得到认可的。其丰富性一是源于河洛文化的重要地位。刘庆柱认为:“华夏文化主要源自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夏商文化及其更为久远的河南龙山文化,多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证实,河南龙山文化是夏文化形成的直接源头。河洛地区是河南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就这点而言,河洛地区可以说是夏文化、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及其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也可以说是以后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10]河洛文化长期以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河洛地区多次被定为国都所在地,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更具有涵养都城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青铜文化、礼仪文化、河图洛书等文化的土壤。二是源于河洛文化开放包容的特性和博采众长的特质。河洛地区先民所形成的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不断交流和融合,共同造就了河洛文化的博大精深。法治文化、姓氏文化、客家文化、诗歌文学、中医药文化、建筑艺术、天文立法、民俗文化、舞蹈艺术、书法艺术、烹饪文化等都是河洛文化中精彩的一笔,涉及法律、政治、哲学、语言、设计、文学、中医药等多个学科。如果参与研究的学科日趋单一化会影响河洛文化的丰富性,削弱河洛文化的多样魅力。
其次,多学科参与的必要性是河洛文化活化转化的复杂性决定的。习近平指出,“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11]。河洛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必然会面临内涵形式创新和转化活化的问题。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去分析、去判断、去提炼。河洛文化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因素。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河洛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传承下来,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活化利用起来。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挖掘河洛文化的现代意义,推动河洛文化的活化转化既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创新提出的要求,也是河洛文化自身发展的要求。因此,不仅要对河洛文化的内涵、发展脉络等河洛文化自身的内容进行研究,更要研究河洛文化在当今的作用以及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方式。这需要历史、文化、法学、政治等学科进行基础性研究来挖掘河洛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样需要科技、传媒、市场营销、演艺策划等参与,共同把河洛文化的优秀内涵展现出来。2021年河南卫视策划推出的《奇妙游》系列节目是传统文化活化转化和实现现代表达的精品力作,其中很多节目和典故可以让人感悟到河洛文化的魅力。以《洛神水赋》(原名《祈》)为例,洛神是先秦神话中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也是曹植的千古名篇《洛神赋》中理想美神的化身。洛河、曹植、《洛神赋》三个元素都与河洛地区有关,也都是河洛文化的内容。这个节目体现了娉婷袅娜的舞蹈艺术之美,也展现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文学艺术之美。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无形中便传播了河洛文化。节目的成功,源于对洛神这个人物的研究和解读,对名篇《洛神赋》的推敲和琢磨,舞蹈、艺术、音乐、拍摄手法等也缺一不可。
河洛文化的研究经过30余年的发展和沉淀,已经从起步阶段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发展阶段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跨学科交流。多学科参与不仅有助于挖掘河洛文化的内涵,还可以为河洛文化的基础性重大课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然而,多学科参与之路还需要共同努力,通过扩大河洛文化影响力、树立研究的国际视野、搭建更多高规格开放平台等方式培育多学科参与的土壤,拓宽参与路径。
1.持续扩大河洛文化影响力。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出的河洛文化相关文章按照发表年度来看,时间跨度从1991年到2021年,发文趋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情况。2008年是河洛文化相关文章发表的高峰,当年共发表了92篇文章,随后发文量逐年下降,直到2020年发文量有所上升,但也只有54篇(具体见图1)。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河洛文化研究的热度与其地位还不匹配。因此,要持续扩大河洛文化影响力,从文化自信的角度看待和审视河洛文化,采取更加新颖多样的方式宣传河洛文化,普及河洛文化研究成果。河洛文化的研究成果,在强调学术和专业的同时,不该束之高阁,因为河洛文化本来就是一个大众文化,在传承上直到现在还保留在两岸的民间,如河洛戏曲、河洛布艺、河洛神祗等[12]。要全方位提升河洛文化知名度、影响力,吸引更多学科、更多科研机构、更多学术团体关注河洛文化、研究河洛文化。
数据来源: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2021-11-23。
2.树立河洛文化研究的国际视野。杨海中研究员认为,河洛文化和吴越、荆楚、湖湘、闽粤、巴蜀、陇右等地域文化相比,其产生、发展有许多相近和相同之处。但由于“河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农业发达,夏商周汉唐宋等历代王朝都在这里建都,这种特殊的区位优势及强大的政治优势,就使得河洛文化与上述各地域文化相比又有很突出、很明显的不同。其中最突出的不同就是河洛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长期处于主干、主导与核心地位[13]。河洛文化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它具有根文化的特点,也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河洛文化的研究要体现国际视野,一方面要发挥河洛文化维系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精神纽带作用,形成“根在河洛”的共识,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河洛文化在全球文化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历史上河洛地区对外交往的研究、客家文化的研究、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研究等,让河洛文化成为东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名片、洛阳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的桥梁。
3.搭建更多高规格开放平台。在信息化时代,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加强不同学科、领域和地域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利于最新研究成果的共享,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特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14]。目前河洛文化的研究缺少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的平台。2020年6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批复同意在河南洛阳设立“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标志着该保护区建设工作已由省级升格为国家级。今后要在平台建设上发力,搭建一批高规格、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要充分发挥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作用,优化河洛文化生态环境,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要提升世界古都论坛、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等现有平台规格,搭建更多世界级、国家级交流平台,使河洛文化的研究再上一个新高度。河洛文化的研究只有在不断交流中才能提高。作为地域文化,河洛文化与关中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等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因此,应该增加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开展研究。同时学术研讨会、讲座等应打破学科限制,在会议研讨方向的设置上应鼓励其他学科的参与和交流。
文化是凝聚力,文化是竞争力,文化也是软实力。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对外交往的靓丽名片,其根文化特性与地域文化特色决定了河洛文化的丰富内涵。30多年来,河洛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历史、文化等学科为河洛文化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根基,但还需要经济、政治、法学、音乐、书法等多学科参与到河洛文化的研究中,进一步挖掘河洛文化的内涵,使河洛文化枝繁叶茂,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