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虎,张中华,宋小芬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江西新余 338000)
肾囊肿属于肾囊性疾病的一种,单纯肾囊肿几乎无症状表现,发病率可达50%;但若肾囊肿患者腰部有明显的疼痛感,或囊肿直径发生改变,则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以促进疾病转归[1]。既往临床主要采用开放式或经皮穿刺手术对肾囊肿患者进行治疗,虽可有效治疗该疾病,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传统三通道法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该手术具有术野清晰、操作空间大等特点,但由于该手术需完整游离囊肿后再从囊肿外部开始切除,操作较为复杂,故手术创面较大,易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3]。而改良三通道法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则可有效避免传统手术存在的创面大、操作复杂等不足,且具有创伤小、游离方式简单、术中出血量少等特点,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三通道法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肾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与试验组(5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45~68岁,平均(56.58±2.61)岁;体质量指数22.31~27.49 kg/m2,平均(24.81±0.76)kg/m2;囊肿直径1.52~7.49 cm,平均(4.92±0.43)cm;左侧肾囊肿20例,右侧肾囊肿18例。试验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4~69岁,平均(56.63±2.57)岁;体质量指数22.40~27.56 kg/m2,平均(24.75±0.78)kg/m2;囊肿直径1.48~7.53 cm,平均(4.89±0.46)cm;左侧肾囊肿30例,右侧肾囊肿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等检查确诊;首次接受治疗;采用手术治疗;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伴有其他系统恶性肿瘤;存在凝血及造血功能障碍;已出现肾功能不全;伴有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对照组采用传统三通道法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采用硬膜外麻醉,操作者位于其患侧,在髂嵴上2 cm处做一长约1 cm的手术切口,并用大弯钳分离肌肉,将水囊袋置于腹膜后间隙,置好后向囊袋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30 ml,建立腹膜后空间,并置入大小为1 cm的Trocar,于腹膜后间隙充气,维持气腹压力为12~14 mmHg(1 mmHg=0.133 kPa);之后置入监视镜,于腋前线、腋后线、12肋下缘交点处建立长度为5~10 mm的通道,操作者左手持吸引器,右手持超声刀,配合主刀医师操作;游离腹膜外脂肪后,打开肾周筋膜,完整游离囊肿,吸清囊液,此时囊壁出现塌陷,操作者需左手持血管钳提拉囊壁,右手于囊壁外侧操作电钩,切除肾实质边缘;待病灶组织切除成功后,取出切除组织,必要时放置引流管;术毕,关闭切口。
试验组采用改良三通道法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患者腹膜后空间建立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之后于腋前线、腋后线、12肋下缘交点处建立5 mm通道,置入5 mm腹腔镜镜体及吸引器;操作者左手固定镜体,右手操作带有吸引器的电钩,对腹膜外脂肪进行游离;然后打开肾周筋膜,找到囊肿,游离部分囊肿,同时吸除囊液,在气腹等辅助下充盈囊壁,用电钩于囊肿内5 mm肾实质边缘处实施切除并取出,必要时可放置引流管;术毕,关闭切口。
(1)围手术期指标: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2)应激指标:手术前后,分别采集两组5 ml空腹肘静脉血,以3 500 r/min速度离心处理10 min,获得上层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3)术后并发症: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血尿、感染、尿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血清皮质醇、CRP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皮质醇、CRP及IL-6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随着肾囊肿患者病情的发展,囊肿体积会不断增大,可对肾血管及肾单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压迫,导致患者出现腰部胀痛、血尿、腹部疼痛等症状,病情严重者还可损害肾功能,故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促进病情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1]。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在肾囊肿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手术成功率超过95%,且该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因此受到临床青睐。传统三通道法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是临床最初用于治疗肾囊肿患者的常用术式,术中操作者不仅需要监视腹腔镜器械的暴露情况,还需操作电钩等解剖器械,且在切除囊肿时需完整游离囊肿后再从外部将其切除,虽对出血量无明显影响,但术中游离范围较广,创面面积较大,手术操作烦琐,易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5-6],故寻找一种操作简单、术中患者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的手术方法十分重要。
改良三通道法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是在传统手术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而来的;相较于传统三通道法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改良后操作更加便捷,术中对囊肿游离范围被缩小,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7-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血清皮质醇、CRP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改良与传统三通道法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均可有效治疗肾囊肿,但改良后术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术后应激反应较轻,并发症相对较少,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分析其原因为:(1)采用改良三通道法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游离囊肿的操作更加便捷,且减少了1个手术操作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2)传统手术需多名操作人员共同完成,改良三通道法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单人即可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3)改良三通道法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在游离肾囊肿过程中直接操作即可,无需对囊肿行完整游离后充盈囊壁再将其切除,可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并可缩小创面面积,为患者术后恢复提供有利条件[9-11]。
综上所述,改良与传统三通道法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与传统手术相比,改良术式的优势更为明显,术后患者应激反应较小,并发症相对较少,故临床可依据患者病情选择最佳术式,以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